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言 一个知识不完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完全的人很难用知识去弥补。 意大利但丁 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 用音乐陶冶人的灵魂,用体育锻炼人的体魄。 —(古希腊)柏拉图 体育是产生优秀公民最适当、最有效、最有趣的方法。 马约翰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 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 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第七章教育内容 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个方面。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应是 这四个方面内容的总和。四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教育内 容的载体是课程,课程理论和结构不同,教育内容的体现也不一样。因此,我们也必须把课 程作为教育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一节德育 、德育的意义 德育,又称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 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活动, 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等 政治教育指的是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 态度的教育,以引导学生形成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我国德育中的“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都属于政治教育的范畴。在我国还
1 教育名言 一个知识不完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完全的人很难用知识去弥补。 ——(意大利)但丁 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 ——荀子 用音乐陶冶人的灵魂,用体育锻炼人的体魄。 ——(古希腊)柏拉图 体育是产生优秀公民最适当、最有效、最有趣的方法。 ——马约翰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 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 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第七章 教育内容 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个方面。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应是 这四个方面内容的总和。四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教育内 容的载体是课程,课程理论和结构不同,教育内容的体现也不一样。因此,我们也必须把课 程作为教育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一节 德 育 一、德育的意义 德育,又称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 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活动, 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等。 政治教育指的是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 态度的教育,以引导学生形成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我国德育中的“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都属于政治教育的范畴。在我国还
应加强法制教育,以适应依法治国的需要 思想教育主要指对事物对世界的思想观点的教育,属于认知范畴。其最终目标是使教育 者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我国就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的基本观点,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社会,个体与自然的行为观点的教育 在我国就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的品德。 总之,把德育看作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外延宽广,内涵齐全,界 限明确,可以减少歧义。在上述三者当中,道德品质是基础。尤其是我们中小学德育,更要 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基本道德品质,因此,我们一定要下大功夫切实纠正学校德育一直 忽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偏向。但它们三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能有所偏废。我们应 使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挥它们在培养学生品质中的整体功能。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以及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1、加强德育对促进我国三个文明建设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我国逐步建设 成为具有现代化工业、现代经农业、现代化国防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强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和政 治文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尤其是提高科技水平。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 化、艺术等事业,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全国人民,提高人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二是用社会主 义的原则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用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全国人民。两者既为条件,又互相促 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政治民主化。 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而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和政 治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政治文明建设又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保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三个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必然落在他们的肩上,他 们的政治观点、法律意识和思想品德的面貌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三个文明建设, 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加强德育,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有道德、有理 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成败,是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大事,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它。 2、加强德育对个人全面发展的意义
2 应加强法制教育,以适应依法治国的需要。 思想教育主要指对事物对世界的思想观点的教育,属于认知范畴。其最终目标是使教育 者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我国就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的基本观点,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社会,个体与自然的行为观点的教育。 在我国就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的品德。 总之,把德育看作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外延宽广,内涵齐全,界 限明确,可以减少歧义。在上述三者当中,道德品质是基础。尤其是我们中小学德育,更要 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基本道德品质,因此,我们一定要下大功夫切实纠正学校德育一直 忽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偏向。但它们三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能有所偏废。我们应 使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挥它们在培养学生品质中的整体功能。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以及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强德育对促进我国三个文明建设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我国逐步建设 成为具有现代化工业、现代经农业、现代化国防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强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和政 治文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尤其是提高科技水平。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 化、艺术等事业,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全国人民,提高人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二是用社会主 义的原则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用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全国人民。两者既为条件,又互相促 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政治民主化。 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而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和政 治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政治文明建设又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保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三个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必然落在他们的肩上,他 们的政治观点、法律意识和思想品德的面貌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三个文明建设, 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加强德育,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有道德、有理 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成败,是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大事,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它。 2、加强德育对个人全面发展的意义
