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学安排 对课程目标的支排度 教学内容 学时 备注 21 2.2 2.3 动实验室建设的 了解深渊、深渊探测基本原理和过 里2 过网路和教师提供的资料准备 研讨主题。 2.1水下运我器的分类及应 了解世界各国在探煮 的成果: 载器的研 2研时主题3:水下运载 2 米深的水压对深海装备 时主抛4:110米 通过 深意味若什么? 来的教师提供的资料准备 研讨主 发整地现场调研,了 的重 .1研讨主愿5:“扑鱼”的 .2研讨主题6:开路先锋 的人浩水器 基地日记 时主杀光天 水器的结构设计 4 来猴数师授的内容准备 装备的电控设计 海洋工程装备研制与应用的 合酬时主竖 2 洛和教师讲授的内容自主 准备研讨主题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的研讨课,知识传授与有人并重。 数学竖扣“装名、过论、参观、报告”等教学要素,通讨设计9个研过主顺激发学生的 学习和探究热情。要求在教学中 教师注 重搜集深海工程装备研究和应用的最新成果,注重 深入浅出,控制教学内容的难度,着力点在于调动起学生对于深海工程装备的兴趣。 在教学中采用研讨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形成良好的探究型学习氛围,由 此训练学生养成主动参与、主动思考、自己查阅资料的自主学习方法,以及语言和文字表达 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教师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提问 等,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内容的理解 并应采用多煤体、视频辅助教学,加大 果堂授课的知识含量。每个主题讨论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
理论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学时 备注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2.1 2.2 2.3 1.揭秘深渊 1.1 深渊流动实验室建设的 目的,深渊科普知识 1.2 资料收集、文档整理、 PPT 制作等方法 1.3 研讨主题 1:深渊在哪 里? 1.4 研讨主题 2:深海的精 灵们及它们的乐园 4 了解深渊、深渊探测基本原理和过 程;了解海洋底层地图发展、深渊 生物、深渊地质等;掌握资料收集 和 PPT 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网络和教师提供的资料准备 研讨主题。 √ √ √ 2.探索深渊 2.1 水下运载器的分类及应 用 2.2 研讨主题 3:水下运载 器的发展与研制 2.3 研讨主题 4:11000 米 深意味着什么? 2 了解世界各国在探索深渊科学所 取得的成果;了解水下运载器的研 制发展、研制与应用现状;了解 11000 米深的水压对深海装备设 计带来的挑战。 通过网络和教师提供的资料准备 研讨主题。 √ √ 3.走进深渊 3.1 研讨主题 5:“扑鱼”的 着陆器 3.2 研讨主题 6:开路先锋 的无人潜水器 3.3 研讨主题 7:挑战深渊 的载人潜水器 4 到深海装备研发基地现场调研,了 解我国填补深渊科学的重要性;掌 握探索深渊的基本装备配置以及 它们各自的作用;了解目前世界各 国在全海深工程装备研制与应用 现状;掌握深海装备所需的传感 器、机械手、示位器等配置工具和 仪表。 通过网络和教师提供的资料准备 研讨主题,撰写参观深海装备研发 基地日记 √ √ √ 4.挑战深渊 4.1 研讨主题 8:X 光下的 彩虹鱼——全海深无人潜 水器的结构设计 4.2 研讨主题 9:彩虹鱼的 神经中枢——全海深工程 装备的电控设计 4 了解如何研制装备的整个生命周 期;了解海洋装备研制所涉及关键 技术。 通过网络和教师讲授的内容准备 期末报告撰写。 √ √ 5. 遨游深渊 自主设计研讨主题 2 拓展海洋工程装备研制与应用的 相关知识。 通过网络和教师讲授的内容自主 准备研讨主题 √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的研讨课,知识传授与育人并重。 教学紧扣“装备、讨论、参观、报告”等教学要素,通过设计 9 个研讨主题激发学生的 学习和探究热情。要求在教学中,教师注重搜集深海工程装备研究和应用的最新成果,注重 深入浅出,控制教学内容的难度,着力点在于调动起学生对于深海工程装备的兴趣。 在教学中采用研讨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形成良好的探究型学习氛围,由 此训练学生养成主动参与、主动思考、自己查阅资料的自主学习方法,以及语言和文字表达 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教师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提问 等,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视频辅助教学,加大 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每个主题讨论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
本课程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以及建立课程微信群,进行PT讲义与报告的发布, 以及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惑。 通过走访深海装各研发基地、模拟中心,并与深渊中心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开阔学 术视野,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在接触科技前沿的同时汲取科学工作者勇攀高峰、百折不饶的 精神。