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言 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 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英)洛克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 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理论,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 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德)爱因斯坦 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 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德)马克思 第十一章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场所。教育同时也是一种研究一一探索、应用,进一步探 索、理解、应用和反思、分析以及应用和反思的研究。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 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科研能力不仅是一个教师合理的能力结构中重要的组 成部分,而且已成为当前衡量教师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作为新时代的 教师,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并明确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对提高教育质量和自身素质的 重要意义 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和特点 教育科学研究与其他科学研究一样,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即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 法技术。它具有解释、预测和控制功能。换句话说,教育科学研究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加以 解释、预测和控制,以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 途径,去探索教育领域中尚未知晓的东西,从中发现新的规律,得出新的结论。所以教育科 学研究就是在充分占有教育科学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他人的认识成果,采用一定的手 段去创造发展某种新的教育思想或理论,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新理论、新依据,以推动 山王民译, John Huckle主编,《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版第182页
1 教育名言 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 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英)洛克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 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理论,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 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德)爱因斯坦 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 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德)马克思 第十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场所。教育同时也是一种研究——探索、应用,进一步探 索、理解、应用和反思、分析以及应用和反思的研究。[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 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科研能力不仅是一个教师合理的能力结构中重要的组 成部分,而且已成为当前衡量教师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作为新时代的 教师,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并明确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对提高教育质量和自身素质的 重要意义。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和特点 教育科学研究与其他科学研究一样,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即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 法技术。它具有解释、预测和控制功能。换句话说,教育科学研究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加以 解释、预测和控制,以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 途径,去探索教育领域中尚未知晓的东西,从中发现新的规律,得出新的结论。所以教育科 学研究就是在充分占有教育科学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他人的认识成果,采用一定的手 段去创造发展某种新的教育思想或理论,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新理论、新依据,以推动 [1] 王民译,John Hucble 主编,《 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年 2 月版第 182 页
其不断向前发展。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它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 题,属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其次,它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及实践问题为导向,具有很强 的应用性的特点。它既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参与,也需要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再 次,教育科学研究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研究的周期较长。总之,教育科学研究要 扎根于教育教学实践,着眼于应用,以不断丰富教育科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 了解和掌握教育科学研宄的种类,有利于我们对教育研究的范围、方法和手段的理解, 有利于我们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教育研究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本书主要根据研究的水 平、研究的目的或目标以及研究的方法论来分类。 (一)基于四种研究水平的分类 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回答的问题是“发生了什么” 2.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这是什么 原因引起的?属于探究因果关系水平的研究 3.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回答的问题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将发生同样的现象吗”? 4.理论研宄水平。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原则”。 (二)基于研究的目的分类——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寻求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 有的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有关。基础研究的指 向具有普遍性,它不一定要有当下的、具体而直接的实际用处,虽然我们并不排除这种可能 性。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 回答“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这样的研究 是指向特定问题的。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划分是相对的,常常互为补充。基础研究提供解决教育问题的理 论,应用研究提供事实材料去支持和完善理论,或促进新理论的产生。在应用研究过程中, 往往需要基础理论硏究补充现有知识的缺陷。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基础研究和 应用研究都是重要的,不应以价值判断的等级来区分它们的高低。很遗憾的是,人们对使用 “基础”和“应用”研究这两个术语已经产生了误解。其中之一是,许多人觉得,从方法论 上讲,基础研究很复杂,而应用研究的则较简单;另一种误解是,认为应用研究是由那些非 专业化的实际工作者做的,而基础研究则是善于抽象思维的不切实际的思想家进行的;还有 种误解是,认为应用研究是粗糙的、无计划的,但又是有用的;而基础研究则是精细的
