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 2006年7月 上海谘券交易所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上海证券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 2006 年 7 月
证券交易所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研究中心 傅浩 施东辉 国际发展部 鹿小楠 证券交易所是一国证券市场运行的核心,其运营效率和竞争力水 平直接关系到本国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和国际地位。本报告对如何评 价证券交易所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简要分析,对证券交易所的国际竞 争力指标进行了国际比较,并就提高我国证券交易所的国际竞争力提 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一、评价证券交易所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从本质上看,证券交易所本身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企业。对于一般 的企业而言,其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水平、所处的行业状况、 宏观经济背景等等各个层面的因素。对于证券交易所来说,其国际竞 争力同样可以从宏观、微观和企业组织等方面来予以评判。具体而言, 我们将评价证券交易所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指标 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运行与发展必须依托于 整个经济与金融环境。一个有利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对于证券交易 所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同样,不利的经济和金融 背景必将限制证券市场的发展。我们把与证券交易所密切相关的宏观
1 证券交易所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研究中心 傅浩 施东辉 国际发展部 鹿小楠 证券交易所是一国证券市场运行的核心,其运营效率和竞争力水 平直接关系到本国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和国际地位。本报告对如何评 价证券交易所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简要分析,对证券交易所的国际竞 争力指标进行了国际比较,并就提高我国证券交易所的国际竞争力提 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一、评价证券交易所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从本质上看,证券交易所本身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企业。对于一般 的企业而言,其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水平、所处的行业状况、 宏观经济背景等等各个层面的因素。对于证券交易所来说,其国际竞 争力同样可以从宏观、微观和企业组织等方面来予以评判。具体而言, 我们将评价证券交易所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指标 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运行与发展必须依托于 整个经济与金融环境。一个有利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对于证券交易 所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同样,不利的经济和金融 背景必将限制证券市场的发展。我们把与证券交易所密切相关的宏观
经济和金融指标细化为以下具体指标: (1)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我们采用GDP增长水平和国民经济规 模作为评价的具体指标。一般而言,要建设具有全球竞争能力的证券 交易所,需要较大的国民经济规模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小型经济 体通常难以形成国际化的证券交易所(香港与新加坡是比较特殊的案 例),停滞的经济环境也难以为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2)金融体系整体质量。健康的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业)与 证券市场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得到健康高效的银行业支 撑,资本市场才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一个效率低下、问题重重的银 行体系最终必将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3)本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高度国际化的本国货币,有助于 本国证券交易所业务的国际拓展,便于吸引外国投资者和外国企业前 来上市,否则,证券交易所的国际化必然困难重重。 (4)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情况。市场化的利率和汇率决定机制, 是资本市场高效运作的基础,也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拓展的 前提条件。利率和汇率管制条件下,股票等证券类资产的定价机制必 然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证券市场的定价效率。固定汇率虽然有 利于减少国际经济金融活动的汇率风险,但僵硬的汇率机制必然有损 于资产配置的效率,而且也易于招致投机性的短期资本流动,积累金 融风险。 2、微观指标 作为一个微观组织,证券交易所必须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佳的服 2
2 经济和金融指标细化为以下具体指标: (1)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我们采用 GDP 增长水平和国民经济规 模作为评价的具体指标。一般而言,要建设具有全球竞争能力的证券 交易所,需要较大的国民经济规模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小型经济 体通常难以形成国际化的证券交易所(香港与新加坡是比较特殊的案 例),停滞的经济环境也难以为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2)金融体系整体质量。健康的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业)与 证券市场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得到健康高效的银行业支 撑,资本市场才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一个效率低下、问题重重的银 行体系最终必将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3)本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高度国际化的本国货币,有助于 本国证券交易所业务的国际拓展,便于吸引外国投资者和外国企业前 来上市,否则,证券交易所的国际化必然困难重重。 (4)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情况。市场化的利率和汇率决定机制, 是资本市场高效运作的基础,也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拓展的 前提条件。利率和汇率管制条件下,股票等证券类资产的定价机制必 然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证券市场的定价效率。固定汇率虽然有 利于减少国际经济金融活动的汇率风险,但僵硬的汇率机制必然有损 于资产配置的效率,而且也易于招致投机性的短期资本流动,积累金 融风险。 2、微观指标 作为一个微观组织,证券交易所必须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佳的服
