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据对1991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88名选手的家庭状 况调査表明,这些家庭良好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和教 养方式对这些选手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看,其中就有重要的家庭 教育因素。如有人对142名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的调查研 究发现:家长或其他成员有劣迹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起着 消极诱导和熏染作用的占105%;家长丧失管教能力、放 任自流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占51.4%;家长娇纵、 偏袒致使孩子肆无忌惮从而违法犯罪的占16.9%;以上3 项占了78.8%
据对1991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88名选手的家庭状 况调查表明,这些家庭良好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和教 养方式对这些选手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看,其中就有重要的家庭 教育因素。如有人对142名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的调查研 究发现:家长或其他成员有劣迹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起着 消极诱导和熏染作用的占10.5%;家长丧失管教能力、放 任自流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占51.4%;家长娇纵、 偏袒致使孩子肆无忌惮从而违法犯罪的占16.9%;以上3 项占了78.8%。 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如美国的伯利,他是塔夫脱大学神学教授伯利博士的儿子,十 岁半进入哈佛大学,用三年时间结束了四年的课程。他的姐 姐丽娜,十五岁进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也与伯利同时于 1914年毕业。他的妹妹米勒和弟弟卢道夫也于1915年,一个 十四岁,一个十五岁进入大学。再如威纳,他是哈佛大学斯拉 夫语教授威纳博士的儿子,仅十岁就进塔夫脱大学,十四岁进 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十三岁获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妹妹康斯坦 斯1915年十四岁进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他的二妹贝尔特 十二岁进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而上述家庭的父亲都看过德 国人写的书《卡尔威特的教育》
如美国的伯利,他是塔夫脱大学神学教授伯利博士的儿子,十 三岁半进入哈佛大学,用三年时间结束了四年的课程。他的姐 姐丽娜,十五岁进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也与伯利同时于 1914年毕业。他的妹妹米勒和弟弟卢道夫也于1915年,一个 十四岁,一个十五岁进入大学。再如威纳,他是哈佛大学斯拉 夫语教授威纳博士的儿子,仅十岁就进塔夫脱大学,十四岁进 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十三岁获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妹妹康斯坦 斯1915年十四岁进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他的二妹贝尔特 十二岁进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而上述家庭的父亲都看过德 国人写的书《卡尔·威特的教育》。 典型案例
(2)家庭教育对社会的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依赖于它所存在的社会,家庭生活可以反 映出这个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在家庭里也在缔造未来的社会生活。这不 仅是家庭本身的结构、关系、风尚、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社会,而且通 过培养未来的社会公民深远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家庭对未来的社会公民 进行基本教育,逐渐诱导他们进入社会生活,接受种种道德准则,考虑 自己应持的立场和应起的作用。青少年和社会生活之间联系的主要媒介 可以说是他的家庭。所以父母教育下一代不仅是对自己的孩子负责,而 且是对社会负责。因此现代社会普遍重视家庭教育,很多国家的法律就 规定受教育是儿童应用的权利,而父母教育子女是对子女和国家应尽的 义务,这也关系到人类的未来
(2)家庭教育对社会的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依赖于它所存在的社会,家庭生活可以反 映出这个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在家庭里也在缔造未来的社会生活。这不 仅是家庭本身的结构、关系、风尚、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社会,而且通 过培养未来的社会公民深远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家庭对未来的社会公民 进行基本教育,逐渐诱导他们进入社会生活,接受种种道德准则,考虑 自己应持的立场和应起的作用。青少年和社会生活之间联系的主要媒介 可以说是他的家庭。所以父母教育下一代不仅是对自己的孩子负责,而 且是对社会负责。因此现代社会普遍重视家庭教育,很多国家的法律就 规定受教育是儿童应用的权利,而父母教育子女是对子女和国家应尽的 义务,这也关系到人类的未来
国际经验 联合国大会1959年通过的《孩子权利宣言》中写道:“所有孩子都有享受幸福 的权利”。为了使公众对全世界孩子的生活引起注意,联合国还曾规定一九七 九年为“国际儿童年”,这一年的口号是:“人类有责任把它所具有一切美德 传给孩子”。而这一重任首先应由父母来承担。有的国家还通过法律形式对家 庭教育进行具体规定。如联邦德国法律规定孩子应帮父母做家务事,这条法律 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然有效。勃留尔市法院还作了更详细的规定:孩 子们六岁以前不承担家务,六至十岁要帮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间、到商店买东 西;十至十四岁要在花园里劳动、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十四至十六岁要 擦洗汽车和在菜园里翻地;十六至十八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有的 国家还积极为父母创办学校,如苏联就有很多地方为父母办了社会大学,办求 入母的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
联合国大会1959年通过的《孩子权利宣言》中写道:“所有孩子都有享受幸福 的权利”。为了使公众对全世界孩子的生活引起注意,联合国还曾规定一九七 九年为“国际儿童年”,这一年的口号是:“人类有责任把它所具有一切美德 传给孩子”。而这一重任首先应由父母来承担。有的国家还通过法律形式对家 庭教育进行具体规定。如联邦德国法律规定孩子应帮父母做家务事,这条法律 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然有效。勃留尔市法院还作了更详细的规定:孩 子们六岁以前不承担家务,六至十岁要帮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间、到商店买东 西;十至十四岁要在花园里劳动、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十四至十六岁要 擦洗汽车和在菜园里翻地;十六至十八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有的 国家还积极为父母创办学校,如苏联就有很多地方为父母办了社会大学,办求 提高父母的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 国际经验
小结 总之,家庭教育通过促进家庭成员的发展来影响社会,同 时也反作用于家庭本身,给家庭带来和诸和幸福。它的重 要意义已被人们所认识。法国思想家福罗倍尔说过:“国 家的命运与其说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掌握在父母的 手里
小 结 总之,家庭教育通过促进家庭成员的发展来影响社会,同 时也反作用于家庭本身,给家庭带来和谐和幸福。它的重 要意义已被人们所认识。法国思想家福罗倍尔说过:“国 家的命运与其说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掌握在父母的 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