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四次适应性训练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 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笔墨之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 程大利 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人对艺术的认识论,它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又在宇宙自然 和社会人生的规律中得到印证,是通会之后的大智慧。笔墨早已不是形而下的概 念,而是承载着文化精神的述说方式。深刻的精神内涵和由此彰显的人格力量是 笔墨的魅力所在。国画不只是在画画,是借笔墨抒写心灵,是画家精神世界的剖 白,才情的彰显,学识的记录。在“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 同功,四时并运”的社会功能外有更宏大的功能。 画家,以绘画为职业,应该远离功利,散淡从容,特别是山水画家,离开这个喧 嚣的社会越远越好,离社会远些日后对社会的贡献更大。历代画论提出“清心 地”,“善读书”,“却早誉”,“亲风雅”,“不可有名利之见”,就是说高 尚的人品能影响到笔墨,这是中国画认识论的独特之处,与西方美学观不尽相同, 中国画强调“人成艺成”。历代画论均论述过人品与画品的关系,足见这一命题 的重要性 人品立定之后还要读书,这是画家的终生课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 只是指写诗,书画一道也是如此,读书决定着画格,读书是做学问的同义语。不 做学问,画只见才情难有境界,古来大家没有不爱读书的。“读万卷书,行万里 路”实际上是继承传统和体验生活。 端正了作画的态度,注意到人格的修养和锤炼,又能做到读书不辍、体察生活, 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终生课题就是笔墨了。在笔墨技术上,前人的论述很多,留 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笔尽笔法、墨求墨气”,“笔墨太简,则失之阔略” “古人位置紧而笔墨拙,今人位置懈而笔墨结”,“学者未入笔墨之境,焉能画 外求妙”。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 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这句话被千年以来的实践所证明。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 是中国画的血肉,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宇宙自然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人体内也是真气流转,没有 间歇。观照笔法,也应是元气充沛。当外部的环境影响到人的心理和生理时,元 气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出现气虚、烦躁等现象,反映在笔墨上便出现“浮气” “躁气”;也有个人性格和修养的关系,元气不匀,沉不下心来,当然现出“浮 气”;而元气不足,则一味讨好社会,急于求得别人赞扬,常现出“匠气”。所 以,养气是中国文人画家的功课,能做到气脉不断,笔不困,墨不涩,元气安稳 神闲意定。在这里指出气韵妙诀—一心神髙远则笔墨自能深厚,心境旷达则画境 自然髙迈,笔墨已不仅是技巧,也是心胸、禀赋、气度、积累的反映,是才情和 知识的记录,更是人格的标志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四次适应性训练 语 文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 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第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 笔墨之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 程大利 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人对艺术的认识论,它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又在宇宙自然 和社会人生的规律中得到印证,是通会之后的大智慧。笔墨早已不是形而下的概 念,而是承载着文化精神的述说方式。深刻的精神内涵和由此彰显的人格力量是 笔墨的魅力所在。国画不只是在画画,是借笔墨抒写心灵,是画家精神世界的剖 白,才情的彰显,学识的记录。在“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 同功,四时并运”的社会功能外有更宏大的功能。 画家,以绘画为职业,应该远离功利,散淡从容,特别是山水画家,离开这个喧 嚣的社会越远越好,离社会远些日后对社会的贡献更大。历代画论提出“清心 地”,“善读书”,“却早誉”,“亲风雅”,“不可有名利之见”,就是说高 尚的人品能影响到笔墨,这是中国画认识论的独特之处,与西方美学观不尽相同, 中国画强调“人成艺成”。历代画论均论述过人品与画品的关系,足见这一命题 的重要性。 人品立定之后还要读书,这是画家的终生课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 只是指写诗,书画一道也是如此,读书决定着画格,读书是做学问的同义语。不 做学问,画只见才情难有境界,古来大家没有不爱读书的。“读万卷书,行万里 路”实际上是继承传统和体验生活。 端正了作画的态度,注意到人格的修养和锤炼,又能做到读书不辍、体察生活, 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终生课题就是笔墨了。在笔墨技术上,前人的论述很多,留 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笔尽笔法、墨求墨气”,“笔墨太简,则失之阔略”, “古人位置紧而笔墨拙,今人位置懈而笔墨结”,“学者未入笔墨之境,焉能画 外求妙”。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 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这句话被千年以来的实践所证明。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 是中国画的血肉,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宇宙自然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人体内也是真气流转,没有 间歇。观照笔法,也应是元气充沛。当外部的环境影响到人的心理和生理时,元 气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出现气虚、烦躁等现象,反映在笔墨上便出现“浮气”、 “躁气”;也有个人性格和修养的关系,元气不匀,沉不下心来,当然现出“浮 气”;而元气不足,则一味讨好社会,急于求得别人赞扬,常现出“匠气”。所 以,养气是中国文人画家的功课,能做到气脉不断,笔不困,墨不涩,元气安稳, 神闲意定。在这里指出气韵妙诀——心神高远则笔墨自能深厚,心境旷达则画境 自然高迈,笔墨已不仅是技巧,也是心胸、禀赋、气度、积累的反映,是才情和 知识的记录,更是人格的标志
