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笔记本市场外部环境分析 1.笔记本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在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我国计算机产业持续保持较快发展,人民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将进一步刺激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及更新换代。随着我国信息化 建设的不断深化,信息化己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电子政务的稳步推进, 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升级以及农业信息化建设,都为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 空间。 (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第一,发展政策促进IT行业的发展 政府大力倡导发展信息化建设政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信息化 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 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中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 略,是IT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培育了行业用户对包括笔记本电脑在内的IT产品的持 续需求 第二,政府在鼓励IT行业发展方面相继制定了有关的政策法规 2003年《政府采购法》正式开始实施,政府采购法将政府采购工作全面纳入法制化管 理轨道:初步构建了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体系。在政府采购中,信息技术相关的设备产品和 服务无疑是一块大蛋糕,而法规第十条“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规定 将有力推动国内IT厂商的发展。 2004年《电子签名法》正式出台,《政务信息公开条例》、《政府网站的建设指南》等其 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立法的推进为电子政务的进展提供了强 有力的保障,也必将带动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 第三,零关税给IT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2005年,信息技术产品所涉及的251个税目将全部实现零关税,按照加入WT0的承诺, 我国将取消所有信息技术产品配额,外国企业不但可以在国内无股权比例限制、无地域限制 投资计算机硬件企业,而且可以在国内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服务以及基础电信和增值电信 服务。这给国内笔记本产业既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信息产品全面实现零关税 将进一步降低依赖进口的部分核心元件的成本,从而使笔记本产品具有新的降价空间,并可 能获得因降价而扩大的市场空间。但同时国外IT企业将生产基地大举向中国内地迁移,使 国内企业IT产品的生产不再独具区域性的低成本优势 (2)经济环境分析 2008年国际经济环境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首要因素是美国次级债危机究竟会对美国 和世界经济产生多大影响。我们认为,次级债危机的爆发使美国经济的潜在风险加大,但不 会严重危及世界经济。总体来看,虽然次级债危机的爆发增大了世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但2008年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仍将强于不利因素,因此世界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 基本因素没有变。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
14 (二)笔记本市场外部环境分析 1.笔记本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在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我国计算机产业持续保持较快发展,人民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将进一步刺激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及更新换代。随着我国信息化 建设的不断深化,信息化己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电子政务的稳步推进, 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升级以及农业信息化建设,都为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 空间。 (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第一,发展政策促进 IT 行业的发展 政府大力倡导发展信息化建设政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信息化 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 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中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 略,是 IT 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培育了行业用户对包括笔记本电脑在内的 IT 产品的持 续需求。 第二,政府在鼓励 IT 行业发展方面相继制定了有关的政策法规 2003 年《政府采购法》正式开始实施,政府采购法将政府采购工作全面纳入法制化管 理轨道;初步构建了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体系。在政府采购中,信息技术相关的设备产品和 服务无疑是一块大蛋糕,而法规第十条“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规定 将有力推动国内 IT 厂商的发展。 2004 年《电子签名法》正式出台,《政务信息公开条例》、《政府网站的建设指南》等其 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立法的推进为电子政务的进展提供了强 有力的保障,也必将带动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 第三,零关税给 IT 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2005 年,信息技术产品所涉及的 251 个税目将全部实现零关税,按照加入 WTO 的承诺, 我国将取消所有信息技术产品配额,外国企业不但可以在国内无股权比例限制、无地域限制 投资计算机硬件企业,而且可以在国内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服务以及基础电信和增值电信 服务。这给国内笔记本产业既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信息产品全面实现零关税 将进一步降低依赖进口的部分核心元件的成本,从而使笔记本产品具有新的降价空间,并可 能获得因降价而扩大的市场空间。但同时国外 IT 企业将生产基地大举向中国内地迁移,使 国内企业 IT 产品的生产不再独具区域性的低成本优势。 (2)经济环境分析 2008 年国际经济环境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首要因素是美国次级债危机究竟会对美国 和世界经济产生多大影响。我们认为,次级债危机的爆发使美国经济的潜在风险加大,但不 会严重危及世界经济。总体来看,虽然次级债危机的爆发增大了世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但 2008 年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仍将强于不利因素,因此世界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 基本因素没有变。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
