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证券市场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第二部分:山东省经济发展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第三部分:山东省上市公司状况及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第四部分:山东省证券经营机构状况及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第五部分:促进山东证券市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1 目 录 前言 第一部分:证券市场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第二部分:山东省经济发展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第三部分:山东省上市公司状况及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第四部分:山东省证券经营机构状况及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第五部分:促进山东证券市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前言 自从证券市场产生后,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即纳入了经济学家的视 野。然而,以现代经济学的工具较系统地研究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则是 近几十年内的事情,特别是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新金融发展理论的产生 和研究的深化,经济学家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对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给 予了更为深入、系统地研究。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证券市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随着经济金融化的不断发展,主流经济学中出现了专门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 增长关系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代表即是W·戈德史密斯(1969)的金融结 构理论、R·I·麦金农(1973)和爱德华·肖(1973)的金融深化理论。金融结 构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第一次系统地将金融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纳入了主流 经济学的视野之中,并给予了模型化的研究。其后,为使金融深化理论贴近发展 中国家的实际情况,R·I·麦金农(1991)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 金融控制理论,更为现实地解释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以Kunt和Levine(1993)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从功能的角度研究证券市场 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他们看来,证券市场的作用并不体现在股票融资数量上。 对经济增长来说,以股票为代表的证券融资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能够使投资者 以较小的代价转移风险,从而提高了资本的流动和配置效率。C·Mayer(1988) 从证券市场规模、数量的角度讨论了证券市场的作用,认为证券市场直接融资作 用体现在企业的融资结构和证券融资占其总融资的比重上。国内学者田素华 (2001)、李学峰(2002)也从理论上对中国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 尝试性的研究,殷醒民和谢洁(2001)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和 经济增长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总之,新金融发展理论从多个角度实证性地研究了证券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 的作用,其研究结果证实证券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当 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发育较成熟、运作较规范时,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程 度要强于其资本市场发展的早期阶段
2 前言 自从证券市场产生后,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即纳入了经济学家的视 野。然而,以现代经济学的工具较系统地研究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则是 近几十年内的事情,特别是到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随着新金融发展理论的产生 和研究的深化,经济学家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对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给 予了更为深入、系统地研究。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证券市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随着经济金融化的不断发展,主流经济学中出现了专门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 增长关系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代表即是 W·戈德史密斯(1969)的金融结 构理论、R·I·麦金农(1973)和爱德华·肖(1973)的金融深化理论。金融结 构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第一次系统地将金融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纳入了主流 经济学的视野之中,并给予了模型化的研究。其后,为使金融深化理论贴近发展 中国家的实际情况,R·I·麦金农(1991)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 金融控制理论,更为现实地解释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以 Kunt 和 Levine(1993)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从功能的角度研究证券市场 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他们看来,证券市场的作用并不体现在股票融资数量上。 对经济增长来说,以股票为代表的证券融资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能够使投资者 以较小的代价转移风险,从而提高了资本的流动和配置效率。 C·Mayer(1988) 从证券市场规模、数量的角度讨论了证券市场的作用,认为证券市场直接融资作 用体现在企业的融资结构和证券融资占其总融资的比重上。国内学者田素华 (2001)、李学峰(2002)也从理论上对中国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 尝试性的研究,殷醒民和谢洁(2001)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和 经济增长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总之,新金融发展理论从多个角度实证性地研究了证券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 的作用,其研究结果证实证券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当 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发育较成熟、运作较规范时,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程 度要强于其资本市场发展的早期阶段
