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体育过程[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体育过程的本质和特点2.知道体育过程一般要素的构成。掌握体育过程的控制原则3.理解体育过程与健身过程、竞技过程、娱乐过程之间的关系[学习内容指要]第一节体育过程概述1.我国理论界对体育过程的认识过程未提及“体育过程问题(早期)将体育过程视为体育教学过程(建国以后)运动训练从“教学与训练”中分离出来(20世纪60年代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是不同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2.体育过程的本质2.1体育过程的定义体育是一种实践活动,活动的延续与展开即为过程。因此,体育过程应该是一个体育教学实践、体育运动实践、运动恢复相统一、相融合的过程。2.2体育过程本质的认识体育过程是一个促进人全面协调发展的活动过程。体育过程中社会需求和个体需要的统一,决定了体育过程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体育过程是体育实践者运用感官来认识世界的过程。体育过程中学习者的不断发展,决定了体育过程始终是一个内化与外化交错递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2.3体育过程的本质体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过程。是促使个体身心健康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实践活动,3.体育过程的基本目标学习和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提高运动能力(教的目标。通过体育运动使体育学习者在身体、精神、社会适应等方
第六章 体育过程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体育过程的本质和特点 2.知道体育过程一般要素的构成。掌握体育过程的控制原则 3.理解体育过程与健身过程、竞技过程、娱乐过程之间的关系 [学习内容指要] 第一节 体育过程概述 1.我国理论界对体育过程的认识过程 未提及“体育过程”问题(早期) 将体育过程视为体育教学过程(建国以后) 运动训练从“教学与训练”中分离出来(20 世纪 60 年代) 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是不同的过程(20 世 纪 80 年代)。 2.体育过程的本质 2.1 体育过程的定义 体育是一种实践活动,活动的延续与展开即为过程。因此,体育 过程应该是一个体育教学实践、体育运动实践、运动恢复相统一、相 融合的过程。 2.2 体育过程本质的认识 体育过程是一个促进人全面协调发展的活动过程。体育过程中社 会需求和个体需要的统一,决定了体育过程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过 程。体育过程是体育实践者运用感官来认识世界的过程。体育过程中 学习者的不断发展,决定了体育过程始终是一个内化与外化交错递进 的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 2.3 体育过程的本质 体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过程。是促使个体 身心健康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实践活动, 3.体育过程的基本目标 学习和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提高运动能力(教 的目标)。通过体育运动使体育学习者在身体、精神、社会适应等方
面获得发展(学的目标)。采取积极的运动休闲娱乐手段、内容和方法,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体育社会化(个体目标)。体育运动能增进人际了解和交往,提升人们的思想、品德修养水平,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社会目标)。4.体育过程的特点体育过程具有实践性;体育过程具有直观性;体育过程具有多层次性第二节体育过程的要素1.过程要素过程要素是指体育过程中实体性较弱的因素,主要包括体育目的、体育方法、体育内容、体育环境、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等。2.结构要素结构要素是指在体育过程中实体性较强的要素,主要包括3种基本要素“体育人”、“体育中介"和“体育学习者”。体育人:指能够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人。包括从事体育传播活动和体育教学的工作者。体育中介:体育中介是指体育活动过程中支持“体育人”与体育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媒介。体育中介,从内容上说,包括体育内容、体育材料或教科书、体育设施与器材:从形式上说,包括体育手段、体育方法、体育组织形式。体育学习者:体育学习者是指那些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人。体育学习者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根据年龄为标准划分为少年学习者、青年学习者、中老年学习者等:根据学习项目为标准划分为气功学习者、野外生存活动学习者等:根据某种特殊群体分类,如按身患疾病的类分为冠心病人、结核病人糖尿病患者等。