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外币业务 本章概述 、本章内容提要 外币业务是指企业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其他货币进行款项收付、往来结算的 经济业务。外币业务的关键是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其他货币(而非外国货币) 计价和结算的交易或事项。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 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 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可见,我国 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是可以选择的,企业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不同,其外币包括的范 围也就不同。因此,外币业务并不等于与外国客户进行的交易或事项,并不等 于采用外国货币计价和结算:同样,也不能将企业与国内客户进行的交易或事项 都排除在外币业务之外。比如,我国某企业根据业务收支情况,选择美元作为 记账本位币,当其与美国某企业发生交易事项时,如果是以美元作为计价和结算 的货币单位,则对于我国的该企业来说就不是外币业务 本章的内容包括外币业务会计处理和外币报表折算。对于外币业务的会计处 理,考生应掌握外币兑换业务、外币购销业务、外币借款业务、接受外币资本 投资等业务的外币折算、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及其账务处理:对于外币报表折算, 考生应掌握现行汇率法、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和时态 法下,对会计报表不同项目应采用何种汇率折算,折算的差额如何处理,并了解 我国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方法。 、历年试题分析 年度 题型 分值考点 1998 单项选择题1.5汇兑损益的计算 多项选择题|2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单项选择题|1 汇兑损益的计算 1999 多项选择题|2|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2000 计算及账务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 2001 单项选择题||汇兑损益的计算 单项选择题||外币业务折算汇率的选择 2002 计算及账务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 2003 单项选择题|汇兑损益的计算 2004 p|在综合题中和建造合同收入结合出题
第十二章 外币业务 本章概述 一 、 本章内容 提要 外币业务是指企业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其他货币进行款项收付、往来结算的 经济业务。外币业务的关键是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其他货币(而非外国货 币) 计价和结算的交易或事项。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 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 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可见,我国 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是可以选择的,企业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不同,其外币包括的范 围也 就不同。因此,外币业务并不等于与外国客户进行的交易或事项,并不等 于采用外国货币计价和结算;同样,也不能将企业与国内客户进行的交易或事项 都排除在外 币业务之外。比如,我国某企业根据业务收支情况,选择美元作为 记账本位币,当其与美国某企业发生交易事项时,如果是以美元作为计价和结算 的货币单位,则对 于我国的该企业来说就不是外币业务。 本章的内容包括外币业务会计处理和外币报表折算。对于外币业务的会计处 理,考生应掌握外币兑换业务、外币购销业务、外币借款业务、接受外币 资本 投资等业务的外币折算、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及其账务处理;对于外币报表折算, 考生应掌握现行汇率法、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和时 态 法下,对会计报表不同项目应采用何种汇率折算,折算的差额如何处理,并了解 我国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方法。 二 、 历年试题 分析 年度 题型 分值 考点 1998 单项选择题 1.5 汇兑损益的计算 多项选择题 2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1999 单项选择题 1 汇兑损益的计算 多项选择题 2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2000 计算及账务 题 5 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 2001 单项选择题 1 汇兑损益的计算 2002 单项选择题 1 外币业务折算汇率的选择 计算及账务 题 7 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 2003 单项选择题 2 汇兑损益的计算 2004 ―― 0 在综合题中和建造合同收入结合出题
