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学化学课程 的变革 。第一时期:1949一1957年 工作特点:学习苏联经验,改旧建新 主要工作:颁布了《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草案) (1952年)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修订草案) (1956年) 翻译或编译三套课本在全国使用 作用:对纠正旧中国化学教材的弊端,统一 全国中学化学的标准,提高教学质量,起 到了一定的作用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学化学课程 的变革 • 第一时期:1949——1957年 工作特点:学习苏联经验,改旧建新 主要工作:颁布了《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草案) (1952年)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1956年) 翻译或编译三套课本在全国使用 作用:对纠正旧中国化学教材的弊端,统一 全国中学化学的标准,提高教学质量,起 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二时期 1960—1966年 工作特点:批判教条主义,总结本国经验,建设本 国的教材 主要工作:①1963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学化 学教学大纲》(草案) ②组织编写了十二年制学校中学化学课本 教材特点:充实了基础知识 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增加反映化学新成就的内容 适当联系实际一自然界、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 强调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调整了教材编排体
第二时期 1960——1966年 工作特点:批判教条主义,总结本国经验,建设本 国的教材 主要工作:①1963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 中学化 学教学大纲》(草案) ②组织编写了十二年制学校中学化学课本 教材特点:充实了基础知识 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增加反映化学新成就的内容 适当联系实际—自然界、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 强调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调整了教材编排体
第三时期 1977-2000年 工作特点:教材变化多且快,力求适应社会发展 主要工作:多次修订大纲和教材 1978年一《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试行草案)》及试用教材 1986年发布《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1988年11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 教学大纲》 1994年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并 根据计划新编制了高中化学课本,96年并始使用 1996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教学 大纲(供实验用)》
第三时期 1977——2000年 工作特点:教材变化多且快,力求适应社会发展 主要工作:多次修订大纲和教材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试行草案)》及试用教材 1986年发布《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1988年11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 教学大纲》 1994年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并 根据计划新编制了高中化学课本,96年开始使用 1996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教学 大纲(供实验用)》
例如:1978年教材特点 理论起点高 更新了某些概念 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并重 甲种本 乙种本
例如:1978年教材特点 • 理论起点高 • 更新了某些概念 • 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并重 甲种本 乙种本
第四时期 2001年以后 特点:课程改革时代 主要工作:2001年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纲要(试行)》 2001年8月《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 准(实验稿)》也正式出台 2003年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出台 对应的教材:初中一上教版、人教版、 鲁教版、广东 高中一一人教版、山东科技版、江苏教育 出版社
第四时期 2001年以后 特点:课程改革时代 主要工作:2001年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纲要(试行)》 2001年8月《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 准(实验稿)》也正式出台 2003年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出台 对应的教材:初中——上教版、人教版、 鲁教版、广东 高中——人教版、山东科技版、江苏教育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