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与中学课程整体结构相协调 中学课程由若干学科组成一整体一合理一事半功 倍的效果 各学科排列组合 原则:既不割裂知识联系、又不重复、颠倒、错乱 各学科自身的前后联系 不同学科的彼此联系 例如:初中化学 化学与数学、物理、生物: 化学与历史: 化学与地理、政治
(2)与中学课程整体结构相协调 中学课程由若干学科组成—整体—合理—事半功 倍的效果 各学科排列组合 原则:既不割裂知识联系、又不重复、颠倒、错乱 各学科自身的前后联系 不同学科的彼此联系 例如:初中化学—— 化学与数学、物理、生物: 化学与历史: 化学与地理、政治
(3)与中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 心理学家的观点 布鲁纳:一个人的智力:17岁—一100% 5岁以前 5—8岁 8—15岁 智力50% 80% 100% 我国朱智贤: 初二一一逻辑抽象思维起步阶段 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 初三、高一一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阶段 高二一—抽象逻辑思维趋于占优势
(3)与中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 心理学家的观点 布鲁纳:一个人的智力:17岁——100% 5岁以前 5——8岁 8——15岁 智力 50% 80% 100% 我国朱智贤: 初二——逻辑抽象思维起步阶段 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 初三、高一——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阶段 高二——抽象逻辑思维趋于占优势
2.2.2化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 生活各个方面的有关问题,理解化学制品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 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化学资源。 (2)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3)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的挑战时,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2.2.2 化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 (1)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 生活各个方面的有关问题,理解化学制品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 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化学资源。 • (2)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 (3)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的挑战时,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2.2.2化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高中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理解化学学科的特 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2)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 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 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的科 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 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要求:小组同学坐在一起讨论
2.2.2 化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高中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 (1)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理解化学学科的特 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 (2)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 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 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3)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的科 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 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 要求:小组同学坐在一起讨论
2.2.3我国中学化学课程的沿革发展 (1)建国前的中学化学教育 我国化学教育始于:1865年 第一部教科书1872年,徐寿《化学鉴原》 1875年蒲陆山《化学鉴原补篇》 教材共同点:描述性化学、内容庞杂、教材 分量重、初高中重复多、增加了新内容 中等教育体制确立一1902年 1903一1940:中等教育初步发展阶段
2.2.3 我国中学化学课程的沿革发展 (1)建国前的中学化学教育 我国化学教育始于:1865年 第一部教科书 1872年,徐寿《化学鉴原》 1875年 蒲陆山 《化学鉴原补篇》 教材共同点:描述性化学、内容庞杂、教材 分量重、初高中重复多、增加了新内容 中等教育体制确立——1902年 1903—1940:中等教育初步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