其中每类群体还可以分为若干之类,如青年群体还可以划分为青年学生、青年职员或者男青年、女青年等。三要素的关系: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育实践活动系统。体育学习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没有体育学习者,体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体育中介是体育人与体育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媒介。没有体育中介,体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好的体育意图、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而这些媒介也只有被体育人和体育学习者所认识和实践
面获得发展(学的目标)。采取积极的运动休闲娱乐手段、内容和方 法,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体育社会化(个体目标)。 体育运动能增进人际了解和交往,提升人们的思想、品德修养水平, 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社会目标)。 4.体育过程的特点 体育过程具有实践性;体育过程具有直观性;体育过程具有多层次性 第二节 体育过程的要素 1.过程要素 过程要素是指体育过程中实体性较弱的因素,主要包括体育目 的、体育方法、体育内容、体育环境、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等。 2.结构要素 结构要素是指在体育过程中实体性较强的要素,主要包括 3 种基 本要素——“体育人”、“体育中介”和“体育学习者”。 体育人:指能够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健康、提高生活 质量的人。包括从事体育传播活动和体育教学的工作者。 体育中介:体育中介是指体育活动过程中支持“体育人”与体育学 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媒介。体育中介,从内容上说,包括体育内容、 体育材料或教科书、体育设施与器材;从形式上说,包括体育手段、 体育方法、体育组织形式。 体育学习者:体育学习者是指那些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习体育 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人。 体育学习者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根据年龄为标准 划分为少年学习者、青年学习者、中老年学习者等;根据学习项目为 标准划分为气功学习者、野外生存活动学习者等; 根据某种特殊群体分类,如按身患疾病的类分为冠心病人、结核病人、 糖尿病患者等。其中每类群体还可以分为若干之类,如青年群体还可 以划分为青年学生、青年职员或者男青年、女青年等。 三要素的关系: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育 实践活动系统。体育学习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的内容、方法和 组织形式,没有体育学习者,体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体育中介是体 育人与体育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媒介。没有体育中介,体育活动就成了 无米之炊、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好的体育意图、发展目标,也都 无法实现。而这些媒介也只有被体育人和体育学习者所认识和实践
并发生影响时才构成体育中介。体育人在整个体育活动中发挥着指导和组织的作用。没有体育人,体育活动就难以展开,体育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因此,上述3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体育的过程。其中任何要素本身的变化,必然导致整个体育系统状况的改变。不同体育要素的变化及其组合,就形成了体育形态的多样化,但其最终目的仍然是起到促使个体身心健康,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第三节体育过程的结构与控制1.体育过程的结构体育教学单一结构观:将体育过程仅局限于体育运动教学过程,视体育教学与身体锻炼为同一过程。体育教学与运动实践双阶段结构观:以增强体质、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运动实践为主的真实的体育。我们称此为体育教学与运动实践双阶段结构观。体育教学、运动实践、运动后恢复三阶段结构观2.体育过程的控制2.1体育过程控制的原则身心协调发展的原则;同化优势原则;适量运动负荷原则2.2体育过程控制的途径微观角度: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方面进行调控。在生理方面的控制途径主要有:运动量或运动负荷、营养补充和动作的幅度;在心理方面控制的途径主要是个人情绪、意志和思维:在人际关系方面主要是控制自身与同伴、自身与对手、自身与裁判的关系。