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称样量:样品一般控制在干燥后的 残留物为1.5~3克;固态、浓稠态样品 控制在 3~5 克;含水分较高的样品控 制在 15~20 克; ⑷ 干燥条件干燥温度:①一般是 95~ 105 ℃;对含还原糖较多的食品应先 (50~60℃)干燥然后再105℃加热。② 对热稳定的谷物可用120~130 ℃干燥。 ③对于脂肪高的样品,后一次重量可能 高于前一次(由于脂肪氧化),应用前 一次的数据计算
(3)称样量:样品一般控制在干燥后的 残留物为1.5~3克;固态、浓稠态样品 控制在 3~5 克;含水分较高的样品控 制在 15~20 克; ⑷ 干燥条件干燥温度:①一般是 95~ 105 ℃;对含还原糖较多的食品应先 (50~60℃)干燥然后再105℃加热。② 对热稳定的谷物可用120~130 ℃干燥。 ③对于脂肪高的样品,后一次重量可能 高于前一次(由于脂肪氧化),应用前 一次的数据计算
(5)干燥时间:恒重——最后两次重量之 差 < 2 mg 。基本保证水分蒸发完全。 规定时间——根据经验,准确度要求不 高的。 对于易结块或形成硬皮的样品要加入定 量的海砂
(5)干燥时间:恒重——最后两次重量之 差 < 2 mg 。基本保证水分蒸发完全。 规定时间——根据经验,准确度要求不 高的。 对于易结块或形成硬皮的样品要加入定 量的海砂
以常压干燥法为例 [原理]:在一定的温度(95~105℃)和 压力(常压)下,将样品在烘箱中加热 干燥,除去水分,干燥前后样品的质量 之差为样品的水分含量。 [适用范围]: [样品的制备]a .采集,处理,保存过程 中,要防止组分发生变化,特别要防止 水分的丢失或受潮
以常压干燥法为例 [原理]:在一定的温度(95~105℃)和 压力(常压)下,将样品在烘箱中加热 干燥,除去水分,干燥前后样品的质量 之差为样品的水分含量。 [适用范围]: [样品的制备]a .采集,处理,保存过程 中,要防止组分发生变化,特别要防止 水分的丢失或受潮
b. 固体样品要磨碎(粉碎),谷类达18 目,其他30~40目。c. 液态样品要在水 浴上先浓缩,然后进干燥箱,不然烘箱 受不了。d.浓稠液体(糖浆、炼乳等): 加水稀释,最后要把加入的水除去。加 入海砂,海砂与玻璃棒在水浴上干燥后 入干燥箱,两者要知重量。 e.含水量﹥16%的谷类食品,采用两步干 燥法。如面包,切成薄片,自然风干 15~20h,再称量,磨碎,过筛,烘干
b. 固体样品要磨碎(粉碎),谷类达18 目,其他30~40目。c. 液态样品要在水 浴上先浓缩,然后进干燥箱,不然烘箱 受不了。d.浓稠液体(糖浆、炼乳等): 加水稀释,最后要把加入的水除去。加 入海砂,海砂与玻璃棒在水浴上干燥后 入干燥箱,两者要知重量。 e.含水量﹥16%的谷类食品,采用两步干 燥法。如面包,切成薄片,自然风干 15~20h,再称量,磨碎,过筛,烘干
[测定] 烘箱预热→称量皿横重m3 →准确称样+ 称量皿重 m1 →干燥1h→冷却30min→称 量→干燥1h→冷却30min→称量→ 反复 至恒重准确称样+称量皿重 m2 。 [结果计算] 水分% = ( m1 - m2 )/ (m1 - m3 ) ×100% 其它干燥法:红外线干燥、化学干燥等
[测定] 烘箱预热→称量皿横重m3 →准确称样+ 称量皿重 m1 →干燥1h→冷却30min→称 量→干燥1h→冷却30min→称量→ 反复 至恒重准确称样+称量皿重 m2 。 [结果计算] 水分% = ( m1 - m2 )/ (m1 - m3 ) ×100% 其它干燥法:红外线干燥、化学干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