关于山东省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研究,孙国茂(2005)的研究表明,山东 金融机构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影响了山东经济发 展,并指出山东省金融发展水平与山东作为沿海经济强省的地位不相匹配。关于 山东证券市场发展水平与山东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协调并均衡发展的理论研究,还 未见系统和详细的研究文献。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山东省证券市场发展迅速,虽然上市公司市值和融资 总额位居全国前列,但山东省的证券市场与建设经济强省所应起到的作用相比, 差距仍然较大。山东省近几年的融资98%以上是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不到2%:2005 年全省证券化率(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GDP)为11.46%,远低于同期全国19.08% 的平均水平:股票交易率(境内股票交易金额/GDP)仅为11.13%,而全国为 17.37%。 本文依据金融深化理论、通过对山东省经济发展、山东省上市公司和证券经 营机构基本状况的分析,并与其他地区(主要选择江苏、浙江、广东和上海等可 比性较强的几个省市)进行比较,分析山东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 对策与建议。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取比较分析法,分析过程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 结合的方法。 3
3 关于山东省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研究,孙国茂(2005)的研究表明,山东 金融机构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影响了山东经济发 展,并指出山东省金融发展水平与山东作为沿海经济强省的地位不相匹配。关于 山东证券市场发展水平与山东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协调并均衡发展的理论研究,还 未见系统和详细的研究文献。 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山东省证券市场发展迅速,虽然上市公司市值和融资 总额位居全国前列,但山东省的证券市场与建设经济强省所应起到的作用相比, 差距仍然较大。山东省近几年的融资 98%以上是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不到 2%;2005 年全省证券化率(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GDP)为 11.46%,远低于同期全国 19.08% 的平均水平;股票交易率(境内股票交易金额/GDP)仅为 11.13%,而全国为 17.37%。 本文依据金融深化理论、通过对山东省经济发展、山东省上市公司和证券经 营机构基本状况的分析,并与其他地区(主要选择江苏、浙江、广东和上海等可 比性较强的几个省市)进行比较,分析山东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 对策与建议。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取比较分析法,分析过程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 结合的方法
第一部分:证券市场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金融深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1.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和经验 理论和经验都表明,金融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上个世 纪初Schumpeter(1912)就提出:功能完好的银行通过鉴别那些能成功地开发新 产品和新的生产方法的企业家,并且为其提供融资而刺激了技术进步。Hicks (1969)认为金融体系通过资本动员在启动英国工业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 用。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也证明,金融促进了经济发展。 Go1 dsmith(1969)特别强调金融发展对经济的积极、主动作用。他从社会分工 原理出发,认为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假设消费者的储蓄偏好、投资的风险 大小均为不变因素,那么金融机构与金融资产种类越丰富,金融活动对经济的渗 透力越强,经济发展水平就越快。基于1860~1963年间35个国家的数据, Goldsmith发现,如果以几个十年为周期,经济和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大致的对 应关系。甚至在有的国家,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一直伴随着超过平均水平的金融 发展速度。King和Levine(1993)的一项研究表明,金融发展确实领先于经济 增长。他们通过对80多个国家1960~1989年间的实证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金 融发展速度和未来十年该国的经济增长、资本积累和生产率增长之间有很强的相 关性。 2.金融发展落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投资需求拉动,技术创新推动, 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生产要素总量增加等等。金融发展的相对落后对区域经济 发展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和企业规模扩张。如果没有金融的支持,企业 的成长和规模扩张是不可能实现的。企业的规模扩张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 过要素投入实现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另一种是通过收购兼并或资产重组实现经 济规模的扩大。在前一种情况下,企业往往要借助银行或资本市场来实现:而后 一种情况大多是通过资本市场完成的,这种扩张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周期更 短
4 第一部分:证券市场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金融深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1.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和经验 理论和经验都表明,金融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上个世 纪初 Schumpeter(1912)就提出:功能完好的银行通过鉴别那些能成功地开发新 产品和新的生产方法的企业家,并且为其提供融资而刺激了技术进步。Hicks (1969)认为金融体系通过资本动员在启动英国工业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 用。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也证明,金融促进了经济发展。 Goldsmith(1969)特别强调金融发展对经济的积极、主动作用。他从社会分工 原理出发,认为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假设消费者的储蓄偏好、投资的风险 大小均为不变因素,那么金融机构与金融资产种类越丰富,金融活动对经济的渗 透力越强,经济发展水平就越快。