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体育发展趋势第一节从人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自从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于1978年正式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以来,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战略进行了不同角度的透视和拓展。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3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的现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自标。这3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战略。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在可持续发展中处于中心地位,而人的素质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也必然要求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因此,必须把增强国民现代综合素质提到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日益关注人的发展,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理论的一个新趋势。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在注重对发展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的时候,就提出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合作的新的发展主题,以及经济与政治协调、人与自然协调等新的发展观念。90年代以来,“综合发展观”又有新的拓展,重点是把人类的自我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全球生态危机标志着旧的工业生产方式已经走到尽头,今后人类生存发展已经不能单纯依靠土地种植和挖掘地球资源来维持,而必须深入挖掘和利用人类自身的智慧资源,从而走向以智力资源为基础的生态文明时代。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中心价值取向,以人的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为发展基础,以人与自然统一的生态和谐发展为核心内容,这是不同类型的国家和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共同关注的课题。建构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首先,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全面发展的主体因素是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人是社会生产力的首要因素,现代生产力的提高,首先是人的现代素质的提高。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归根到底需要依靠劳动者主人翁作用的1
1 第九章 体育发展趋势 第一节 从人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 自从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于 1978 年正式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以 来,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战略进行了不同角度的透视和拓展。一般认 为,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 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 3 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人的现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目标。这 3 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在可持续发展中处于中心地位,而人的素质则是可持续 发展的决定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也必然要 求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因此,必须把增强国民现代综合素质提到经 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日益关注人的发展,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理论的 一个新趋势。20 世纪 80 年代,西方学者在注重对发展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的时 候,就提出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合作的新的发展主题, 以及经济与政治协调、人与自然协调等新的发展观念。90 年代以来,“综合发 展观”又有新的拓展,重点是把人类的自我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 来。全球生态危机标志着旧的工业生产方式已经走到尽头,今后人类生存发展已 经不能单纯依靠土地种植和挖掘地球资源来维持,而必须深入挖掘和利用人类自 身的智慧资源,从而走向以智力资源为基础的生态文明时代。以满足人的需求为 中心价值取向,以人的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为发展基础,以人与自然统一的生态 和谐发展为核心内容,这是不同类型的国家和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共同关 注的课题。 建构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面临 的历史任务。首先,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全面发展的主体因素是人。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包括两层含义:一 方面,人是社会生产力的首要因素,现代生产力的提高,首先是人的现代素质的 提高。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归根到底需要依靠劳动者主人翁作用的
发挥和现代科技文化素质的增长。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通过一切有效的经济手段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的确立和实现,服从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即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造就“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样一种“联合体”。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最高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以及由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变革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其次,当代世界竞争归根到底是国民综合素质的竞争,要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在现代社会,国民综合素质由人的体力素质、智力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多方面因素构成,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国民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居于重要地位,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活动可以说是社会发展中的人力资本投资。20世纪90年代初一份关于美国的研究报告表明,仅技术进步这~项就占了自1945年以来美国产出增长的50%以上,其中提高人口素质对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与之相比较,劳动力的增加只占27%。日本、韩国以其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也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在我国,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不仅是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核心,而且是解决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关系问题的核心。