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课程考核体现过程考核,具体为: 1、主题讨论占20%:学生按照5个模块和讨论主题分成10个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 兴趣爱好和教师的建议选择若干个研讨主题,并以PT的形式进行演讲、探讨,接收同 学们的质疑: 2、课堂表现占10%: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积极发言:有问题要及时答疑, 不得随意缺课: 3、观察日记20%:参观深海装备研发基地遵守各项纪律,服从安排,爱护设备,能够 积极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互动,表现良好: 4、期末报告占50%:结合课堂讨论内容,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学习报告,论文正文字 数不少于4000字,最好配一些图片,排版规范,内容完整 五、课程思政素材 对课程目标的支排度 金家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隶节 教学方法 2.1 2.2 2.3 滋 讲授,图片,视频 汽深海装务研发基地 帮学工作者的工匠精 参观、交流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散材: 罗瑞龙,宋婷婷,崔维成,周悦主译,《深海探测简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年。 阅读书目: 陈鹰,摆逢重,宋宏,等,《海洋技术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崔维成,戚心源,《走进深海大洋》,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年; 刘志杰,《海洋工程技术基础》,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2年: 殷瑞钰主编,《工程与哲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 谭大友主编,《中国生存智慧》,人民出版社,2014年
本课程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以及建立课程微信群,进行 PPT 讲义与报告的发布, 以及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惑。 通过走访深海装备研发基地、模拟中心,并与深渊中心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开阔学 术视野,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在接触科技前沿的同时汲取科学工作者勇攀高峰、百折不饶的 精神。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课程考核体现过程考核,具体为: 1、 主题讨论占 20%:学生按照 5 个模块和讨论主题分成 10 个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 兴趣爱好和教师的建议选择若干个研讨主题,并以 PPT 的形式进行演讲、探讨,接收同 学们的质疑; 2、 课堂表现占 10%: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积极发言;有问题要及时答疑, 不得随意缺课; 3、 观察日记 20%:参观深海装备研发基地遵守各项纪律,服从安排,爱护设备,能够 积极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互动,表现良好; 4、 期末报告占 50%:结合课堂讨论内容,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学习报告,论文正文字 数不少于 4000 字,最好配一些图片,排版规范,内容完整。 五、课程思政素材 序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2.1 2.2 2.3 1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与蛟龙精神、创新精神。 第 1 模块 第 1 节 讲授,图片,视频 √ √ 2 与深海装备研发基地工 作人员交流研制和海试 心得与经验,亲身感受 科学工作者的工匠精 神。 第 3 模块 第 1 节 参观、交流 √ √ √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罗瑞龙,宋婷婷,崔维成,周悦主译,《深海探测简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年。 阅读书目: 陈鹰,瞿逢重,宋宏,等,《海洋技术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年; 崔维成,戚心源,《走进深海大洋》,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 年; 刘志杰,《海洋工程技术基础》,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2 年; 殷瑞钰主编,《工程与哲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年; 谭大友主编,《中国生存智慧》,人民出版社,2014 年
七、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致力于使学生能够对深海工程装备中的载人潜水器、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相关的 原理、主要关键技术和应用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物理、数学、电学、机械、材 料类课程的兴趣,无先修课程要求。 八、其他 考虑深渊工程中心人员可能有出海任务,以及深海装备基地的工作情况,参观研发基地 实践的时间可能视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主饿人:周悦 审核人:霍海波宋秋红 教学院长:郑兴伟 日期:2019年1月3日
七、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致力于使学生能够对深海工程装备中的载人潜水器、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相关的 原理、主要关键技术和应用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物理、数学、电学、机械、材 料类课程的兴趣,无先修课程要求。 八、其他 考虑深渊工程中心人员可能有出海任务,以及深海装备基地的工作情况,参观研发基地 实践的时间可能视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主撰人:周悦 审核人:霍海波 宋秋红 教学院长:郑兴伟 日 期:2019 年 1 月 3 日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The Principle of Microcomputer and Technique f1 nterface)里程编号:4602042 学分 学时:总学时64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48实验学时:16其他学时:0 课程负责人:匡兴红 一、课程简介 .