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 教育理念 宏观教育理念: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 它是其他层次教育理念的基础 3.0.2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贯穿本轮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3.0.3科学领域课程新理念 基本的化学教学理念:
3.0.1 教育理念 宏观教育理念: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 它是其他层次教育理念的基础 3.0.2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贯穿本轮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3.0.3 科学领域课程新理念 基本的化学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知识与技 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学 生的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旨,促 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 愿望和能力;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 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 (4)把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重要的地位, 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等多样化的学习方 式,既重视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过程;
(1)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知识与技 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学 生的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旨,促 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 愿望和能力;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 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 (4)把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重要的地位, 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等多样化的学习方 式,既重视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过程;
(5)关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加强STS教 育,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树立正 确科学的化学观; (6)倡导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激发学 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发 展; (7)既要提高学生的智力品质,又重视提高学 生的非智力品质,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 合,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 (8)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教师和学生 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9)加强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 发展
• (5)关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加强STS教 育,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树立正 确科学的化学观; • (6)倡导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激发学 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发 展; • (7)既要提高学生的智力品质,又重视提高学 生的非智力品质,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 合,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 • (8)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教师和学生 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 (9)加强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 发展
3.1中学化学教学的理论基础 3.1.1人的发展理论 教育的目的: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人的发展规律: 婴儿期 幼儿期 人的一生 少年期 青年期 成年期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查阅
3.1 中学化学教学的理论基础 3.1.1人的发展理论 教育的目的: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人的发展规律: 婴儿期 幼儿期 人的一生 少年期 青年期 成年期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查阅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遗传是指人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如机体的结构、形态以及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特别是 脑机能的特点等。没有从遗传获得的机体,也就没有个体 的发展。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环境即环绕在人们周围、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 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有积极和消极两面) ●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培 养人的活动。教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 求,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进他们获得全面发展 的活动。在这里,教师的职责和工作特点保证了 青少年发展的正确方向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 遗传是指人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如机体的结构、形态以及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特别是 脑机能的特点等。没有从遗传获得的机体,也就没有个体 的发展。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 环境即环绕在人们周围、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 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有积极和消极两面) •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培 养人的活动。教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 求,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进他们获得全面发展 的活动。在这里,教师的职责和工作特点保证了 青少年发展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