第三,我国的国民综合素质,无论是从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要求来看,还是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增强国民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最近几年的情况虽有所好转,但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在总体上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既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又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邓小平同志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大发展,随着四个现代化的进展,大量的繁重的体力劳动将逐渐被机器所取代替,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体力劳动会不断减少,脑力劳动会不断增加,并且,越来越要求有更多的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造就更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人在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居于主体地位。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际上是物质因素向人的智力因素、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由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的转化。2
2 发挥和现代科技文化素质的增长。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 标。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通过一切有效的经济手段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 这一根本任务的确立和实现,服从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即逐步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造就“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样一种 “联合体”。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最高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以及 由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变革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其次,当代世界竞争归根到底是国民综合素质的竞争,要在激烈的世界竞争 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在现 代社会,国民综合素质由人的体力素质、智力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政治 素质、道德素质等多方面因素构成,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国民综合素质 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居于重要地位,为 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活动可以说是社会发展中的人力资本投资。20 世纪 90 年代 初一份关于美国的研究报告表明,仅技术进步这~项就占了自 1945 年以来美国 产出增长的 50%以上,其中提高人口素质对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与之 相比较,劳动力的增加只占 27%。日本、韩国以其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加速推 进工业化进程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也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在我国,提高国民的 综合素质,不仅是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核心,而且是解决人与自 然、经济与环境关系问题的核心。 第三,我国的国民综合素质,无论是从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要求来看,还是 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增强国民综合素质已经 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最近几年的情况虽有所好转,但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在总体 上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既是 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又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要解决的 最关键问题。 邓小平同志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大发展,随着四个现代化的进展,大量 的繁重的体力劳动将逐渐被机器所取代替,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体力劳动会 不断减少,脑力劳动会不断增加,并且,越来越要求有更多的人从事科学研究工 作,造就更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人在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居 于主体地位。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际上是物质因素向人的 智力因素、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由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的转化
人的素质的本质在于它的可持续性,在于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影响。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它给历史以巨大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提高人的素质对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塑造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要达到人的素质的可持续性,就要从民族的兴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要立足于对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科技、身体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使每个公民都成为可持续的公民。对于健康,人们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加拿大籍华人、加拿大皇家医学院院士、世界知名儿科专家谢华真教授提出了“健商”的概念。“健商”强调的身心健康其实是指:通过自我保健取得最佳的健康,使身体达到最佳的状态。从“健商”的角度上阐述,健康状况良好是指人身体上、精神上、情感上、信仰上以及对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状况良好,它包含了人类所有生存因素上的健康,也指生命质量的状态良好。这里所说的“健商”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48年所提出的“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这一概念是相吻合的。所以说,增进健康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康来自于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多方面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体育在增进健康、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有人曾打过这样的比方,一个人如果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是一个0;有一位美貌的娇妻,是一个0;有一双孝敬的子女,是一个0;有私家车、有别墅洋房、有银行存款等等分别是一个0。而唯独只有身心健康,才是一个1,这些0只有排在1的后面,才会形成价值,否则统统还是一个0。这就是说健康是第一位的,它可以给你的一切赋值,也可以剥夺你的一切。可见,身心健康在人的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从做一个现代人、健康人的角度看,体育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体育对增进人类健康发挥着独特的贡献。研究指出,适量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好处表现在:增强心血管功能;消耗体内脂肪(控制体重);增加骨的密度(防止骨质疏松症、减少骨折的可能性);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称良性胆固醇)的含量,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降低血压;减少血小板凝集;增加葡萄糖耐量;提高胰岛素敏感度;降低心肌对紧张激素的敏感度;减少上呼吸道3
