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食品加工中的新技术应用 1. 挤压/膨化-Slide 003 2. 超微粉碎-Slide 019 3. 微胶囊化-Slide 032 4. 超临界萃取技术-Slide 066 5. 电磁波技术-Slide 088 6. 现代生物技术-Slide 099 7. 非破坏性品质评价技术-Slide 113 8. 食品加工领域废水处理技术-Slide 138
第十三章 食品加工中的新技术应用 1. 挤压/膨化-Slide 003 2. 超微粉碎-Slide 019 3. 微胶囊化-Slide 032 4. 超临界萃取技术-Slide 066 5. 电磁波技术-Slide 088 6. 现代生物技术-Slide 099 7. 非破坏性品质评价技术-Slide 113 8. 食品加工领域废水处理技术-Slide 138
膨化是利用相变和气体的热压效应原理,使被加工物料内部的液体迅 速升温汽化、增压膨胀,并依靠气体的膨胀力,带动组分中高分子物质 的结构变性,从而使之成为具有网状组织结构特征,定型的多孔状物质 的过程。以膨化工艺过程生产的食品称之为膨化食品。 按膨化加工的工艺条件对膨化方法进行分类 一类是利用高温,如油炸、热空气、微波膨化等。另一类是利用温度和 压力的共同作用,如挤压膨化、低温真空油炸等。 由于挤压膨化可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的操作生产,产量大而稳定,现已 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挤压膨化(Extrusion Puffng):一般食品物料在压力作用下,定向地 通过一个模板,连续成型地制成食品的方法,被称为“挤压”。挤压食 品有膨化和非膨化两种。 按膨化加工的工艺过程对膨化方法进行分类 直接膨化法:又称一次膨化法,是指把原料放入加工设备(目前主要是 膨化设 备)中,通过加热、加压再降温减压而使原料膨化。 间接膨化法:又称二次膨化法,就是先用一定的工艺方法制成半熟的食 品毛坯,再把这种坯料通过微波、焙烤、油炸、炒制等方法进行第二次 加工,得到的酥脆的膨化食品。 §13-1 挤压膨化技术
膨化是利用相变和气体的热压效应原理,使被加工物料内部的液体迅 速升温汽化、增压膨胀,并依靠气体的膨胀力,带动组分中高分子物质 的结构变性,从而使之成为具有网状组织结构特征,定型的多孔状物质 的过程。以膨化工艺过程生产的食品称之为膨化食品。 按膨化加工的工艺条件对膨化方法进行分类 一类是利用高温,如油炸、热空气、微波膨化等。另一类是利用温度和 压力的共同作用,如挤压膨化、低温真空油炸等。 由于挤压膨化可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的操作生产,产量大而稳定,现已 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挤压膨化(Extrusion Puffng):一般食品物料在压力作用下,定向地 通过一个模板,连续成型地制成食品的方法,被称为“挤压”。挤压食 品有膨化和非膨化两种。 按膨化加工的工艺过程对膨化方法进行分类 直接膨化法:又称一次膨化法,是指把原料放入加工设备(目前主要是 膨化设 备)中,通过加热、加压再降温减压而使原料膨化。 间接膨化法:又称二次膨化法,就是先用一定的工艺方法制成半熟的食 品毛坯,再把这种坯料通过微波、焙烤、油炸、炒制等方法进行第二次 加工,得到的酥脆的膨化食品。 §13-1 挤压膨化技术
挤压膨化食品加工 挤压食品的加工工艺主要靠挤压机来完成。 挤压成型的定义:物料经过预处理(粉碎、调湿、预热、混合等) 后,在螺杆的强行输送和推动下,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小孔(模具), 从而形成一定形状和组织状态的产品。 食品挤压膨化的机理:膨化食品的加工原料主要是含淀粉较多的谷 物粉、薯粉或生淀粉等。这些原料由许多排列紧密的胶束组成,胶束间 的间隙很小,在水中加热后因部分溶解空隙增大而使体积膨胀。当物料 通过供料装置进人套筒后,利用螺杆对物料的强制输送,通过压延效应 及加热产生的高温、高压、使物料在挤压筒中被挤压、混合、剪切、混 炼、熔融、杀菌和熟化等一系列复杂的连续处理,胶束即被完全破坏形 成单分子,淀粉糊化,在高温和高压下其晶体结构被破坏,此时物料中 的水分仍处于液体状态。当物料从压力室被挤压到大气压力下后,物料 中的超沸点水分因瞬间的蒸发而产生膨胀力,物料中的溶胶淀粉也瞬间 膨化,这样物料体积也突然被膨化增大而形成了酥松的食品结构。 食品挤压膨化的定义:挤压膨化食品是指将原料经粉碎、混合、调 湿,送入螺旋挤压机,物料在挤压机中经高温蒸煮并通过特殊设计的模 孔而制得的膨化成型的食品。 在实际生产中一般还需将挤压膨化后的食品再经过烘焙或油炸等处 理以降低食品的水分含量,延长食品的保藏期,并使食品获得良好的风 味和质构;同时还可降低对挤压机的要求、延长挤压机的寿命、降低生 产成本
