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干酪 一、凝乳及凝块切割 (1)凝乳过程 凝乳酶凝乳过程与酸凝乳不同,即先将酪蛋白酸钙变成副酪蛋白酸钙后, 再与钙离子作用而使乳凝固,乳酸发酵及加入氯化钙有利于凝块的形成。 (2)凝块的切割 当乳凝固后,凝块达到适当硬度时开始切割。 ①目的: 使大凝块转化为小凝块,缩短乳清从凝块中流出的时间; 增大凝块的表面积,改善凝块的收缩脱水特性。 ②切割时间的确定方法: a.用刀在凝乳表面切深为 2cm、长 5cm 的切口,用食指斜向从切口的一端 插入凝块中约 3cm.当手指向上挑起时,如果切面整齐平滑,指上刮、片凝块 残留且渗出乳清透明时,即可开始切割。 b.玻璃棒以 45。角度斜插入凝乳中,再缓缓抽出,凝乳裂口如锐刀切割, 有透明乳清析出即可切割。 二、凝块的搅拌及加温 (1)前期搅拌 凝块切割后,用于酪耙或干酪搅拌器轻轻搅拌。此时凝块较脆弱,尽量防 止将凝块碰碎。搅拌持续到第一次乳清排出时间为 15—25min,这时颗粒较硬 且不易堆积。 (2)乳清排出 ①目的:为热烫时加水提供空间并降低热烫时的能源消耗;有助于进一步采用 强度较大的搅拌。 ②排出量:一般为牛乳体积的 30%~50%。 通常情况下,乳清排出时不停止搅拌,这样可避免颗粒粘连在一起。 (3)中期搅拌 从第一次排出乳清后到热烫前的搅拌称为中期搅拌,时间为 5-20min。 (4)热烫(在搅拌过程中同时进行) ①目的: a.促进凝乳颗粒收缩脱水,排出游离乳清,增加凝块的紧实度。 b.降低乳酸菌数量和活力,防止干酪的过度酸化。 c.杀死操作过程中污染的腐败性和致病性微生物,利于产品的稳定
第一章 干酪 一、凝乳及凝块切割 (1)凝乳过程 凝乳酶凝乳过程与酸凝乳不同,即先将酪蛋白酸钙变成副酪蛋白酸钙后, 再与钙离子作用而使乳凝固,乳酸发酵及加入氯化钙有利于凝块的形成。 (2)凝块的切割 当乳凝固后,凝块达到适当硬度时开始切割。 ①目的: 使大凝块转化为小凝块,缩短乳清从凝块中流出的时间; 增大凝块的表面积,改善凝块的收缩脱水特性。 ②切割时间的确定方法: a.用刀在凝乳表面切深为 2cm、长 5cm 的切口,用食指斜向从切口的一端 插入凝块中约 3cm.当手指向上挑起时,如果切面整齐平滑,指上刮、片凝块 残留且渗出乳清透明时,即可开始切割。 b.玻璃棒以 45。角度斜插入凝乳中,再缓缓抽出,凝乳裂口如锐刀切割, 有透明乳清析出即可切割。 二、凝块的搅拌及加温 (1)前期搅拌 凝块切割后,用于酪耙或干酪搅拌器轻轻搅拌。此时凝块较脆弱,尽量防 止将凝块碰碎。搅拌持续到第一次乳清排出时间为 15—25min,这时颗粒较硬 且不易堆积。 (2)乳清排出 ①目的:为热烫时加水提供空间并降低热烫时的能源消耗;有助于进一步采用 强度较大的搅拌。 ②排出量:一般为牛乳体积的 30%~50%。 通常情况下,乳清排出时不停止搅拌,这样可避免颗粒粘连在一起。 (3)中期搅拌 从第一次排出乳清后到热烫前的搅拌称为中期搅拌,时间为 5-20min。 (4)热烫(在搅拌过程中同时进行) ①目的: a.促进凝乳颗粒收缩脱水,排出游离乳清,增加凝块的紧实度。 b.降低乳酸菌数量和活力,防止干酪的过度酸化。 c.杀死操作过程中污染的腐败性和致病性微生物,利于产品的稳定
②热烫的形式主要采用: 加入热水;将热水、蒸汽加入干酪槽的夹层中;或将二者结合起来等方法。 ③方法: 初始时每 3-5min 升高 1℃。当温度升至 35℃时,则每隔 3min 升高 1℃。当温 度达到 38—42℃时停止加热并维持此时的温度。 (5)后期搅拌 热烫结束后须对凝乳颗粒进行冷却处理。确定后期搅拌时间的根据: ①乳清酸度达到 0.17%-0.18%时即可停止搅拌。 ②凝乳粒的体积收缩到切割时的一半时。 ③用手捏干酪粒感觉有适度弹性或用手握一把干酪粒,用力压出水分后放开, 如果干酪粒富有弹性,搓开仍能重新分散时即可排除乳清。 三、排除乳清 凝乳粒和乳清达到标准要时,就可将乳清通过干酪槽底部的金属网排出。 将干酪粒堆积在干酪槽的两侧,促进乳清的进一步排出。 排出可分几次进行。要求每次排出同体积的乳清,—般为牛乳体积的 35% -50%,排放乳清可在不停搅拌下进行。 四、成型压榨 (1)堆积 乳清排除后,将干酪粒堆积在干酪槽的一端或专用的堆积槽中,上面用带 孔木板或不锈钢板压 5 一 l0min,使其成块,并继续排出乳清,此过程称为堆 积。 注意:避免空气进入干酪凝块当中。 (2)成型 将堆积后的干酪块切成方砖形或小立方体,装入成型器中进行定型压榨。 干酪成型器可由不锈钢、塑料或木材制成。 目的: 赋予干酪一定的形状,使其中的干酪在一定的压力下排出乳清。 (3)压榨 在内衬衬网的成型器内装满干酪凝块后,放入压榨机上进行压榨定型。 ①目的: 为了更好的排出乳清,促进凝乳颗粒完全融合。 ②操作过程: 预压榨,一般压力为 0.2~0.3MPa,时间为 20~30min。预压榨后取下 进行调整,视其情况,可以再进行一次预压榨或直接正式压榨。将干酪反转后