“通会之际,人成艺成”这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是非穷毕生精神不能 实现的目标。所以,中国画是生命过程的艺术,它的最大意义是与人的生命紧紧 相连,从而使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选自《新华文摘》2008第1期,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古代画论有关“笔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个人的性格和修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时,元气就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反 映在笔墨上便出现“浮气”“躁气”“匠气” B.笔墨已不是技巧,而是心胸、禀赋、气度、积累的反映,也记录着人的才情 和知识,更是人格的标志。 C.笔墨可以抒写心灵。笔墨的魅力所在,是在画作之中体现画家深刻的精神内 涵和巨大的人格力量。 D.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所以,在笔墨之中,笔的作用较之 墨,显得更为重要。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画论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又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印证,是中国人 对艺术的认识论,体现了中国人的大智慧。 B.“通会之际,人成艺成”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要求穷毕生精神才 能实现。中国画重人品人格,是与人的生命过程紧紧相连的艺术。 C.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 从笔墨而成。”这句话突出了古人对笔墨技术的重视 D.以绘画为职业的画家,应该远离功利,散淡从容,特别是山水画家,应该置 身乡间山水,离开喧嚣的城市越远越好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强调“人成艺成”,认为高尚的人品能影响到笔墨,十分重视画家的 人格精神,因此杰出的中国画作一定出于人格高尚的画家之手。 B.读书决定着画格,古来画家大师没有不爱读书的,所以说,画家书读得越多, 画艺便越精湛,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义正在于此。 C.由于中国古代画论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因而在笔墨技术上,抽象的论述多 于具体的经验,大智慧优于小技巧。 D.中国画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中国画的境界主要体现在笔墨 上,所以中国画始终关注笔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选择每题3分) 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也。明经为郡文学,以孝廉为郎。举方正,对策 高第,迁谏大夫。劾奏卫将军张安世子彭祖不下殿门,并连及安世居位无补。 祖时实下门,宽饶坐举奏大臣非是,左迁为卫司马 宽饶初拜为司马,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有疾病者身自抚循临问,加致医 药,遇之甚有恩。及岁尽交代①,卫卒数千人皆叩头自请,愿复留共更一年,以 报宽饶厚德。宣帝嘉之,以宽饶为太中大夫,使行风俗,多所称举贬黜,奉使称 意。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公卿贵戚及郡国吏 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 20070207 宽饶为人刚直高节,志在奉公。家贫,奉钱月数千,半以给吏民为耳目言事者。 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戍北边,公廉如此。然深刻喜陷害人,在位及贵戚人与为 怨,又好言事刺讥,奸⑨犯上意。同列后进或九卿,宽饶自以行清能高,有益于
“通会之际,人成艺成”这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是非穷毕生精神不能 实现的目标。所以,中国画是生命过程的艺术,它的最大意义是与人的生命紧紧 相连,从而使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选自《新华文摘》2008 第 1 期,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古代画论有关“笔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个人的性格和修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时,元气就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反 映在笔墨上便出现“浮气”“躁气”“匠气”。 B.笔墨已不是技巧,而是心胸、禀赋、气度、积累的反映,也记录着人的才情 和知识,更是人格的标志。 C.笔墨可以抒写心灵。笔墨的魅力所在,是在画作之中体现画家深刻的精神内 涵和巨大的人格力量。 D.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所以,在笔墨之中,笔的作用较之 墨,显得更为重要。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画论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又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印证,是中国人 对艺术的认识论,体现了中国人的大智慧。 B.“通会之际,人成艺成”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要求穷毕生精神才 能实现。中国画重人品人格,是与人的生命过程紧紧相连的艺术。 C.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 从笔墨而成。”这句话突出了古人对笔墨技术的重视。 D.以绘画为职业的画家,应该远离功利,散淡从容,特别是山水画家,应该置 身乡间山水,离开喧嚣的城市越远越好。