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理健康的标准理解1.心理健康的三个层次:(1)最低层次:没有心理疾病。即个体的心理活动表现没有达到临床心理学对有关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疾病症状;(2)中间层次:心理功能健全,社会适应良好;(3)最高层次(理想状态):自我实现。2.心理辅导的三个层次目标:(1)优化心理品质,促进主动发展;(2)预防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3)矫治心理疾病,恢复心理健康。【关心与提示】有问题可联系心理中心的老师寻求帮助3.巩固提高(15分钟)在课程中,针对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向同学们进行提问并进行小组交流。让同学们从自身出发,将自己带入情景当中,更注意有利于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让同学们将心理健康知识潜控制移默化的在生活中应用。活动4.归纳小结(15分钟)时间,结合教学目的以及重难点,对本讲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启发(1)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的良学生好状态);新生常见的心理适应问题(生活环境的适应问题、学习相关的问题、自我认识方面的问题、情感与早恋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上网(手机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理解 1.心理健康的三个层次: (1)最低层次:没有心理疾病。即个体的心理活动表现没有达到临床心理 学对有关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疾病症状; (2)中间层次:心理功能健全,社会适应良好; (3)最高层次(理想状态):自我实现。 2.心理辅导的三个层次目标: (1)优化心理品质,促进主动发展; (2)预防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3)矫治心理疾病,恢复心理健康。 【关心与提示】有问题可联系心理中心的老师寻求帮助 3. 巩固提高(15 分钟) 在课程中,针对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向同学们进 行提问并进行小组交流。让同学们从自身出发,将自己带入情景当中,更 有利于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让同学们将心理健康知识潜 移默化的在生活中应用。 4. 归纳小结(15 分钟) 结合教学目的以及重难点,对本讲主要内容进行总结。 (1)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的良 好状态);新生常见的心理适应问题(生活环境的适应问题、学习相关的问 题、自我认识方面的问题、情感与早恋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上网(手机 注意 控制 活动 时 间, 启发 学生
总结依赖)问题、非智力因素问题、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方法与途径(自我调整和求助专业人员)。(2)激励同学们在课后积极关注心理健康问题,使同学们能够运用心理健康的标准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引导同学们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并将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应用于生活,提高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能力,理论指导实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思考根据马斯洛和心理学家密特尔曼提出心理美国健康的十条标准回答自己是M否存在这些问题。训练作业如何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写出自己的十项优点和缺点,并小组讨论。布置节次教案第2节次教学内容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绪论授课类型理论课课时安排2目标1:掌握大学新生环境中面临的问题,如何应对常见心理问题,具备教学目的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能力。与要求目标2: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掌握大学新生环境中面临的问题,如何应对常见心理问题。教学重点【解决策略】:引导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分类,与学生共同探索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并鼓励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依赖)问题、非智力因素问题、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维护心理健康的 方法与途径(自我调整和求助专业人员)。 (2)激励同学们在课后积极关注心理健康问题,使同学们能够运用心理健 康的标准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引导同学们掌 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并将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应用于生活,提高维护 个体心理健康的能力,理论指导实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总结 方法 思 考 与 训 练 根据马斯洛和心理学家密特尔曼提出心理美国健康的十条标准回答自己是 否存在这些问题。 作 业 布 置 如何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写出自己的十项优点和缺点,并小组讨 论。 节次教案 第 2 节次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绪论 授课类型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 教学目的 与要求 目标 1:掌握大学新生环境中面临的问题,如何应对常见心理问题,具备 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能力。 目标 2: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 掌握大学新生环境中面临的问题,如何应对常见心理问题。 【解决策略】:引导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分类,与学生共同探索解决心理 问题的有效方法,并鼓励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教学难点【解决策略】:通过鼓励和引导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相处,提高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一)课堂讲授法:通过多媒体授课,运用PPT讲述专业基本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心理学理论最新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二)“12345”教学法:采用“1234”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利用小班教学、翻转角色,注重学生主体的选择、适应和可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有差异的学生个体都能得到最佳发展。教学方法(三)“12345”教学法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以学生为与手段中心(一个中心)、理论教学(必修课、通识课、学术报告三种教学类型)、辅助教学(线上、线下两个教学途径)、教学模式改革(小班教学、通感教育、翻转角色、互动课堂四个基本落脚点)。(四)德育激励法:从对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激励同学们将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应用于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情况白纸[1]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南京:科学出版社.2003参考资料[2]杨素华,孙新红.大学生积极心理培养.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3]胡谊,张亚,朱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教学内容及过程备注
