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一、我国对体育功能研究的简要回顾什么是体育功能,体育功能包括哪些内容,这些知识已经成为现代体育工作者必备的常识。我国体育界真正研究体育功能的历史,到现在也就二干余年。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体育学科建设主要是引进前苏联的体育理论,到20世纪60年代,我国总结了自己的经验,侧重体育教育现象中的体育教学与训练等原理的归纳和总结,形成了自己的体育理论。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在体育理论中仅仅是有少量的体育作用的阐述,体育功能的概念从来没有出现过。“文化大革命”后,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体育学术界开始加强了与国外的交流,了解到国外的体育理论界对体育的研究早已打破了局限于教育范畴的研究,已经拓展到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领域。体育功能的概念才开始在国内流传开来。我国对体育功能方面的研究论文,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见于体育的学术刊物上,北京体育大学的曹湘君教授在1988年出版的《体育概论》中首次用一章的篇幅论述体育功能,并将体育功能分成健身功能、娱乐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社会情感功能、教育功能和政治功能等7项功能。此后,曹湘君教授对体育功能的分类就成为各类体育概论教材阐述体育功能的基本框架。体育的理论范畴增加了对体育功能的研究表明了体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在20世纪80年代未,我国体育理论界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对原有的体育理论学科体系进行了分化,奠定了我国体育理论领域与世界接轨的基础,是一次质的飞跃。随着体育界学术空气的活跃,人们对体育的本质、体育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探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和流派。其中由于对体育本质的认识的不同,导致对体育功能认识的差异。一些学者对体育众多的功能中“什么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争论不休,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也就没有最后的结果。因此,关于体育功能的研究不能说已经结束了,而是刚刚开始。本书本着继承和发展的观点,采用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体育,也许有助于对体育功能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二、体育功能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要了解决定体育功能的要素,就必须了解什么是体育功能,明确了这一事物
第二章 体育功能 第一节 体育功能概述 一、我国对体育功能研究的简要回顾 什么是体育功能,体育功能包括哪些内容,这些知识已经成为现代体育工作 者必备的常识。我国体育界真正研究体育功能的历史,到现在也就二十余年。新 中国建立后,我国体育学科建设主要是引进前苏联的体育理论,到 20 世纪 60 年代,我国总结了自己的经验,侧重体育教育现象中的体育教学与训练等原理的 归纳和总结,形成了自己的体育理论。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在体育理论中仅仅是 有少量的体育作用的阐述,体育功能的概念从来没有出现过。“文化大革命”后,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体育学术界开始加强了与国外的交流,了解到国外的体 育理论界对体育的研究早已打破了局限于教育范畴的研究,已经拓展到社会学、 文化学、哲学等领域。体育功能的概念才开始在国内流传开来。 我国对体育功能方面的研究论文,最早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见于体育的学 术刊物上,北京体育大学的曹湘君教授在 1988 年出版的《体育概论》中首次用 一章的篇幅论述体育功能,并将体育功能分成健身功能、娱乐功能、促进个体社 会化功能、社会情感功能、教育功能和政治功能等 7 项功能。此后,曹湘君教授 对体育功能的分类就成为各类体育概论教材阐述体育功能的基本框架。 体育的理论范畴增加了对体育功能的研究表明了体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我国体育理论界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对原有的体育理论学 科体系进行了分化,奠定了我国体育理论领域与世界接轨的基础,是一次质的飞 跃。随着体育界学术空气的活跃,人们对体育的本质、体育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深 入的探讨,在探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和流派。其中由于对体育本质的认识 的不同,导致对体育功能认识的差异。一些学者对体育众多的功能中“什么是体 育的本质功能”争论不休,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 评价标准,也就没有最后的结果。因此,关于体育功能的研究不能说已经结束了, 而是刚刚开始。本书本着继承和发展的观点,采用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体育,也 许有助于对体育功能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二、体育功能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要了解决定体育功能的要素,就必须了解什么是体育功能,明确了这一事物
