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节管理主体——管理者 第二节管理主体—管理者 【回顾与说明】 回顾:管理的含义;管理的基本职能与管理系统的构成 说明:第二节的知识体系,以及学习本节的要求,让学生对管理 者有一个总体认识。 【本节精言】 企业没有高素质的管理者,就等于航行在大海中 的船由外行孝舵。 【走进管理】 【案例12】新闻记者出的佐佐木明 新闻记者出的佐佐木明。1976年受到卫星电算机浪潮的启示, 产生了专门从事设计机种向大公司出售的智慧〃的想法,便同两位朋 友白手起家,开办了头脑公司〃—微型系统科技公司。当时日本的科 技开发机构多属于官方或大公司,想松下、日立、东芝等电器公司 均设有开发新产品的科技研究所。佐佐木明的公司能生存下去吗?能 够同大公司的科硏就够竞争吗?特别是佐佐木明本人,即没有计算机 的科技知识,也没有开发公司的资本,用什么来建立新的公司呢?头 脑公司为自己的出现动起了头脑:他们的第一个奋斗目标是:要用 并不比别人高名的技术,向别人还没有注意到的社会需要开发,力求 赶在大公司前面硏制出新产品〃他们的第二个奋斗目标是:在干百万
1-2 节 管理主体——管理者 16 第二节 管理主体——管理者 【回顾与说明】 回顾:管理的含义;管理的基本职能与管理系统的构成。 说明:第二节的知识体系,以及学习本节的要求,让学生对管理 者有一个总体认识。 【本节精言】 企业没有高素质的管理者,就等于航行在大海中 的船由外行掌舵。 【走进管理】 【案例 1.2】 新闻记者出的佐佐木明 新闻记者出的佐佐木明。1976 年受到卫星电算机浪潮的启示, 产生了专门从事设计机种向大公司出售的“智慧”的想法,便同两位朋 友白手起家,开办了“头脑公司”——微型系统科技公司。当时日本的科 技开发机构多属于官方或大公司,想松下、日立、东芝等电器公司, 均设有开发新产品的科技研究所。佐佐木明的公司能生存下去吗?能 够同大公司的科研就够竞争吗?特别是佐佐木明本人,即没有计算机 的科技知识,也没有开发公司的资本,用什么来建立新的公司呢?头 脑公司为自己的出现动起了头脑:他们的第一个奋斗目标是:“要用 并不比别人高名的技术,向别人还没有注意到的社会需要开发,力求 赶在大公司前面研制出新产品” 他们的第二个奋斗目标是:在千百万
1-2节管理主体——管理者 人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中,发现别人还没有发现的路子,即了解潜在 的时常需求。佐佐木明在观察到社会的潜在市场后,立即招手ν学习 机〃的设计与制造。业精于勤,功成于思。〃佐佐木明等人经过一年 半的刻苦钻硏,克服了技术和经费上的困难,终于研制成了学习机”, 头脑公司也从此享有声誉,从几个人发展到十八个人,但仍然保持着 初建时期的勤奋作风 分析内容:佐佐木明的优缺点 【讲授与训练】 、管理者 1、管理者的概念 (1)关于管理者的传统观点。传统的观点,认为管理者是运用 职位、权力,对人进行统驭和指挥的人 (2)关于管理者的现代观点。德鲁克认为:在一个现代的组织 里,每一个知识工作者如果能够由于他们的职位和知识,对组织负有 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够实质性地影响该组织经营及达成成果的能力者, 即为管理者 (3)管理者的定义。管理者是指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 标负有贡献责任的人。 2、管理者的类型 (1)按管理层次划分 ●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企业的现行政策,并计划未来的发展方。 ●中层管理者:执行企业组织政策,指挥一线管理人员或操作人 员工作
1-2 节 管理主体——管理者 17 人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中,发现别人还没有发现的路子,即了解潜在 的时常需求。佐佐木明在观察到社会的潜在市场后,立即招手“学习 机”的设计与制造。业精于勤,功成于思。” 佐佐木明等人经过一年 半的刻苦钻研,克服了技术和经费上的困难,终于研制成了“学习机”, 头脑公司也从此享有声誉,从几个人发展到十八个人,但仍然保持着 初建时期的勤奋作风。 分析内容:佐佐木明的优缺点。 【讲授与训练】 一、管理者 1、管理者的概念 (1)关于管理者的传统观点。传统的观点,认为管理者是运用 职位、权力,对人进行统驭和指挥的人。 (2)关于管理者的现代观点。德鲁克认为:在一个现代的组织 里,每一个知识工作者如果能够由于他们的职位和知识,对组织负有 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够实质性地影响该组织经营及达成成果的能力者, 即为管理者。 (3)管理者的定义。管理者是指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 标负有贡献责任的人。 2、管理者的类型 (1)按管理层次划分 ●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企业的现行政策,并计划未来的发展方。 ●中层管理者:执行企业组织政策,指挥一线管理人员或操作人 员工作
