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学前教育理论(上) 授课题目 学前教育史话(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教有学产生和演变的阶段和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 (2)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特点等,明确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 2.能力目标: 能够掌握学前教育的发展脉络 3.情意目标: 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培养学生树立专业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学前教育学产生和演变的阶段和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 教学难点:能够掌握学前教有的发展脉络,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思政元素融入点: 爱国情怀、文化自信、教育情怀、社会责任感、职业理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政治认同 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 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共同体协同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 采用微信、QQ互动平台,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多元化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观看视频“教育大师一一陈鹤琴” 一、情境创设 开学第一天,同学们都在讨论《学前教有学》这门课程,“作为学前教有专业的学生 你能说出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吗?” 陈鹤琴先生是学前教有史上赫赫有名的教育家,他的贡献有哪些呢? 二、角色扮演 “我是大师陈鹤琴”的角色扮演,模仿视频中的陈鹤琴先生(片段) 三、小组讨论 针对以下三个主盟,说说你的看法
模块一 学前教育理论(上) 授课题目 学前教育史话(2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教育学产生和演变的阶段和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 (2)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特点等,明确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 2.能力目标: 能够掌握学前教育的发展脉络 3.情意目标: 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培养学生树立专业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学前教育学产生和演变的阶段和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 教学难点:能够掌握学前教育的发展脉络,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思政元素融入点: 爱国情怀、文化自信、教育情怀、社会责任感、职业理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政治认同、 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 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共同体协同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 采用微信、QQ 互动平台,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多元化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观看视频“教育大师——陈鹤琴” 一、情境创设 开学第一天,同学们都在讨论《学前教育学》这门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 你能说出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吗?” 陈鹤琴先生是学前教育史上赫赫有名的教育家,他的贡献有哪些呢? 二、角色扮演 “我是大师陈鹤琴”的角色扮演,模仿视频中的陈鹤琴先生(片段) 三、小组讨论 针对以下三个主题,说说你的看法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3)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四、总结提升 1.教师总结:陈鹤琴先生如此了不起,那么在陈鹤琴先生之前和陈鹤琴先生之后,还有 许多了不起的教育家,我们把书打开, 起米看一看,他们都是谁? 一、孕育阶段(16世纪以前) (一)中国 颜之推 1,家教著作《颜氏家训》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2.家教思想 (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及早施教 (2)要爱与教相结合(威严而有慈 (3)重视环境的影响(风化陶染) (4)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有(博习致用)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1.重视蒙养教有 2.要求慎择师友 3.强调学“眼前事” 4.提倡正面教育 (二)国外 1.柏拉图《理想国》 柏拉图最先论述了儿童优生优有的问题:主张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教有, 2.亚里士多德《政治论》 第一个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有 (三)孕育阶段学前教有学发展的特点 1.丰富性 2.实践性 3.零散性 二、萌芽阶段(16至18世纪初)
(1)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3)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四、总结提升 1.教师总结:陈鹤琴先生如此了不起,那么在陈鹤琴先生之前和陈鹤琴先生之后,还有 许多了不起的教育家,我们把书打开,一起来看一看,他们都是谁? 一、孕育阶段(16 世纪以前) (一)中国 颜之推 1.家教著作《颜氏家训》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2.家教思想 (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及早施教) (2)要爱与教相结合(威严而有慈) (3)重视环境的影响(风化陶染) (4)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博习致用)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1.重视蒙养教育 2.要求慎择师友 3.强调学“眼前事” 4.提倡正面教育 (二)国外 1.柏拉图《理想国》 柏拉图最先论述了儿童优生优育的问题;主张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教育。 2.亚里士多德《政治论》 第一个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三)孕育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特点 1.丰富性 2.实践性 3.零散性 二、萌芽阶段(16 至 18 世纪初)
夸美纽斯 1.学前教育著作 《母有学校》: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世界图解》: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第一本儿童插图书 2.学前教有思想 (1)论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2)提出教育顺应自然的原则 (3)强调多给儿童活动机会,认为游戏最适合儿童,重视感观训练,主张直观的教学 方法 卢梭《爱弥儿》 1.顺应自然,儿童本位 2.对儿童进行“消极教有” 3.儿童应通过做事来学习,使他对知识的学习有直接的体验 4.对儿童实施身体教有和感官教有 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1)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 (2)提倡与实施爱的教育 (3)首次提出了教有心理学化 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的特点:专门化、完备化、理论化。 三、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半期) 19世纪中叶,学前教育学开始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陈鹤琴:中国幼儿教有之父 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有实验中心一南京鼓楼幼稚园 创建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 创立活教育理论 (1)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3)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五指教学法