的概念就是了解了它的本质属性,才能够剖析它,因此这两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对于功能的概念在一般的汉语词典中都有解释。《辞海》中对“功能”的解释是:“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效能。”《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的解释是:“事物的功用和效能。”根据功能的概念我们扩展到体育这一特定事物的功能,体育功能的概念也就确定了。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人和社会所能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任何事物发挥其功能取决于两个重要的因素,我们也可以称为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这就是该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社会的需要。首先,我们来看功能与事物本质属性的关系。一个事物要发挥其功效,必须使其具备这种功效所需的属性,如果不具备这种属性,它就无法实现人们所期望的功效。我们想登月,手里只有自行车和汽车,这两种工具都不具备作为航天器的效能,这是它们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我们想渡河,可以利用竹筱,因为竹筱具有能够漂浮于水上这一本质属性。所以体育的功能也必须与其本质属性密切相关,离开体育的本质属性来研究体育功能就违反了事物的规律和逻辑关系。其次,事物的功能,即其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必须是人或社会所需要的离开了人或社会的需要,这种有利作用和效能就无从谈起,也就无所谓功能的存在。体育这一文化现象从人类的蒙味时代就产生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在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中发展和完善,没有这种刺激,体育文化就不会发展,就不可能得到延续。对体育的需求可以从两个层面上理解,一个是作为个体的人对体育的需求,另一个是作为群体的社会对体育的需求。作为个体的需求,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以分成五个层次: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社会对体育的需要主要分成两大方面,即社会政治需要和社会经济需要。正是体育文化这一事物的特殊本质属性与个人和社会的需要找到了结合点才在生活现实中表现出它对人类具体的有利作用和功效。因此,决定体育功能的构成要素是它自身的本质属性和人类(个体人和社会)对它的需要,这两者缺一不可。三、体育功能的流动性和变化性一个事物的功能是由其本质属性和人类的需要所决定的,虽然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不变的,但是人类对这一事物的需求却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
的概念就是了解了它的本质属性,才能够剖析它,因此这两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 对于功能的概念在一般的汉语词典中都有解释。《辞海》中对“功能”的解释是: “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效能。”《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的解释是: “事物的功用和效能。”根据功能的概念我们扩展到体育这一特定事物的功能, 体育功能的概念也就确定了。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人和社会所能 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 任何事物发挥其功能取决于两个重要的因素,我们也可以称为构成功能的两 大要素:这就是该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社会的需要。 首先,我们来看功能与事物本质属性的关系。一个事物要发挥其功效,必须 使其具备这种功效所需的属性,如果不具备这种属性,它就无法实现人们所期望 的功效。我们想登月,手里只有自行车和汽车,这两种工具都不具备作为航天器 的效能,这是它们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我们想渡河,可以利用竹筏,因为竹筏 具有能够漂浮于水上这一本质属性。所以体育的功能也必须与其本质属性密切相 关,离开体育的本质属性来研究体育功能就违反了事物的规律和逻辑关系。 其次,事物的功能,即其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必须是人或社会所需要的, 离开了人或社会的需要,这种有利作用和效能就无从谈起,也就无所谓功能的存 在。