三、本章变化内容 与2004年教材相比,本章内容无变化 12.1.1外币账务会计处理 下一知识点 1.历年考题 I.知识点讲解 外币业务的账务处理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外币统账制,二是外币分账制。教材主要介 绍外币统账制下账户设置及其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1.外币统账制:是指外币统账制是指业务发生时将外币折算为本位币,并以此编制本 位币会计报表。这种方法为一般企业采用 2.外币分账制:是指分别采用不同外币进行会计核算并编制外币会计报表,期末将外 币报表折算为本位币会计报表,并与本位币报表汇总编制企业会计报表。金融机构一般采用 这种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I.知识点练习 12.1.2外币账户 上一知识点下一知识点 I.历年考题 (无) I.知识点讲解 企业核算外币业务时,应设置相应的外币账户。发生外币业务时,涉及的外币账户应以 外币金额和本位币金额同时登记,涉及的非外币账户只需以本位币金额登记。对于国内企业 而言,一般情况下,本位币金额即为人民币金额 外币账户包括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以及外币结算的债权和债务账户。其中,外币结 算的债权账户包括应收款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和 预付账款等:外币结算的债务账户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款项(应付账款、应付票 据、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等。 在会计期间(月份、季度、年度)终了时,应当对外币账户中的外币金额以期末市场汇 率进行折算,折算的金额与外币账户的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即为汇兑损益。对汇兑损益 进行账务处理后,期末外币账户的人民币金额也就变成了外币金额以期末市场汇率折算后的
三 、 本 章变化内 容 与 2004 年教材相比,本章内容无变化。 12.1.1 外币账务会计处理 下一知识点 I.历年考题 (无) II.知识点讲解 外币业务的账务处理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外币统账制,二是外币分账制。教材主要介 绍外币统账制下账户设置及其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1.外币统账制:是指外币统账制是指业务发生时将外币折算为本位币,并以此编制本 位币会计报表。这种方法为一般企业采用。 2.外币分账制:是指分别采用不同外币进行会计核算并编制外币会计报表,期末将外 币报表折算为本位币会计报表,并与本位币报表汇总编制企业会计报表。金融机构一般采用 这种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III.知识点练习 12.1.2 外币账户 上一知识点 下一知识点 I.历年考题 (无) II.知识点讲解 企业核算外币业务时,应设置相应的外币账户。发生外币业务时,涉及的外币账户应以 外币金额和本位币金额同时登记,涉及的非外币账户只需以本位币金额登记。对于国内企业 而言,一般情况下,本位币金额即为人民币金额。 外币账户包括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以及外币结算的债权和债务账户。其中,外币结 算的债权账户包括应收款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和 预付账款等;外币结算的债务账户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款项(应付账款、应付票 据、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等。 在会计期间(月份、季度、年度)终了时,应当对外币账户中的外币金额以期末市场汇 率进行折算,折算的金额与外币账户的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即为汇兑损益。对汇兑损益 进行账务处理后,期末外币账户的人民币金额也就变成了外币金额以期末市场汇率折算后的
金额。 I.知识点练习 12.1.3外币折算采用的汇率 知识点下一知识点 I.历年考题 1.[1998年单选题]某企业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当日的市场汇率进行核算,按月计 算汇兑损益。1月20日销售价款为20万美元产品一批,货款尚未收到,当日的市场汇率为 1美元=825元人民币。1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8元人民币。2月28日市场汇 率为1美元=823元人民币,货款于3月2日收回。该债权2月份发生的汇兑收益为() 万元。 A.0.60 B.0.40 D.-0.40 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20×8.23-20×828=-1(万元) 2.[1999年单选题]某企业外币业务采用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核算。该企业本月月初持有 30000美元,月初市场汇率为1美元=83元人民币。本月15日将其中的10000美元售给中 国银行,当日中国银行美元买入价为1美元=820元人民币,市场汇率为1美元=8.24元 人民币。企业售出该笔美元时应确认的汇兑收益为()元 A 000 B.-600 400 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10000×8.20-10000×8.24=-400(万元) 3.[2001年单选题]某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日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 按月计算汇兑损益。20×0年6月20日从境外购买零配件一批,价款总额为500万美元, 货款尚未支付,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1元人民币。6月30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 =822元人民币。7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3元人民币。该外币债务7月份所发 生的汇兑损失为()万元人民币 A B.-5
