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ent 检测内容:27.2.3~27.3
检测内容:27.2.3~27.3
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parent 1·如图,为了测量一池塘的宽DE,在岸边找到一点C,测得CD=30m,在DC的延长 线上找一点A,测得AC=5m,过点A作AB∥DE交EC的延长线于B,测出AB=6m,则 池塘的宽DE为(C) A·25mB.30mC.36mD.40m 上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是小孔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标注的数据’蜡烛在暗盒中所成像CD的 长为(D) A.≠cmB 2 cm D. 1 cn 3·(2013北京)如图,为估算某河的宽度,在河对岸边选定一个目标点A,在近岸取点B C,D,使得AB⊥BC,CD⊥BC,点E在BC上,并且点A,E,D在同一条直线上.若测 得BE=20m,EC=10m,CD=20m,则河的宽度AB等于(B) A·60mB.40mC.30mD.20m BE、日C
一、选择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 1.如图,为了测量一池塘的宽 DE,在岸边找到一点 C,测得 CD =30 m,在 DC 的延长 线上找一点 A,测得 AC =5 m,过点 A 作 AB ∥DE 交 EC 的延长线于 B,测出 AB =6 m,则 池塘的宽 DE 为( ) A.25 m B.30 m C.36 m D.40 m ,第 1 题图) ,第 2 题图) 2.如图,是小孔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标注的数据,蜡烛在暗盒中所成像 CD 的 长为( ) A.16 cm B.13 cm C.12 cm D.1 cm 3.(2013·北京)如图,为估算某河的宽度,在河对岸边选定一个目标点 A,在近岸取点 B, C,D,使得 AB⊥BC,CD⊥BC,点 E 在 BC 上,并且点 A,E,D 在同一条直线上.若测 得 BE=20 m,EC=10 m,CD=20 m,则河的宽度 AB 等于( ) A.60 m B.40 m C.30 m D.20 m C D B
4.如图,把△COD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为△AOB,则新图形与原图形的相倗配为(B) A B 2 C 2D.-2 B 5·如图,将△DEF缩小为原来的一半,操作方法如下:任意取一点P,连接DP,取DP 的中点A,再连接EP,FP,取它们的中点B,C,得到△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C) ①△ABC与△DEF是位似图形;②△ABC与△DEF是相似图形;③AABC与△DEF的 周长比是1:2;④△ABC与△DEF的面积比是1:2 A·1个B.2个C.3个D.4个 一第5题图)
4.如图,把 △COD 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为 △AOB,则新图形与原图形的相似比为( ) A.12 B.2 C.-12 D.-2 5.如图,将△DEF 缩小为原来的一半,操作方法如下:任意取一点 P,连接 DP,取 DP 的中点 A,再连接 EP,FP,取它们的中点 B,C,得到 △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ABC 与 △DEF 是位似图形;②△ABC 与 △DEF 是相似图形;③△ABC 与 △DEF 的 周长比是 1∶2;④△ABC 与 △DEF 的面积比是 1∶2.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第 5 题图) BC
6.如图所示,丁轩同学在晚上由路灯AC走向路灯BD,当他走到点P时,爱穿后他 影子的顶部刚好接触到路灯AC的底部,当他向前再步行20m到达Q点时,发现身前他影 子的顶部刚好接触到路灯BD的底部,已知丁轩同学的身高是1.5m’两个路灯的高度是9m 则两路灯之间的距离是(D) A·24mB.25mC.28mD.30m D Q B EP AP 点拨:如图,EP=FQ=1.5,PQ=20,AC=DB=9,EP∥DB,FQ∥CA,∴ DB AB AP AC=AB,∴,AP=QB,∴9=2AP+20,解得:AP=5,∴AB=20+25=30
6.如图所示,丁轩同学在晚上由路灯 AC 走向路灯 BD,当他走到点 P 时,发现身后他 影子的顶部刚好接触到路灯 AC 的底部,当他向前再步行 20 m 到达 Q 点时,发现身前他影 子的顶部刚好接触到路灯 BD 的底部,已知丁轩同学的身高是 1.5 m,两个路灯的高度是 9 m, 则两路灯之间的距离是( ) A.24 m B.25 m C.28 m D.30 m 点拨:如图,EP=FQ=1.5,PQ=20,AC=DB=9,EP∥DB,FQ∥CA,∴EP DB= AP AB, FQ AC= QB AB,∴AP=QB,∴1.5 9 = AP 2AP+20,解得:AP=5,∴AB=20+2×5=30. D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parent 7·如图,△ABC与△ABC是位似图形,且顶点都在格点上,则位似中心的坐标是9,Q) 第7题图) 第8题图 8.(2014遵义)“今有邑,东西七里,南北九里,各开中门,出东门一十五里有木,问 出南门几何步而见木?“这段话摘自《九章算术》,意思是说:如图,矩形ABCD’东边城墙 AB长9里,南边城墙AD长7里,东门点E、南门点F分别是AB,AD的中点,EG⊥AB FH⊥AD,EG=15里,HG经过A点,则FH=105里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4,0),(8,2),(6,4).已 知△ABC1的两个顶点坐标分别为(1,3),(2,5).若△ABC和△A1B1C1位似,则△AB1C1 的第三个顶点的坐标为(3,4)或(0,4)
二、填空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7.如图,△ABC 与△A′B′C′是位似图形,且顶点都在格点上,则位似中心的坐标是_ _. ,第 7 题图) ,第 8 题图) 8.(2014·遵义)“今有邑,东西七里,南北九里,各开中门,出东门一十五里有木,问: 出南门几何步而见木?“这段话摘自《九章算术》,意思是说:如图,矩形 ABCD,东边城墙 AB 长 9 里,南边城墙 AD 长 7 里,东门点 E、南门点 F 分别是 AB,AD 的中点,EG⊥AB, FH⊥AD,EG=15 里,HG 经过 A 点,则 FH=_ _里.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4,0),(8,2),(6,4).已 知△A1B1C1 的两个顶点坐标分别为(1,3),(2,5).若△ABC 和△A1B1C1 位似,则△A1B1C1 的第三个顶点的坐标为_ _. (9,0) 1.05 (3,4)或(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