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简介 狄利可雷 狄利克雷 Dirichlet,Peter Gustav Lejeune (1805~1859) 狄利克雷(Dirichlet,.Peter Gustav Lejeune)德国数学家,18O5年2月13日生于德国迪伦:1859年5月5 日卒于格丁根。 狄利克雷生活的时代,德国的数学正经历着以C.F.高斯(Gauss)为前导的、 由落后逐渐转为兴旺发达的时期。狄利克雷以其出色的数学教学才能,以及在 数论、分析和数学物理等领域的杰出成果,成为高斯之后与C.G.J.雅强比 (Jacobi)齐名的德国数学界的一位核心人物。 狄利克雷出身于行政官员家庭,他父亲是一名邮政局长。狄利克雷少年时 即表现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据说他在12岁前就自攒零钱购买数学图书。1817 年入波恩的一所中学,除数学外,他对近代史有特殊爱好:人们称道他是个能 专心致志又品行优良的学生。两年后,他遵照父母的意愿转学到科隆的一所教 会学校,在那里曾从师物理学家G.欧姆(Om),学到了必要的物理学基础知识。 16岁通过中学毕业考试后,父母希望他攻读法律,但狄利克雷已选定数学 为其终身职业。当时的德国数学界,除高斯一人名噪欧洲外,普遍水平较低: 又因高斯不喜好教学,于是狄利克雷决定到数学中心巴黎上大学,那里有一批 灿如时星的数学家,诸如P.S.拉普拉斯、A.勒让德等。 1822年5月,狄利克雷到达巴黎,选定在法兰西学院和巴黎理学院攻读。 1825年,狄利克雷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他的第一篇数学论文,题为“某些五次不 定方程的不可解”。他利用代数数论方法讨论形如x5+y5=A:5的方程。几周 后,勒让德利用该文中的方法证明了x”+y”=” 当n=5时无整数解;狄利克雷本人不久也独立证明了同一结论。 1825年11月,法伊将军去。1826年,狄利克雷在为振兴德国自然科学研 第1页共2页
数学家简介 狄利可雷 狄利克雷 Dirichlet, Peter Gustav Lejeune (1805~1859) 狄利克雷(Dirichlet, Peter Gustav Lejeune)德国数学家,1805 年 2 月 13 日生于德国迪伦;1859 年 5 月 5 日卒于格丁根。 狄利克雷生活的时代,德国的数学正经历着以 C.F.高斯(Gauss)为前导的、 由落后逐渐转为兴旺发达的时期。狄利克雷以其出色的数学教学才能,以及在 数论、分析和数学物理等领域的杰出成果,成为高斯之后与 C.G.J.雅强比 (Jacobi)齐名的德国数学界的一位核心人物。 狄利克雷出身于行政官员家庭,他父亲是一名邮政局长。狄利克雷少年时 即表现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据说他在 12 岁前就自攒零钱购买数学图书。1817 年入波恩的一所中学,除数学外,他对近代史有特殊爱好;人们称道他是个能 专心致志又品行优良的学生。两年后,他遵照父母的意愿转学到科隆的一所教 会学校,在那里曾从师物理学家 G.欧姆(Ohm),学到了必要的物理学基础知识。 16 岁通过中学毕业考试后,父母希望他攻读法律,但狄利克雷已选定数学 为其终身职业。当时的德国数学界,除高斯一人名噪欧洲外,普遍水平较低; 又因高斯不喜好教学,于是狄利克雷决定到数学中心巴黎上大学,那里有一批 灿如时星的数学家,诸如 P.S.拉普拉斯、A.勒让德等。 1822 年 5 月,狄利克雷到达巴黎,选定在法兰西学院和巴黎理学院攻读。 1825 年,狄利克雷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他的第一篇数学论文,题为“某些五次不 定方程的不可解”。他利用代数数论方法讨论形如 555 .zAyx 的方程。几周 后,勒让德利用该文中的方法证明了 x y z 当n 5时无整数解;狄利克雷本人不久也独立证明了同一结论。 1825 年 11 月,法伊将军去。1826 年,狄利克雷在为振兴德国自然科学研 第 1 页 共 2 页
