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逆:如hg=gh,则h-1hg=g=h-1gh,进而gh-1=h-1g,h-1也属于这个集合。两个结合,所有与g互易的元素形成群G的一个子群,记为Hg。第二步,根据拉格朗日定理,我们可以把群G按照Hg的陪集,分割为(goHg、81Hg、g2Hg、。这里取go为G中单位元素。现在我们要证明的是每个陪集中元素gihα,在ha取遍Hg中所有元素,也就是gihac取遍这个陪集中所有元素的时候,gihαg(giha)-1给出同一个g类中元素giggi1,且不同陪集给出的类中元素不同。这个证明是两个方面:1)同一陪集同一元素,对陪集中任意元素gihα,做gihαg(giha)-1,由于ha于9互易,结果都是gi8gi1。2)不同陪集不同元素,giHg与g;Hg两个陪集,给出元素为gi8gi1与gj88j1。如ggg=8j8,则有ggig=gg,进而ggig=g8g,这也就是说gi'g;属于Hg。这样,由重排定理知道Hg=gi"giHg,进而giHg=gjHg,与已知它们为两个不同陪集矛盾。因此,不同陪集做共轭操作给出不同类中元素。第三步,G中有n个元素,Hg阶为m,我们按Hg做陪集分解会有n/m个子群与陪集。每个陪集给出一个(相互不同的)g的同类元素,一共是n/m个。这也就是说g 的类中元素个数为 n/m。n/m 显然是n 的因子。现在我们再来回味一下之前说的两句话,1)一个群的单位元素自成一类,2)Abel群中每个元素自成一类。对于这两种情况,上面证明中用到的Hg就是群G本身,所以m=n,n/m=1。这个类中只有一个元素。上面说的共轭、类的概念的对象都是元素。在《子群和陪集》那一节,我们4
14 有逆:如hg = gh,则h −1hg = g = h −1gh,进而gh −1 = h −1g,h −1也属于这个集 合。 两个结合,所有与 g 互易的元素形成群 G 的一个子群,记为Hg。 第二步,根据拉格朗日定理,我们可以把群 G 按照Hg的陪集,分割为{g0Hg、g1Hg、 g2Hg、.}。这里取g0为 G 中单位元素。 现在我们要证明的是每个陪集中元素gihα,在hα取遍Hg中所有元素,也就是gihα 取遍这个陪集中所有元素的时候,gihαg(gihα ) −1给出同一个 g 类中元素giggi −1, 且不同陪集给出的类中元素不同。 这个证明是两个方面: 1) 同一陪集同一元素,对陪集中任意元素gihα,做gihαg(gihα ) −1,由于hα于 g 互易,结果都是giggi −1。 2) 不同陪集不同元素,giHg与gjHg两个陪集,给出元素为giggi −1与gjggj −1。如 giggi −1 = gjggj −1,则有gj −1 giggi −1 = ggj −1,进而gj −1 gig = ggj −1 gi,这也就是说 gj −1 gi属于Hg。这样,由重排定理知道Hg=gj −1 giHg,进而giHg = gjHg,与已知 它们为两个不同陪集矛盾。因此,不同陪集做共轭操作给出不同类中元素。 第三步,G 中有 n 个元素,Hg阶为 m,我们按Hg做陪集分解会有 n/m 个子群与 陪集。每个陪集给出一个(相互不同的)g 的同类元素,一共是 n/m 个。这也就 是说 g 的类中元素个数为 n/m。n/m 显然是 n 的因子。 现在我们再来回味一下之前说的两句话,1) 一个群的单位元素自成一类, 2) Abel 群中每个元素自成一类。对于这两种情况,上面证明中用到的Hg就是群 G 本身,所以 m=n,n/m=1。这个类中只有一个元素。 上面说的共轭、类的概念的对象都是元素。在《子群和陪集》那一节,我们