1-2节管理主体——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一般只限于督导操作人员的工作,不指挥其他管 理人员。 2)按管理工作的性质与领域划分 ●综合管理者 ●职能管理者 (3)按职权关系的性质划分 ●直线管理人员。 )参谋人员。 二、管理者的素质 1、管理者素质的含义 管理者的素质是指管理者的与管理相关的内在基本属性与质量。 管理者的素质主要表现为品德、知识、能力与身心条件, 2、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基本素质 含义 内容 政治与文化|指管理者的政治思想修政治坚定性、敏感性;事业心、责 素质 养水平和文化基础 任感:思想境界与品德情操;人文 修养与广博的文化知识等 基本业务素|指管理者在所从事工作一般业务素质和专门业务素质 质 领域内的知识与能力 身心素质 指管理者本人的身体状健康的身体:坚强的意志:开朗、 况与心理条件 乐观的性格;广泛而健康的兴趣等 3、管理者的技能 管理者必须具备三方面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基本技能|含义 内 技术技能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专业知识、经验:技术、技巧:程 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序、方法、操作与工具运用熟练程 技术和方法的能力 人际技能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观察人,理解人,掌握人的心理规 的技能 律的能力:人际交往,融洽相处, 与人沟通的能力:了解并满足下属
1-2 节 管理主体——管理者 18 ●基层管理者:一般只限于督导操作人员的工作,不指挥其他管 理人员。 (2)按管理工作的性质与领域划分 ●综合管理者 ●职能管理者 (3)按职权关系的性质划分 ●直线管理人员。 ●参谋人员。 二、管理者的素质 1、管理者素质的含义 管理者的素质是指管理者的与管理相关的内在基本属性与质量。 管理者的素质主要表现为品德、知识、能力与身心条件。 2、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基本素质 含 义 内 容 政治与文化 素质 指管理者的政治思想修 养水平和文化基础 政治坚定性、敏感性;事业心、责 任感;思想境界与品德情操;人文 修养与广博的文化知识等 基本业务素 质 指管理者在所从事工作 领域内的知识与能力 一般业务素质和专门业务素质 身心素质 指管理者本人的身体状 况与心理条件 健康的身体;坚强的意志;开朗、 乐观的性格;广泛而健康的兴趣等 3、管理者的技能 管理者必须具备三方面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基本技 能 含 义 内 容 技术技能 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 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 技术和方法的能力 专业知识、经验;技术、技巧;程 序、方法、操作与工具运用熟练程 度 人际技能 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 的技能 观察人,理解人,掌握人的心理规 律的能力;人际交往,融洽相处, 与人沟通的能力;了解并满足下属
1-2节管理主体——管理者 需要,进行有效激励的能力;善于 团结他人,增强向心力、凝聚力的 能力等 概念技能(构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对复杂环境和管理问题的观察、分 想技能) 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析能力:对全局性的、战略性的、 关系的抽象能力 长远性的重大问题处理与决断的能 力;对突发性紧急处境的应变能力 等。其核心是一种观察力和思维力 不同层次管理者对管理技能需要的差异性。各层次管理者 对技能需要的比例如图1.1所示。 高层管理者 术 中层管理者 能能 基层管理者 图1.1不同层次对管理技能需要比例 讨论内容:结合佐佐木的创业故事和评价其人其事。 4、有效管理者与成功管理者 有效的笞理者=成功的管理 最有成绩的管理者 组织中提升最快的管理者 5、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创新