2 其不断向前发展。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它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 题,属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其次,它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及实践问题为导向,具有很强 的应用性的特点。它既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参与,也需要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再 次,教育科学研究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研究的周期较长。总之,教育科学研究要 扎根于教育教学实践,着眼于应用,以不断丰富教育科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 了解和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种类,有利于我们对教育研究的范围、方法和手段的理解, 有利于我们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教育研究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本书主要根据研究的水 平、研究的目的或目标以及研究的方法论来分类。 (一)基于四种研究水平的分类 1. 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回答的问题是“发生了什么”? 2. 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这是什么 原因引起的?属于探究因果关系水平的研究。 3. 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回答的问题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将发生同样的现象吗”? 4. 理论研究水平。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原则”。 (二)基于研究的目的分类——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寻求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 有的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有关。基础研究的指 向具有普遍性,它不一定要有当下的、具体而直接的实际用处,虽然我们并不排除这种可能 性。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 回答“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这样的研究 是指向特定问题的。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划分是相对的,常常互为补充。基础研究提供解决教育问题的理 论,应用研究提供事实材料去支持和完善理论,或促进新理论的产生。在应用研究过程中, 往往需要基础理论研究补充现有知识的缺陷。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基础研究和 应用研究都是重要的,不应以价值判断的等级来区分它们的高低。很遗憾的是,人们对使用 “基础”和“应用”研究这两个术语已经产生了误解。其中之一是,许多人觉得,从方法论 上讲,基础研究很复杂,而应用研究的则较简单;另一种误解是,认为应用研究是由那些非 专业化的实际工作者做的,而基础研究则是善于抽象思维的不切实际的思想家进行的;还有 一种误解是,认为应用研究是粗糙的、无计划的,但又是有用的;而基础研究则是精细的
准确的,但却少有甚至没有实用价值。可是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区分这两种研究,并不是 从它们的复杂程度或价值,而是从它们的目标或目的来区分的。 (三)基于研究的方法论分类一一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我们可以采用克莱斯万( Krathwohl)的定义方法:定性研究,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 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定量研究,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的,而不是用语言文字。 定性研究基于描述分析,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一般的特殊情境中归纳出一般 性的结论。定量研究与演绎法更近,是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境中去。从认识论的角 度看,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它们基于不同的范式(范式是由假设、概念 和建议组成的一个模型)。定性研究一般从属于自然主义者的范式,即研究应在自然的情境 中进行,研究所获得的意义也只适应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这种方法就是整体地解释自然情 境。定量研究根源于实证主义,与定性研究相比更接近于科学的方法,定量研究者对结果和 产品予以极大的重视,而定性研究者比定量研究者更注重过程的影响。定性研究者强调整体 的作用,认为事实与价值是无法分离的。而定量研究者宁愿更多注意个别的变量和因素,而 不是关心整体的作用。定量研究者的最大特色是将事实和价值分离。尽管定性研究和定量研 究具有不同的基础假设,并且具有着不同的程序,但是对于研究教育问题,二者是相辅相成 的 如果按具体的研究方法分类,一般也分为观察研究、调査研究、个案研究、实验研究、 准实验研究、历史研究和行动研究等,这一点将在本章第三节中详细介绍。 三、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当人类的教育经验有一定积累之后就开始了对教育这一社会现象的研究。教育发展的历 史说明,教育科学的所有进展都与研究方法的进展有关。通过探讨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讨 论教育本身的原理、原则、方法体系及其发展的内在机制,从而促进教育的不断发展。如果 说没有教育研究就不会有今天的教育,那么现代教育发展更需要教育研究。我们必须立足于 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的高度来讨论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的意义 我国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都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 出:“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硏究,推广教育科研成果,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中 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 管理信息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鼓励和支持学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改革试 山转引自袁振国主译,威廉·维尔斯曼(美)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 第14页
3 准确的,但却少有甚至没有实用价值。可是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区分这两种研究,并不是 从它们的复杂程度或价值,而是从它们的目标或目的来区分的。 (三)基于研究的方法论分类——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我们可以采用克莱斯万(Krathwohl )的定义方法:定性研究,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 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定量研究,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的,而不是用语言文字。[1] 定性研究基于描述分析,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一般的特殊情境中归纳出一般 性的结论。定量研究与演绎法更近,是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境中去。从认识论的角 度看,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它们基于不同的范式(范式是由假设、概念 和建议组成的一个模型)。定性研究一般从属于自然主义者的范式,即研究应在自然的情境 中进行,研究所获得的意义也只适应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这种方法就是整体地解释自然情 境。