体育这一文化现象从人类的蒙昧时代就产生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在 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中发展和完善,没有这种刺激,体育文化就不会发展,就不 可能得到延续。对体育的需求可以从两个层面上理解,一个是作为个体的人对体 育的需求,另一个是作为群体的社会对体育的需求。作为个体的需求,按照马斯 洛的需求理论可以分成五个层次: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和 自我实现需要。社会对体育的需要主要分成两大方面,即社会政治需要和社会经 济需要。 正是体育文化这一事物的特殊本质属性与个人和社会的需要找到了结合点, 才在生活现实中表现出它对人类具体的有利作用和功效。因此,决定体育功能的 构成要素是它自身的本质属性和人类(个体人和社会)对它的需要,这两者缺一 不可。 三、体育功能的流动性和变化性 一个事物的功能是由其本质属性和人类的需要所决定的,虽然事物的本质属 性是不变的,但是人类对这一事物的需求却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
发生变化的。因此,一个事物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具体有利作用和功效也就必然发生变化,这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功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的,功能是具有流动性的。例如拿大家都熟悉的“煤”来说,在原始人类最初不了解它的燃烧性能之前,看它只是一种质地很软,没有什么价值的石头。后来通过森林大火出现后煤被点燃的现象,人们发现这种黑色的石头可以燃烧。但是煤在平时的燃烧较干枯的树木困难得多,原始人类对燃料的需求可以很容易通过树木和其他的燃料解决。因此,很长时间内煤的燃料功能并没有显现出来,煤具有的燃料功能只是一种隐性功能。当人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人们对原有的比较便捷的能源开始感到不够时,煤作为能源的燃料功能才得以凸现出来。特别是工业革命后,蒸汽机的出现使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此时,煤作为一种主要能源被人们所关注。这时煤的燃料功能成为了显性功能。随着历史的发展,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煤所提供的能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入们又把眼光投向了石油、水力发电等方面。同时,由于煤作为燃料具有污染环境的弊端,人们开始越来越少地使用煤作为燃料,甚至一些发达国家基本不用煤作为直接的燃料。煤作为燃料的功能逐渐由显性功能转变为隐性功能。同时,煤的化学成分被人们充分认识和挖掘,它在现代社会成为化工原料的重要来源,也就是说煤在现代社会又凸现了新的功能,上面的实例说明,任何事物的功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会发生变化.事物的功能是处于一种流动和变化的状态之中的。体育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瑰宝,它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所凸现的功能也是处于一种流动和变化的状态。在古希腊出现的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宗教功能,每4年一次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对古希腊众神的祭祀,是为了祈福神保佑希腊人的平安。而在现代社会中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早已不存在古希腊的宗教功能。同时,我们现代体育所具有的一些功能,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也可能会消失,如体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如果我们真的实现了人类大同社会,实现了共产主义社会,政治功能还会存在吗?当人类经济发展到按需分配的阶段,体育的经济功能还会存在吗?当然这一阶段的到来可能是非常遥远的将来,但是体育功能这种流动性和变化性的规律却是永远存在的。四、系统理论中的结构一功能分析方法对我们的启示
发生变化的。因此,一个事物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具体有利作用和功效也就必然 发生变化,这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功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的,功能是具 有流动性的。 例如拿大家都熟悉的“煤”来说,在原始人类最初不了解它的燃烧性能之 前,看它只是一种质地很软,没有什么价值的石头。后来通过森林大火出现后煤 被点燃的现象,人们发现这种黑色的石头可以燃烧。但是煤在平时的燃烧较干枯 的树木困难得多,原始人类对燃料的需求可以很容易通过树木和其他的燃料解 决。因此,很长时间内煤的燃料功能并没有显现出来,煤具有的燃料功能只是一 种隐性功能。 当人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人们对原有的比 较便捷的能源开始感到不够时,煤作为能源的燃料功能才得以凸现出来。特别是 工业革命后,蒸汽机的出现使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此时,煤作为一种 主要能源被人们所关注。