数学家简介 狄利可雷 究而奔走的A.洪堡的影响下,返回德国,在布雷斯劳大学获讲师资格,后升任 编外教授(介于正式教授和讲师之间的职称)。 1828年,狄利克雷又经洪堡的帮助来到学术空气较浓厚的柏林,任教于柏 林军事学院。同年,他又被聘为柏林大学编外教授(后升为正式教授),开始了 他在柏林长达27年的教学与研究生涯。由于他讲课清晰,思想深邃,为人谦逊, 谆谆善诱,培养了一批优秀数学家,对德国在19世纪后期成为国际上又一个数 学中心产生了巨大影响。1831年,狄利克雷成为柏林科学院院士。 1855年高斯去世,狄利克雷被选定作为高斯的继续任到格丁根大学任教。 与在柏林繁重的教学任务相比,他很欣赏在格丁根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从事 研究。可惜美景不长,1858年夏他去世瑞士蒙特勒开会,作纪念高斯的演讲, 在那里突发心脏病。狄利克雷虽平安返回了格丁根,但在病中遭夫人中风身亡 的打击,病情加重,于1859年春与世长辞。 第2页共2页
数学家简介 狄利可雷 第 2 页 共 2 页 究而奔走的 A.洪堡的影响下,返回德国,在布雷斯劳大学获讲师资格,后升任 编外教授(介于正式教授和讲师之间的职称)。 1828 年,狄利克雷又经洪堡的帮助来到学术空气较浓厚的柏林,任教于柏 林军事学院。同年,他又被聘为柏林大学编外教授(后升为正式教授),开始了 他在柏林长达 27 年的教学与研究生涯。由于他讲课清晰,思想深邃,为人谦逊, 谆谆善诱,培养了一批优秀数学家,对德国在 19 世纪后期成为国际上又一个数 学中心产生了巨大影响。1831 年,狄利克雷成为柏林科学院院士。 1855 年高斯去世,狄利克雷被选定作为高斯的继续任到格丁根大学任教。 与在柏林繁重的教学任务相比,他很欣赏在格丁根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从事 研究。可惜美景不长,1858 年夏他去世瑞士蒙特勒开会,作纪念高斯的演讲, 在那里突发心脏病。狄利克雷虽平安返回了格丁根,但在病中遭夫人中风身亡 的打击,病情加重,于 1859 年春与世长辞
数学家简介 笛卡尔 笛卡尔 Descartes,Ren'e (15961650) 近代数学的奠基人 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争取和捍卫理性权利而奋斗的人。 1647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在巴黎近郊,两辆马车疾驰而过。马车在教堂的 门前停下。身佩利剑的士兵押着一个瘦小的老头儿走进教堂。他就是近代数学 奠基人、伟大的哲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尔。由于他在著作中宣传科学,触犯了神 权,因面遭到了当时教会的残酷迫害。 教堂里,烛光照射在圣母玛丽亚的塑像上。塑像前是审判席。被告席上的 笛卡尔开始接受天主教会法庭对他的宣判:“笛卡尔散布异端邪说,违背教规, 亵渎上帝。为纯洁教义,荡涤谬误,本庭宣判笛卡尔所著之书全为禁书,并由 本人当庭焚毁。”笛卡尔想申辩,但士兵立即把他从被告席上拉下来,推到火 盆旁,笛卡尔用颤抖的手拿起一本本凝结了他毕生心血的著作,无可奈何地投 入火中。 笛卡尔1596年生于法国。8岁入读一所著名的教会学校。主要课程是神学 和教会的哲学,也学数学。他勤于思考,学习努力,成绩优异。20岁时,他在 普瓦界大学获法学学位。之后去巴黎当了律师。出于对数学的兴趣,他独自研 究了两年数学。17世纪初的欧洲处于教会势力的控制下。但科学的发展已经开 始显示出一些和宗教义离经背道的倾向。笛卡尔和其他一些不满法兰西政治状 态的青年人一起去荷兰从军体难军旅生活。 说起笛卡尔投身数学,多少有一些偶然性。有一次部队开进荷兰南部的一 个城市,笛卡尔在街上散步,看见用当地的佛来米语书写的公开征解的几道数 第1页共3页
数学家简介 笛卡尔 第 1 页 共 3 页 笛卡尔 Descartes,Ren’e (1596~1650) 近代数学的奠基人 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争取和捍卫理性权利而奋斗的人。 1647 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在巴黎近郊,两辆马车疾驰而过。马车在教堂的 门前停下。身佩利剑的士兵押着一个瘦小的老头儿走进教堂。他就是近代数学 奠基人、伟大的哲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尔。由于他在著作中宣传科学,触犯了神 权,因面遭到了当时教会的残酷迫害。 教堂里,烛光照射在圣母玛丽亚的塑像上。塑像前是审判席。被告席上的 笛卡尔开始接受天主教会法庭对他的宣判:“笛卡尔散布异端邪说,违背教规, 亵渎上帝。