1-2 节 管理主体——管理者 19 需要,进行有效激励的能力;善于 团结他人,增强向心力、凝聚力的 能力等 概念技能(构 想技能) 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 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 关系的抽象能力 对复杂环境和管理问题的观察、分 析能力;对全局性的、战略性的、 长远性的重大问题处理与决断的能 力;对突发性紧急处境的应变能力 等。其核心是一种观察力和思维力 不同层次管理者对管理技能需要的差异性。各层次管理者 对技能需要的比例如图 1.1 所示。 高层管理者 概 人 技 念 际 术 中层管理者 技 技 技 能 能 能 基层管理者 图 1.1 不同层次对管理技能需要比例 讨论内容:结合佐佐木的创业故事和评价其人其事。 4、有效管理者与成功管理者 ? 5、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创新 有效的管理者=成功的管理 者 最有成绩的管理者 组织中提升最快的管理者
1-2节管理主体——管理者 (1)创新是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 (2)创新素质主要体现 ●创新意识。管理者要树立创新观念,要真正认识到创新对组织 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并在管理实践中,事事、时时、处处坚持 创新,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这是涉及创新态度和勇气的问题。管理者在工作实 践中,不但要想到创新,更要敢于创新。要有勇于突破常规、求新寻 异、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 ●创新思维。不但要敢于创新,还要善于通过科学的创新思维来 完成创新构思。没有创造性思维,不掌握越轨思维(详见第三章第二节) 的方法与技巧,不采用科学可行的创造性技法,是很难实现管理上的 突破与创新的 ●创新能力。在管理实践中,促使创新完成的能力是由相关的知 识、经验、技能与创造性思维综合形成的。 【案例分析】 【案例1.3】教材23页案例1.1、1.2、1.3 1由学习委员或科代表主持,分3组讨论,在广泛回答问题的基 础上,最后由一人提出本组的综合性看法 2各组推代表陈述原因,并进行相互问答 3教师总结 单元小结】通过答理工作与领导工作的异同的比 较,认识管理者的概念;了解管理者的分类及素质要求; 李握管理者的技能内容及不同管理层次对技能需求的不 同比倒。 【实践与训练】 【自我评估】 你在一个大型组织中从事管理的动机有多强?(课上完成)
1-2 节 管理主体——管理者 20 (1)创新是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 (2)创新素质主要体现 ●创新意识。管理者要树立创新观念,要真正认识到创新对组织 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并在管理实践中,事事、时时、处处坚持 创新,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这是涉及创新态度和勇气的问题。管理者在工作实 践中,不但要想到创新,更要敢于创新。要有勇于突破常规、求新寻 异、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 ●创新思维。不但要敢于创新,还要善于通过科学的创新思维来 完成创新构思。没有创造性思维,不掌握越轨思维(详见第三章第二节) 的方法与技巧,不采用科学可行的创造性技法,是很难实现管理上的 突破与创新的。 ●创新能力。在管理实践中,促使创新完成的能力是由相关的知 识、经验、技能与创造性思维综合形成的。 【案例分析】 【案例 1.3】教材 23 页案例 1.1、1.2、1.3 1.由学习委员或科代表主持,分 3 组讨论,在广泛回答问题的基 础上,最后由一人提出本组的综合性看法。 2.各组推代表陈述原因,并进行相互问答。 3.教师总结。 【单元小结】通过管理工作与领导工作的异同的比 较,认识管理者的概念;了解管理者的分类及素质要求; 掌握管理者的技能内容及不同管理层次对技能需求的不 同比例。 【实践与训练】 【自我评估】 你在一个大型组织中从事管理的动机有多强?(课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