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存货 本章概述 本章内容提要 存货是企业中重要的流动资产项目。本章阐述了存货的确认、计量和记录方法,属于教 材“会计要素”内容中的重点章节之一。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存货的计量,存货的计量在每年 的试题中都会有所体现,考点主要集中在入账价值的计算、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存货简化核 算方法对发出成本的计算等内容 对于存货的确认,考生应知晓:(1)存货的概念和确认条件,并据此来理解工程物资、 特种储备物资、专项储备资产、购货约定、受托代销商品为什么不是企业的存货:(2)存货 跌价准备的确认条件,在何种情形下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作为一项实物资产,存货在会计核算上既要以实物计量,又要以价值计量。在实物计量 上,有永续盘存制和实物盘存制两种方法。在价值计量上,存货取得时价值入账的基础是历 史成本,但在期末时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考生应熟练地掌握:(1)存货入账价 值的确定。存货的取得有多种渠道,包括外购和自制、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债务重组取 得、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盘盈等,在会计核算上,不同渠道取得的存货,其入账价值的确定 也有所不同。(2)存货的三种简化核算方法,即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零售价法如何确定 和计算存货成本。(3)可变现净值如何确定。在计算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首先要区分存货 的持有目的是以备出售还是以备消耗,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确定原材料、商品或产成品的 可变现净值 对于存货的记录,主要了解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核算中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以及盘盈、盘亏和毁损的存货如何进行账务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和行业制度相比,新制度、 新准则对于盘盈、盘亏和毁损的存货,在报批处理程序上是不同的,即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 或厂长(经理)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应处理完毕。如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 批准的,应先行处理,并在报表附注中说明,其后处理金额与已处理金额不一致的,按其差 额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年初数。 对于存货的报告,考生应了解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存货项目应包括那些会计科目的余额。 、历年试题分析 年度题型分值考点 1998单项选择题3毛利率法 1999单项选择题2零售价法、存货相关损失的会计处理
第三章 存货 本章概述 一、本章内容提要 存货是企业中重要的流动资产项目。本章阐述了存货的确认、计量和记录方法,属于教 材“会计要素”内容中的重点章节之一。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存货的计量,存货的计量在每年 的试题中都会有所体现,考点主要集中在入账价值的计算、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存货简化核 算方法对发出成本的计算等内容。 对于存货的确认,考生应知晓:(1)存货的概念和确认条件,并据此来理解工程物资、 特种储备物资、专项储备资产、购货约定、受托代销商品为什么不是企业的存货;(2)存货 跌价准备的确认条件,在何种情形下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作为一项实物资产,存货在会计核算上既要以实物计量,又要以价值计量。在实物计量 上,有永续盘存制和实物盘存制两种方法。在价值计量上,存货取得时价值入账的基础是历 史成本,但在期末时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考生应熟练地掌握:(1)存货入账价 值的确定。存货的取得有多种渠道,包括外购和自制、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债务重组取 得、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盘盈等,在会计核算上,不同渠道取得的存货,其入账价值的确定 也有所不同。(2)存货的三种简化核算方法,即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零售价法如何确定 和计算存货成本。(3)可变现净值如何确定。在计算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首先要区分存货 的持有目的是以备出售还是以备消耗,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确定原材料、商品或产成品的 可变现净值。 对于存货的记录,主要了解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核算中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以及盘盈、盘亏和毁损的存货如何进行账务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和行业制度相比,新制度、 新准则对于盘盈、盘亏和毁损的存货,在报批处理程序上是不同的,即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 或厂长(经理)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应处理完毕。如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 批准的,应先行处理,并在报表附注中说明,其后处理金额与已处理金额不一致的,按其差 额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年初数。 对于存货的报告,考生应了解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存货项目应包括那些会计科目的余额。 二、历年试题分析 年度 题型 分值 考点 1998 单项选择题 3 毛利率法 1999 单项选择题 2 零售价法、存货相关损失的会计处理
