绪论为课程的数学数学论云 一、 数学教学论的结构内容 1、什么是数学教学论? 教学论(didactics,teaching theory,.theory of instruction)是揭示教学的一般规 律,研究教和学的一般原理的科学。 数学教学论是研究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的科学。 它是数学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说,数学教学论是以一般教学论 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从数学教育的实际出发,分析数学教学过程的特 点,总结长期以来数学教学的历史经验,揭示数学教学过程的规律,研究数学 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物质条件等)及其相 互间的关系,帮助教师端正教学思想和形成教学技能,并对数学教学的效果用 展科学的评价。 2、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教学论是关于教学活动的理论,是教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数学教学论是关于数学教学(数学活动的教学)的理论。 数学结果的教学 数学活动的教学(暴露思维过程、数学化
绪论 作为课程的数学教学论 一、数学教学论的结构内容 1、什么是数学教学论? 教学论(didactics,teaching theory,theory of instruction)是揭示教学的一般规 律,研究教和学的一般原理的科学。 数学教学论是研究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的科学。 它是数学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说,数学教学论是以一般教学论 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从数学教育的实际出发,分析数学教学过程的特 点,总结长期以来数学教学的历史经验,揭示数学教学过程的规律,研究数学 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物质条件等)及其相 互间的关系,帮助教师端正教学思想和形成教学技能,并对数学教学的效果开 展科学的评价。 2、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教学论是关于教学活动的理论,是教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数学教学论是关于数学教学(数学活动的教学)的理论。 数学结果的教学———数学活动的教学(暴露思维过程、数学化)
3、数学教学论的主要内容 。1)现代数学价值观与数学教学观: ·2)数学教学目的、性质与任务: 3)数学教学过程与数学教学论的基本规律: 。4)数学教学内容与数学课程体系: 。5)数学教学思想与方法: 6)数学教学活动与数学教学组织形式: ÷7)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 名 8)数学思维品质与数学思维方法: 。9)数学教学过程的优化: 。10)数学学习方式与学法的指导: ÷11)数学教学评价与数学学习评价: 。12)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现代化: 。13)数学问题解决: 。14)数学探究与研究性学习: ÷15)教师专业化与中学数学教师的职业素质
3、数学教学论的主要内容 ❖ 1)现代数学价值观与数学教学观; ❖ 2)数学教学目的、性质与任务; ❖ 3)数学教学过程与数学教学论的基本规律; ❖ 4)数学教学内容与数学课程体系; ❖ 5)数学教学思想与方法; ❖ 6)数学教学活动与数学教学组织形式; ❖ 7)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 ❖ 8) 数学思维品质与数学思维方法; ❖ 9)数学教学过程的优化; ❖ 10)数学学习方式与学法的指导; ❖ 11)数学教学评价与数学学习评价; ❖ 12)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现代化; ❖ 13)数学问题解决; ❖ 14)数学探究与研究性学习; ❖ 15)教师专业化与中学数学教师的职业素质
二、数学教学论(数学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 1、教学论的萌芽时期 (1)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在教学理论上的贡献 孔子的《论语》对于教学现象作过许多非常精辟的论述。他关于学与思关系的言论、启发式的教 学方法以及因材施教的教学实践,至今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古希腊的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Sokrates,公元前469~前400年)的主要贡献 首次提出了归纳法教学和定义法教学,西方教育史上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就由此引申而来,后人称 苏格拉底的这种教学方法为“产婆术”(一种诘问性谈话法),差不多与同一时期孔子所用的启发式 方法媲美。 (3)我国战国末年的《学记》,对于教学现象又作了全面的总结。 书中己广泛说到了教学的作用、内容、目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等问题,己经达到了理论自觉 性的相当的高度。它说“既知教之所由兴,又之教知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书中所提 出的“教学相长”的思想以及所论述的几个教学原则,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4)罗马的昆体良(公元35—95)的《雄辩家的教育》一书,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 论著。 (5)我国的朱熹(1130~1200)提出的六条“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深思、虚心涵咏、切 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又从学习者的角度总结出较深刻的体会。 (6)唐代的教育论著《师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人类文明史上的宝贵财富