知道群中我们研究的对象除了元素,还有子群。因此,做个类比,上面提到的群元素共轭的概念原则上也可以推广到子群之间。定义1.9共轭子群:设H和K是群G的两个子群,若存在g属于G,使得K=gHg-1={ghg-1hEH)。这时,称H和K是共轭子群。由这个定义,我们知道:1)两个共轭的子群里面必有同类的元素;2)与元素共轭的传递性类似,子群共轭也有传递性。同时,与群元可以按类进行划分一样,((e)、(g1、g2)、(g3、g4、gs)、),群的子群也可以按共轭子群类来进行划分。比如,上例中,(e)自成一个共轭子群类,(e、gi]、(e,g2)是一个共轭子群类,等等。这些概念比较繁琐,有些教材中会提到,但后面用到的地方不多,我们这里稍微提一下。在类和子群的概念的结合中并不繁琐,同时我们以后也非常多用到的一个概念是不变子群,我们重点讲解。定义1.10设H是G的子群,如果H中所有元素的同类元素都属于H,则称H是G的不变子群(数学上一般称为正规子群)。不变子群是一种特殊的子群,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定理1.5设H是G的不变子群,那么对任意固定的f属于G,当ha取遍H中所有元素的时候,fhαf-1给出且仅仅一次给出H中所有元素。(这里对f的要求是f是任意一个属于G的固定元素即可,没要求它一定不属于H。f定了,fhaf-1就一对一得给出H中所有元素。)证明:(两步)第一步,对任意hp属于H,都可以由fhaf-1给出。这个很简单,因为 H是不变子群,所以取hα=f-1hgf,则fhaf-1就给出hg,而这个hα=f-1hgf,属于H的。第二步,属于H的不同的hα、hg,fhaf-1与fhgf-1不同。这个也很显然,因为如
知道群中我们研究的对象除了元素,还有子群。因此,做个类比,上面提到的群 元素共轭的概念原则上也可以推广到子群之间。 定义 1.9 共轭子群:设 H 和 K 是群 G 的两个子群,若存在 g 属于 G,使得𝐊 = 𝐠𝐇𝐠 −𝟏 = {𝐠𝐡𝐠 −𝟏 |𝐡 ∈ 𝐇}。这时,称 H 和 K 是共轭子群。 由这个定义,我们知道:1) 两个共轭的子群里面必有同类的元素;2) 与元 素共轭的传递性类似,子群共轭也有传递性。同时,与群元可以按类进行划分一 样,{{e}、{g1、g2}、{g3、g4、g5}、.},群的子群也可以按共轭子群类来进行 划分。比如,上例中,{e}自成一个共轭子群类,{e、g1}、{e,g2}是一个共轭子 群类,等等。这些概念比较繁琐,有些教材中会提到,但后面用到的地方不多, 我们这里稍微提一下。在类和子群的概念的结合中并不繁琐,同时我们以后也非 常多用到的一个概念是不变子群,我们重点讲解。 定义 1.10 设 H 是 G 的子群,如果 H 中所有元素的同类元素都属于 H,则称 H 是 G 的不变子群(数学上一般称为正规子群)。 不变子群是一种特殊的子群,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 定理 1.5 设 H 是 G 的不变子群,那么对任意固定的 f 属于 G,当hα取遍 H 中所 有元素的时候,fhαf −1给出且仅仅一次给出 H 中所有元素。 (这里对 f 的要求是 f 是任意一个属于 G 的固定元素即可,没要求它一定不属于 H。f 定了,fhαf −1就一对一得给出 H 中所有元素。) 证明:(两步) 第一步,对任意hβ属于 H,都可以由fhαf −1给出。这个很简单,因为 H 是不变子 群,所以取hα = f −1hβf,则fhαf −1就给出hβ,而这个hα = f −1hβf,属于 H 的。 第二步,属于 H 的不同的hα、hβ,fhαf −1与fhβf −1不同。这个也很显然,因为如
果fhαf-1与fhpf-1相同,则hα、hg相同,与假设矛盾(证毕)说了半天道理,现在看几个例子。例9.以加法为群的乘法,之前说过,有整数群,有实数群。我们也说过整数群是实数群的子群,现在看它是不是实数群的不变子群。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子群的同类元素是否属于这个子群?n,它的共轭元素是a+n-a=n本身,属于整数群,所以是不变子群。实际上,所有Abel群的子群都是其不变子群。因为每个元素自成一类,其同类元素自然在这个子群中。关于不变子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定理1.6不变子群的左陪集与右陪集是重合的。证明:利用定理1.5,说的是fHf=H,那么fH=Hf(证毕)。这样的话对于不变子群,我们在说陪集的时候,就不用说左陪集或右陪集,直接说陪集就可以了。除了上面那个性质,不变子群的陪集还有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性质,就是两个(非子群的)不同陪集中元素的乘积,必为第三个陪集中的元素。这个说的是什么呢?就是H是G的不变子群,由H,可将G分解为G=(goH、g1H、g2H、。这样的话在这一系列的陪集中,取giH与gjH这两个陪集中的元素gihα与g;hp相乘,结果是这样的:当g;H与g;H都不是goH时,必属于g;H与g;H外的另一个陪集;当g;H、g;H其中一个是goH时,必属于g;H与g;H中的另一个;g;H与g;H都是goH时,必属于goH。15