这时煤的燃料功能成为了显性功能。 随着历史的发展,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煤所提供的能量已经远远不能满 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又把眼光投向了石油、水力发电等方面。同时,由于煤作为 燃料具有污染环境的弊端,人们开始越来越少地使用煤作为燃料,甚至一些发达 国家基本不用煤作为直接的燃料。煤作为燃料的功能逐渐由显性功能转变为隐性 功能。同时,煤的化学成分被人们充分认识和挖掘,它在现代社会成为化工原料 的重要来源,也就是说煤在现代社会又凸现了新的功能。 上面的实例说明,任何事物的功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会发生变化.事物 的功能是处于一种流动和变化的状态之中的。体育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瑰宝,它 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所凸现的功能也是处于一种流动和变化的状态。在古希 腊出现的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宗教功能,每 4 年一次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对古希腊 众神的祭祀,是为了祈福神保佑希腊人的平安。而在现代社会中的奥林匹克运动 会早已不存在古希腊的宗教功能。同时,我们现代体育所具有的一些功能,随着 人类历史的发展也可能会消失,如体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如果我们真的实 现了人类大同社会,实现了共产主义社会,政治功能还会存在吗?当人类经济发 展到按需分配的阶段,体育的经济功能还会存在吗?当然这一阶段的到来可能是 非常遥远的将来,但是体育功能这种流动性和变化性的规律却是永远存在的。 四、系统理论中的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对我们的启示
体育功能这一概念在我国出现后,引起广大学者的兴趣,人们纷纷从各种角度来研究体育功能,有的学者把现代体育归纳为6大功能,有的学者归纳为8大功能…有的学者干脆持体育多功能论的观点。与此同时,有的学者对体育功能泛泛地称为多功能不满意,认为这种观点混淆了体育功能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即体育功能中应该存在一个反映其本质属性的功能一一本质功能。而体育的本质如何界定,又是目前学术界一个争论的问题。于是,由于对体育的本质属性没有统一的认识,或者说没有权威的界定,导致了体育本质功能的争论也没有结果。对于体育功能的研究不一定非是一种模式,既然多功能论和体育本质功能论多年来僵持不下,其研究可以另辟蹊径,使体育功能的研究既能包容体育的多功能论中合理的部分,也能采纳体育功能本质论中符合体育规律的内容。从20世纪初冯·贝特郎菲提出了“一般系统论”起,到现在已经广泛地将系统论的理论运用在各行各业中。在研究体育功能的问题上,我们不妨采用系统理论,从结构一功能的分析方法中,进一步深入地讨论体育功能的特点。系统理论认为,事物的性质与事物的系统结构联系在一起,只要事物的结构发生变化,就必然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系统规律揭示出,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系统结构组合形式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基本有3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在系统中事物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客观事物内部结构的变化,出现了新的功能。如气温下降,水结成冰。第二种情况是,在系统中事物的外部环境没有变化,事物内部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功能。如化学研究中的同分异构体。第三种情况是,客观事物放在不同层次的系统里,由于不同层次系统的作用,产生了新的功能。如物体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具有重力,而在太空中则会出现失重现象。我们运用系统理论中的结构方法,能够把整个系统按其结构的差异分成不同等级层次,从中更深刻地把握事物的功能性质,以及找到各层次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我国教育理论的中青年学者项贤明在《泛教育论》中使用系统理论来审视教育,他把教育现象分成3个层次:最外层(表面层)是天然自然系统,这一层次是指没有经过人类加工的、纯粹的自然产物:最里层(最上层)是人文系统这一层是指人创造出来的社会环境,含有行为规范系统、价值观念系统等精神的、社会的环境系统;而夹在最外层和最里层中间则是人化自然系统,项贤明先生使
