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师范学院公共必修课 《教育学》教学大纲 (修订稿) 阜阳师院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 2003年7月 公共课《教育学》教学大纲
阜阳师范学院公共必修课 《教育学》教学大纲 (修 订稿) 阜阳师院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 2003 年 7 月 公共课《教育学》教学大纲
(试用) 公共课《教育学》是师范院校学生必修课程。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基 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素质教育的思想,培养其热爱教育事 业的情感,并使学生初步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 我校《教学计划》规定,公共课《教育学》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开,每周3节,计 54学时。目前使用自编教材《高师教育学教程新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12 月)。在教学中我们以教材为线索,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学习方法,师生共同研 讨典型的教育案例,并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专著,以深化课堂教 学内容,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将教育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 践中。 绪论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让学生认识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并掌握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教育学概念、教育学发展历史、学习与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教育学的概念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一)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二)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1、它是一门要运用到自然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科 2、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试 用) 公共课《教育学》是师范院校学生必修课程。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基 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素质教育的思想,培养其热爱教育事 业的情感,并使学生初步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 我校《教学计划》规定,公共课《教育学》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开,每周 3 节,计 54 学时。目前使用自编教材《高师教育学教程新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2 月)。在教学中我们以教材为线索,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学习方法,师生共同研 讨典型的教育案例,并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专著,以深化课堂教 学内容,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将教育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 践中。 绪 论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让学生认识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并掌握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教育学概念、教育学发展历史、学习与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教育学的概念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一)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二)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1、它是一门要运用到自然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科。 2、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古代社会) (一)主要教育思想简介: 古代中国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守仁 2、古代西方 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昆体良、奥古斯丁、托马斯·阿 奎那 (二)主要特点 二、独立和成熟阶段(近代社会) (一)主要教育理论简介 1、近代西方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赫尔巴特、第斯多惠 2、近代中国 代表人物:张之洞、康有为、蔡元培 (二)主要特点 三、发展与荥阶段(现代社会) (一)主要教育理论简介 1、现代西方 代表人物:杜威、布鲁纳、根·舍因 2、前苏联 代表人物:马卡连柯、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巴班斯基 3、现代中国 代表人物:杨贤江、陶行知、黄炎培 (二)主要特点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杜会主义教育理论 (一)毛泽东的教育思想 (二)邓小平的教育思想 (三)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及方法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一、萌芽阶段(古代社会) (一)主要教育思想简介: 1、古代中国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守仁 2、古代西方 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昆体良、奥古斯丁、托马斯·阿 奎那 (二)主要特点 二、独立和成熟阶段(近代社会) (一)主要教育理论简介 1、近代西方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赫尔巴特、第斯多惠 2、近代中国 代表人物:张之洞、康有为、蔡元培 (二)主要特点 三、发展与繁荣阶段(现代社会) (一)主要教育理论简介 1、现代西方 代表人物:杜威、布鲁纳、根·舍因 2、前苏联 代表人物:马卡连柯、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巴班斯基 3、现代中国 代表人物:杨贤江、陶行知、黄炎培 (二)主要特点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一)毛泽东的教育思想 (二)邓小平的教育思想 (三)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及方法 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二)有助于正确掌握教育的思想和技能,提高教育工作效率 (三)有助于培养教育科研的兴趣与能力,促进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 二、学习教育学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一)要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 (二)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三)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四)要重视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 第一章教育的本质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教育的基本观点,掌握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熟悉教育与社 会诸因素的关系及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教学重点: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产生) (一)两种错误的观点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 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美)孟禄 (二)教育的社会起源说代表人物:(德)马克思 二、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历史形态 1、原始社会的教育 2、古代社会的教育 3、现代社会的教育 (二)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 2、教育结构的多样化
(一)有助于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二)有助于正确掌握教育的思想和技能,提高教育工作效率 (三)有助于培养教育科研的兴趣与能力,促进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 二、学习教育学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一)要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 (二)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三)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四)要重视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 第一章 教育的本质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教育的基本观点,掌握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熟悉教育与社 会诸因素的关系及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教学重点: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产生) (一)两种错误的观点 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 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美)孟禄 (二)教育的社会起源说 代表人物 :(德)马克思 二、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历史形态 1、原始社会的教育 2、古代社会的教育 3、现代社会的教育 (二)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 2、教育结构的多样化
3、教育内容的科学化、现代化 4、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 5、教育的终身化、回归化 6、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与社会 、教育与经济 (一)经济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目的、结构和内容 3、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手段、方法及组织形式 4、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科研水平及教育质量的高低 (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 3、教育对于实现生产和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4、教育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品质及消费倾向,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教育与政治 (一)政治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1、政治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着人的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决定着教育的目的和德育的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的影响 教育通过培养政治人才服务于一定社会的政治 2、教育通过传播政治思想、形成政治舆论服务于一定社会的政治 3、教育可促进政治民主化 三、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 2、文化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二)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3、教育内容的科学化、现代化 4、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 5、教育的终身化、回归化 6、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与社会 一、教育与经济 (一)经济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目的、结构和内容 3、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手段、方法及组织形式 4、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科研水平及教育质量的高低 (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 3、教育对于实现生产和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4、教育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品质及消费倾向,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二、教育与政治 (一)政治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1、政治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着人的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决定着教育的目的和德育的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的影响 1、教育通过培养政治人才服务于一定社会的政治 2、教育通过传播政治思想、形成政治舆论服务于一定社会的政治 3、教育可促进政治民主化 三、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 2、文化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二)教育对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