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脱胶·脱除油中胶体杂质的工艺过程称为脱胶而粗油中的胶体杂质以磷脂为主,故油厂常将脱胶称为脱磷。脱胶的方法有水化法、加热法、加酸法以及吸附法等
1.3 脱胶 • 脱除油中胶体杂质的工艺过程称为脱胶, 而粗油中的胶体杂质以磷脂为主,故油 厂常将脱胶称为脱磷。脱胶的方法有水 化法、加热法、加酸法以及吸附法等
1.3.1水化法脱胶·1:3.1.1基本原理·水化法脱胶是利用磷脂等类脂物分子中含有的亲水基,将一定数量的热水或稀的酸、碱、盐及其他电解质水溶液加到油脂中,使胶体杂质吸水膨胀并凝聚,从油中沉降析出而与油脂分离的一种精炼方法。沉淀出来的胶质称为油脚
1.3.1 水化法脱胶 • 1.3.1.1 基本原理 • 水化法脱胶是利用磷脂等类脂物分子中含有的亲 水基,将一定数量的热水或稀的酸、碱、盐及其 他电解质水溶液加到油脂中,使胶体杂质吸水膨 胀并凝聚,从油中沉降析出而与油脂分离的一种 精炼方法。 • 沉淀出来的胶质称为油脚
1.3.1.2影响因素·(U)加水量影响(与胶质量和温度都有关)·加水量(m)与粗油胶质含量(W)有如下关系:·低温水化(20一30℃) m=(0.5一 )W中温水化(60一65℃)m=(2一3)W高温水化(85一95℃)m=(3一3.5)W(目前常用)(2)操作温度:采用较高水化温度,加大水便于胶质沉淀,减少中性油损失
1.3.1.2 影响因素 • (l)加水量影响(与胶质量和温度都有关) • 加水量(m)与粗油胶质含量(W)有如下关系: • 低温水化(20—30℃) m=(0.5一 l)W • 中温水化(60—65℃) m=(2—3)W • 高温水化(85—95℃) m=(3—3.5)W(目 前常用) • (2)操作温度:采用较高水化温度,加大水 化量,便于胶质沉淀,减少中性油损失
·(3)混合强度:水化混合强度适度,防止乳化。一般水化搅拌速度大于絮凝搅拌速度。间歇式水化速度:60-70r/min,胶粒凝聚速度:30r/min。连续式水化速度:300r/min,絮凝时慢速搅拌·(4)电解质:添加电解质(食盐、碱等),中和电荷,促进凝聚。·(5)粗油的质量:预先过滤除去粕沫
• (3)混合强度:水化混合强度适度,防止 乳化。一般水化搅拌速度大于絮凝搅拌 速度。 间歇式水化速度:60-70r/min,胶粒凝 聚速度:30r/min。连续式水化速度: 300r/min,絮凝时慢速搅拌。 • (4)电解质:添加电解质(食盐、碱等) ,中和电荷,促进凝聚。 • (5)粗油的质量:预先过滤除去粕沫
1.3.1.3脱胶工艺()水化脱胶其工艺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2种间歇式工艺:(设备:水化罐)·过滤毛油→预热→加水水化→静置沉淀(保温)→分离→水化油→加热脱水→脱胶→粗磷脂油脚一→回收中性油→粗磷脂生产上多用连续式
1.3.1.3 脱胶工艺 (l) 水化脱胶 其工艺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2种。 间歇式工艺:(设备:水化罐) • 过滤毛油→预热→加水水化→静置沉淀(保温) →分离→水化油→加热脱水→脱胶 ↓ 粗磷脂油脚→回收中性油→粗磷脂 生产上多用连续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