2000单项选择题3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存货损失的会计处理、计划成本法 多项选择题2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 2001单项选择题3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存货的期末计价、零售价法 多项选择题2存货盘亏或毁损的会计处理 2002单项选择题2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毛利率法 多项选择题2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 2003单项选择题2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 2004单项选择题1.5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 多项选择题2存货会计处理 三、本章变化内容 与2004年教材相比,本章内容无变化。 3.1.1存货的概念 下一知识点 I.历年考题 (无) I.知识点讲解 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 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从存货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存货是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有形资产,包括 (1)为销售而储存的有形资产,如商品、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等 (2)为耗用而储存的有形资产,如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备品备件等 I.知识点练习 (无) 3.1.2存货的确认条件 上一知识点下一知识点 I.历年考题 (无)
2000 单项选择题 3 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存货损失的会计处理、计划成本法 多项选择题 2 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 2001 单项选择题 3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存货的期末计价、零售价法 多项选择题 2 存货盘亏或毁损的会计处理 2002 单项选择题 2 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毛利率法 多项选择题 2 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 2003 单项选择题 2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 2004 单项选择题 1.5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 多项选择题 2 存货会计处理 三、本章变化内容 与 2004 年教材相比,本章内容无变化。 3.1.1 存货的概念 下一知识点 I.历年考题 (无) II.知识点讲解 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 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从存货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存货是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有形资产,包括: (1)为销售而储存的有形资产,如商品、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等; (2)为耗用而储存的有形资产,如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备品备件等。 III.知识点练习 (无) 3.1.2 存货的确认条件 上一知识点 下一知识点 I.历年考题 (无)
I.知识点讲解 任何资产的确认,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标准:一是符合资产定义,二是金额能够可靠地计 量。如果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即使符合资产的定义,满足资产的三个特征,也不能将其确 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同样,一个项目要确认为存货,首先要符合存货的概念,其次要同时 符合存货的两个确认条件:一是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由此可见 工程物资、特种储备物资、专项储备资产不是企业的存货 由于储存目的不是以备销售或耗用,所以工程物资、特种储备物资、专项储备资产不符 合存货的概念,因而不是企业的存货。“工程物资”是企业会计制度单设的一个会计科目 至于特种储备物资和专项储备资产如何核算,企业会计制度没有明确。在实务中,企业可以 根据情况,将“特种储备物资”和“专项储备资产”单设会计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 “其他长期资产”项目中列示 (二)购货约定不是企业的存货 购货约定是未来事项,不符合资产定义中“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特点。既然不符 合资产定义,自然也就不应作为资产确认,更不会形成企业的存货了 (三)受托代销商品不是企业的存货 受托代销商品是指接受他方委托代其销售的商品,受托方并没有取得商品所有权上的主 要风险和报酬,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因此,代销商品应作为委托方而不是受托方的存货处理 不能确认为受托方的资产。企业收到受托代销商品的时候,应该借记“受托代销商品”科目 贷记“代销商品款”科目,将受托代销商品纳入账内核算。但是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受 托代销商品”科目与“代销商品款”科目余额均填入“存货”项目并且借贷金额相互冲销, 事实上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并没有包括受托代销商品,即受托代销商品在资产负债表 中并没有确认为一项资产。将受托代销商品纳入账内核算的目的,主要为了便于企业加强对 存货的实物管理,保证受托代销商品的安全 (四)受托加工物资不是企业的存货
II.知识点讲解 任何资产的确认,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标准:一是符合资产定义,二是金额能够可靠地计 量。如果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即使符合资产的定义,满足资产的三个特征,也不能将其确 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同样,一个项目要确认为存货,首先要符合存货的概念,其次要同时 符合存货的两个确认条件:一是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由此可见: (一)工程物资、特种储备物资、专项储备资产不是企业的存货 由于储存目的不是以备销售或耗用,所以工程物资、特种储备物资、专项储备资产不符 合存货的概念,因而不是企业的存货。“工程物资”是企业会计制度单设的一个会计科目, 至于特种储备物资和专项储备资产如何核算,企业会计制度没有明确。在实务中,企业可以 根据情况,将“特种储备物资”和“专项储备资产”单设会计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 “其他长期资产”项目中列示。 (二)购货约定不是企业的存货 购货约定是未来事项,不符合资产定义中“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特点。既然不符 合资产定义,自然也就不应作为资产确认,更不会形成企业的存货了。 (三)受托代销商品不是企业的存货 受托代销商品是指接受他方委托代其销售的商品,受托方并没有取得商品所有权上的主 要风险和报酬,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因此,代销商品应作为委托方而不是受托方的存货处理, 不能确认为受托方的资产。企业收到受托代销商品的时候,应该借记“受托代销商品”科目, 贷记“代销商品款”科目,将受托代销商品纳入账内核算。但是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受 托代销商品”科目与“代销商品款”科目余额均填入“存货”项目并且借贷金额相互冲销, 事实上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并没有包括受托代销商品,即受托代销商品在资产负债表 中并没有确认为一项资产。将受托代销商品纳入账内核算的目的,主要为了便于企业加强对 存货的实物管理,保证受托代销商品的安全。 (四)受托加工物资不是企业的存货