体育过程的发生是离不开体育中介的,这方面的控制途径主要有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和体育活动内容。宏观角度:离不开政治环境、经济条件和风俗习惯等社会环境影响的。其中行政力量、法律、法规和纪律等是社会对体育过程控制的硬性手段,风俗习惯、文化信仰和体育道德等是社会对体育过程控制的软性手段。他们对体育过程的影响大多是间接的、隐性的,但有时表现出的控制力却是十分巨大的。2.3体育过程控制的类型按时间分类。预先控制:是指在体育过程开始之前就进行控制,对体育过程中需要的条件和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和估计,采取防惠措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做好准备工作。现场控制:是在体育过程
并发生影响时才构成体育中介。体育人在整个体育活动中发挥着指导 和组织的作用。没有体育人,体育活动就难以展开,体育学习者也不 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因此,上述 3 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体 育的过程。其中任何要素本身的变化,必然导致整个体育系统状况的 改变。不同体育要素的变化及其组合,就形成了体育形态的多样化, 但其最终目的仍然是起到促使个体身心健康,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第三节 体育过程的结构与控制 1.体育过程的结构 体育教学单一结构观:将体育过程仅局限于体育运动教学过程, 视体育教学与身体锻炼为同一过程。 体育教学与运动实践双阶段结构观: 以增强体质、锻炼身体、 增进健康的运动实践为主的真实的体育。我们称此为体育教学与运动 实践双阶段结构观。 体育教学、运动实践、运动后恢复三阶段结构观 2.体育过程的控制 2.1 体育过程控制的原则 身心协调发展的原则;同化优势原则;适量运动负荷原则 2.2 体育过程控制的途径 微观角度: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方面进行调控。在生理方面的 控制途径主要有:运动量或运动负荷、营养补充和动作的幅度;在心 理方面控制的途径主要是个人情绪、意志和思维;在人际关系方面主 要是控制自身与同伴、自身与对手、自身与裁判的关系。体育过程的 发生是离不开体育中介的,这方面的控制途径主要有体育活动的场 地、器材和体育活动内容。 宏观角度:离不开政治环境、经济条件和风俗习惯等社会环境影 响的。其中行政力量、法律、法规和纪律等是社会对体育过程控制的 硬性手段,风俗习惯、文化信仰和体育道德等是社会对体育过程控制 的软性手段。他们对体育过程的影响大多是间接的、隐性的,但有时 表现出的控制力却是十分巨大的。 2.3 体育过程控制的类型 按时间分类。预先控制:是指在体育过程开始之前就进行控制, 对体育过程中需要的条件和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和估计,采取防 患措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做好准备工作。现场控制:是在体育过程
进行时进行控制,主要是对活动中人和事的监督和指导。事后控制:是在体育过程结束后,对过程的结果进行测量、分析、比较和总结后再采取措施。按活动的主客体分类。自我控制:是由体育过程的参与者自已对活动主动地进行控制。他人控制:是由体育活动的非直接参与者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的监督和调控。社会控制: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和社会力量对体育过程中的越轨行为的禁止、限制与制裁,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体育过程的良性发展。2.4体育过程控制的方法要选择符合目的的体育运动项目和运动方式:在遵循同化作用优势原则时要注意控制的儿个方面;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足够的营养供给;控制一定的体力消耗,避免过度疲劳,才能保持同化优势;必要的休息,它是保证同化优势的重要条件:在适量的运动负荷方面要用负荷量的大小来调控体育过程生活中人们常用心率和活动时间来衡量运动负荷的大小。第四节体育过程与相关过程的关系1.体育过程与健身过程1.1联系体育是健身手段中的十分重要的手段。1.2区别从健身的角度看,体育中的运动项目和身体运动方式只是健身的手段之一,并不是它的全部,体育也无法代替健身的所有内容。健身有赖于营养、卫生、优生优育、环境保护、身体锻炼等多种因素。从体育的角度看,健身只是体育的功能之一而不是体育的唯一功能。体育过程具健身、娱乐、促进个体社会化等多重功能。另一方面,体育过程的健身功能也是需要合理的调控才能实现的,并不是只要参与体育活动,就一定能达到健身的目的。2.体育过程与竞技过程2.1 联系都是以身体运动作为主要手段的活动,都具有了较强的人体塑造功能。互为手段。体育的手段主要就是竞技的运动项目,竞技为了防止运动伤病和异化,常常以体育作为手段
