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添加剂分类:1.酸度调节剂;2.抗结剂;3.消 泡剂;4.抗氧剂;5.漂白剂;6.膨松剂;7.胶姆糖基础 剂;8.着色剂:9.护色剂;10.乳化剂;11.酶制剂;12. 增味剂;13.面粉处理剂;14.被膜剂;15.水分保持剂; 16.营养强化剂;17.防腐剂;18.稳定和凝固剂;19.甜 味剂;20.增稠剂;21.香料;22.其他
• 我国食品添加剂分类:1.酸度调节剂;2.抗结剂;3.消 泡剂;4.抗氧剂;5.漂白剂;6.膨松剂;7.胶姆糖基础 剂;8.着色剂;9.护色剂;10.乳化剂;11.酶制剂;12. 增味剂;13.面粉处理剂;14.被膜剂;15.水分保持剂; 16.营养强化剂;17.防腐剂;18.稳定和凝固剂;19.甜 味剂;20.增稠剂;21.香料;22.其他
二、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1.增加食品的保藏性,防止腐败变质 ·2.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3.改善和提高食品的品质、质量 ·4.有利于食品加工操作 ·5.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6.满足其他特殊需要
二、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 1.增加食品的保藏性,防止腐败变质 • 2.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 3.改善和提高食品的品质、质量 • 4.有利于食品加工操作 • 5.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 6.满足其他特殊需要
三、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 的应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现代的食品添加剂,就没有近 代的食品工业。 全世界常用食品添加剂有上万种。年贸易额1998年 达150亿美元,其中香精及风味料50亿美元。年增长 率约2.5%-4%
三、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 的应用 • 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现代的食品添加剂,就没有近 代的食品工业。 • 全世界常用食品添加剂有上万种。年贸易额1998年 达150亿美元,其中香精及风味料50亿美元。年增长 率约2.5%-4%
四、食品添加剂的 安全性和卫生管理 ·(一)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一个新的食品添加剂是否安全,可以对其进行毒理学评价。按 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GB15193.1-1994) 规定,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分4个阶段,即: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 ·第二阶段:蓄积试验、致突变试验及代谢试验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包括繁殖、致畸试验)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四、食品添加剂的 安全性和卫生管理 • (一)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 一个新的食品添加剂是否安全,可以对其进行毒理学评价。按 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GB15193.1-1994) 规定,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分4个阶段,即: •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 • 第二阶段:蓄积试验、致突变试验及代谢试验 •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包括繁殖、致畸试验) •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是指一次性较大剂量投药 (添加剂)后,对动物体产生的作用进行判断。① ·半数致死量(LD50)是通常用来粗略地衡量急性毒性高 低的一个指标,是指能使一群试验动物中毒死亡一半的 投药(添加剂)剂量,单位以mg/kg体重表示。 受试物质主要应采用经口方式,急性毒性试验多用灌胃。 食品添加剂主要是使用经口LD50。急性毒性试验观察期 一般为1周,重点是观察24-48h内的反应症状,如有 迟发性中毒效应者,则要延长观察期至2-4星期
• 急性毒性试验是指一次性较大剂量投药 (添加剂)后,对动物体产生的作用进行判断。 • 半数致死量(LD50)是通常用来粗略地衡量急性毒性高 低的一个指标,是指能使一群试验动物中毒死亡一半的 投药(添加剂)剂量,单位以mg/kg体重表示。 • 受试物质主要应采用经口方式,急性毒性试验多用灌胃。 食品添加剂主要是使用经口LD50。急性毒性试验观察期 一般为1周,重点是观察24-48h内的反应症状,如有 迟发性中毒效应者,则要延长观察期至2-4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