16 果fhαf −1与fhβf −1相同,则hα、hβ相同,与假设矛盾。 (证毕) 说了半天道理,现在看几个例子。 例9. 以加法为群的乘法,之前说过,有整数群,有实数群。我们也说过整数群 是实数群的子群,现在看它是不是实数群的不变子群。 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子群的同类元素是否属于这个子群?n,它的共轭 元素是 a+n-a=n 本身,属于整数群,所以是不变子群。 实际上,所有 Abel 群的子群都是其不变子群。因为每个元素自成一类, 其同类元素自然在这个子群中。 关于不变子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性质。 定理 1.6 不变子群的左陪集与右陪集是重合的。 证明: 利用定理 1.5,说的是 fHf-1=H,那么 fH=Hf(证毕)。 这样的话对于不变子群,我们在说陪集的时候,就不用说左陪集或右陪集, 直接说陪集就可以了。除了上面那个性质,不变子群的陪集还有另外一个更加重 要的性质,就是两个(非子群的)不同陪集中元素的乘积,必为第三个陪集中的 元素。 这个说的是什么呢?就是H是G的不变子群,由H,可将G分解为G={g0H、 g1H、g2H、.}。这样的话在这一系列的陪集中,取giH与gjH这两个陪集中的元 素gihα与gjhβ相乘,结果是这样的:当giH与gjH都不是g0H时,必属于giH与gjH外 的另一个陪集;当giH、gjH其中一个是g0H时,必属于giH与gjH中的另一个;giH 与gjH都是g0H时,必属于g0H
这里后两种情况很明显,第一种情况需要证一下。证明:(反证法gihaghg=gigjgjhagjhg=gigjha,hg,我们把gig;H这个陪集记作gkH。现在设gkH=giH,这个会导致gigjhahβ=gihy,进而gj=hyhg"hal。再由H是子群,得g;属于H,这样就与已知g;不属于H矛盾了。同理,如果gkH=gjH,就会有gigjhαhg=gihαgjhg=gjhy。这样的话,就有gihagjhpgj‘gj=gjhy,进而gihahg,g;=gjhy,进而gihahg,=gjhygj1=hy,进而g属于H了,同样与已知矛盾。(证毕)这样的话,根据上面提到的三种情况的性质,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基于不变子群的商群。定义1.11商群:设群G有不变子群H,由H将G分为goH、giH、g2H、….g.H、.小,把其中每个陪集看成一个新的元素,并由两个陪集中元素相乘得到另一陪集中的元素,定义新的元素乘法,即:陪集串新元素fogoHfi1giHf2g2H::fig;H..乘法规则对应关系:f = fkgihagjhp = gkhy这样得到的群(fo、f1、……、fi、…)称为G对其不变子群H的商群,记为G/H
这里后两种情况很明显,第一种情况需要证一下。 证明:(反证法) gihαgjhβ = gigjgj −1hαgjhβ = gigjhα′hβ,我们把gigjH 这个陪集记作gkH。 现在设gkH =giH,这个会导致gigjhα′hβ = gihγ,进而gj = hγhβ −1hα′ −1。再由 H 是 子群,得gj属于 H,这样就与已知gj不属于 H 矛盾了。 同理,如果gkH =gjH,就会有gigjhα′hβ = gihαgjhβ = gjhγ。这样的话,就有 gihαgjhβgj −1 gj = gjhγ,进而gihαhβ′gj = gjhγ,进而gihαhβ′ = gjhγgj −1=hγ′,进而 gi属于 H 了,同样与已知矛盾。 (证毕) 这样的话,根据上面提到的三种情况的性质,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基于不变子 群的商群。 定义 1.11 商群:设群 G 有不变子群 H,由 H 将 G 分为{𝐠𝟎𝐇、𝐠𝟏𝐇、𝐠𝟐𝐇、.、 𝐠𝐢𝐇、.},把其中每个陪集看成一个新的元素,并由两个陪集中元素相乘得到另 一陪集中的元素,定义新的元素乘法,即: 陪集串 新元素 𝐠𝟎𝐇 𝐟𝟎 𝐠𝟏𝐇 𝐟𝟏 𝐠𝟐𝐇 𝐟𝟐 ⋮ ⋮ 𝐠𝐢𝐇 𝐟𝐢 ⋮. ⋮ 乘法规则对应关系: 𝐠𝐢𝐡𝛂𝐠𝐣𝐡𝛃 = 𝐠𝐤𝐡𝛄 𝐟𝐢𝐟𝐣 = 𝐟𝐤 这样得到的群{𝐟𝟎、𝐟𝟏、.、𝐟𝐢、.}称为 G 对其不变子群 H 的商群,记为 G/H
