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采定积的念 关于原函数的说明 本节 飘(1)若F(x)=f(x),则对于任意常数C, 本节 目的 求 F(x)+C都是f(x)的原函数 (2)若F(x)和G(x)都是f(x)的原函数, 点 本节 指导 则F(x)-G(x)=C (C为任意常数) 后退 士页下页返回 第6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第 6 页 关于原函数的说明: (1)若 F(x) = f (x) ,则对于任意常数 C , F(x) + C都是 f (x)的原函数. (2)若 F(x) 和 G(x) 都是 f (x) 的原函数, 则 F(x) −G(x) = C ( C 为任意常数) 第一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 后退 目录 主 页 退 出 本节 知识 引入 本节 目的 与要 求 本节 重点 与难 点 本节 复习 指导
第一节采定积令的合 Ⅱ、不定积分的定义和几何意义 飘一不定积分的定义 本节 目的 求 定义:如果F(x)是f(x)的一个原函数, 那么(x)的所有原函数F(x)+C叫做f(x)的 3不定积分,记为(xk 指导 Lf(dx F(x)+C 积被被 积 积 积 分 后退 意任常数 分函达量 表 变 数 第7页 式 士页下页返回
上页 下页 返回 第 7 页 一.不定积分的定义 不定积分,记为 f (x)dx. f x dx = F x + C ( ) ( ) 积 分 号 被 积 函 数 被 积 表 达 式 意 任 常 数 积 分 变 量 定义:如果 F(x)是f (x) 的一个原函数, 那么f (x) 的所有原函数 F(x) + C 叫做 f (x)的 Ⅱ、不定积分的定义和几何意义 第一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 后退 目录 主 页 退 出 本节 知识 引入 本节 目的 与要 求 本节 重点 与难 点 本节 复习 指导
第一节采定积的念 例1用微分法验证下列各式: 刻(1)xdx=x3+C (2)」jsin3xtc=1 引入 cos 3x+C 3 求 本节 验证(1) Cx+cy'=x 重点 5 与难 点 .xdx==x'+c 本节 5 指导 (2).(cos 3x+C)=Sin 3x 3 sin 3xdx=-=cos 3x+C 后退 3 第8页 士页下页返回
上页 下页 返回 第 8 页 例1 用微分法验证下列各式: x dx = x + C 4 5 5 1 (1) xdx = − x + C cos 3 3 1 (2) sin 3 验证 cos 3 ) 3 1 (− x + C 4 = x x dx 4 = x + C 5 5 1 (1) (2) = sin 3x sin3xdx = − cos 3x + C 3 1 ) 5 1 ( 5 x + C 第一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 后退 目录 主 页 退 出 本节 知识 引入 本节 目的 与要 求 本节 重点 与难 点 本节 复习 指导
一节采定积的合 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本节 知识 函数∫(x)的任何一个原函数的图象称为f(x) 引入 的积分曲线 本节 目的 函数f(x)的所有原函数的图象组成f(x)的 求 本节积分曲线族y=F(x)+C.y 重点 与难 点 对于每一条积分曲线, 本专在相同的横坐标处,其斜 y=F(X 率均为f(x)因此:在每 一条积分曲线上横坐标相 0 x uE-同的点处的切线彼此平行。 士页下页返回 第9页
上页 下页 返回 第 9 页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函数 f (x)的任何一个原函数的图象称为f (x) 的积分曲线. 函 数 f (x) 的所有原函数的图象组成f (x) 的 积分曲线族 y = F(x) + C. 对于每一条积分曲线, 在相同的横坐标处,其斜 率均为 f (x)。 因此:在每 一条积分曲线上横坐标相 同的点处的切线彼此平行。 o x y y = F(x) 第一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 后退 目录 主 页 退 出 本节 知识 引入 本节 目的 与要 求 本节 重点 与难 点 本节 复习 指导
第一节采定积令的合 例2设曲线通过点(1,2),且其上任一点处的 切线斜率等于这点横坐标的两倍,求此曲线方程 引入 本节 解设曲线方程为y=∫(x), 目的 求 根据题意知=2x, 本节 重点 与难 点 即f(x)是2x的一个原函数 本节 指导 2xx=x2+C,∴f(x)=x+C, 由曲线通过点(1,2)→C=1, 后退 所求曲线方程为y=x2+1. 第10页 士页下页返回
上页 下页 返回 第 10 页 例2 设曲线通过点(1,2),且其上任一点处的 切线斜率等于这点横坐标的两倍,求此曲线方程. 解 设曲线方程为 y = f (x), 根据题意知 2x, dx dy = 即 f (x)是2x的一个原函数. 2 , 2 xdx = x + C ( ) , 2 f x = x + C 由曲线通过点(1,2) C = 1, 所求曲线方程为 1. 2 y = x + 第一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 后退 目录 主 页 退 出 本节 知识 引入 本节 目的 与要 求 本节 重点 与难 点 本节 复习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