课程概况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是面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主要 讲授以Intel8086十六位微处理器为背景的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先进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有一定程度掌握。学生在学完 本课程之后,应具备运用微机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This course mainly discusses the priniple of microcomputerand of interface basedon the.By the end of this course,students will be abletoform fundamental of the principle ofmicroute andknow its basic technique of interface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expected to build up the ability of solving practice problems using theories.In this way they can have necessary fundamentals for upper level courses. 2.课程目标 2.1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社会主义自动化领域科技工作者。 养成科学思维,培养工程观,切实提高具有工匠精神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2.2课程目标2:通过对本门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让学生熟悉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 原理和方法,了解CU的设计及相关基础知识:熟悉汇编语言的分析设计方法:熟悉进行软 硬件仿真的方法:重点掌握8086/8088CP四的工作过程和汇编语言使用方法。 2.3课程目标3:具备汇编语言开发的基础能力,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程序设计、系统 的整体设计:能对编制软件讲行测试和调试:能具备书写工程技术文挡的能力:培养微机系 统综合设计能力 2、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安排 对课程目标的支度 教学内容 备注 2.12.22.3 2 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12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基础、组成 驶件系续的 组成及计算机的工作过积 原理 PU内部结构及微机的工作 机中的数制 及码制: 微型计算 3、堂据2、10、16讲制数的表示方法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The Principle of Microcomputer and Technique of Interface)课程编号:4602042 学分: 4 学时:总学时 64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48 实验学时:16 其他学时:0 课程负责人:匡兴红 一、 课程简介 1. 课程概况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是面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主要 讲授以 Intel 8086 十六位微处理器为背景的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先进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有一定程度掌握。学生在学完 本课程之后,应具备运用微机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This course mainly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of microcomputer and technique of interface based on the Intel 8086. By the end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form fundamental of the principle of microcomputer, andknow it’s basic technique of interface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expected to build up the ability of solving practice problems using theories. In this way they can have necessary fundamentals for upper level courses. 2. 课程目标 2.1 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社会主义自动化领域科技工作者。 养成科学思维,培养工程观,切实提高具有工匠精神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2.2 课程目标 2:通过对本门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让学生熟悉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 原理和方法,了解 CPU 的设计及相关基础知识;熟悉汇编语言的分析设计方法;熟悉进行软 硬件仿真的方法;重点掌握 8086/8088 CPU 的工作过程和汇编语言使用方法。 2.3 课程目标 3:具备汇编语言开发的基础能力,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程序设计、系统 的整体设计;能对编制软件进行测试和调试;能具备书写工程技术文档的能力;培养微机系 统综合设计能力。 2、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学 时 备注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2.1 2.2 2.3 第 1 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1.2 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基础、组成 原理; 1.3 CPU 内部结构及微机的工作过 程 2 1、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计算机 中数和码的表达方式,计算机硬件系统的 组成及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2、熟悉微机中的数制及码制;微型计算 机的基本结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3、掌握 2、10、16 进制数的表示方法、 √ √ √