定量研究根源于实证主义,与定性研究相比更接近于科学的方法,定量研究者对结果和 产品予以极大的重视,而定性研究者比定量研究者更注重过程的影响。定性研究者强调整体 的作用,认为事实与价值是无法分离的。而定量研究者宁愿更多注意个别的变量和因素,而 不是关心整体的作用。定量研究者的最大特色是将事实和价值分离。尽管定性研究和定量研 究具有不同的基础假设,并且具有着不同的程序,但是对于研究教育问题,二者是相辅相成 的。 如果按具体的研究方法分类,一般也分为观察研究、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实验研究、 准实验研究、历史研究和行动研究等,这一点将在本章第三节中详细介绍。 三、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当人类的教育经验有一定积累之后就开始了对教育这一社会现象的研究。教育发展的历 史说明,教育科学的所有进展都与研究方法的进展有关。通过探讨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讨 论教育本身的原理、原则、方法体系及其发展的内在机制,从而促进教育的不断发展。如果 说没有教育研究就不会有今天的教育,那么现代教育发展更需要教育研究。我们必须立足于 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的高度来讨论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的意义 。 我国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都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 出:“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研成果,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中 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 管理信息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鼓励和支持学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改革试 [1]转引自袁振国主译,威廉•维尔斯曼(美)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年 7 月版, 第 14 页
验。”这是从立法的角度来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在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如何转变 教育思想、改革教育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如何解决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课题等, 都需要通过教育科研来解决。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可以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观念的转变为教 育改革和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起着清道和铺路作用。如我国通过近年来的教育硏究,逐 渐确立了以下观念:一是增强了教育兴国的意识,明确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中的重要地位:二是确立新的人才观,根据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发展对人才的规格、层次、 数量、质量提出的要求,树立了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的人才观:三是全面发展教育观, 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改革,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 供决策依据。教育科学研究还可以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自身的基础和水平。近年来,教 育科学研究在教育理论开拓与教育学科建设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教育理论和实 践的深入研究,促进了教育科学领域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开拓了若干新的学科,构 建了新的研究体系。既有与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渗透进行综合研究产生的教育控 制论、教育信息论、教育认识论、教育活动论,也有与相关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产生的教育 社会学、教育文化学、教育生态学、教育生物学、教育病理学、教育法学、教育美学、教育 技术学、教育未来学等学科。事实证明,如果新的学科是建立在长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那么这一学科方向就有比较坚实的基础和自己的特色,就有很强的生命力 当前,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育,向教育科研要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学校通过教育 科研可以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培养教师的主人翁精神。教师参与 教育教学问题的探究,积极投身教改实验,利用优秀科研成果去优化教学工作,不仅能增强 自身的科研意识,拓宽思维,增加视阈,而且可提高分析和解决教育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理论水平,这显然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通过开展教育科 硏,走科硏兴校、科硏兴教之路,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使学校办出水平,办出 特色。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通过系统的教育研究方法论指导,可以避免盲目探索,少走弯 路,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尽快成长。英国剑桥大学动物病理学教授威廉·贝弗里奇指出 “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姑且暂定他迟早会懂得怎样最好地进行研究工作,但如果完全靠自 己摸索,到他学会这种方法时,他最富有创造力的年华或许已经逝去。因此,如果在实践中 有可能通过研究方法的指导来缩短科学工作者不出成果的学习阶段,那么,不仅可以节省训 练的时间,而且科学家做出的成果也会比一个用较慢方法培养出的科学家所能做的多”。 山wI·B·贝弗奇:《科学研究的艺术》, 出版社,1979年版,序言
4 验。”这是从立法的角度来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在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如何转变 教育思想、改革教育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如何解决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课题等, 都需要通过教育科研来解决。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可以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观念的转变为教 育改革和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起着清道和铺路作用。如我国通过近年来的教育研究,逐 渐确立了以下观念:一是增强了教育兴国的意识,明确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中的重要地位;二是确立新的人才观,根据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发展对人才的规格、层次、 数量、质量提出的要求,树立了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的人才观;三是全面发展教育观, 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改革,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 供决策依据。教育科学研究还可以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自身的基础和水平。近年来,教 育科学研究在教育理论开拓与教育学科建设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教育理论和实 践的深入研究,促进了教育科学领域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开拓了若干新的学科,构 建了新的研究体系。既有与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渗透进行综合研究产生的教育控 制论、教育信息论、教育认识论、教育活动论,也有与相关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产生的教育 社会学、教育文化学、教育生态学、教育生物学、教育病理学、教育法学、教育美学、教育 技术学、教育未来学等学科。