夸美纽斯 1.学前教育著作 《母育学校》: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世界图解》: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第一本儿童插图书 2.学前教育思想 (1)论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2)提出教育顺应自然的原则 (3)强调多给儿童活动机会,认为游戏最适合儿童,重视感观训练,主张直观的教学 方法 卢梭《爱弥儿》 1.顺应自然,儿童本位 2.对儿童进行“消极教育” 3.儿童应通过做事来学习,使他对知识的学习有直接的体验 4.对儿童实施身体教育和感官教育 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1)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 (2)提倡与实施爱的教育 (3)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 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的特点:专门化、完备化、理论化。 三、初创阶段(18 世纪后期至 20 世纪前半期) 19 世纪中叶,学前教育学开始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陈鹤琴:中国幼儿教育之父 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创建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 创立活教育理论 (1)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3)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五指教学法
五指教学法将课程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艺术、语文等五项 人民教有家陶行知 1.主张“中国化”、“平民化”的学前教育 2.提出“生活教有论 3.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的首创者 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眼晴:解放儿童的空间: 解放儿童的时间。 (二)国外学前教有学的发展 福禄培尔:幼儿教育之父 主要贡献: 1.首创幼儿园: 2.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一恩物: 3.系统阀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著有《幼儿园教育学》(1862年)、《慈 母游戏和儿歌》(1843年)即《幼儿园书信集》等书。 4.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独立学科 蒙台梭利 L.提出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 2.总结了学前教有的基本原则:重复练习与自由选择 3.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了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 4.重视教有环境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境 (三)初创阶段学前教育学的特点:针对性、系统性、理论性。 四、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之后) (一)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有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有学提供了科学基础 特点:理论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2.课后提升:除了这些教有家,你知道的教有家还有哪些呢?请和本小组成员查阅资料 并进行讨论: 3.预习下一章节内容
五指教学法将课程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艺术、语文等五项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1.主张“中国化”、“平民化”的学前教育 2.提出“生活教育论” 3.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的首创者 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空间; 解放儿童的时间。 (二)国外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福禄培尔:幼儿教育之父 主要贡献: 1.首创幼儿园; 2.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恩物; 3.系统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著有《幼儿园教育学》(1862 年)、《慈 母游戏和儿歌》(1843 年)即《幼儿园书信集》等书。 4.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独立学科 蒙台梭利 1.提出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 2.总结了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重复练习与自由选择 3.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了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 4.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境 (三)初创阶段学前教育学的特点:针对性、系统性、理论性。 四、发展阶段(20 世纪中叶之后) (一)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 特点:理论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2.课后提升:除了这些教育家,你知道的教育家还有哪些呢?请和本小组成员查阅资料 并进行讨论; 3.预习下一章节内容
模块一学前教育理论(下) 授课题目 学前教育的功能与效益(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教有功能 (2)了解学前教育效益的基本类型 2.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教学要求完成角色扮演并分析总结 3.情意目标: 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培养学生树立专业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学前教有功能和前教有效益的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教学要求完成角色扮演并分析总结: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与教有观, 培养学生树立专业意识 思政元素融入点: 职业理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 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共同体协同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 采用微信、QQ互动平台,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多元化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预习本章节内容 一、情境创设 资料窗:日本幼教 日本,除实行全日制和半日制保有以外,还发展临时保有事业,以方便家庭主妇出门临 时购物,或为那些母亲突然生病以及有其它紧急情况的儿童提供服务:为未入园儿童及家 提供活动条件:为低龄学童提供放学后的托管服务:开展家长培训和利用假期为社区的各种 活动提供服务等。 案例:对“服务家长”的批评与质疑
模块一 学前教育理论(下) 授课题目 学前教育的功能与效益(2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教育功能 (2)了解学前教育效益的基本类型 2.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教学要求完成角色扮演并分析总结 3.情意目标: 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培养学生树立专业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学前教育功能和前教育效益的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教学要求完成角色扮演并分析总结;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培养学生树立专业意识 思政元素融入点: 职业理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 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共同体协同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 采用微信、QQ 互动平台,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多元化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预习本章节内容 一、情境创设 资料窗:日本幼教 日本,除实行全日制和半日制保育以外,还发展临时保育事业,以方便家庭主妇出门临 时购物,或为那些母亲突然生病以及有其它紧急情况的儿童提供服务;为未入园儿童及家长 提供活动条件;为低龄学童提供放学后的托管服务;开展家长培训和利用假期为社区的各种 活动提供服务等。 案例:对“服务家长”的批评与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