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淀粉提取的工艺原理2.2及工艺操作要点2.2.1玉米原料选择、加工前的清理和输送马齿型和半马齿型黄玉米是主要的淀粉原料。玉米的清理主要用风选、筛选、密度去石、磁选等方法,其除杂方法的原理与小麦、水稻的清理相同
2.2 玉米淀粉提取的工艺原理 及工艺操作要点 2.2.1 玉米原料选择、加工前的清理和输 送 ◼ 马齿型和半马齿型黄玉米是主要的淀粉原 料 。 ◼ 玉米的清理主要用风选、筛选、密度去石、 磁选等方法,其除杂方法的原理与小麦、 水稻的清理相同
2.2玉米的湿磨分离2.2.2.1玉米的浸泡
2.2 玉米的湿磨分离 ◼ 2.2.2.1 玉米的浸泡
(1)浸泡的目的1.解聚蛋白质分子,释放淀粉颗粒2.亚硫酸作用于皮层,增加其透性,可加速子粒中可溶性物质向浸泡液中渗透。3.可钝化胚芽,使之在浸泡过程中不萌发。因为胚芽的萌发会使淀粉酶活化,使淀粉水解,对淀粉提取不利。4.具有防腐作用,抑制霉菌、腐败菌及其他杂菌的生命活力,从而抑制玉米在浸泡过程中发酵5.形成一定的乳酸,更利于玉米的浸泡。6.降低玉米子粒的机械强度,利于粗破碎使胚乳与胚芽分离。7.通过浸泡获得籽粒中部分可溶性物质
(1)浸泡的目的 1. 解聚蛋白质分子,释放淀粉颗粒 2 .亚硫酸作用于皮层,增加其透性,可加速子粒中可溶性 物质向浸泡液中渗透。 3. 可钝化胚芽,使之在浸泡过程中不萌发。因为胚芽的萌 发会使淀粉酶活化,使淀粉水解,对淀粉提取不利。 4.具有防腐作用,抑制霉菌、腐败菌及其他杂菌的生命活 力,从而抑制玉米在浸泡过程中发酵。 5.形成一定的乳酸,更利于玉米的浸泡。 6. 降低玉米子粒的机械强度,利于粗破碎使胚乳与胚芽分 离。 7. 通过浸泡获得籽粒中部分可溶性物质
(2)浸泡方法1一般将玉米子粒浸泡在含有0.2%-0.3%浓度的亚硫酸水中,在48-55℃C的温度下,保持48-60h,即完成浸泡操作。玉米浸泡的工艺有3种,即静止浸泡法、逆流浸泡法和连续浸泡法。逆流浸泡法是国际上通用的方法,该工艺是将多个浸泡罐通过管路串联起来,组成浸泡罐组。各个罐的装料,卸料时间依次排开,通过泵的作用使浸泡液沿着装玉米相反的方向流动的浸泡方法自的是提高浸泡液与玉米籽粒中可溶性成分的浓度差,提高浸泡效果
(2)浸泡方法 ◼ 一般将玉米子粒浸泡在含有0.2%-0.3%浓度的亚 硫酸水中,在48-55℃的温度下,保持48-60 h, 即完成浸泡操作。 ◼ 玉米浸泡的工艺有3种,即静止浸泡法、逆流浸泡 法和连续浸泡法。 ◼ 逆流浸泡法是国际上通用的方法,该工艺是将多 个浸泡罐通过管路串联起来,组成浸泡罐组。各 个罐的装料,卸料时间依次排开,通过泵的作用, 使浸泡液沿着装玉米相反的方向流动的浸泡方法。 目的是提高浸泡液与玉米籽粒中可溶性成分的浓 度差,提高浸泡效果
(3)亚硫酸水溶液的制备浸泡玉米用的亚硫酸水溶液是通过硫磺燃烧炉,使硫磺燃烧产生的SO,气体与吸收塔喷淋的水流结合发生反应形成亚硫酸水溶液,经浓度调整后,进入浸泡罐
◼ (3)亚硫酸水溶液的制备 浸泡玉米用的亚硫酸水溶液是通过硫磺燃烧炉, 使硫磺燃烧产生的SO2气体与吸收塔喷淋的水 流结合发生反应形成亚硫酸水溶液,经浓度调 整后,进入浸泡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