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交易所创新实验室报告 涨跌幅限制与市场效率 对上海股票市场的经验研究 执笔:刘逖叶武武朝辉 2006年4月 上海谘券交易所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上海证券交易所创新实验室报告 涨跌幅限制与市场效率 对上海股票市场的经验研究 执笔:刘 逖 叶 武 武朝辉 2006 年 4 月
涨跌幅制度与市场效率1 内容提要 本文区分了两种不同的价格波动:因证券基本价值发生变化导致 的基本波动和因噪音交易等导致的临时波动。涨跌幅制度等价格稳定 机制的核心目的是限制临时波动性,而不是限制基本波动性。 涨跌幅限制措施对由不同波动导致的涨跌停事件的影响是不同 的。总体上看,涨跌幅限制加剧了涨跌停发生后的价格波动,引发了 助涨助跌效应,阻碍了相关交易的正常进行,形成了流动性干扰,降 低了价格发现效率。其对价格波动、流动性和价格发现效率的不利影 响,在因证券基本价值发生变化而导致涨跌停的事件中尤其显著。而 且,从涨跌幅限制价格运动的实际情况看,涨跌幅更多地是限制了股 价上涨,而不是限制下跌。 沪市因证券基本价值发生变化而导致的涨跌停事件占全部涨跌 停事件的比重约在三分之二,因此,放开或改革涨跌幅限制将有助于 改进沪市整体市场效率。改革应实现两个基本目标:(1)不限制因证 券基本价值发生变化而导致的价格涨跌事件;(2)限制因临时波动导 致的价格涨跌。 为实现以上两个目标,可对沪市已有涨跌幅限制制度作如下改 革: 1.逐步放开涨跌幅限制。首先可放开或放宽那些因证券基本价 值发生变化而导致涨跌停事件占比较高的股票,如上证50成份股和 ST股票。 对上证50成份股,初期可放宽涨跌幅到20%,待时机成熟和配
涨跌幅制度与市场效率 1 内容提要 本文区分了两种不同的价格波动:因证券基本价值发生变化导致 的基本波动和因噪音交易等导致的临时波动。涨跌幅制度等价格稳定 机制的核心目的是限制临时波动性,而不是限制基本波动性。 涨跌幅限制措施对由不同波动导致的涨跌停事件的影响是不同 的。总体上看,涨跌幅限制加剧了涨跌停发生后的价格波动,引发了 助涨助跌效应,阻碍了相关交易的正常进行,形成了流动性干扰,降 低了价格发现效率。其对价格波动、流动性和价格发现效率的不利影 响,在因证券基本价值发生变化而导致涨跌停的事件中尤其显著。而 且,从涨跌幅限制价格运动的实际情况看,涨跌幅更多地是限制了股 价上涨,而不是限制下跌。 沪市因证券基本价值发生变化而导致的涨跌停事件占全部涨跌 停事件的比重约在三分之二,因此,放开或改革涨跌幅限制将有助于 改进沪市整体市场效率。改革应实现两个基本目标:(1)不限制因证 券基本价值发生变化而导致的价格涨跌事件;(2)限制因临时波动导 致的价格涨跌。 为实现以上两个目标,可对沪市已有涨跌幅限制制度作如下改 革: 1. 逐步放开涨跌幅限制。首先可放开或放宽那些因证券基本价 值发生变化而导致涨跌停事件占比较高的股票,如上证 50 成份股和 ST 股票。 对上证 50 成份股,初期可放宽涨跌幅到 20%,待时机成熟和配
2上证所创新实验室报告 套措施(如个股断路器制度)跟进后,取消涨跌幅限制措施。 对ST股票,考虑到ST股票涨跌停事件频繁,暂不宜全面放开, 可考虑实施涨一种跌幅限制和放开相结合的制度。如目前每日5%涨 跌限幅不变,但一旦某ST股票连续三日出现涨停或跌停,则于第四 日当日放开该股票的涨跌幅度,第五日重新实施5%的涨跌幅限制。 2.实施个股断路器制度。个股断路器制度是动态涨跌幅、静态 涨跌幅和波动断路三者相结合的一种价格稳定机制。其基本思路是, 当前后两笔交易价格达到一定幅度(动态涨跌幅)或最新价格达到参 考价格(如前一日收盘价)一定幅度(静态涨跌幅)时,该股票的连 续交易中断,启动集合竞价,集合竞价后继续连续交易。个股断路器 既可不限制某只证券的当日最高涨跌幅度,又能起到冷静市场、限制 临时波动的作用
2 上证所创新实验室报告 套措施(如个股断路器制度)跟进后,取消涨跌幅限制措施。 对 ST 股票,考虑到 ST 股票涨跌停事件频繁,暂不宜全面放开, 可考虑实施涨一种跌幅限制和放开相结合的制度。如目前每日 5%涨 跌限幅不变,但一旦某 ST 股票连续三日出现涨停或跌停,则于第四 日当日放开该股票的涨跌幅度,第五日重新实施 5%的涨跌幅限制。 2. 实施个股断路器制度。个股断路器制度是动态涨跌幅、静态 涨跌幅和波动断路三者相结合的一种价格稳定机制。其基本思路是, 当前后两笔交易价格达到一定幅度(动态涨跌幅)或最新价格达到参 考价格(如前一日收盘价)一定幅度(静态涨跌幅)时,该股票的连 续交易中断,启动集合竞价,集合竞价后继续连续交易。个股断路器 既可不限制某只证券的当日最高涨跌幅度,又能起到冷静市场、限制 临时波动的作用
涨跌幅制度与市场效率3 目 录 摘要 1引言:两种价格波动与价格稳定机制. 2上海证券市场价格稳定制度框架 .6 3研究数据与方法… 1 3.1研究数据 7 3.2研究方法 8 3.3描述性统计. 9 4涨跌幅限制影响的实证检验 12 4.1涨跌幅限制对波动性的影响 .12 4.2涨跌幅限制对流动性的影响 .14 4.3涨跌幅限制对价格发现的影响 15 5结论与政策建议 16 图表目录 表1沪市A股(不含ST股票)达到涨跌幅度次数. ..9 表2沪市A股(不含ST股票)日中涨跌停后收盘仍在涨跌停的概率.9 表3沪市A股(不含ST股票)涨跌停后第二日继续涨跌情况10 表4沪市A股(不含ST股票)A组次数与占比 10 表5沪市A股(不含ST股票)A组中连续涨跌停情况 .11 表6ST股票收盘价达到涨跌停板情况 表7波动性溢出效应检验(1):隔日波动 13 表8波动性溢出效应检验(2):超额波动 ...13 表9价格逼近涨跌幅限制速度 .14 表10收盘涨停和接近涨停事件14