(1)成人的需要。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向年轻一代传递 一定的社会意识,使之转化为他们的思想品德。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 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青少 年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有着奋发向上的积极 进取精神,易于接受各方面教育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 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也是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奠定 基础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他们阅历浅、缺乏知识经验、思想认识不成熟、识别和抵抗能 力差,容易迷失方向,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这个时期加强对他们的正面引导, 可以提高他们抵制错误思想影响的能力。这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使之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 人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2)成才的需要。青少年学生的精神面貌是由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构成。一个人的知 识技能和能力表明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本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表明他具有什么样的人生理 想,即决定他将用知识技能为社会大众服务,还是仅仅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一个人把他的 知识技能用来为谁服务,不决定于知识技能本身,而决定于他的思想品德。学生的思想品德 提高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明确了,他就有了刻苦学习、锻炼身体、做好工 作的动力,而且,它还直接影响人的潜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德育的任务 学校德育的任务反映了一定社会对青少年品德教育的要求,明确德育任务,对于提高德 育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有重要意义。学校德育的任务服从于一定社会的使命,是根据一定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来确定的。现阶段,我国德育的根本任务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地说,我国现阶段 学校德育的任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政治方向是一个人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的核心。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就是教 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服务。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每一个社会 人都必须具备的,而只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才是科学的世界观。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具有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道德品质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 的倾向和特征。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品质,就是使学生理解和遵守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
3 (1)成人的需要。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向年轻一代传递 一定的社会意识,使之转化为他们的思想品德。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 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青少 年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有着奋发向上的积极 进取精神,易于接受各方面教育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 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也是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奠定 基础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他们阅历浅、缺乏知识经验、思想认识不成熟、识别和抵抗能 力差,容易迷失方向,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这个时期加强对他们的正面引导, 可以提高他们抵制错误思想影响的能力。这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使之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 人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2)成才的需要。青少年学生的精神面貌是由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构成。一个人的知 识技能和能力表明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本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表明他具有什么样的人生理 想,即决定他将用知识技能为社会大众服务,还是仅仅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一个人把他的 知识技能用来为谁服务,不决定于知识技能本身,而决定于他的思想品德。学生的思想品德 提高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明确了,他就有了刻苦学习、锻炼身体、做好工 作的动力,而且,它还直接影响人的潜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二、德育的任务 学校德育的任务反映了一定社会对青少年品德教育的要求,明确德育任务,对于提高德 育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有重要意义。学校德育的任务服从于一定社会的使命,是根据一定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来确定的。现阶段,我国德育的根本任务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地说,我国现阶段 学校德育的任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政治方向是一个人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的核心。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就是教 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服务。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每一个社会 人都必须具备的,而只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才是科学的世界观。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具有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道德品质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 的倾向和特征。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品质,就是使学生理解和遵守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
范,培养公而忘私的高尚风格和情操,以及爱科学、爱劳动、爱公物、讲文明礼貌、遵守纪 律、乐于助人等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一个 人的思想品德的统一体,缺一不可。 2、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道德思维能力就是对道德现象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道 德思维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科学地看待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人生问题, 正确地理解道德的社会意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等。道德评价是以道德准则和道德活动为基 础的。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就是要发展学生用正确的道德准则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 美丑进行判断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认识和抵制一切腐朽没落思想的腐蚀和侵袭,能够看清事 物的本质和主流,认识社会发展的方向,维护社会利益和社会纪律。①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实现的。教育者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道德 锻炼和规范行为的训练,不仅要使他们能自觉地运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而 且要使他们的道德行为在反复的实践活动中,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形成道德的行为习惯, 使之成为个人的品德。 以上三个任务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要注意发挥三者的整体作用,而不能忽视任何 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尚品德 三、德育的内容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是根据我国教育目的和中小学德育目标或任务以及中小学 学生的年龄和思想实际确定的。它规定着应当培养学生具有哪些品德,具体规定了学生发展 的政治方向和应掌握的思想与道德规范等。它是进行德育的依据,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 育目的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对故土、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是 一个国家和民族永恒无价的精神财富。爱国主义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国家民族不可 缺少的精神力量的源泉之一。爱国主义情操是人们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和政治思想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衡量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一条重要道德标准和政治标准,是青少年一代 高尚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石。任何时代都必须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此,它是中小学 德育的基本内容。但它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历史性和阶段性,也具有共性。