②热烫的形式主要采用: 加入热水;将热水、蒸汽加入干酪槽的夹层中;或将二者结合起来等方法。 ③方法: 初始时每 3-5min 升高 1℃。当温度升至 35℃时,则每隔 3min 升高 1℃。当温 度达到 38—42℃时停止加热并维持此时的温度。 (5)后期搅拌 热烫结束后须对凝乳颗粒进行冷却处理。确定后期搅拌时间的根据: ①乳清酸度达到 0.17%-0.18%时即可停止搅拌。 ②凝乳粒的体积收缩到切割时的一半时。 ③用手捏干酪粒感觉有适度弹性或用手握一把干酪粒,用力压出水分后放开, 如果干酪粒富有弹性,搓开仍能重新分散时即可排除乳清。 三、排除乳清 凝乳粒和乳清达到标准要时,就可将乳清通过干酪槽底部的金属网排出。 将干酪粒堆积在干酪槽的两侧,促进乳清的进一步排出。 排出可分几次进行。要求每次排出同体积的乳清,—般为牛乳体积的 35% -50%,排放乳清可在不停搅拌下进行。 四、成型压榨 (1)堆积 乳清排除后,将干酪粒堆积在干酪槽的一端或专用的堆积槽中,上面用带 孔木板或不锈钢板压 5 一 l0min,使其成块,并继续排出乳清,此过程称为堆 积。 注意:避免空气进入干酪凝块当中。 (2)成型 将堆积后的干酪块切成方砖形或小立方体,装入成型器中进行定型压榨。 干酪成型器可由不锈钢、塑料或木材制成。 目的: 赋予干酪一定的形状,使其中的干酪在一定的压力下排出乳清。 (3)压榨 在内衬衬网的成型器内装满干酪凝块后,放入压榨机上进行压榨定型。 ①目的: 为了更好的排出乳清,促进凝乳颗粒完全融合。 ②操作过程: 预压榨,一般压力为 0.2~0.3MPa,时间为 20~30min。预压榨后取下 进行调整,视其情况,可以再进行一次预压榨或直接正式压榨。将干酪反转后
装入成型器内以 0.4—0.5MPa 的压力在 15—20℃再压榨 12-24h。压榨结束 后,需将干酪从成型器中取出,并切除多余的边角,称为生干酪。 五、加盐 (1)目的: ①抑制腐败及病源微生物的生长; ②调节干酪当中包括乳酸菌在内的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③促进干酪成熟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④直接影响干酪产品的风味和质地。 (2)干酪的盐分含量: 一般在 0.5%-3%(质量分数) (3)加盐方法: ①将盐撤在干酪粒中,并在干酪槽中混合均匀。 ②将食盐涂布在压榨成形后的干酪表面。 ③将压榨成形后的干酪取下包布,置于盐水池中腌渍,盐水的浓度第一天到 第二天保持在 17%一 18%,以后保持在 22%-23%之间。为防止干酪内部产 生气体,盐水温度应保持在 8℃左右,腌渍时间一般为 4 天
装入成型器内以 0.4—0.5MPa 的压力在 15—20℃再压榨 12-24h。压榨结束 后,需将干酪从成型器中取出,并切除多余的边角,称为生干酪。 五、加盐 (1)目的: ①抑制腐败及病源微生物的生长; ②调节干酪当中包括乳酸菌在内的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③促进干酪成熟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④直接影响干酪产品的风味和质地。 (2)干酪的盐分含量: 一般在 0.5%-3%(质量分数) (3)加盐方法: ①将盐撤在干酪粒中,并在干酪槽中混合均匀。 ②将食盐涂布在压榨成形后的干酪表面。 ③将压榨成形后的干酪取下包布,置于盐水池中腌渍,盐水的浓度第一天到 第二天保持在 17%一 18%,以后保持在 22%-23%之间。为防止干酪内部产 生气体,盐水温度应保持在 8℃左右,腌渍时间一般为 4 天