事实证明,如果新的学科是建立在长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那么这一学科方向就有比较坚实的基础和自己的特色,就有很强的生命力。 当前,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育,向教育科研要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学校通过教育 科研可以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培养教师的主人翁精神。教师参与 教育教学问题的探究,积极投身教改实验,利用优秀科研成果去优化教学工作,不仅能增强 自身的科研意识,拓宽思维,增加视阈,而且可提高分析和解决教育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理论水平,这显然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通过开展教育科 研,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使学校办出水平,办出 特色。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通过系统的教育研究方法论指导,可以避免盲目探索,少走弯 路,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尽快成长。英国剑桥大学动物病理学教授威廉•贝弗里奇指出: “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姑且暂定他迟早会懂得怎样最好地进行研究工作,但如果完全靠自 己摸索,到他学会这种方法时,他最富有创造力的年华或许已经逝去。因此,如果在实践中 有可能通过研究方法的指导来缩短科学工作者不出成果的学习阶段,那么,不仅可以节省训 练的时间,而且科学家做出的成果也会比一个用较慢方法培养出的科学家所能做的多”。[1] [1] W•I•B•贝弗奇:《科学研究的艺术》, 译, 出版社,1979 年版,序言
总之,开展教育科研不仅有利于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方位推进,还有利 于教师自身价值的实现。新的教改浪潮已经表明:科研可以促教、科研可以兴校,加强教育 科研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教育科学硏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教育科硏课题的选定、文献检索、教育科研计划的制定、 教育科研计划的实施和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达及总结、评价等。其中,课题的选定是教育科研 的起始环节,制定科研计划是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教育科研的实施是研究的主体 而成果的表达、评价和推广,则是体现该研究的价值。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层层推进的 、研究课题的选定 问题之源乃方法之镜,科学研究首先要弄清要研究的问题,这可能是硏究过程中困难的 步骤之一,即选题。选题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正确的选题,是指应当选 择有意义的、并且问题提法原则上是正确的,因而有可能得到解决的问题来进行研究。教育 科学研究也是如此,选题是否正确,意义十分重大。 个好的教育科研选题应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问题必须有价值。教育中不是所有的 问题都值得研究的。有些问题就其性质而论是哲学上的,可以讨论但不可能研究。例如有这 样一个问题:“高中历史是开一门课还是开两门课?”如果要求的是两门课,那么学生将学 到更多的历史知识,但开两门可是否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依不同价值判断而定。如果没有 定的条件为前提,这个问题就不值得研究。如何衡量选定课题有无意义及意义的大小,主要 看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 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是否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这强调的是课题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 值。二是所选的课题是否是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即是否是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 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这方面课题一般较专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在理论上要有所突破和建树,或有重要的补充和完善。教育研究的实际课题,有的强调应用 价值,有的强调学术价值,有的二者兼而有之。第二,选定的课题必须具有科学性。要从教 育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所要研究的问题,充分把握所研究问题的历史现状,搜集相关 文献资料,进行合理的论证,对问题的陈述、方法的运用、研究过程的组织及成果的表达, 都应具有科学性。第三,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 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要通过广泛深入地査阅文献资料和调 查,搞清所要研究课题在当前国内国际已达到的水平和已取得的成果,要了解是否有人已经
5 总之,开展教育科研不仅有利于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方位推进,还有利 于教师自身价值的实现。新的教改浪潮已经表明:科研可以促教、科研可以兴校,加强教育 科研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教育科研课题的选定、文献检索、教育科研计划的制定、 教育科研计划的实施和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达及总结、评价等。其中,课题的选定是教育科研 的起始环节,制定科研计划是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教育科研的实施是研究的主体, 而成果的表达、评价和推广,则是体现该研究的价值。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层层推进的。 一、研究课题的选定 问题之源乃方法之镜,科学研究首先要弄清要研究的问题,这可能是研究过程中困难的 步骤之一,即选题。选题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正确的选题,是指应当选 择有意义的、并且问题提法原则上是正确的,因而有可能得到解决的问题来进行研究。教育 科学研究也是如此,选题是否正确,意义十分重大。 一个好的教育科研选题应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问题必须有价值。教育中不是所有的 问题都值得研究的。有些问题就其性质而论是哲学上的,可以讨论但不可能研究。例如有这 样一个问题:“高中历史是开一门课还是开两门课?”如果要求的是两门课,那么学生将学 到更多的历史知识,但开两门可是否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依不同价值判断而定。如果没有一 定的条件为前提,这个问题就不值得研究。如何衡量选定课题有无意义及意义的大小,主要 看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 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是否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这强调的是课题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 值。二是所选的课题是否是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即是否是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 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这方面课题一般较专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在理论上要有所突破和建树,或有重要的补充和完善。教育研究的实际课题,有的强调应用 价值,有的强调学术价值,有的二者兼而有之。第二,选定的课题必须具有科学性。要从教 育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所要研究的问题,充分把握所研究问题的历史现状,搜集相关 文献资料,进行合理的论证,对问题的陈述、方法的运用、研究过程的组织及成果的表达, 都应具有科学性。第三,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 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要通过广泛深入地查阅文献资料和调 查,搞清所要研究课题在当前国内国际已达到的水平和已取得的成果,要了解是否有人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