运算方法及相互之间的转换,10、16进 行8内转换的方法。 11 第20的特点,结的 2 8086的特点及内部结构 功能、寄存器】 组织、逻组地址、物理地址及相互之间关 子28086/808引脚功能、工作模 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的 23CPU时序 掌握访问存储器类型与速辑地址来深 解并掌据80 8微机的工作方 式和硬件连接以及系统的细成 第3意指令系统 解并掌微机的指令系统和8086/8088 3.】指令的基本格式、指今的寻址 的各种寻址方式 提作指金 作业:3, 第A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和上机调试 】汇语直基木语法、程序结构、 方法。并能熟练编写各种汇编源程序 第5章存储器及其与CPU的接可 5读写存储器只读存器 了解并掌握各种存储器的特点及应用场 :存储香与微处理器的连接 5.2存储器与微处理器的连接 第6章输入输出接口及中断技术14 ,理解各种传送方式的特点,硬件连接, 送接口技术基本概念、输入输出 6.21/0端口地 应用端口地址译码的方式。硬件连接 掌握微机的 罢8259A 及应用场合: A的 编程控制并能没计应用 8259 作业6 总线技术,理解常用PC总线及 通信总 通信总线 第意常用可程并行数字接口日 8.18253结构、工作原理 方式的特点、应用场合和编程控制,并能 8.2可编程并行1/0接口芯片 设计应用 的 8.3D%技术概述、8237ADWM控制 各工作方武的特点、应用场合和编程控 了解8237A的应用 第9章申行通信接口及总线标准 2 掌捉串行通信常用标准、掌程串行通信芯 92出行的接标准 作业:9. 9.3s8250可编程申行接口芯片 第十章A/D与D 门电路 解章程A与A按口的意 102DC32数模C/A)转换器 DAC0832、ADC0809特点,学会设 10.3ADC0809模/数(A/D)转换器。 计应用
运算方法及相互之间的转换,10、16 进 制数与 ASCII 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4、了解 CPU 内部结构。 作业:1.11 第 2 章 80X86CPU 2.1 8086/8088CPU 的特点、结构、 功能、寄存器, 2.2 8086/8088 引脚功能、工作模 式 2.3 CPU 时序 2 1、掌握 8088/8086 的特点及内部结构, 特别是各寄存器的名称、作用,存储器的 组织、逻辑地址、物理地址及相互之间关 系 2、掌握存储器中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的 定义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3、掌握访问存储器类型与逻辑地址来源 的关系 4、了解并掌握 8086/8088 微机的工作方 式和硬件连接以及系统的组成 作业:2.14 √ √ √ 第 3 章 指令系统 3.1 指令的基本格式、指令的寻址 方式、 3.2 操作指令 6 了解并掌握微机的指令系统和 8086/8088 的各种寻址方式 作业:3.1 √ √ 第 4 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1 汇编语言基本语法、程序结构、 4.2 汇编程序的设计 8 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和上机调试 的方法,并能熟练编写各种汇编源程序 作业:4.4 √ √ 第 5 章 存储器及其与 CPU 的接口 5.1 读写存储器 RAM、只读存储器 ROM 5.2 存储器与微处理器的连接 4 了解并掌握各种存储器的特点及应用场 合,存储器与微处理器的连接。 作业:5.4 √ √ 第 6 章 输入输出接口及中断技术 6.1 接口技术基本概念、输入输出 传送方式 6.2 I/O 端口地 6.3 中断的基本概念 6.4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 8259A、 14 1、理解各种传送方式的特点,硬件连接, 应用场合 2、掌握端口地址译码的方式,硬件连接 图 3、掌握微机的中断技术,掌握中断和中 断处理过程、内部中断和外部中断的特点 及应用场合; 4、熟悉 8259A 的框图和引脚、特点、中 断触发方式和中断响应过程、 8259A 的 编程控制并能设计应用 作业:6.3 √ √ 第 7 章 总线及总线标准 7.1 总线概述、 7.2 PC 总线类型、通信总线 2 了解基本总线技术,理解常用 PC 总线及 通信总线 √ √ 第 8 章 常用可编程并行数字接口 芯片及其应用 8.18253 结构、工作原理; 8.2 可编程并行 I/O 接口芯片 8255A; 8.3 DMA 技术概述、8237A DMA 控制 器 6 1、了解微机的定时与计数技术 2、掌握 8253 的特点、工作过程及各工作 方式的特点、应用场合和编程控制,并能 设计应用。 3、熟悉掌握 8255A 的特点、工作过程及 各工作方式的特点、应用场合和编程控 制,并能设计应用。 4、了解 DMA 技术,了解 8237A 的应用 作业:8.2 √ √ 第 9 章 串行通信接口及总线标准 9.1 串行通信接口的基本概念; 9.2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 9.3INS8250 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 2 掌握串行通信常用标准、掌握串行通信芯 片 INS8250 作业:9.4 √ √ 第十章 A/D 与 D/A 接口电路 10.1D/A 与 A/D 接口概述 10.2 DAC0832 数/模(D/A)转换器 10.3ADC0809 模/数(A/D)转换器。 2 1、理解掌握 D/A 与 A/D 接口的意义与工 作原理 2、了解 DAC0832、ADC0809 特点,学会设 计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