教 案 首 页 授课顺序 2 学时 2 日期 20 年 月 日 班级 课题 第四节 干酪的成熟、表面处理、清洗、挂蜡和包装 目的要求 掌握:干酪的成熟、表面处理、清洗、挂蜡和包装 重点难点 1.干酪的成熟 2.干酪的表面处理 3.干酪的清洗 4.干酪的挂蜡和包装 教学过程 1.复习 2.引入 3.讲解 4.小结 讲新课(另附) 教学挂图 无 课后分析
教 案 首 页 授课顺序 2 学时 2 日期 20 年 月 日 班级 课题 第四节 干酪的成熟、表面处理、清洗、挂蜡和包装 目的要求 掌握:干酪的成熟、表面处理、清洗、挂蜡和包装 重点难点 1.干酪的成熟 2.干酪的表面处理 3.干酪的清洗 4.干酪的挂蜡和包装 教学过程 1.复习 2.引入 3.讲解 4.小结 讲新课(另附) 教学挂图 无 课后分析
第一章 干酪 第四节 干酪的成熟、表面处理、清洗、挂蜡和包装 一、成熟概念 将生鲜干酪置于一定温度(10~12℃)和湿度(相对湿度 85%~90%)条件 下.在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和凝乳酶的作用下,经一定时间(3~6 个月)使干 酪发生一系列物理和生物化学变化的过程,称为干酪的成熟。 主要目的: 改善干酪的组织状态和营养价值,增加干酪的特有风味 二、成熟条件 干酪的成熟通常在成熟库(室)内进行。成熟时低温比高温效果好,一般为 5~ 5℃。相对湿度一般为 85%~9s%,因干酪品种而异。当相对湿度一定时,硬 质干酪在 7℃条件下需 8 个月以上的成熟,在 10℃时需 6 个月以上,而在 15℃ 时则需 4 个月左右。软质干酪或霉菌成熟干酪需 20~30d 。 三、成熟管理 a.前期成熟 将待成熟的新鲜干酪放人温度、湿度适宜的成熟库中,每天用洁 净的棉布擦拭其表面,防止霉菌的繁殖。为了使表面的水分蒸发均匀,擦拭后 要反转放置。此过程一般要持续 15~20d。 b.上色挂蜡 为了防止霉菌生长和增加美观,将前期成熟后的干酪清洗于净后,用食用色素 染成红色(也有不染色的)。待色素完全干燥后,在 160℃的石蜡中进行挂蜡。 所选石蜡的熔点以 54~56℃为宜。 c.后期成熟和储藏 为了使干酪完全成熟,以形成良好的口感和风味,还要将挂蜡后的干酪放在成 熟库中继续成熟 2~6 个月。成品于酪应放在 5℃及相对湿度 80%~90%条件 下储藏。 四、加速干酪成熟的方法 传统方法: 加入蛋白酶、肽酶和脂肪酶; 现在的方法: 加入脂贡体包裹的酶类、基因工程修饰的乳酸苗等,以加速干酪的成熟;提高 成熟温度加速干酪成熟
第一章 干酪 第四节 干酪的成熟、表面处理、清洗、挂蜡和包装 一、成熟概念 将生鲜干酪置于一定温度(10~12℃)和湿度(相对湿度 85%~90%)条件 下.在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和凝乳酶的作用下,经一定时间(3~6 个月)使干 酪发生一系列物理和生物化学变化的过程,称为干酪的成熟。 主要目的: 改善干酪的组织状态和营养价值,增加干酪的特有风味 二、成熟条件 干酪的成熟通常在成熟库(室)内进行。成熟时低温比高温效果好,一般为 5~ 5℃。相对湿度一般为 85%~9s%,因干酪品种而异。当相对湿度一定时,硬 质干酪在 7℃条件下需 8 个月以上的成熟,在 10℃时需 6 个月以上,而在 15℃ 时则需 4 个月左右。软质干酪或霉菌成熟干酪需 20~30d 。 三、成熟管理 a.前期成熟 将待成熟的新鲜干酪放人温度、湿度适宜的成熟库中,每天用洁 净的棉布擦拭其表面,防止霉菌的繁殖。为了使表面的水分蒸发均匀,擦拭后 要反转放置。此过程一般要持续 15~20d。 b.上色挂蜡 为了防止霉菌生长和增加美观,将前期成熟后的干酪清洗于净后,用食用色素 染成红色(也有不染色的)。待色素完全干燥后,在 160℃的石蜡中进行挂蜡。 所选石蜡的熔点以 54~56℃为宜。 c.后期成熟和储藏 为了使干酪完全成熟,以形成良好的口感和风味,还要将挂蜡后的干酪放在成 熟库中继续成熟 2~6 个月。成品于酪应放在 5℃及相对湿度 80%~90%条件 下储藏。 四、加速干酪成熟的方法 传统方法: 加入蛋白酶、肽酶和脂肪酶; 现在的方法: 加入脂贡体包裹的酶类、基因工程修饰的乳酸苗等,以加速干酪的成熟;提高 成熟温度加速干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