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2影响减炼的因素(1)中和碱及其用量工业生产应用最广的是烧碱。碱炼时,耗用的总碱量包括2个部分:》一部分是中和游离脂肪酸的碱量,通常称为理论碱量,可通过计算求得;>另一部分则是为了满足工艺要求而额外超加的碱称之为超量碱理论碱量:理论碱量可按粗油的酸值或游离脂肪酸的百分含量计算。当粗油的游离脂肪酸以酸值表示时,则中和所需理论碱量为:2理论碱量=0.731×酸价(kg)
1.4.1.2 影响减炼的因素 (1)中和碱及其用量 • 工业生产应用最广的是烧碱。 • 碱炼时,耗用的总碱量包括2个部分: ➢ 一部分是中和游离脂肪酸的碱量,通常称为理论碱 量,可通过计算求得; ➢ 另一部分则是为了满足工艺要求而额外超加的碱, 称之为超量碱。 • 理论碱量:理论碱量可按粗油的酸值或游离脂肪酸 的百分含量计算。当粗油的游离脂肪酸以酸值表示 时,则中和所需理论碱量为: • 理论碱量=0.731×酸价(kg)
·酸价值:每吨油所消耗的烧碱的质量(kg·超碱量:、对于间歇式碱炼选择范围一般在粗油重量的0.05%-0.25%,质量特劣的粗油可控制在0.5%以内。·对于连续式的碱炼工艺,超量碱选择范围一般为粗油重量的10%-50%,油、碱接触时间长的工艺应偏低选取
• 酸价值:每吨油所消耗的烧碱的质量(kg) • 超碱量: • 对于间歇式碱炼选择范围一般在粗油重量 的0.05%-0.25%,质量特劣的粗油可控 制在0.5%以内。 • 对于连续式的碱炼工艺,超量碱选择范围 一般为粗油重量的10%-50%,油、碱接 触时间长的工艺应偏低选取
(2)碱液浓度:粗油酸值高、色深的应选用浓碱;粗油酸值低、色浅的则选用淡碱(3)碱炼温度:碱炼操作温度是影响工艺效果的碱炼重要因素。碱炼操作温度与粗油品质、石工艺及碱液浓度等有关。(4)混合搅拌:使碱液在油相中高度地分散。投碱时,混合或搅拌的强度必须强烈些,但皂粒絮凝时要放慢(5)杂质的影响:粗油中除游离脂肪酸杂质以外特别是一些胶溶性杂质、羟基化合物和色素等,对碱炼的效果也有重要的影响
(2)碱液浓度: 粗油酸值高、色深的应选用浓碱; 粗油酸值低、色浅的则选用淡碱。 (3)碱炼温度:碱炼操作温度是影响工艺效果的 重要因素。碱炼操作温度与粗油品质、碱炼 工艺及碱液浓度等有关。 (4)混合搅拌:使碱液在油相中高度地分散。投 碱时,混合或搅拌的强度必须强烈些,但皂粒 絮凝时要放慢。 (5)杂质的影响:粗油中除游离脂肪酸杂质以外, 特别是一些胶溶性杂质、羟基化合物和色素 等,对碱炼的效果也有重要的影响
1.4.1.3碱炼工艺碱炼工艺分间歇式和连续式2种。间歇式用于小型企其工艺过程如下:碱液软化水(去碱、皂)*过滤毛油→前处理→中和→静置沉降→含皂脱酸油一→洗涤→静置沉降→含水脱酸油→干燥或脱溶★过滤废水脱酸油富油皂脚→皂脚处理一回收油贫油皂脚
1.4.1.3 碱炼工艺 • 碱炼工艺分间歇式和连续式2种。间歇式用于小型企业, 其工艺过程如下: • 碱液 软化水(去碱、皂) • ↓ • 过滤毛油→前处理→中和→静置沉降→含皂脱酸油→洗涤→静置沉降→含水 脱酸油→干燥或脱溶 ↓ • 过滤 废水 • 脱酸油 富油皂脚→皂脚处理→回收油 • • 贫油皂脚
1.4.2蒸馏脱酸蒸馏脱酸法又称为物理精炼,这种脱酸法不用碱液中和,而是借甘油三酸酯和游离脂肪酸相对挥发度的不同,在高温、高真空下进行水蒸气蒸馏,使游离脂肪酸与低分子物质随着蒸汽一起排出,这种方法适合于高酸价油脂。、蒸馏脱酸对于椰子油、棕桐油、动物脂肪等低胶质油脂的精炼尤为理想
1.4.2 蒸馏脱酸 • 蒸馏脱酸法又称为物理精炼,这种脱酸法不 用碱液中和,而是借甘油三酸酯和游离脂肪 酸相对挥发度的不同,在高温、高真空下进 行水蒸气蒸馏,使游离脂肪酸与低分子物质 随着蒸汽一起排出,这种方法适合于高酸价 油脂。 • 蒸馏脱酸对于椰子油、棕桐油、动物脂肪等 低胶质油脂的精炼尤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