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 2013一2014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授课班级: 科学教育专业2011级 任课教师: 杨淑萍 师范学院课程系(部)理科课程教研室 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制
石河子大学教案 2013— 2014 学年第一学期 课 程 名 称: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授 课 班 级: 科学教育专业 2011 级 任 课 教 师: 杨淑萍 师范学院课程系(部)理科课程教研室 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制
课程名称:环境科学橛论 专业:科学教育 班级:2011级 教师姓名 杨淑萍 职称 副教授 所在院系 课程系 课程名称 小学科学教学 32+32 论 总学时 授课班级科教Ⅱ级 授课地点 博学楼B402 B406 授课时间 周一34节周五34节 本课程是一门旨在帮助小学教有专业本科生获得能胜任小学《科学》教学所 必须的知识、技能、态度及方法的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小学科学 教有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影响小学科学教有的若干重要学习理论及教学理论:理 课程目标 解科学领域的重大主题和核心概念:理解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由于科学技术的应用 所导致的问题:能够计划和执行将科学知识、科学探究过程及科学有关的情感态 度在内的教学任务。同时要求学生能自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 的相关知识,能通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有关测试。 教材:《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张红霞编著,高等教有出版社2010: 教材及主 参考书目: 1《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刘德华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要参考书 2《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彭蜀晋、林长春,高等教有出版社,2005: 3《小学科学教有》,赵学漱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章节名称 学时 绪论 2 第一章:科学教育的理念和目的 2 第二章:科学课程的设置和类型 3 第三章: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 2 第四章:科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2 第五章:科学探究教学 2 第六章:科学实验教学 2 第七章:生命科学教学实施 2 第八章:物质科学教学实施 9 第九章:地球宇宙空间科学教学实施 4 第十章:STS教学实施 2 第十一章: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与实施 2 第十一音.科学教学评价的理念与方法 第十三章:科学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2 第十四章:科学教育研究方法
课程名称: 环境科学概论 专业:科学教育 班级:2011 级 教师姓名 杨淑萍 职 称 副教授 所在院系 课程系 课程名称 小学科学教学 论 总学时 32+32 授课班级 科教 11 级 授课地点 博学楼 B402 B406 授课时间 周一 34 节 周五 34 节 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旨在帮助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获得能胜任小学《科学》教学所 必须的知识、技能、态度及方法的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小学科学 教育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影响小学科学教育的若干重要学习理论及教学理论;理 解科学领域的重大主题和核心概念;理解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由于科学技术的应用 所导致的问题;能够计划和执行将科学知识、科学探究过程及科学有关的情感态 度在内的教学任务。同时要求学生能自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 的相关知识,能通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有关测试。 教材及主 要参考书 教材:《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张红霞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参考书目: 1《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刘德华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2《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彭蜀晋、林长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小学科学教育》,赵学漱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章 节 名 称 学 时 绪论 2 第一章:科学教育的理念和目的 2 第二章:科学课程的设置和类型 3 第三章: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 2 第四章:科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2 第五章:科学探究教学 2 第六章:科学实验教学 2 第七章:生命科学教学实施 2 第八章:物质科学教学实施 2 第九章:地球宇宙空间科学教学实施 4 第十章:STS 教学实施 2 第十一章: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与实施 2 第十二章:科学教学评价的理念与方法 2 第十三章:科学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2 第十四章:科学教育研究方法 2