3 人的素质的本质在于它的可持续性,在于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影响。 1986 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人的 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它给历史以巨大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提高人的素质 对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塑造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对于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要达到人的素质的可持续性,就要从民族的 兴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要立足于对 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科技、身体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使每个公民 都成为可持续的公民。 对于健康,人们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加拿大籍华人、加拿大皇家医学院院士、 世界知名儿科专家谢华真教授提出了“健商”的概念。“健商”强调的身心健康 其实是指:通过自我保健取得最佳的健康,使身体达到最佳的状态。从“健商” 的角度上阐述,健康状况良好是指人身体上、精神上、情感上、信仰上以及对生 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状况良好,它包含了人类所有生存因素上的健康,也指 生命质量的状态良好。这里所说的“健商”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于 1948 年所 提出的“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 的完美状态”这一概念是相吻合的。所以说,增进健康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健 康来自于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多方面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体育在增进健康、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明显 的作用。有人曾打过这样的比方,一个人如果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是一个 0;有 一位美貌的娇妻,是一个 0;有一双孝敬的子女,是一个 0;有私家车、有别墅 洋房、有银行存款等等分别是一个 0。而唯独只有身心健康,才是一个 l,这些 0 只有排在 1 的后面,才会形成价值,否则统统还是一个 0。这就是说健康是第 一位的,它可以给你的一切赋值,也可以剥夺你的一切。可见,身心健康在人的 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从做一个现代人、健康人的角度看,体 育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体育对增进人类健康发挥着独特的贡献。研究指出,适量体育运动对人体健 康带来的好处表现在:增强心血管功能;消耗体内脂肪(控制体重);增加骨的 密度(防止骨质疏松症、减少骨折的可能性);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称 良性胆固醇)的含量,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降低血压;减少血小板凝集;增加 葡萄糖耐量;提高胰岛素敏感度;降低心肌对紧张激素的敏感度;减少上呼吸道
感染的发生;预防癌症;延缓衰老,延长寿命。体育运动不仅对人体生理机能的改善起着特定作用,还在促进人的心理健康方面有看特殊作用。从心理上讲,体育锻炼有缓冲压力的作用,从而能帮助保护心血管和免疫系统免受压力的影响。经常锻炼是对付焦虑的有效办法,它治疗轻中度抑郁的效果被证明与心理疗法的效果相同。研究发现,长期锻炼能够改善心情和自我感觉。凡是令人愉快的锻炼都能使人得到心理上的升华,有助于缓解生活压力的影响。体育活动是放松的重要方法,能帮助你缓解日常生活的压力,防正压力致病。可以说,体育活动是快速生活节奏的心理调节器。体育运动是一种极富感情色彩的高尚活动。在体育运动中,人们追求积极向上的荣誉感和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亲和感。体育运动给人们提供的情感体验是复杂多样的,顺应了现代人对情感的多方面要求。在社区体育里,人们可以得到对集体、社团的信赖感、依托感;在家庭体育里,成员们可以在和睦欢乐的气氛中,享受天伦之乐的归属感和稳定感;在休闲体育里,人们可以体验到由它带来的愉悦感和快感。由此可见,体育运动是人们情感方式现代化、行为方式现代化的积极渠道。未来社会是知识密集型的高智能社会,知识不断更新,社会竞争激烈,需要大批具有健康体魄、富有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的人才。体育对培养和锻炼这种人才,有着独特和重要的作用。参加富有挑战的竞技运动,可以使人精神受到鼓舞,增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培养人的“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的良好意识和品德,以及勇于探索、乐于创新的积极心态。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时代,体育运动是锻炼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因此,长期坚持体育学习和运动,有利于形成“健康第一”、“公平竞争”“开拓创新”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现代文明的历史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巨变,人类越来越意识到自己与自然的疏远。尊重自然、崇尚自然成为新世纪人们生活的必然选择。与此相适应,产生了大量诸如漂流、定向越野、攀岩、探险、登山等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极好地满足了人们挑战自然、敢于创新的需要。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是体育运动与生俱来的理念。超越就是突破已有限制和模式,创造出完善人性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东西。经常参与体育运动,对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它可以使人保持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积极创新4
4 感染的发生;预防癌症;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体育运动不仅对人体生理机能的改善起着特定作用,还在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方面有着特殊作用。从心理上讲,体育锻炼有缓冲压力的作用,从而能帮助保护 心血管和免疫系统免受压力的影响。经常锻炼是对付焦虑的有效办法,它治疗轻、 中度抑郁的效果被证明与心理疗法的效果相同。研究发现,长期锻炼能够改善心 情和自我感觉。凡是令人愉快的锻炼都能使人得到心理上的升华,有助于缓解生 活压力的影响。体育活动是放松的重要方法,能帮助你缓解日常生活的压力,防 止压力致病。可以说,体育活动是快速生活节奏的心理调节器。 体育运动是一种极富感情色彩的高尚活动。在体育运动中,人们追求积极向 上的荣誉感和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亲和感。体育运动给人们提供的情感体验是复 杂多样的,顺应了现代人对情感的多方面要求。在社区体育里,人们可以得到对 集体、社团的信赖感、依托感;在家庭体育里,成员们可以在和睦欢乐的气氛中, 享受天伦之乐的归属感和稳定感;在休闲体育里,人们可以体验到由它带来的愉 悦感和快感。由此可见,体育运动是人们情感方式现代化、行为方式现代化的积 极渠道。 未来社会是知识密集型的高智能社会,知识不断更新,社会竞争激烈,需要 大批具有健康体魄、富有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的人才。