涨跌幅制度与市场效率 3 目 录 摘 要............................................................................................. 1 1 引言:两种价格波动与价格稳定机制........................................ 5 2 上海证券市场价格稳定制度框架................................................ 6 3 研究数据与方法.......................................................................... 7 3.1 研究数据 .........................................................................................................7 3.2 研究方法 .........................................................................................................8 3.3 描述性统计 .....................................................................................................9 4 涨跌幅限制影响的实证检验..................................................... 12 4.1 涨跌幅限制对波动性的影响 .......................................................................12 4.2 涨跌幅限制对流动性的影响 .......................................................................14 4.3 涨跌幅限制对价格发现的影响 ...................................................................15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16 图表目录 表 1 沪市 A 股(不含 ST 股票)达到涨跌幅度次数.........................................9 表 2 沪市 A 股(不含 ST 股票)日中涨跌停后收盘仍在涨跌停的概率.........9 表 3 沪市 A 股(不含 ST 股票)涨跌停后第二日继续涨跌情况...................10 表 4 沪市 A 股(不含 ST 股票)A 组次数与占比...........................................10 表 5 沪市 A 股(不含 ST 股票)A 组中连续涨跌停情况...............................11 表 6 ST 股票收盘价达到涨跌停板情况 .............................................................11 表 7 波动性溢出效应检验(1):隔日波动......................................................13 表 8 波动性溢出效应检验(2):超额波动......................................................13 表 9 价格逼近涨跌幅限制速度..........................................................................14 表 10 收盘涨停和接近涨停事件........................................................................14
4上证所创新实验室报告 表11流动性干扰效应检验:事件前后换手率变化 .15 表12价格发现延迟效应检验:事件次日价格变化 ..16 表13上证50成份股和ST股票涨跌停事件A组占比17 图1上证50成分股涨跌停后连续同方向累计涨跌幅度与概率.17
4 上证所创新实验室报告 表 11 流动性干扰效应检验:事件前后换手率变化 ........................................15 表 12 价格发现延迟效应检验:事件次日价格变化........................................16 表 13 上证 50 成份股和 ST 股票涨跌停事件 A 组占比...................................17 图 1 上证 50 成分股涨跌停后连续同方向累计涨跌幅度与概率....................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