基于 1860~1963 年间 35 个国家的数据, Goldsmith 发现,如果以几个十年为周期,经济和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大致的对 应关系。甚至在有的国家,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一直伴随着超过平均水平的金融 发展速度。King 和 Levine(1993)的一项研究表明,金融发展确实领先于经济 增长。他们通过对 80 多个国家 1960~1989 年间的实证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金 融发展速度和未来十年该国的经济增长、资本积累和生产率增长之间有很强的相 关性。 2.金融发展落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投资需求拉动,技术创新推动, 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生产要素总量增加等等。金融发展的相对落后对区域经济 发展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和企业规模扩张。如果没有金融的支持,企业 的成长和规模扩张是不可能实现的。企业的规模扩张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 过要素投入实现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另一种是通过收购兼并或资产重组实现经 济规模的扩大。在前一种情况下,企业往往要借助银行或资本市场来实现;而后 一种情况大多是通过资本市场完成的,这种扩张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周期更 短
(2)抑制技术进步和优秀人才引进。金融推动和促进了技术和资本的结合 进程。新技术的诞生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而金融体系与工具的发展可以起到分散 风险的目的。金融的发展使得通过投资组合降低风险,从而对高风险的产业进行 投资成为可能,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技术进步。此外,金融业本 身也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对人力资本的集聚效应明显。 (3)降低投融资水平和效率。金融发展的相对落后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所 需要的资本积累。发达的金融体系可以通过更好地动员储蓄,作用于资本积累, 进而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反之,不发达的金融体系则会对经济增长起到抑 制作用。在资本配置效率上,金融直接决定着投融资的效率。通过金融的发展, 可以提高融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相反,不发达的金融体系则抑制了投融资的效 率。 (4)延缓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由于金融产业本身就是区域经济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的发展直接体现为金融业的产出增大,不仅表现为 GP总量的扩大,同样表现为第三产业增长加快,比重增大。而且,金融业的发 展可以促进各产业不同程度的增长,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 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资本在不同产业的流动和再配置,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则为产业的优化提供资金及资本支持,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资本环境。因 此,不发达的金融体系必然会延缓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二、证券市场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1、证券市场发展的含义 证券市场发展就是随着证券市场制度环境的发展变化、证券市场的市场规模 不断扩大、市场流动性提高、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等方面的 作用增强这一系列因素的总和。因此,证券市场发展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规模 扩大,具体表现为证券市场资产总值占GDP的比例增加等证券化比率指标提高, 市场的范围迅速扩展:二是流动性提高,具体表现为证券交易金额占GDP的比例 增加等证券交易率指标提高,和新的市场工具不断地被开拓,市场周转速度加快: 三是结构优化,具体表现为证券化产品的丰富和证券市场参与主体各方的协调发 展;四是机制增强,具体表现为市场机制在证券市场运作、管理中所起的作用越 来越大。 2、衡量证券市场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5
5 (2)抑制技术进步和优秀人才引进。金融推动和促进了技术和资本的结合 进程。新技术的诞生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而金融体系与工具的发展可以起到分散 风险的目的。金融的发展使得通过投资组合降低风险,从而对高风险的产业进行 投资成为可能,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技术进步。此外,金融业本 身也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对人力资本的集聚效应明显。 (3)降低投融资水平和效率。金融发展的相对落后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所 需要的资本积累。发达的金融体系可以通过更好地动员储蓄,作用于资本积累, 进而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反之,不发达的金融体系则会对经济增长起到抑 制作用。在资本配置效率上,金融直接决定着投融资的效率。通过金融的发展, 可以提高融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相反,不发达的金融体系则抑制了投融资的效 率。 (4)延缓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由于金融产业本身就是区域经济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的发展直接体现为金融业的产出增大,不仅表现为 GDP 总量的扩大,同样表现为第三产业增长加快,比重增大。而且,金融业的发 展可以促进各产业不同程度的增长,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 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资本在不同产业的流动和再配置,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则为产业的优化提供资金及资本支持,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资本环境。因 此,不发达的金融体系必然会延缓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二、证券市场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1、证券市场发展的含义 证券市场发展就是随着证券市场制度环境的发展变化、证券市场的市场规模 不断扩大、市场流动性提高、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等方面的 作用增强这一系列因素的总和。因此,证券市场发展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规模 扩大,具体表现为证券市场资产总值占 GDP 的比例增加等证券化比率指标提高, 市场的范围迅速扩展;二是流动性提高,具体表现为证券交易金额占 GDP 的比例 增加等证券交易率指标提高,和新的市场工具不断地被开拓,市场周转速度加快; 三是结构优化,具体表现为证券化产品的丰富和证券市场参与主体各方的协调发 展;四是机制增强,具体表现为市场机制在证券市场运作、管理中所起的作用越 来越大。 2、衡量证券市场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