为纯洁教义,荡涤谬误,本庭宣判笛卡尔所著之书全为禁书,并由 本人当庭焚毁。” 笛卡尔想申辩,但士兵立即把他从被告席上拉下来,推到火 盆旁,笛卡尔用颤抖的手拿起一本本凝结了他毕生心血的著作,无可奈何地投 入火中。 笛卡尔 1596 年生于法国。8 岁入读一所著名的教会学校。主要课程是神学 和教会的哲学,也学数学。他勤于思考,学习努力,成绩优异。20 岁时,他在 普瓦界大学获法学学位。之后去巴黎当了律师。出于对数学的兴趣,他独自研 究了两年数学。17 世纪初的欧洲处于教会势力的控制下。但科学的发展已经开 始显示出一些和宗教义离经背道的倾向。笛卡尔和其他一些不满法兰西政治状 态的青年人一起去荷兰从军体难军旅生活。 说起笛卡尔投身数学,多少有一些偶然性。有一次部队开进荷兰南部的一 个城市,笛卡尔在街上散步,看见用当地的佛来米语书写的公开征解的几道数
数学家简介 笛卡尔 学难题。许多人在此招贴前议论纷纷,他旁边一位中年人用法语替他翻译了这 几道数学难题的内容。第二天,聪明的笛卡尔兴冲冲地把解答交给了那位中年 人。中年人看了笛卡尔的解答十分惊讶。巧妙的解题方法,准确无误的计算, 充分显露了他的数学才华。原来这位中后人就是当时有名的数学家贝克曼教授。 笛卡尔以前读过他的著作,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认识他。从此,笛卡尔在贝克曼 的指导下开始了对数学的深入研究。所以有人说,贝克曼“把一个业已离开科 学的心灵,带回到正确、完美的成功之路”。1621年笛卡尔离开军营遍游欧洲各 国。1625年回到巴黎从事科学工作。为综合知识、深入研究,1628年变卖家产, 定居荷兰潜心著述达20年。 几何学曾在古希腊有过较高的发展,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阿波罗尼都对 圆锥曲线作过深入研究。但古希腊的几何学只是一种静态的几何,它既没有把 曲线看成一种动点的轨迹,更没有给出它的一般表示方法。文艺复兴运动以后, 哥白尼的日心说得到证实,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伽利略又证明 了炮弹等抛物体的弹道是抛物线,这就使几乎被人们忘记的阿波罗尼曾研究过 的圆锥曲线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意识到圆锥曲线不仅仅是依附在圆满锥 上的静态曲线,而且是与自然界的物体运动有密切联系的曲线。要计算行星运 行的椭圆轨道、求出炮弹飞行所走过的抛物线,单纯靠几何方法已无能为力。 古希腊数学家的几何学已不能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要想反映这类运 动的轨迹及其性质,就必须从观点到方法都要有一个新的变革,建立一种在运 动观点上的几何学。 古希腊数学过于重视几何学的研究,却忽视了代数方法。代数方法在东方 (中国、印度、阿拉伯)虽有高度发展,但缺少论证几何学的研究。后来,东 方高度发展的代数传入欧洲,特别是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数学在古希腊几何和 第2页共3页
数学家简介 笛卡尔 第 2 页 共 3 页 学难题。许多人在此招贴前议论纷纷,他旁边一位中年人用法语替他翻译了这 几道数学难题的内容。第二天,聪明的笛卡尔兴冲冲地把解答交给了那位中年 人。中年人看了笛卡尔的解答十分惊讶。巧妙的解题方法,准确无误的计算, 充分显露了他的数学才华。原来这位中后人就是当时有名的数学家贝克曼教授。 笛卡尔以前读过他的著作,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认识他。从此,笛卡尔在贝克曼 的指导下开始了对数学的深入研究。所以有人说,贝克曼“把一个业已离开科 学的心灵,带回到正确、完美的成功之路”。1621 年笛卡尔离开军营遍游欧洲各 国。1625 年回到巴黎从事科学工作。为综合知识、深入研究,1628 年变卖家产, 定居荷兰潜心著述达 20 年。 几何学曾在古希腊有过较高的发展,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阿波罗尼都对 圆锥曲线作过深入研究。但古希腊的几何学只是一种静态的几何,它既没有把 曲线看成一种动点的轨迹,更没有给出它的一般表示方法。