说白了,就是把每个陪集当成一个新的元素,形成的新的结构。在导言的时候,我们说过群论研究的是集合的结构特征及其生成规律,这里的不变子群与其商群,就是群结构特征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把商群当成是群本身,以不变子群及其陪集为基本单元的一种超结构。关于这些概念,我们还是通过一个例子来作具体的理解。例10.D:群,它的元素是(e、d、f、a、b、c),乘法表见前面的表1,借助乘法表,先看它的分类情况。任何群,(e)自成一类。对D3群而言,a-1=a、b-1 = b、c-1 = c、d-1 = f、f-1 = d.对a,其同类元素有:d-1ad=fad=fb=c、f-1af=daf =dc=b、a-1aa=a、b-1ab =bab=bd= c、c-1ac= cac=cf=b、。因此,a 的同类元素有b、c。它们的阶都是2,也形成一个类。同理,d的同类元素是f,它们阶都是3,形成一个类。D群有三个类。之前我们讲过,它的子群有(e)、G、(e、a)、(e、b)、te、c)、(e、d、f)。其中,不变子群有(e)、G、(e、d、f),只有最后一个非平庸,记为H。再由H,可把G分解为(H、aH),作对应H对fo,aH对fi,商群G/H,就是一个由(fo、fi)组成的二阶循环群。1.4同构与同态到目前为止,我们讲的都是群自身的结构。群与群之间,也有结构关系。这节要讲的同构与同态,说的就是这个。定义1.12若从群G到群F上,存在一一对应的满唤射Φ,且这个唤射本身保持群的乘法运算规律不变,也就是说G中两个元素乘积的映射,等于群G中两个元素映射的乘积,则称群G与群F同构,记作G=F。映射Φ称为同构映射。18
18 说白了,就是把每个陪集当成一个新的元素,形成的新的结构。在导言的时 候,我们说过群论研究的是集合的结构特征及其生成规律,这里的不变子群与其 商群,就是群结构特征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把商群当成是群本身,以不 变子群及其陪集为基本单元的一种超结构。 关于这些概念,我们还是通过一个例子来作具体的理解。 例10. D3 群,它的元素是{e、d、f、a、b、c},乘法表见前面的表 1,借助乘法 表,先看它的分类情况。任何群,{e}自成一类。对 D3 群而言,a −1 = a、 b −1 = b、c −1 = c、d −1 = f、f −1 = d。 对 a,其同类元素有:d −1 ad = fad = fb = c、f −1 af = daf = dc = b、a −1 aa = a、b −1 ab = bab = bd = c、c −1 ac = cac = cf = b、。因此,a 的同类元素有 b、c。它们的阶都是 2,也形成一个类。 同理,d 的同类元素是 f,它们阶都是 3,形成一个类。D3 群有三个类。 之前我们讲过,它的子群有{e}、G、{e、a}、{e、b}、{e、c}、{e、d、f}。 其中,不变子群有{e}、G、{e、d、f},只有最后一个非平庸,记为 H。再 由 H,可把 G 分解为{H、aH},作对应 H 对 f0,aH 对 f1,商群 G/H,就 是一个由{f0、f1}组成的二阶循环群。 1.4 同构与同态 到目前为止,我们讲的都是群自身的结构。群与群之间,也有结构关系。这 节要讲的同构与同态,说的就是这个。 定义 1.12 若从群 G 到群 F 上,存在一一对应的满映射𝚽,且这个映射本身保 持群的乘法运算规律不变,也就是说 G 中两个元素乘积的映射,等于群 G 中两 个元素映射的乘积,则称群 G 与群 F 同构,记作 G≅F。映射𝚽称为同构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