体育功能这一概念在我国出现后,引起广大学者的兴趣,人们纷纷从各种角 度来研究体育功能,有的学者把现代体育归纳为 6 大功能,有的学者归纳为 8 大功能.有的学者干脆持体育多功能论的观点。与此同时,有的学者对体育功 能泛泛地称为多功能不满意,认为这种观点混淆了体育功能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 矛盾,即体育功能中应该存在一个反映其本质属性的功能——本质功能。而体育 的本质如何界定,又是目前学术界一个争论的问题。于是,由于对体育的本质属 性没有统一的认识,或者说没有权威的界定,导致了体育本质功能的争论也没有 结果。对于体育功能的研究不一定非是一种模式,既然多功能论和体育本质功能 论多年来僵持不下,其研究可以另辟蹊径,使体育功能的研究既能包容体育的多 功能论中合理的部分,也能采纳体育功能本质论中符合体育规律的内容。 从 20 世纪初冯·贝特郎菲提出了“一般系统论”起,到现在已经广泛地将 系统论的理论运用在各行各业中。在研究体育功能的问题上,我们不妨采用系统 理论,从结构一功能的分析方法中,进一步深入地讨论体育功能的特点。系统理 论认为,事物的性质与事物的系统结构联系在一起,只要事物的结构发生变化, 就必然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系统规律揭示出,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系统结构组 合形式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基本有 3 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在系统中事物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客观事物内部结构 的变化,出现了新的功能。如气温下降,水结成冰。 第二种情况是,在系统中事物的外部环境没有变化,事物内部的结构发生了 变化,产生了新的功能。如化学研究中的同分异构体。 第三种情况是,客观事物放在不同层次的系统里,由于不同层次系统的作用, 产生了新的功能。如物体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具有重力,而在太空中则会出现失 重现象。 我们运用系统理论中的结构方法,能够把整个系统按其结构的差异分成不同 等级层次,从中更深刻地把握事物的功能性质,以及找到各层次功能之间的内在 联系。我国教育理论的中青年学者项贤明在《泛教育论》中使用系统理论来审视 教育,他把教育现象分成 3 个层次:最外层(表面层)是天然自然系统,这一层 次是指没有经过人类加工的、纯粹的自然产物;最里层(最上层)是人文系统, 这一层是指人创造出来的社会环境,含有行为规范系统、价值观念系统等精神的、 社会的环境系统;而夹在最外层和最里层中间则是人化自然系统,项贤明先生使
用哲学术语,将这一层面称为是里外两层的“配位分界面”。“人化自然以天然自然的存在为前提,它是经过人类实践活动加工改造过的那部分自然”,“如果说天然自然是人最基本的生存环境,那么人化自然则是人在其中生存和发展的直接物质环境”①。项贤明先生将这3个层次用下图示意:放时装天然自然R人化自然T图2一1人在其中自然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系统通过上面介绍可以认为,对待事物的功能应该从其结构出发来分析,结构是功能存在的基础,同时,事物的结构差异又可以通过系统分层加以归类。系统的分层是由简单的、低级的系统逐渐向复杂的、高级的系统过渡,而且每一个高一级的系统都依赖低它~级的系统而存在。这里利用系统理论中结构一功能的分析方法,来审视体育功能,就比较容易将体育功能进行归类分层,也有了判断的标准。五、体育功能的层次性在掌握了结构一功能的分析方法后,再来研究体育功能就会有一个新的视角。这里借鉴项贤明先生的分层方式,将体育的功能分为3个层次: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和系统质功能。这3个层次各自为一个小的子系统,三者合起来又构成体育文化的大系统。自然质功能:自然是与人为相对立的,对人来说,自然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作为系统先于人化自然而存在,因此,自然永远是人最基本的生存环境和基础,人化自然必须以自然存在为前提。当然,由于自然界中的很多物质未经人类加工过,它对人类的效用和功用是有限的。例如原始森林中的一棵树,它活着的时候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向人类输送氧,它枯萎了可以作为燃料,它腐烂了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仅此而已
用哲学术语,将这一层面称为是里外两层的“配位分界面”。“人化自然以天然 自然的存在为前提,它是经过人类实践活动加工改造过的那部分自然”,“如果 说天然自然是人最基本的生存环境,那么人化自然则是人在其中生存和发展的直 接物质环境”①。项贤明先生将这 3 个层次用下图示意: 图 2—1 人在其中自然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系统 通过上面介绍可以认为,对待事物的功能应该从其结构出发来分析,结构是 功能存在的基础,同时,事物的结构差异又可以通过系统分层加以归类。系统的 分层是由简单的、低级的系统逐渐向复杂的、高级的系统过渡,而且每一个高一 级的系统都依赖低它~级的系统而存在。这里利用系统理论中结构一功能的分析 方法,来审视体育功能,就比较容易将体育功能进行归类分层,也有了判断的标 准。 五、体育功能的层次性 在掌握了结构一功能的分析方法后,再来研究体育功能就会有一个新的视 角。这里借鉴项贤明先生的分层方式,将体育的功能分为 3 个层次:自然质功能、 结构质功能和系统质功能。这 3 个层次各自为一个小的子系统,三者合起来又构 成体育文化的大系统。 自然质功能:自然是与人为相对立的,对人来说,自然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它作为系统先于人化自然而存在,因此,自然永远是人最基本的生存环境和基础, 人化自然必须以自然存在为前提。当然,由于自然界中的很多物质未经人类加工 过,它对人类的效用和功用是有限的。例如原始森林中的一棵树,它活着的时候 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向人类输送氧,它枯萎了可以作为燃料,它腐烂了可以作为有 机肥料,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