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范大学 教亲 学院名称: 继续教育学院 教研室: 学前教研室 授课班级: 2021级学前教育本科班 课程名称: 学前教育学 主讲教师: 马亚玲 教师职称: 副教授 2021年1月
青海师范大学 教案 学院名称: 继续教育学院 教 研 室: 学前教研室 授课班级: 2021 级学前教育本科班 课程名称: 学前教育学 主讲教师: 马亚玲 教师职称: 副教授 2021 年 1 月
《学前教育学》课程基本信息 总学分:2学分 总学时:21学时 课程类 √理论课口实践课口必修课口选修课 型 授课班 2021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 级 模块一:学前教育理论 思政教学要点:爱国情怀、文化自信、职业理想、教育情怀、社会 责任感。 专业教 模块二:学前教育基本要素 学内容 思政教学要点:形成掌握儿童权利相关法规形成法律意识,掌握教 师职业道德规范: 及思政 模块三:学前教育保教实施 教学要 思政教学要点:形成团队合作学习能力,具备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品 效 质 模块四:学前教育公共关系 思政教学要点:具有开放的意识和社会贵任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临场应变能力: 1.过程性评价(40%):“六个一”全程式考核 (1)进行一次随堂测试 (2)进行一项社会调查 考核方 (3)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演讲或辩论赛 (4)设计一个教学活动计划 (5)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讲评一节课 (6)阅读一篇学前教育学原著并写读书笔记。 2.终结性评价(60%):闭卷笔试
《学前教育学》课程基本信息 总学分: 2 学分 总学时: 21 学时 课 程 类 型 √理论课 □ 实践课 □ 必修课 □ 选修课 授课班 级 2021 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 专业教 学内容 及思政 教学要 点 模块一:学前教育理论 思政教学要点:爱国情怀、文化自信、职业理想、教育情怀、社会 责任感。 模块二:学前教育基本要素 思政教学要点:形成掌握儿童权利相关法规形成法律意识,掌握教 师职业道德规范; 模块三:学前教育保教实施 思政教学要点:形成团队合作学习能力,具备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品 质; 模块四:学前教育公共关系 思政教学要点:具有开放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临场应变能力; 考核方 式 1.过程性评价(40%):“六个一”全程式考核 (1)进行一次随堂测试 (2)进行一项社会调查 (3)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演讲或辩论赛 (4)设计一个教学活动计划 (5)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讲评一节课 (6)阅读一篇学前教育学原著并写读书笔记。 2.终结性评价(60%):闭卷笔试
1.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理解学前教育的多方面意义与价 (2)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以及现代学 前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3)理解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及与之对应的学前教育主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4)了解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相互配合的意义、方式及内 (5)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明确幼儿教师的职 责和应具备的素质。 (6)了解国内外幼小衔接的理论基础、现状,归纳问题与对策。 课 2.能力目标: 程 (1)掌握学前教育的目标和基本原则,现代学前教有的未来发展 是 趋势。 (2)掌握组织幼儿园一日生活有序进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标 (3)能够树立正确教师观,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明确教师的专业 身分与角色责任。 (4)掌握幼小衔接过渡的相关理论与技能。 (5)掌握与家长、社区沟通、合作的方法与技能。 3.情意目标: (1)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2)树立专业意识,了解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 (3)激发对学前教育工作的热情。 (4)体会学前教育的价值,产生对学前教育的热爱 (5)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协作学习的能力。 4.思政目标: (1)“师德为先”,培养学生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
课 程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理解学前教育的多方面意义与价 值。 (2)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以及现代学 前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3)理解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及与之对应的学前教育主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4)了解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相互配合的意义、方式及内 容。 (5)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明确幼儿教师的职 责和应具备的素质。 (6)了解国内外幼小衔接的理论基础、现状,归纳问题与对策。 2.能力目标: (1)掌握学前教育的目标和基本原则,现代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 趋势。 (2)掌握组织幼儿园一日生活有序进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3)能够树立正确教师观,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明确教师的专业 身分与角色责任。 (4)掌握幼小衔接过渡的相关理论与技能。 (5)掌握与家长、社区沟通、合作的方法与技能。 3.情意目标: (1)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2)树立专业意识,了解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 (3)激发对学前教育工作的热情。 (4)体会学前教育的价值,产生对学前教育的热爱。 (5)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协作学习的能力。 4.思政目标: (1)“师德为先”,培养学生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