出,由于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美国次债危机会对中国出口带来一定影 响,但改革开放会不断释放出生产力,中国完全能够对此从容应对,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快速 增长。既然中国能够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増长,那么消费者的购买力仍然是在上升的,依 然会增加笔记本电脑消费市场的购买量 3)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第一,我国的人口结构向城市化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我国每年净增人口约800°1000 万,其中城镇人口占比达40%左右,人口的城镇化比例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带动总费力的持 续上升。加大笔记本产品,特别是家用笔记本产品的消费能力 第二,家庭结构的变迁,主要由传统的“四代同堂”家庭向三口之家转变,单亲单身家 庭、无子女家庭逐渐增加:随着收入的增加以及有收入成员在家庭结构中比例的提高,家庭 消费的盈余空间越来越大,消费层次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三,文化水平的上升促进电脑普及。城市化进程稳中趋快,适龄人口受教育的机会增 加,平均文化程度呈总体性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进而带动电脑消费 需求的上升,个脑的使用在城镇市场开始进入普及阶段 第四,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电脑 也因此成为一当重要的工具。而电子消费和数码生活的兴起,更进一步改进和扩展了电脑的 功色和使用场合,电脑正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亲密伙伴。 4)技术环境分析 第一,笔记本电脑技术不断成熟,使笔记本电脑与台式电脑在性能上的差距越来越小, 而笔记本在便携性和移动性方面的优势更是台式电脑所无法比拟的。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进 步和无线应用环境的成熟,笔记本无线应用功能的充分发挥将对市场产生新的巨大的吸引 力,并将进一步推动笔记本替代台式电脑的趋势。笔记本电脑核心技术的更新越来越快,从 2003年 INTEL迅驰平台的推出到最新的双核技术的应用,仅笔记本电脑的芯片技术就己经 更新升级了5.6次。同时,芯片技术的研发改变了多年来简单追求速度和频率的发展方向, 更注重对笔记本综合性能的突破和提高。因此,关注不同性能特点的多种类型的芯片不断的 推向市场。技术的快速更新使笔记本电脑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渐缩短,而技术的多样化使笔记 本产品更加具备了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能力 第二,国内工T企业在核心技术能力上呈现两个特点:一是笔记本的生产基本采用代工 生产的方式,国内IT企业缺乏对笔记本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能力:二是在关键技术、专利和 标准方面受制于美、日、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对全球IT产业巨头的依赖程度非常高。 可喜的是国内的IT企业正在为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进行努力,2004年3月,闪联标准《信 息设备资源共享协调服务协议标准1.0版》正式提交到信息产业部,行业标准即将出台。“闪 联”标准组成立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关联应用”等技术,整合消费者所拥有的各种电子 设备,实现广电网、因特网和移动网的三网协同应用,“闪联”的出现,依托学术界和产业 界共同打造的核心技术基础,为中国的企业研发推广下一代家电1T设备抢先占领了一块重 要阵地 第三,计算机、通信及消费电子(3C)相互之间的融合呈现日益加快的趋势,这相继催生 了数字电视、掌上电脑等一系列产品的出现;今后,随着IT技术与传统产业的不断融合 将会带动更多新兴产品的产生
15 出,由于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美国次债危机会对中国出口带来一定影 响,但改革开放会不断释放出生产力,中国完全能够对此从容应对,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快速 增长。既然中国能够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那么消费者的购买力仍然是在上升的,依 然会增加笔记本电脑消费市场的购买量。 (3)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第一,我国的人口结构向城市化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我国每年净增人口约 800~1000 万,其中城镇人口占比达 40%左右,人口的城镇化比例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带动总费力的持 续上升。加大笔记本产品,特别是家用笔记本产品的消费能力。 第二,家庭结构的变迁,主要由传统的“四代同堂”家庭向三口之家转变,单亲单身家 庭、无子女家庭逐渐增加;随着收入的增加以及有收入成员在家庭结构中比例的提高,家庭 消费的盈余空间越来越大,消费层次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三,文化水平的上升促进电脑普及。城市化进程稳中趋快,适龄人口受教育的机会增 加,平均文化程度呈总体性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进而带动电脑消费 需求的上升,个脑的使用在城镇市场开始进入普及阶段。 第四,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电脑 也因此成为一当重要的工具。而电子消费和数码生活的兴起,更进一步改进和扩展了电脑的 功色和使用场合,电脑正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亲密伙伴。 (4)技术环境分析 第一,笔记本电脑技术不断成熟,使笔记本电脑与台式电脑在性能上的差距越来越小, 而笔记本在便携性和移动性方面的优势更是台式电脑所无法比拟的。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进 步和无线应用环境的成熟,笔记本无线应用功能的充分发挥将对市场产生新的巨大的吸引 力,并将进一步推动笔记本替代台式电脑的趋势。笔记本电脑核心技术的更新越来越快,从 2003 年 INTEL 迅驰平台的推出到最新的双核技术的应用,仅笔记本电脑的芯片技术就己经 更新升级了 5.6 次。同时,芯片技术的研发改变了多年来简单追求速度和频率的发展方向, 更注重对笔记本综合性能的突破和提高。因此,关注不同性能特点的多种类型的芯片不断的 推向市场。技术的快速更新使笔记本电脑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渐缩短,而技术的多样化使笔记 本产品更加具备了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能力。 第二,国内工 T 企业在核心技术能力上呈现两个特点:一是笔记本的生产基本采用代工 生产的方式,国内 IT 企业缺乏对笔记本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能力;二是在关键技术、专利和 标准方面受制于美、日、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对全球 IT 产业巨头的依赖程度非常高。 可喜的是国内的 IT 企业正在为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进行努力,2004 年 3 月,闪联标准《信 息设备资源共享协调服务协议标准 1.0 版》正式提交到信息产业部,行业标准即将出台。“闪 联”标准组成立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关联应用”等技术,整合消费者所拥有的各种电子 设备,实现广电网、因特网和移动网的三网协同应用,“闪联”的出现,依托学术界和产业 界共同打造的核心技术基础,为中国的企业研发推广下一代家电 1T 设备抢先占领了一块重 要阵地。 第三,计算机、通信及消费电子(3C)相互之间的融合呈现日益加快的趋势,这相继催生 了数字电视、掌上电脑等一系列产品的出现;今后,随着 IT 技术与传统产业的不断融合, 将会带动更多新兴产品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