教学难点 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解决策略】:通过鼓励和引导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相处,提高 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教学方法 与手段 (一)课堂讲授法:通过多媒体授课,运用 PPT 讲述专业基本理论,在 实际教学中结合心理学理论最新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二)“12345”教学法:采用“1234”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利用小班 教学、翻转角色,注重学生主体的选择、适应和可能,把学习的主动权 交给了学生,使有差异的学生个体都能得到最佳发展。 (三)“12345”教学法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以学生为 中心(一个中心)、理论教学(必修课、通识课、学术报告三种教学类 型)、辅助教学(线上、线下两个教学途径)、教学模式改革(小班教 学、通感教育、翻转角色、互动课堂四个基本落脚点)。 (四)德育激励法:从对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了解心 理健康的标准,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激励同学们将维护心理健康的 途径应用于实际学习和生活中。 教具使用 情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 多媒体课件 白纸 参考资料 [1]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杨素华,孙新红.大学生积极心理培养.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 [3]胡谊,张亚,朱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教学内容及过程 备注
1.导入新课(10分钟)案例(1)案例故事1:大学生离开父母生活上不适应的表现。导(2)案例故事2:进入大学校园后的困惑,并请同学们帮他们支招。入,启发(3)引导认知:作为进入大学后都会有一些在生活、学习、人际、情学生感等方面的不适。引导同学们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并将维护心理思考健康的途径应用于生活,提高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能力,理论指导实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2.讲授新课【理论教学】(50分钟)第三节新生常见的心理适应问题教一、新生常见的心理适应问题学【课堂互动】一位大学新生开启大学生活后面对种种问题和迷茫,他该内如何应对?请为他的问题支招。容1.环境的适应与【案例分析】王某某进入大学后,无法适应新的宿舍生活和大学氛围。教她存在什么问题?你能给她什么建议?启发学2.人际关系问题学生设思考【课堂互动】在宿舍因为生活习惯问题与舍友产生矛盾,他该如何解决计这些问题?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3.情感与恋爱问题4.自我认识方面的问题【名人分享】共同阅读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中的一段话,引导学生明确自我认知,有清晰的奋斗目标。5.学习心理问题【案例分析】面对高中和大学不同的学习方式,跟不上学习进度该如何应对?6.网络与手机依赖问题7.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学 设 计 1.导入新课(10 分钟) (1)案例故事 1:大学生离开父母生活上不适应的表现。 (2)案例故事 2:进入大学校园后的困惑,并请同学们帮他们支招。 (3)引导认知:作为进入大学后都会有一些在生活、学习、人际、情 感等方面的不适。引导同学们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并将维护心理 健康的途径应用于生活,提高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能力,理论指导实 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讲授新课 【理论教学】(50 分钟) 第三节新生常见的心理适应问题 一、新生常见的心理适应问题 【课堂互动】一位大学新生开启大学生活后面对种种问题和迷茫,他该 如何应对?请为他的问题支招。 1.环境的适应 【案例分析】王某某进入大学后,无法适应新的宿舍生活和大学氛围。 她存在什么问题?你能给她什么建议? 2.人际关系问题 【课堂互动】在宿舍因为生活习惯问题与舍友产生矛盾,他该如何解决 这些问题?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 3.情感与恋爱问题 4.自我认识方面的问题 【名人分享】共同阅读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中的一段话,引导学生 明确自我认知,有清晰的奋斗目标。 5.学习心理问题 【案例分析】面对高中和大学不同的学习方式,跟不上学习进度该如何 应对? 6.网络与手机依赖问题 7.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案例 导 入, 启发 学生 思考 启发 学生 思考
【案例分析】高中在重点班读书的男生,进入大学后却没有心思学习他存在什么问题?该如何应对?二、如何应对常见心理问题第四节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一、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符合实际的目标;了解自我;管理和调整情绪。二、心理健康八大法则(1)真实的快乐来自内心(2)认知自我才能接纳他人(3)正视现实是智慧的表现(4)积极心理是挑战挫折的法宝(5)世界上没有陌生的人(6)相信爱的力量(7)美德是幸福的原动力(8)身心健康才是真幸福三、心理问题的主动求助途径(1)求助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员做疏导工作。(2)求助热线,一旦有了严重心理危机,求助心理热线求助得到必要帮助。(3)网络对话方式,可以不暴露自己,又能充分散开心靡倾诉,可以及时有效的得到帮助
【案例分析】高中在重点班读书的男生,进入大学后却没有心思学习, 他存在什么问题?该如何应对? 二、如何应对常见心理问题 第四节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一、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符合实际的目标;了解自我;管理和调整情绪。 二、心理健康八大法则 (1)真实的快乐来自内心 (2)认知自我才能接纳他人 (3)正视现实是智慧的表现 (4)积极心理是挑战挫折的法宝 (5)世界上没有陌生的人 (6)相信爱的力量 (7)美德是幸福的原动力 (8)身心健康才是真幸福 三、心理问题的主动求助途径 (1)求助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员做疏导工作。 (2)求助热线,一旦有了严重心理危机,求助心理热线求助得到必要 帮助。 (3)网络对话方式,可以不暴露自己,又能充分敞开心扉倾诉,可以 及时有效的得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