体育对培养和锻炼这种人 才,有着独特和重要的作用。参加富有挑战的竞技运动,可以使人精神受到鼓舞, 增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培养人的“重在参与”、 “公平竞争”的良好意识和品德,以及勇于探索、乐于创新的积极心态。知识经 济时代是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时代,体育运动是锻炼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 精神的重要手段。因此,长期坚持体育学习和运动,有利于形成“健康第一”、 “公平竞争”、“开拓创新”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现代文明的历史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随着现代生活方式 的巨变,人类越来越意识到自己与自然的疏远。尊重自然、崇尚自然成为新世纪 人们生活的必然选择。与此相适应,产生了大量诸如漂流、定向越野、攀岩、探 险、登山等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极好地满足了人们挑战自然、敢于创新的需要。 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是体育运动与生俱来的理念。超越就是突破已有限制和 模式,创造出完善人性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东西。经常参与体育运动,对培养人 的创新精神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它可以使人保持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积极创新
和创业的良好心态。体育运动中的集体项目反映了社会生活情节、过程和人类对生活的共同愿望,协调着社会生活感情。真实的情感流露能让人们体验到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和谐。参与体育运动,是人们抒发情感积极而友好的重要渠道和方式。由上可见,体育不仅是健身的积极手段,而且是健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体育承载着人类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希冀。这是体育本质的反映,更是后工业社会体育发展的主导。这一切使得体育运动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新世纪将呈现以人为本、追求健康幸福生活的新的体育观进入21世纪,人们在对以往的发展观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反省后,开始认识到发展的核心不在于物,而在于人,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本身获得全面的发展。“在这种发展中,经济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社会发展的目标是社会一人,是社会一人的需要,特别是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应当与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相一致。人的潜力和创造力,乃是社会发展中最大、最重要的资源,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正是由于社会发展是人类的发展,因而就不能局限于经济增长这一内容,应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体育等相互关联和相互补充的若干方面。只有将这些方面汇合起来,才能保证社会的正常发展。这种“人类生存战略的变迁,将最大限度地推进经济增长,转而通过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生存和幸福”。关注人的价值是新发展观的一个显著特点,即把“人”置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把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放在“人”上面。1995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最高级会议上提出的“把人置于发展的中心”这一观点是人类发展观向“发展目标的社会化”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即从传统的“以物为本位”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位”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是“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提高生存机会的过程,从总体上说,健康、长寿、接受良好教育和生活幸福美满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标志”。由此可见,社会发展层面上“人本”的内涵是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各种潜能的发挥,促进人的个性的丰满,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全面提高,这既是“持续”的目的,也是“协调”的目的。抓住了目的,就是触及了社会发展本质。“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观念的重大革5
5 和创业的良好心态。 体育运动中的集体项目反映了社会生活情节、过程和人类对生活的共同愿 望,协调着社会生活感情。真实的情感流露能让人们体验到人际关系、社会关系 的和谐。参与体育运动,是人们抒发情感积极而友好的重要渠道和方式。 由上可见,体育不仅是健身的积极手段,而且是健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 重要途径。体育承载着人类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希冀。这是体育本质的反 映,更是后工业社会体育发展的主导。这一切使得体育运动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新世纪将呈现以人为本、追求健康幸福生活的新的体育观 进入 2l 世纪,人们在对以往的发展观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反省后,开始认识 到发展的核心不在于物,而在于人,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本身获得全面的发 展。“在这种发展中,经济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社会发展的目标是社会一人, 是社会一人的需要,特别是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应当与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 展相一致。人的潜力和创造力,乃是社会发展中最大、最重要的资源,对人力资 源的开发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正是由于社会发展是人类的发展,因而就不 能局限于经济增长这一内容,应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体育等相互关联 和相互补充的若干方面。只有将这些方面汇合起来,才能保证社会的正常发展。 这种“人类生存战略的变迁,将最大限度地推进经济增长,转而通过生活方式的 变化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生存和幸福”。关注人的价值是新发展观的一个显著特 点,即把“人”置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把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放在 “人”上面。1995 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最高级会议上提 出的“把人置于发展的中心”这一观点是人类发展观向“发展目标的社会化” 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即从传统的“以物为本位”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位”的 发展,而这种发展是“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是 一个提高生存机会的过程,从总体上说,健康、长寿、接受良好教育和生活幸福 美满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标志”。由此可见,社会发展层面上“人本”的内涵是指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各种 潜能的发挥,促进人的个性的丰满,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全面提高,这既是 “持续”的目的,也是“协调”的目的。抓住了目的,就是触及了社会发展本质。 “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观念的重大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