挤压膨化食品加工 挤压食品的加工工艺主要靠挤压机来完成。 挤压成型的定义:物料经过预处理(粉碎、调湿、预热、混合等) 后,在螺杆的强行输送和推动下,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小孔(模具), 从而形成一定形状和组织状态的产品。 食品挤压膨化的机理:膨化食品的加工原料主要是含淀粉较多的谷 物粉、薯粉或生淀粉等。这些原料由许多排列紧密的胶束组成,胶束间 的间隙很小,在水中加热后因部分溶解空隙增大而使体积膨胀。当物料 通过供料装置进人套筒后,利用螺杆对物料的强制输送,通过压延效应 及加热产生的高温、高压、使物料在挤压筒中被挤压、混合、剪切、混 炼、熔融、杀菌和熟化等一系列复杂的连续处理,胶束即被完全破坏形 成单分子,淀粉糊化,在高温和高压下其晶体结构被破坏,此时物料中 的水分仍处于液体状态。当物料从压力室被挤压到大气压力下后,物料 中的超沸点水分因瞬间的蒸发而产生膨胀力,物料中的溶胶淀粉也瞬间 膨化,这样物料体积也突然被膨化增大而形成了酥松的食品结构。 食品挤压膨化的定义:挤压膨化食品是指将原料经粉碎、混合、调 湿,送入螺旋挤压机,物料在挤压机中经高温蒸煮并通过特殊设计的模 孔而制得的膨化成型的食品。 在实际生产中一般还需将挤压膨化后的食品再经过烘焙或油炸等处 理以降低食品的水分含量,延长食品的保藏期,并使食品获得良好的风 味和质构;同时还可降低对挤压机的要求、延长挤压机的寿命、降低生 产成本
食品挤压膨化的工艺流程: 原料→混合→ 调理→挤压蒸煮、膨化、切割→焙烤或油炸→冷却→调味→ 称重、包装 将各种不同配比的原料预先充分混合均匀,然后送入挤 压机,在挤压机中加人适量水,一般控制总水量为15% 左右。挤压机螺杆转速为200~350转/分,温度为 120~160℃,机内最高工作压力为0.8~1兆帕,食品 在挤压机内的停留时间为10~20秒钟。食品经模孔后因 水蒸汽迅速外逸而使食品体积急剧膨胀,此时食品中的 水分可下降到8%一10%。为便于贮存并获得较好的风 味质构,需经烘焙、油炸等处理使水分降低到3%以下。 为获得不同风味的膨化食品,还需进行调味处理,然后 在较低的空气湿度下,使膨化调味后的产品经传送带冷 却以除去部分水分(目前一般成品冷却包装车间都有空 调设备)再立即进行包装
食品挤压膨化的工艺流程: 原料→混合→ 调理→挤压蒸煮、膨化、切割→焙烤或油炸→冷却→调味→ 称重、包装 将各种不同配比的原料预先充分混合均匀,然后送入挤 压机,在挤压机中加人适量水,一般控制总水量为15% 左右。挤压机螺杆转速为200~350转/分,温度为 120~160℃,机内最高工作压力为0.8~1兆帕,食品 在挤压机内的停留时间为10~20秒钟。食品经模孔后因 水蒸汽迅速外逸而使食品体积急剧膨胀,此时食品中的 水分可下降到8%一10%。为便于贮存并获得较好的风 味质构,需经烘焙、油炸等处理使水分降低到3%以下。 为获得不同风味的膨化食品,还需进行调味处理,然后 在较低的空气湿度下,使膨化调味后的产品经传送带冷 却以除去部分水分(目前一般成品冷却包装车间都有空 调设备)再立即进行包装
挤压过程中物料成分的变化 物料在挤压机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反 应使最终产品在质构、组成、表现等理化特性及营养 上发生很大变化。目前,挤压技术在食品工业,尤其 是在生产快餐、早餐食品、固态饮料及小食品等行业 上应用较广泛。根据挤压特性,就食品中的三大营养 素一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在挤压过程中的变 化做一简单阐述
挤压过程中物料成分的变化 物料在挤压机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反 应使最终产品在质构、组成、表现等理化特性及营养 上发生很大变化。目前,挤压技术在食品工业,尤其 是在生产快餐、早餐食品、固态饮料及小食品等行业 上应用较广泛。根据挤压特性,就食品中的三大营养 素一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在挤压过程中的变 化做一简单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