课程名称:环境科学概论 专业:科学教育 班级:2011级 章节名称 绪论 者药 了解科学与科学教育的基本特点;理解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 性质和学科研究领域:理解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学习目的和学习 方法 关于科学与科学教育 ◆科学的含义及特征 ◆科学教育的性质和特征 ◆科学教育系统的构成 教学内容及学 ◆科学教育的价值 时分配 二关于科学课程和教学论课程 ◆科学课程和教学论研究的对象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目的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科学的含义及其本质特征 散学方法和手 通过讲授及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们了解和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通 段 过现代教学设施结合一定的板书设计,帮助学生们掌握和理解科学学 科的方法论。 教具 多媒体教学 作业、思考题 教科书P20页:1、5题 第一次授课,主要给学生们讲解了科学诞生的历史背景,本课程内 容的框架体系以及课程参考书的目录, 基本完成教案所设计的内容, 课后记 课程气氛活跃,多数学生参与课堂内容的互动
课程名称: 环境科学概论 专业:科学教育 班级:2011 级 章节名称 绪论 课堂教学 目的 了解科学与科学教育的基本特点;理解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 性质和学科研究领域;理解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学习目的和学习 方法 教学内容及学 时分配 一 关于科学与科学教育 ◆ 科学的含义及特征 ◆ 科学教育的性质和特征 ◆ 科学教育系统的构成 ◆ 科学教育的价值 二 关于科学课程和教学论课程 ◆ 科学课程和教学论研究的对象 ◆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目的 ◆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科学的含义及其本质特征 教学方法和手 段 通过讲授及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们了解和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通 过现代教学设施结合一定的板书设计,帮助学生们掌握和理解科学学 科的方法论。 教 具 多媒体教学 作业、思考题 教科书 P20 页:1、5 题 课后记 第一次授课,主要给学生们讲解了科学诞生的历史背景,本课程内 容的框架体系以及课程参考书的目录,基本完成教案所设计的内容, 课程气氛活跃,多数学生参与课堂内容的互动
课程名称:环境科学橛论 专业:科学教育 班级:2011级 章节名称 第一章:科学教育的理念和目的 了解科学的发展与科学概念形成的过程、科学教育的发展及内涵,形成 课堂教学 确的科学观与科学教育观,具备先进的科学课程教有理念:初步了解中小学利 目的 学课程的设置、教学目标及要求,学会分析教学书和课程标准:掌握科学课程 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验教学的能力。 一、科学教育的理念和目的概观 ·科学教有的理念和目的的含义 ◆科学教育目的的层次构成与功能作用 ◆学校科学教有的发展 ◆我国科学教有的发展 教学内容及学 时分配 科学教有的目标和任务 ◆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科学教育目标内涵的变化 ◆我国科学教有的目标和任务 ◆科学素养 重点、难点 科学教育的理念和教有目标 以及对策 教学方法和手 案例教学结合多媒体 教 具 多媒体教学 作业、思考题 教科书P43页:3、4题 课后记
课程名称: 环境科学概论 专业:科学教育 班级:2011 级 章节名称 第一章:科学教育的理念和目的 课堂教学 目的 了解科学的发展与科学概念形成的过程、科学教育的发展及内涵,形成正 确的科学观与科学教育观,具备先进的科学课程教育理念;初步了解中小学科 学课程的设置、教学目标及要求,学会分析教学书和课程标准;掌握科学课程 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验教学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学 时分配 一、科学教育的理念和目的概观 ◆ 科学教育的理念和目的的含义 ◆ 科学教育目的的层次构成与功能作用 ◆ 学校科学教育的发展 ◆ 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 二、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 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 科学教育目标内涵的变化 ◆ 我国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 科学素养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科学教育的理念和教育目标 教学方法和手 段 案例教学结合多媒体 教 具 多媒体教学 作业、思考题 教科书 P43 页:3、4 题 课后记
课程名称:环境科学概论 专业:科学教育 班级:2011级 章节名称 第二章:科学课程的设置和类型 理解课程的含义了解现代科学课程的性质,特征与范畴:理解号 校科学课程设置的特点设置的类型和设置的形式能够应用科学课程 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探讨科学课程改革的实际问题 科学课程的性质与设置 ◆科学课程的性质与特征 ◆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置 ◆科学课程设置的综合化趋势 二、科学课程的类型 ◆学术中心课程 教学内容及学 ◆跨学科课程 时分配 ◆综合科学课程 ◆模块式课程 三、综合科学课程 ◆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状况 ◆我国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 ◆综合科学课程的特征和形式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课程的性质和科学课程的类型 教学方法和手 以案例形式导入本课程的内容,结合视频阐述科学课程的主要类型,并 段 综合科学课程类型进行详细讲解。板书结合多媒体教学。 举 具 多媒体教学 作业、思考题 教科书P47页:1、3、4题 课后记
课程名称: 环境科学概论 专业:科学教育 班级:2011 级 章节名称 第二章:科学课程的设置和类型 课堂教学 目的 理解课程的含义了解现代科学课程的性质,特征与范畴;理解学 校科学课程设置的特点设置的类型和设置的形式能够应用科学课程 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探讨科学课程改革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及学 时分配 一、 科学课程的性质与设置 ◆ 科学课程的性质与特征 ◆ 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置 ◆ 科学课程设置的综合化趋势 二、 科学课程的类型 ◆ 学术中心课程 ◆ 跨学科课程 ◆ 综合科学课程 ◆ 模块式课程 三、 综合科学课程 ◆ 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状况 ◆ 我国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 ◆ 综合科学课程的特征和形式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课程的性质和科学课程的类型 教学方法和手 段 以案例形式导入本课程的内容,结合视频阐述科学课程的主要类型,并就 综合科学课程类型进行详细讲解。板书结合多媒体教学。 教 具 多媒体教学 作业、思考题 教科书 P47 页:1、3、4 题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