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届国际化学教育大会上先后提出“普及全民的化学知识”, “使全社会公民都具有化学素养”,“唤起以及激励人们对这门使人惊异 的学科的兴趣”,“各国化学教育要适应当地的发展需要,对课程结构、 教学内容、实验仪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都应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等 等主张。我国著名的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要实 施“全面的化学教育”,并率先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此后,经过我国化 学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全面的化学教育”逐步成为化学教育的具有鲜明 时代特性的、重要的、核心的理论
在历届国际化学教育大会上先后提出“普及全民的化学知识” , “使全社会公民都具有化学素养” , “唤起以及激励人们对这门使人惊异 的学科的兴趣” , “各国化学教育要适应当地的发展需要,对课程结构、 教学内容、实验仪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都应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等 等主张。我国著名的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要实 施“全面的化学教育” ,并率先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此后,经过我国化 学教育工作者的努力, “全面的化学教育”逐步成为化学教育的具有鲜明 时代特性的、重要的、核心的理论
1998年,我国开始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教育部在2001年6月8日正式 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个《纲要》提出了“以学生发 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核心理念,并特别指出,”学生的发展”是指全 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 质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重视智力的片面发展
1998年,我国开始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教育部在2001年6月8日正式 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个《纲要》提出了“以学生发 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核心理念,并特别指出,”学生的发展”是指全 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 质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重视智力的片面发展
自此,我国化学教育理念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追求科学教育与人本 精神的和谐统一。人们逐渐认识到把所有的学生部培养成化学专门人才 是不需要、也不可能的。事实已经证明,以培养化学专门人才为目的, 会导致“抓了少数、丢了多数”,影响多数学生的发展,其负面效应很 大。化学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既然如此,化学教学就不应该以培养 人才为主旨,而应该以培养人为主旨。其实,培养人并不排斥培养人才 它跟培养人才不应该是对立的。使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地发展个性,成 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就能把培养人跟培养人才统一起来
自此,我国化学教育理念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追求科学教育与人本 精神的和谐统一。人们逐渐认识到把所有的学生部培养成化学专门人才 是不需要、也不可能的。事实已经证明,以培养化学专门人才为目的, 会导致“抓了少数、丢了多数”,影响多数学生的发展,其负面效应很 大。化学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既然如此,化学教学就不应该以培养 人才为主旨,而应该以培养人为主旨。其实,培养人并不排斥培养人才 ,它跟培养人才不应该是对立的。使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地发展个性,成 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就能把培养人跟培养人才统一起来
二、发挥化学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过去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分工带来了社会的进步,同 时也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一(某一方面的专家) 21世纪的社会需要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是需要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人,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与此相应,新世 纪的化学教育必须摆脱唯智主义,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发挥化学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过去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分工带来了社会的进步,同 时也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某一方面的专家) 21世纪的社会需要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是需要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人,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与此相应,新世 纪的化学教育必须摆脱唯智主义,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发挥化学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正确理解“全面发展”的涵义。 “全面发展”不是指各学科“门门全优”,门门优不见得就是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是指人在德、智、体、 美各方面和谐的发展。 《化学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发展规定P16 1.更新课程理念,积极推进改革 2.全面考虑教育目标,做到两个“统一” 3.努力转变学习方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二、发挥化学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正确理解“全面发展”的涵义。 “全面发展”不是指各学科“门门全优”,门门优不见得就是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是指人在德、智、体、 美各方面和谐的发展。 《化学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发展规定P16 1.更新课程理念,积极推进改革 2.全面考虑教育目标,做到两个“统一” 3.努力转变学习方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