二、数学教学论(数学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 1、教学论的萌芽时期 (1)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在教学理论上的贡献 孔子的《论语》对于教学现象作过许多非常精辟的论述。他关于学与思关系的言论、启发式的教 学方法以及因材施教的教学实践,至今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古希腊的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Sokrates,公元前469~前400年)的主要贡献 首次提出了归纳法教学和定义法教学,西方教育史上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就由此引申而来,后人称 苏格拉底的这种教学方法为“产婆术”(一种诘问性谈话法),差不多与同一时期孔子所用的启发式 方法媲美。 (3)我国战国末年的《学记》,对于教学现象又作了全面的总结。 书中已广泛说到了教学的作用、内容、目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等问题,已经达到了理论自觉 性的相当的高度。它说“既知教之所由兴,又之教知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书中所提 出的“教学相长”的思想以及所论述的几个教学原则,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4)罗马的昆体良(公元35——95)的《雄辩家的教育》一书,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 论著。 (5)我国的朱熹(1130~1200)提出的六条“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深思、虚心涵咏、切 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又从学习者的角度总结出较深刻的体会。 (6)唐代的教育论著《师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人类文明史上的宝贵财富
2、近代教学论时期 17世纪的德国进步教育家拉特克(1571~1635)和捷克教育 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在教育文献中最初 使用“教学论”这个术语的,他们把这个术语释作“教学的艺 术”。 拉特克是著名的大革新家,但没有内容流传 夸美纽斯的举世闻名的《大教学论》,全面论述了当时他 所接触的教育现象,提出了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许多教学原则, 如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教学原则,达到了前所未 有的水平;《大教学论》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 部艺术”;在人类教育史上第一次确定教育论的概念并确定结 构,为教学论这一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树立了近代教学论 的里程碑。标志着教学论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近代教学论时期 17世纪的德国进步教育家拉特克(1571~1635)和捷克教育 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 在教育文献中最初 使用“教学论”这个术语的,他们把这个术语释作“教学的艺 术”。 拉特克是著名的大革新家,但没有内容流传 夸美纽斯的举世闻名的《大教学论》,全面论述了当时他 所接触的教育现象,提出了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许多教学原则, 如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教学原则,达到了前所未 有的水平; 《大教学论》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 部艺术”;在人类教育史上第一次确定教育论的概念并确定结 构,为教学论这一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树立了近代教学论 的里程碑。标志着教学论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 现代教学伦的发展 (1)赫尔巴特学派 传统教学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将心理学引入教学论的范畴促进了 现代教学论的发展;赫尔巴特曾著有《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等教育理论著作:以掌握书本知识为主旨:他提出并由他的学生发展了的 “五段教学法”,曾经统治欧美教育界达半个世纪之久,对东方的中国和 日本影响也很大。 赫尔巴特学派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论仍然是教育学的一部分。 (2)维尔曼 1882年,维尔曼著《教学论作为教养的科学》,提出把教学论独立出来 与教育学并列,并驾齐驱。 (3)美国实用主义进步教学论学派 20世纪初,杜威担任美国赫尔巴特学派研究所所长,受卢梭的启发批判 赫尔巴特,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新教育运动”,成为美国实用主 义进步教学论学派的代表人物。 主张: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重经验不重知识;反对传统的 集体教学;以儿童为中心
3、现代教学论的发展 (1)赫尔巴特学派 传统教学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将心理学引入教学论的范畴促进了 现代教学论的发展;赫尔巴特曾著有《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等教育理论著作;以掌握书本知识为主旨;他提出并由他的学生发展了的 “五段教学法”,曾经统治欧美教育界达半个世纪之久,对东方的中国和 日本影响也很大。 赫尔巴特学派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论仍然是教育学的一部分。 (2)维尔曼 1882年,维尔曼著《教学论作为教养的科学》,提出把教学论独立出来 与教育学并列,并驾齐驱。 (3)美国实用主义进步教学论学派 20世纪初,杜威担任美国赫尔巴特学派研究所所长,受卢梭的启发批判 赫尔巴特,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新教育运动”,成为美国实用主 义进步教学论学派的代表人物。 主张: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重经验不重知识;反对传统的 集体教学;以儿童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