文艺复兴运动以后, 哥白尼的日心说得到证实,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伽利略又证明 了炮弹等抛物体的弹道是抛物线,这就使几乎被人们忘记的阿波罗尼曾研究过 的圆锥曲线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意识到圆锥曲线不仅仅是依附在圆满锥 上的静态曲线,而且是与自然界的物体运动有密切联系的曲线。要计算行星运 行的椭圆轨道、求出炮弹飞行所走过的抛物线,单纯靠几何方法已无能为力。 古希腊数学家的几何学已不能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要想反映这类运 动的轨迹及其性质,就必须从观点到方法都要有一个新的变革,建立一种在运 动观点上的几何学。 古希腊数学过于重视几何学的研究,却忽视了代数方法。代数方法在东方 (中国、印度、阿拉伯)虽有高度发展,但缺少论证几何学的研究。后来,东 方高度发展的代数传入欧洲,特别是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数学在古希腊几何和
数学家简介 笛卡尔 东方代数的基础上有了巨大的发展。 笛卡尔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就在于将代数和几何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从而 创造了解析几何这门学科。 1619年在多瑙河的军营里,笛卡尔用大部分时间思考着他在数学中的新想 法:能不能用代数中的计算过程来代替几何中的证明呢?要这样做就必须找到 一座能连接(或说融合)几何与代数的桥梁—一使几何图形数值化。笛卡尔 用两条互相垂直且交于原点的数轴作为基准,将平面上的点位置确定下来,这 就是后人所说的笛卡尔坐标系。笛卡尔坐标系的建立,为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 架设了桥梁。它使几何中的点D与一个有序实数偶(x,)构成了一一对应关系。 坐标系里点的坐标按某种规则连续变化,那末,平面上的曲线就可以用方程来 表示。笛卡尔坐标系的建立,把过去并列的两个代数方法统一起来,从而使传 统的数学有了一个新的突破。 1760年2月日笛卡尔在斯德哥尔摩病逝。由于教会的阻止,仅有几个友人 为其送葬。其著作在他死后也被教会列为禁书。可是,这位对科学作出巨大贡 献的学者却受到广大科学家和革命者的敬仰和怀念。法国大革命之后,笛卡尔 的骨灰和遗物被送进法国历史博物馆。1819年其骨灰被移入圣日耳曼圣心堂中。 墓碑上镌刻着: 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 第一个为争取和捍卫理性权利而奋斗的人。 第3页共3页
数学家简介 笛卡尔 第 3 页 共 3 页 东方代数的基础上有了巨大的发展。 笛卡尔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就在于将代数和几何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从而 创造了解析几何这门学科。 1619 年在多瑙河的军营里,笛卡尔用大部分时间思考着他在数学中的新想 法:能不能用代数中的计算过程来代替几何中的证明呢?要这样做就必须找到 一座能连接(或说融合)几何与代数的桥梁———使几何图形数值化。笛卡尔 用两条互相垂直且交于原点的数轴作为基准,将平面上的点位置确定下来,这 就是后人所说的笛卡尔坐标系。笛卡尔坐标系的建立,为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 架设了桥梁。它使几何中的点 p 与一个有序实数偶(x,y)构成了一一对应关系。 坐标系里点的坐标按某种规则连续变化,那末,平面上的曲线就可以用方程来 表示。笛卡尔坐标系的建立,把过去并列的两个代数方法统一起来,从而使传 统的数学有了一个新的突破。 1760 年 2 月日笛卡尔在斯德哥尔摩病逝。由于教会的阻止,仅有几个友人 为其送葬。其著作在他死后也被教会列为禁书。可是,这位对科学作出巨大贡 献的学者却受到广大科学家和革命者的敬仰和怀念。法国大革命之后,笛卡尔 的骨灰和遗物被送进法国历史博物馆。1819 年其骨灰被移入圣日耳曼圣心堂中。 墓碑上镌刻着: 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 第一个为争取和捍卫理性权利而奋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