在新时期, ①王守恒查晓虎主编,《教育学教程》,123页,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4 范,培养公而忘私的高尚风格和情操,以及爱科学、爱劳动、爱公物、讲文明礼貌、遵守纪 律、乐于助人等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一个 人的思想品德的统一体,缺一不可。 2、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道德思维能力就是对道德现象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道 德思维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科学地看待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人生问题, 正确地理解道德的社会意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等。道德评价是以道德准则和道德活动为基 础的。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就是要发展学生用正确的道德准则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 美丑进行判断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认识和抵制一切腐朽没落思想的腐蚀和侵袭,能够看清事 物的本质和主流,认识社会发展的方向,维护社会利益和社会纪律。①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实现的。教育者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道德 锻炼和规范行为的训练,不仅要使他们能自觉地运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而 且要使他们的道德行为在反复的实践活动中,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形成道德的行为习惯, 使之成为个人的品德。 以上三个任务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要注意发挥三者的整体作用,而不能忽视任何一 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尚品德。 三、德育的内容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是根据我国教育目的和中小学德育目标或任务以及中小学 学生的年龄和思想实际确定的。它规定着应当培养学生具有哪些品德,具体规定了学生发展 的政治方向和应掌握的思想与道德规范等。它是进行德育的依据,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 育目的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对故土、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是 一个国家和民族永恒无价的精神财富。爱国主义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国家民族不可 缺少的精神力量的源泉之一。爱国主义情操是人们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和政治思想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衡量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一条重要道德标准和政治标准,是青少年一代 高尚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石。任何时代都必须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此,它是中小学 德育的基本内容。但它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历史性和阶段性,也具有共性。在新时期, ① 王守恒 查晓虎主编,《教育学教程》,123 页,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我们应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传统,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期我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1)国旗、国徽和国情教育。让学 生了解祖国的现状,引导学生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秀丽的山河和 历史文化的教育:(3)热爱家乡和各族人民的教育;(4)热爱世界各国人民、关心全球问 题、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 2、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 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 指南。要让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要从小对他们进 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要为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人生理想打下良 好的基础。在现阶段,对中小学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用 无产阶级政党学说教育学生;(2)用辨证维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学生;(3)用科 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教育学生:(4)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 育学生 3、革命思想和革命传统教育 青少年富于理想。理想是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他们奋进的动力,也是 他们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起点。对青少年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的教育,这是社会主义 事业对培养接班人的要求。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家为实现和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理想进行了英勇顽强的长期斗争,形成了不怕困难和牺 牲,艰苦朴素、英勇奋斗的优良传统。今天,对青少年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的教育是德 育的重要内容。 我国对中小学生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包括:(1)教育学生树立共产主义 的远大理想。理想是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结构系统,可分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 会理想等。要让学生分清什么是崇高的、革命的理想,什么是低级的、庸俗的、腐朽的人生 哲学。在当前要引导学生树立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崇高理想。(2)教育 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就是教育学生具体认识和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为实现革 命的理想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前仆后继、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艰苦朴素的革命 精神和优良作风。当前要着重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和实事求是的教育。艰苦奋斗和实事求是 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当前,有些人说大话,说假话,说空话,造成社会上诚信缺失
5 我们应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传统,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期我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1) 国旗、国徽和国情教育。让学 生了解祖国的现状,引导学生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秀丽的山河和 历史文化的教育;(3) 热爱家乡和各族人民的教育;(4) 热爱世界各国人民、关心全球问 题、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 2、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 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 指南。要让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要从小对他们进 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要为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人生理想打下良 好的基础。在现阶段,对中小学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用 无产阶级政党学说教育学生;(2)用辨证维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学生;(3)用科 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教育学生;(4) 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 育学生。 3、革命思想和革命传统教育 青少年富于理想。理想是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他们奋进的动力,也是 他们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起点。对青少年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的教育,这是社会主义 事业对培养接班人的要求。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家为实现和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理想进行了英勇顽强的长期斗争,形成了不怕困难和牺 牲,艰苦朴素、英勇奋斗的优良传统。今天,对青少年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的教育是德 育的重要内容。 我国对中小学生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包括:(1)教育学生树立共产主义 的远大理想。理想是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结构系统,可分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 会理想等。要让学生分清什么是崇高的、革命的理想,什么是低级的、庸俗的、腐朽的人生 哲学。在当前要引导学生树立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崇高理想。(2)教育 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就是教育学生具体认识和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为实现革 命的理想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前仆后继、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艰苦朴素的革命 精神和优良作风。当前要着重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和实事求是的教育。艰苦奋斗和实事求是 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当前,有些人说大话,说假话,说空话,造成社会上诚信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