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营养学会根据国内外有关维生素C供给量的进展 和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居民维生素C的推荐摄人 量如表7—3所示。此量比1988年的供给量有较大幅度 的提高,这主要是我国居民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已 大大提高,并且是以预防缺乏病和兼顾减少慢性病的 风险因素为基础制订的。关于维生素C的可耐受最高 摄入量(UL)问题,中国营养学会认为,考虑到持续摄 入大剂量维生素C的副作用尚不清楚,建议对成人的 UL可定为<1000mg/d
⚫ 中国营养学会根据国内外有关维生素C供给量的进展 和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居民维生素C的推荐摄人 量如表7—3所示。此量比1988年的供给量有较大幅度 的提高,这主要是我国居民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已 大大提高,并且是以预防缺乏病和兼顾减少慢性病的 风险因素为基础制订的。关于维生素C的可耐受最高 摄入量(UL)问题,中国营养学会认为,考虑到持续摄 入大剂量维生素C的副作用尚不清楚,建议对成人的 UL可定为<1000mg/d
食物来源 ⚫ 维生素C广泛分布于水果、蔬菜中。蔬菜中大白菜的含 量为20—47mg/100g、红辣椒的含量可高达100mg/ 100g以上。水果中以带酸味的水果如柑桶、柠檬等含量 较高,通常为30—50mg/100g。红果和枣的含量更高。 尤其是枣,鲜枣的含量可高达240mg/100g以上。由不 同果蔬所得制品如红果酱、猴桃汁等也可是维生素的良 好来源。至于动物性食品中仅肝和肾含有少量,肉、色、 禽、蛋更少
食物来源 ⚫ 维生素C广泛分布于水果、蔬菜中。蔬菜中大白菜的含 量为20—47mg/100g、红辣椒的含量可高达100mg/ 100g以上。水果中以带酸味的水果如柑桶、柠檬等含量 较高,通常为30—50mg/100g。红果和枣的含量更高。 尤其是枣,鲜枣的含量可高达240mg/100g以上。由不 同果蔬所得制品如红果酱、猴桃汁等也可是维生素的良 好来源。至于动物性食品中仅肝和肾含有少量,肉、色、 禽、蛋更少
ADAM
二、硫胺素(维生素B1) 硫胺素,又称抗神经炎素,即维生素B1, 是由被取代的嘧啶和噻唑环通过亚甲基相连组 成。它广泛分布于整个动、植物界,并且可以 多种形式存在于食品之中。这包括游离的硫胺 素,焦磷酸硫胺素(辅羧化酶)以及它们与各自的 脱辅基酶蛋白(apoenzyme)的结合
二、硫胺素(维生素B1) 硫胺素,又称抗神经炎素,即维生素B1, 是由被取代的嘧啶和噻唑环通过亚甲基相连组 成。它广泛分布于整个动、植物界,并且可以 多种形式存在于食品之中。这包括游离的硫胺 素,焦磷酸硫胺素(辅羧化酶)以及它们与各自的 脱辅基酶蛋白(apoenzyme)的结合
⚫ 在欧洲1592年第一个记录脚气病病例的是荷兰的内科医生Jacob Bontius。在19世纪蒸气机应用于磨米使脚气病有所蔓延。 ⚫ 当Takaki(当时是日本海军医学部的总指挥)用有鱼、蔬菜、肉、大麦 的大米膳食供给日军海员,根除了该病,使脚气病在1882年开始被征服。 ⚫ 1897年Eijkan用小鸡做实验证实精米喂养小鸡可引起有相似脚气病的 多发生性神经炎的症状,当饲以粗米则不发展该病。 ⚫ 在1901年,Grijns推断在米糖中有一种或多种物质能防止脚气病。1911 年Funk从研磨米中获得了纯的抗神经炎的因子100mg。在这同时Smith 等认为“B族维生素”是对热不稳定的抗神经炎的因子,称为维生素B1 及对热稳定的能治疗或防止鸟类的多发性神经炎。 ⚫ 其后硫胺素的名称也被提出,并作为官方标记的名字。“硫胺素”之名 是从化学性质上讲,它有含硫的噻唑环和联结于有氨基吡啶环。 ⚫ 1936年Willliams确定其化学构造式,并用人工方法合成
⚫ 在欧洲1592年第一个记录脚气病病例的是荷兰的内科医生Jacob Bontius。在19世纪蒸气机应用于磨米使脚气病有所蔓延。 ⚫ 当Takaki(当时是日本海军医学部的总指挥)用有鱼、蔬菜、肉、大麦 的大米膳食供给日军海员,根除了该病,使脚气病在1882年开始被征服。 ⚫ 1897年Eijkan用小鸡做实验证实精米喂养小鸡可引起有相似脚气病的 多发生性神经炎的症状,当饲以粗米则不发展该病。 ⚫ 在1901年,Grijns推断在米糖中有一种或多种物质能防止脚气病。1911 年Funk从研磨米中获得了纯的抗神经炎的因子100mg。在这同时Smith 等认为“B族维生素”是对热不稳定的抗神经炎的因子,称为维生素B1 及对热稳定的能治疗或防止鸟类的多发性神经炎。 ⚫ 其后硫胺素的名称也被提出,并作为官方标记的名字。“硫胺素”之名 是从化学性质上讲,它有含硫的噻唑环和联结于有氨基吡啶环。 ⚫ 1936年Willliams确定其化学构造式,并用人工方法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