尊重幼儿人格,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2)“幼儿为本”,培养学生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 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 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3)“能力为重”,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 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 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4)“终身学习”,引导学生优化专业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 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教学重点:了解学前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相应的原理及 学 方法论: 重 教学难点:学以致用,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情境 中,并构建科学的职业理念。 花 难 点 1,选用教材: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主要参考书目、文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刘晓东,卢乐珍等.学前教育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教材与 [3]李生兰.学前教有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9, 主要教 [4]杨晓弹,李静主编。《学前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参考 2011. 资料 [5]冯晓霞.幼儿园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朱加雄幼儿园课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1994. [8]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9]唐淑,钟昭华.中国学前教有史.北京:人民教有出版社,2000
尊重幼儿人格,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2)“幼儿为本”,培养学生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 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 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3)“能力为重”,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 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 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4)“终身学习”,引导学生优化专业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 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教学重点:了解学前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相应的原理及 方法论; 教学难点:学以致用,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情境 中,并构建科学的职业理念。 教材与 主要教 学参考 资料 1.选用教材: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主要参考书目、文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刘晓东,卢乐珍等.学前教育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李生兰.学前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9. [4] 杨晓萍,李静主编.《学前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5]冯晓霞.幼儿园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朱加雄.幼儿园课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1994. [8]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9]唐淑,钟昭华.中国学前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12]蔡春,扈中平.从“独白”到“对话”一一论教育交往中的对 话[J1.教育研究,2002(02):49-52. [13]李召存.论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全球教育展 望,2012,41(11):57-62. [14]龙红芝,王鉴.民族地区幼儿园依法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 模式构想[J刀.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02):94-101 [15]域玲玲.儿童观的异化与重构一一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 象[J1.教育探索,2016(10):6-9. [16]周彬.对师幼互动行为的思考[山】.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 报,2006(09):32-33. [17]范昕,李敏谊.幼儿园教师到底是什么?一一从替代母亲到专 业人到研究者的发展历程[J】,教师教育研究,2018(4):92-98 [18]马健生,陈元龙.学前教育小学化:困惑与澄清一一基于“儿童 发展中心”的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9(04):5-14. [19]刘晓东.中国小学教育亟待战略转型 一兼论“幼小衔接 应向“小幼衔接”翻转[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 报,2019(5):1-7. [20]刘晓东.儿童是什么一一儿童“所是”之多维描述[J].湖 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7):20-34 [21]冯婉桢.儿童权利的完整实现与学前教师专业伦理的特殊性 [J刀.教育研究,2020(12):17-20
[11]李季湄,冯晓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12]蔡春,扈中平.从“独白”到“对话”——论教育交往中的对 话[J].教育研究,2002(02):49-52. [13]李召存.论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J].全球教育展 望,2012,41(11):57-62. [14]龙红芝,王鉴.民族地区幼儿园依法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 模式构想[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02):94-101. [15]臧玲玲.儿童观的异化与重构——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 象[J].教育探索,2016(10):6-9. [16]周彬.对师幼互动行为的思考[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 报,2006(09):32-33. [17] 范昕,李敏谊.幼儿园教师到底是什么?——从替代母亲到专 业人到研究者的发展历程[J],教师教育研究,2018(4):92-98 [18]马健生,陈元龙.学前教育小学化:困惑与澄清——基于“儿童 发 展 中 心 ” 的 分 析 [J].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2019(04):5-14. [19]刘晓东. 中国小学教育亟待战略转型———兼论“幼小衔接” 应 向 “ 小 幼 衔 接 ” 翻 转 [J]. 湖 南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科 学 学 报,2019(5):1-7. [20] 刘晓东.儿童是什么 ——儿童“所是”之多维描述[J]. 湖 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7):20-34. [21]冯婉桢.儿童权利的完整实现与学前教师专业伦理的特殊性 [J].教育研究,2020(12):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