进行时进行控制,主要是对活动中人和事的监督和指导。事后控制: 是在体育过程结束后,对过程的结果进行测量、分析、比较和总结后 再采取措施。 按活动的主客体分类。自我控制:是由体育过程的参与者自己对 活动主动地进行控制。他人控制:是由体育活动的非直接参与者对活 动中的人和事进行的监督和调控。社会控制: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 和社会力量对体育过程中的越轨行为的禁止、限制与制裁,其目的是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体育过程的良性发展。 2.4 体育过程控制的方法 要选择符合目的的体育运动项目和运动方式;在遵循同化作用优 势原则时要注意控制的几个方面;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足够的营 养供给;控制一定的体力消耗,避免过度疲劳,才能保持同化优势; 必要的休息,它是保证同化优势的重要条件;在适量的运动负荷方面, 要用负荷量的大小来调控体育过程生活中人们常用心率和活动时间 来衡量运动负荷的大小。 第四节 体育过程与相关过程的关系 1.体育过程与健身过程 1.1 联系 体育是健身手段中的十分重要的手段。 1.2 区别 从健身的角度看,体育中的运动项目和身体运动方式只是健身的 手段之一,并不是它的全部,体育也无法代替健身的所有内容。健身 有赖于营养、卫生、优生优育、环境保护、身体锻炼等多种因素。从 体育的角度看,健身只是体育的功能之一而不是体育的唯一功能。体 育过程具健身、娱乐、促进个体社会化等多重功能。另一方面,体育 过程的健身功能也是需要合理的调控才能实现的,并不是只要参与体 育活动,就一定能达到健身的目的。 2.体育过程与竞技过程 2.1 联系 都是以身体运动作为主要手段的活动,都具有了较强的人体塑造 功能。 互为手段。体育的手段主要就是竞技的运动项目,竞技为了防止 运动伤病和异化,常常以体育作为手段
都有教育性功能,两者都有关于身体活动的教育。都有较强的娱乐功能。2.2区别:日的不同:竞技运动的主要自的是竞争和娱乐,而体育的主要目的是健身,他们的主要自的是截然不同的。尽管人们可以通过参与竞技运动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但毕竟竞技运动本身不是以增进健康为目的。体育活动中有的十分枯燥无味,有的过程又痛苦难熬。人们从事它,只是为了锻炼身体或提高身体的某种运动能力,并不是为了娱乐。因此,竞技过程的本质功能不是体育健身,而是竞争和娱乐,健身作用只能算是它的副产品而已。体育过程可表述为:人体一运动一人体(指质量得到增强的人体)。竞技过程可表述为:运动技术一人体一运动技术(指水平得到提高的运动技术)。在体育过程中,身体处于对象和目的地位,其运动形式只是手段而竞技以运动技术为对象和目标身体只是工具、载体,是为了表现技术的。负荷不同:竞技运动所安排的运动负荷和强度都是远远大于体育过程的负荷和强度的。体育运动一般采用轻松愉快的运动方式,讲究“高质轻负”,即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取得最佳的体育效果,同时又要减轻不必要的体力负担承受力。对象不同:体育面向所有的人,对人体是无选择的.各种不同年龄、性别、体质、运动能力的人均可参加体育活动并且真义体育中没有选手。而竞技的对象则是高水平的职业运动员,参加竞技活动的人需要有先天的运动条件和发展前途,所以它对人体也是有选择的。由于夺标的需要,竞技运动中的技能成分已高度专门化,而在体育运动中,专业化的高超技能是没有多大用处的。长期进行某类竞技运动项目训练对人的身体发展有较大的局限性。而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均衡发展。[思考题]1.体育过程的本质是什么?2.体育过程的要素有哪些?3你认为体育过程与竞技过程、健身过程、娱乐过程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请联系实际回答
都有教育性功能,两者都有关于身体活动的教育。 都有较强的娱乐功能。 2.2 区别: 目的不同:竞技运动的主要目的是竞争和娱乐,而体育的主要目 的是健身,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截然不同的。尽管人们可以通过参与竞 技运动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但毕竟竞技运动本身不是以增进健康为 目的。体育活动中有的十分枯燥无味,有的过程又痛苦难熬。人们从 事它,只是为了锻炼身体或提高身体的某种运动能力,并不是为了娱 乐。因此,竞技过程的本质功能不是体育健身,而是竞争和娱乐,健 身作用只能算是它的副产品而已。体育过程可表述为:人体—运动— 人体(指质量得到增强的人体)。竞技过程可表述为:运动技术—人体— 运动技术(指水平得到提高的运动技术)。在体育过程中,身体处于对象 和目的地位,其运动形式只是手段;而竞技以运动技术为对象和目标, 身体只是工具、载体,是为了表现技术的。 负荷不同:竞技运动所安排的运动负荷和强度都是远远大于体育 过程的负荷和强度的。体育运动一般采用轻松愉快的运动方式,讲究 “高质轻负”,即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取得最佳的体育效果,同时又要 减轻不必要的体力负担承受力。 对象不同:体育面向所有的人,对人体是无选择的,各种不同年龄、 性别、体质、运动能力的人均可参加体育活动,并且真义体育中没有 选手。而竞技的对象则是高水平的职业运动员,参加竞技活动的人需 要有先天的运动条件和发展前途,所以它对人体也是有选择的。由于 夺标的需要,竞技运动中的技能成分已高度专门化,而在体育运动中, 专业化的高超技能是没有多大用处的。长期进行某类竞技运动项目训 练对人的身体发展有较大的局限性。而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是多方 面的均衡发展。 [思 考 题] 1.体育过程的本质是什么? 2.体育过程的要素有哪些? 3.你认为体育过程与竞技过程、健身过程、娱乐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有哪些?请联系实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