金额。 III.知识点练习 12.1.3 外币折算采用的汇率 上一知识点 下一知识点 I.历年考题 1.[1998 年单选题]某企业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当日的市场汇率进行核算,按月计 算汇兑损益。1 月 20 日销售价款为 20 万美元产品一批,货款尚未收到,当日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25 元人民币。1 月 31 日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28 元人民币。2 月 28 日市场汇 率为 1 美元=8.23 元人民币,货款于 3 月 2 日收回。该债权 2 月份发生的汇兑收益为( ) 万元。 A.0.60 B.0.40 C.-1 D.-0.40 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20×8.23-20×8.28=-1(万元) 2.[1999 年单选题]某企业外币业务采用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核算。该企业本月月初持有 30000 美元,月初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3 元人民币。本月 15 日将其中的 10000 美元售给中 国银行,当日中国银行美元买入价为 1 美元=8.20 元人民币,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24 元 人民币。企业售出该笔美元时应确认的汇兑收益为( )元。 A.-1000 B.-600 C.-400 D.0 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10000×8.20-10000×8.24=-400(万元) 3.[2001 年单选题]某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日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 按月计算汇兑损益。20×0 年 6 月 20 日从境外购买零配件一批,价款总额为 500 万美元, 货款尚未支付,当日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21 元人民币。6 月 30 日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 =8.22 元人民币。7 月 31 日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23 元人民币。该外币债务 7 月份所发 生的汇兑损失为( )万元人民币。 A.-10 B.-5
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8.23-8.22)×500=5(万元) 4.[2002年单选题]在投资合同已约定有折算汇率的情况下,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收到外币资本投资时应采用的折算方法是()。 A.收到的外币资产和实收资本均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 B.收到的外币资产和实收资本均按收到当日的汇率折算 C.收到的外币资产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实收资本按收到当日的汇率折算 D.收到的外币资产按收到当日的汇率折算,实收资本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 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无论有否合同约定折算汇率,外币资产应按收到当日的汇率折算,有合同 约定折算汇率的,实收资本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其差额记入资本公积。 结章汇点C03年单选题甲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按月 结算汇兑损益。2002年3月20日,该公司自银行购人240万美元,银行当日的美元卖出价 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21元人民币。2002年3月31日的 市场汇率为1美元=822元人民币。甲股份有限公司购人的该240万美元于2002年3月所 产生的汇兑损失为()万元人民币。 A.2.40 B.4.80 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汇兑损失=240×(8.25-8.21)-240×(8.22-8.21)=7.2(万元) I.知识点讲解 外币业务主要包括外币兑换业务、外币购销业务、外币借款业务和接受外币资本投资等。 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业务发生时的账务处理和期末汇兑损益的账务处理。 外币业务会计处理中,外币折算采用的汇率通常有:业务发生日市场汇率、业务发生当 期期初市场汇率、期末市场汇率。某些币种,在我国可能没有汇率牌价。对于这些外币的汇
C.5 D.10 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8.23-8.22)×500 =5(万元) 4.[2002 年单选题]在投资合同已约定有折算汇率的情况下,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收到外币资本投资时应采用的折算方法是( )。 A.收到的外币资产和实收资本均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 B.收到的外币资产和实收资本均按收到当日的汇率折算 C.收到的外币资产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实收资本按收到当日的汇率折算 D.收到的外币资产按收到当日的汇率折算,实收资本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 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无论有否合同约定折算汇率,外币资产应按收到当日的汇率折算,有合同 约定折算汇率的,实收资本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其差额记入资本公积。 5.[2003 年单选题]甲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按月 结算汇兑损益。2002 年 3 月 20 日,该公司自银行购人 240 万美元,银行当日的美元卖出价 为 1 美元= 8.25 元人民币,当日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21 元人民币。 2002 年 3 月 31 日的 市场汇率为 1 美元=8.22 元人民币。甲股份有限公司购人的该 240 万美元于 2002 年 3 月所 产生的汇兑损失为( )万元人民币。 A.2.40 B.4.80 C.7.20 D.9.60 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汇兑损失=240×(8.25-8.21)-240×(8.22-8.21)=7.2(万元) II.知识点讲解 外币业务主要包括外币兑换业务、外币购销业务、外币借款业务和接受外币资本投资等。 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业务发生时的账务处理和期末汇兑损益的账务处理。 外币业务会计处理中,外币折算采用的汇率通常有:业务发生日市场汇率、业务发生当 期期初市场汇率、期末市场汇率。某些币种,在我国可能没有汇率牌价。对于这些外币的汇