受托加工物资是指接受他方委托物资代其加工商品,受托方也没有取得物资所有权上的 主要风险和报酬,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企业对受托加工物资不进行价值核算,只设置“受托 加工来料”备查账,核算收发结存数量。受托加工物资平时不纳入账内核算,在期末资产负 债表上也不列示这部分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存货确认的依据是法人财产权(法定产权),由此会产生两种情形 是“不在库作为存货”,如在途商品、尚未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发出商品属于企业的存货 二是“在库不作为存货”,如受托代销商品、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但尚未发出的商品不属于企 业的存货 I.知识点练习 1.[多项选择题]下列各种物资中,应当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有( A.委托加工材料 B.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C.低值易耗品 D.在产品 E.工程物资 查看答案 【答案】ABCD 【解析】由于储存目的不是以备销售或耗用,所以工程物资不是企业的存货 2.[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物品中,属于企业的存货有()。 A.在途材料 B.委托加工材料 C.自制半成品 D.特种储备物资 E.受托加工物资 查看答案 【答案】ABC 【解析】由于储存目的不是以备销售或耗用,所以特种储备物资不是企业的存货。受托 加工物资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企业对受托加工物资不进行价值核算,只设置“受托加工来料
受托加工物资是指接受他方委托物资代其加工商品,受托方也没有取得物资所有权上的 主要风险和报酬,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企业对受托加工物资不进行价值核算,只设置“受托 加工来料”备查账,核算收发结存数量。受托加工物资平时不纳入账内核算,在期末资产负 债表上也不列示这部分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存货确认的依据是法人财产权(法定产权),由此会产生两种情形:一 是“不在库作为存货”,如在途商品、尚未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发出商品属于企业的存货; 二是“在库不作为存货”,如受托代销商品、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但尚未发出的商品不属于企 业的存货。 III.知识点练习 1.[多项选择题]下列各种物资中,应当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有( )。 A.委托加工材料 B.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C.低值易耗品 D.在产品 E.工程物资 查看答案 【答案】ABCD 【解析】由于储存目的不是以备销售或耗用,所以工程物资不是企业的存货。 2.[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物品中,属于企业的存货有( )。 A.在途材料 B.委托加工材料 C.自制半成品 D.特种储备物资 E.受托加工物资 查看答案 【答案】ABC 【解析】由于储存目的不是以备销售或耗用,所以特种储备物资不是企业的存货。受托 加工物资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企业对受托加工物资不进行价值核算,只设置“受托加工来料
备查账。 3.1.3存货的分类 上一知识点下一知识点 I.历年考题 (无) I.知识点讲解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存货》的规定,存货主要包括 1.原材料:指工业企业的原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 包装材料、燃料等 2.在产品:指工业企业正在制造尚未完工的生产物。在产品包括正在加工,已加 工完毕尚未检验、已检验尚未入库的产品。 3.半成品:指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 很多考生容易混淆“在产品”和“半成品”的概念。在产品和半成品都是企业尚未 完工的生产物,但在产品强调“正在制造”,存留于车间;半成品强调“已检验合格交付”, 存留于半成品仓库。因此,区分的关键要看是否入库。 4.产成品:指工业企业完工并验收入库的产品、代制品和代修品。 5.商品:指可供销售的物品。工业企业的商品包括产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 商业企业的商品包括外购和委托加工的各种商品 6.包装物:指出租、出售、出借的,用于包装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容器。 需要注意的是,包装物仅指容器,不包括包装材料,包装材料在原材料中核算:包 装物仅指出租、出售、出借所用,自用的应作为固定资产或低值易耗品核算。采用五五摊销 法、净值摊销法的企业,包装物应设置“库存未用包装物”、“库存已用包装物”、“出租包装
备查账。 3.1.3 存货的分类 上一知识点 下一知识点 I.历年考题 (无) II.知识点讲解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规定,存货主要包括: 1.原材料:指工业企业的原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 包装材料、燃料等。 2.在产品:指工业企业正在制造尚未完工的生产物。在产品包括正在加工,已加 工完毕尚未检验、已检验尚未入库的产品。 3.半成品:指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 很多考生容易混淆“在产品”和“半成品”的概念。在产品和半成品都是企业尚未 完工的生产物,但在产品强调“正在制造”,存留于车间;半成品强调“已检验合格交付”, 存留于半成品仓库。因此,区分的关键要看是否入库。 4.产成品:指工业企业完工并验收入库的产品、代制品和代修品。 5.商品:指可供销售的物品。工业企业的商品包括产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 商业企业的商品包括外购和委托加工的各种商品。 6.包装物:指出租、出售、出借的,用于包装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容器。 需要注意的是,包装物仅指容器,不包括包装材料,包装材料在原材料中核算;包 装物仅指出租、出售、出借所用,自用的应作为固定资产或低值易耗品核算。采用五五摊销 法、净值摊销法的企业,包装物应设置“库存未用包装物”、“库存已用包装物”、“出租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