务,同时也需要拥有多样化的投资者结构,才能在证券交易所的全球 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具体地看,主要包括以下微观指标: (1)产品结构。由于资金来源、投资期限、流动性偏好以及信 息获取等方面的差异,投资者对于收益和风险具有不同的组合偏好。 随着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之间的分层化发展,投资者的投资多元 化趋势日益显著,为了吸引市场参与者的买卖委托流量,证券交易所 必须提供不同收益形态、不同投资期限,以及不同风险和收益组合的 金融产品,以满足投资者、投机者、避险者和套利者等不同类型市场 参与者的多元化需求,增加市场的吸引力和网络外部性。 (2)投资者结构。伦敦证券交易所长期保持其国际资本市场中 心的地位,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伦敦汇聚了大批国际机构投资者, 形成了全球性的资产管理中心,为伦敦证券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流动 性。进一步细化,投资者结构指标应该包括机构投资者所占比重和境 外投资者参与程度。 (3)技术系统。交易成本是市场质量的综合体现,投资者和上 市公司对低交易成本的需求迫使各交易所纷纷投入庞大资源进行交 易、结算等系统架构的改进,以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增加市场的 连接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来增加市场容量和活跃性。具 体细化,可以包括市场质量(流动性成本)、技术系统是否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等指标。其中市场质量指标衡量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成本, 是交易所之间竞争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于证券交易所而言,只有拥 有对交易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才可能在技术升级和系统改造中掌握
3 务,同时也需要拥有多样化的投资者结构,才能在证券交易所的全球 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具体地看,主要包括以下微观指标: (1)产品结构。由于资金来源、投资期限、流动性偏好以及信 息获取等方面的差异,投资者对于收益和风险具有不同的组合偏好。 随着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之间的分层化发展,投资者的投资多元 化趋势日益显著,为了吸引市场参与者的买卖委托流量,证券交易所 必须提供不同收益形态、不同投资期限,以及不同风险和收益组合的 金融产品,以满足投资者、投机者、避险者和套利者等不同类型市场 参与者的多元化需求,增加市场的吸引力和网络外部性。 (2)投资者结构。伦敦证券交易所长期保持其国际资本市场中 心的地位,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伦敦汇聚了大批国际机构投资者, 形成了全球性的资产管理中心,为伦敦证券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流动 性。进一步细化,投资者结构指标应该包括机构投资者所占比重和境 外投资者参与程度。 (3)技术系统。交易成本是市场质量的综合体现,投资者和上 市公司对低交易成本的需求迫使各交易所纷纷投入庞大资源进行交 易、结算等系统架构的改进,以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增加市场的 连接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来增加市场容量和活跃性。具 体细化,可以包括市场质量(流动性成本)、技术系统是否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等指标。其中市场质量指标衡量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成本, 是交易所之间竞争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于证券交易所而言,只有拥 有对交易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才可能在技术升级和系统改造中掌握
主动性,及时有效地推动自身技术系统的进步。 (4)市场规模。主要包括市价总值和交易金额两个指标。这既 是交易所间竞争的结果,也是交易所发展的基础。 3、企业组织指标 从组织层面来看,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对证养交易所竞争力有重 要意义: (1)交易所组织治理形态。交易所的组织架构调整主要表现在 由会员制转变为公司制,并逐步通过股份化实现公开上市。这一调整 转变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会员制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逐渐暴 露出利益冲突、决策和组织效率低下等缺陷,已经不适应新的竞争形 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交易所逐步掀起了公司化改制的浪 潮。公司制的组织架构可以降低会员与交易所间的利益冲突,优化资 源配置和强化决策效率,同时可以通过上市募集资金以支持新的发展 计划。这一因素可以细分为两个指标:是否公司制交易所、是否上市。 (2)交易所整合情况。信息技术革命增加了证券交易所运营的 潜在规模经济和最低有效规模,而电子竞价交易系统的广泛采用又扩 大了证券交易市场的网络外部性。在这种背景下,证券交易所可通过 国内结构整合和国际市场整合,如合并现货与衍生市场、整合交易与 结算系统、进行双边上市、互相接纳对方会员为远程会员、连接交易 系统、跨国购并等形式来获取规模经济和网络外部性。这一指标可细 分为交易所是否跨国整合、交易所是否实现现货与衍生市场的整合、 交易与结算服务是否整合等指标
4 主动性,及时有效地推动自身技术系统的进步。 (4)市场规模。主要包括市价总值和交易金额两个指标。这既 是交易所间竞争的结果,也是交易所发展的基础。 3、企业组织指标 从组织层面来看,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对证券交易所竞争力有重 要意义: (1)交易所组织治理形态。交易所的组织架构调整主要表现在 由会员制转变为公司制,并逐步通过股份化实现公开上市。这一调整 转变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会员制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逐渐暴 露出利益冲突、决策和组织效率低下等缺陷,已经不适应新的竞争形 势。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各国交易所逐步掀起了公司化改制的浪 潮。公司制的组织架构可以降低会员与交易所间的利益冲突,优化资 源配置和强化决策效率,同时可以通过上市募集资金以支持新的发展 计划。这一因素可以细分为两个指标:是否公司制交易所、是否上市。 (2)交易所整合情况。信息技术革命增加了证券交易所运营的 潜在规模经济和最低有效规模,而电子竞价交易系统的广泛采用又扩 大了证券交易市场的网络外部性。在这种背景下,证券交易所可通过 国内结构整合和国际市场整合,如合并现货与衍生市场、整合交易与 结算系统、进行双边上市、互相接纳对方会员为远程会员、连接交易 系统、跨国购并等形式来获取规模经济和网络外部性。这一指标可细 分为交易所是否跨国整合、交易所是否实现现货与衍生市场的整合、 交易与结算服务是否整合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