率,可以以美元汇率牌价为基础进行换算,即: 某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美元对人民币基准汇率÷美元对某货币汇率 (一)业务发生时 外币业务发生时,应按发生日市场汇率或发生当期期初市场汇率进行折算,可由企业自 行选择确定,一旦选择后,前后期应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所有的外币业务都可采用业务发生日市场汇率折算,而采用业务发生当期期初市场汇率 折算时则有一定的限制,即接受外币资本投资时不能采用业务发生当期期初市场汇率折算, 除此以外的外币业务可以采用业务发生当期期初市场汇率进行折算。也就是说,可以采用业 务发生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作为折合汇率的通常有外币兑换业务、外币购销业务和外币借款 业务等三项外币业务。 对于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者投入的现金和非现金资产,合同约定汇率的,企业应按收到 外币当日的汇率(而不能采用期初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计入资产账户,按合同约定汇率 折合的人民币金额计入实收资本账户,按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账户;如果合同没有约定汇率 的,企业应按收到资产当日的汇率(而不能采用期初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计入资产账 户和实收资本账户。 外商投资企业接受外币投资时,有关资产账户应按收到投资当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 本位币入账。需要注意的是,按合同约定汇率入账仅指接受资本投资时的资本账户而不是资 产账户 (二)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 在会计期间(月份、季度、年度)终了时,应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折算金额与账面金 额之间的差额即为汇兑损益。 对于外币货币性资产,汇率上升时,产生汇兑收益:汇率下降时,产生汇兑损失。 对于外币货币性负债,汇率上升时,产生汇兑损失:汇率下降时,产生汇兑收益 1.汇兑损益的处理 对于汇兑损益,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1)筹建期间发生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2)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按借款费用准则处理,符合资本化条件 的,计入所购建的固定资产成本(在建工程);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财务费用。(3) 除上述情况以外发生的,计入财务费用。 2.汇兑损益产生原因 汇兑损益产生于两种情形:一是外币兑换中由于所采用的银行外币买入价或卖出价与外
率,可以以美元汇率牌价为基础进行换算,即: 某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美元对人民币基准汇率÷美元对某货币汇率 (一)业务发生时 外币业务发生时,应按发生日市场汇率或发生当期期初市场汇率进行折算,可由企业自 行选择确定,一旦选择后,前后期应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所有的外币业务都可采用业务发生日市场汇率折算,而采用业务发生当期期初市场汇率 折算时则有一定的限制,即接受外币资本投资时不能采用业务发生当期期初市场汇率折算, 除此以外的外币业务可以采用业务发生当期期初市场汇率进行折算。也就是说,可以采用业 务发生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作为折合汇率的通常有外币兑换业务、外币购销业务和外币借款 业务等三项外币业务。 对于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者投入的现金和非现金资产,合同约定汇率的,企业应按收到 外币当日的汇率(而不能采用期初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计入资产账户,按合同约定汇率 折合的人民币金额计入实收资本账户,按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账户;如果合同没有约定汇率 的,企业应按收到资产当日的汇率(而不能采用期初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计入资产账 户和实收资本账户。 外商投资企业接受外币投资时,有关资产账户应按收到投资当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 本位币入账。需要注意的是,按合同约定汇率入账仅指接受资本投资时的资本账户而不是资 产账户。 (二)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 在会计期间(月份、季度、年度)终了时,应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折算金额与账面金 额之间的差额即为汇兑损益。 对于外币货币性资产,汇率上升时,产生汇兑收益;汇率下降时,产生汇兑损失。 对于外币货币性负债,汇率上升时,产生汇兑损失;汇率下降时,产生汇兑收益。 1.汇兑损益的处理 对于汇兑损益,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1)筹建期间发生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2)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按借款费用准则处理,符合资本化条件 的,计入所购建的固定资产成本(在建工程);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财务费用。(3) 除上述情况以外发生的,计入财务费用。 2.汇兑损益产生原因 汇兑损益产生于两种情形:一是外币兑换中由于所采用的银行外币买入价或卖出价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