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强调“人成艺成”,认为高尚的人品能影响到笔墨,十分重视画家的 人格精神,因此杰出的中国画作一定出于人格高尚的画家之手。 B.读书决定着画格,古来画家大师没有不爱读书的,所以说,画家书读得越多, 画艺便越精湛,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义正在于此。 C.由于中国古代画论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因而在笔墨技术上,抽象的论述多 于具体的经验,大智慧优于小技巧。 D.中国画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中国画的境界主要体现在笔墨 上,所以中国画始终关注笔墨。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19 分,选择每题 3 分) 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也。明经为郡文学,以孝廉为郎。举方正,对策 高第,迁谏大夫。劾奏卫将军张安世子彭祖不下殿门,并连及安世居位无补。彭 祖时实下门,宽饶坐举奏大臣非是,左迁为卫司马。 宽饶初拜为司马,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有疾病者身自抚循临问,加致医 药,遇之甚有恩。及岁尽交代①,卫卒数千人皆叩头自请,愿复留共更一年,以 报宽饶厚德。宣帝嘉之,以宽饶为太中大夫,使行风俗,多所称举贬黜,奉使称 意。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公卿贵戚及郡国吏 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 20070207 宽饶为人刚直高节,志在奉公。家贫,奉钱月数千,半以给吏民为耳目言事者。 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戍北边,公廉如此。然深刻喜陷害人,在位及贵戚人与为 怨,又好言事刺讥,奸②犯上意。同列后进或九卿,宽饶自以行清能高,有益于
国,而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数上疏谏争。太子庶子③王生高宽饶节,而非 其如此,予书曰:“明主知君洁白公正,不畏强御,故命君以司察之位,擅君以 奉使之权,尊官厚禄已施于君矣。君宜夙夜惟思当世之务,奉法宣化,忧劳天下, 虽日有益,月有功,犹未足以称职而报恩也。”宽饶不纳其言。 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 行,以刑余为周、召④,以法律为《诗》《书》。”上以宽饶怨谤终不改,下其 中书二千石⑤。谏大夫郑昌愍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 书颂宽饶。上不听,遂下宽饶吏。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 (节选自《汉书·盖宽饶传》,有删节) [注]①岁尽交代:汉时每岁末更换卫卒。②奸:同“千” ③太子庶子 官职。④刑余:指宦官,周、召:周公、召公,西周贤臣。⑤中书二千石: 官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案行士卒庐室 案行:巡视,察看 B.多所称举贬黜 称举:提拔,举荐 C.皆恐惧莫敢犯禁 犯禁:私闯禁地 D.明主知君洁白公正 洁白:廉洁纯贞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盖宽饶“刚直高节,志在奉公”的一 组是( ①举方正,对策高第,迁谏大夫 ②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 ③奉钱月数千,半以给吏民为耳目言事者 ④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戍北边 ⑤又好言事刺讥,奸犯上意 ⑥君宜夙夜惟思当世之务,奉法宣化,忧劳天下 A.①⑤⑥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宽饶因通晓儒经被选为郡文学,凭孝廉身份做了郎官;升任谏议大夫后,曾 向皇帝检举揭发彭祖过殿门不下车及其父卫将军张安世居高位而无补朝政之事。 B.宽饶任司马一职时,善待士卒,年终按例交接更换士卒时,数千人叩头自请, 愿意留下再服役一年。宽饶受到宣帝嘉奖,升任为太中大夫,巡察各地风俗。 C.宽饶为司隶后,刺举无所回避,与公卿贵戚结怨甚多;又好借事批评朝政, 冒犯皇上意旨,因此他的职位不升反降,被同列及后进超越,对此他很是失意不 快 D.当时皇上正用刑法治国,重用宦官,宽饶却不识时务,仍对此上疏奏事,触 怒皇上,虽有郑昌为其求情,也无济于事,最终宽饶引刀自刭。 7.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深刻喜陷害人,在位及贵戚人与为怨,又好言事刺讥,奸犯上意 文
国,而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数上疏谏争。太子庶子③王生高宽饶节,而非 其如此,予书曰:“明主知君洁白公正,不畏强御,故命君以司察之位,擅君以 奉使之权,尊官厚禄已施于君矣。君宜夙夜惟思当世之务,奉法宣化,忧劳天下, 虽日有益,月有功,犹未足以称职而报恩也。”宽饶不纳其言。 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 行,以刑余为周、召④,以法律为《诗》《书》。”上以宽饶怨谤终不改,下其 中书二千石⑤。谏大夫郑昌愍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 书颂宽饶。上不听,遂下宽饶吏。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 (节选自《汉书·盖宽饶传》,有删节) [注]①岁尽交代:汉时每岁末更换卫卒。 ②奸:同“干”。 ③太子庶子: 官职。 ④刑余:指宦官,周、召:周公、召公,西周贤臣。 ⑤中书二千石: 官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案行士卒庐室 案行:巡视,察看 B.多所称举贬黜 称举:提拔,举荐 C.皆恐惧莫敢犯禁 犯禁: 私闯禁地 D.明主知君洁白公正 洁白: 廉洁纯贞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盖宽饶“刚直高节,志在奉公”的一 组是( ) ①举方正,对策高第,迁谏大夫 ②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 ③奉钱月数千,半以给吏民为耳目言事者 ④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戍北边 ⑤又好言事刺讥,奸犯上意 ⑥君宜夙夜惟思当世之务,奉法宣化,忧劳天下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宽饶因通晓儒经被选为郡文学,凭孝廉身份做了郎官;升任谏议大夫后,曾 向皇帝检举揭发彭祖过殿门不下车及其父卫将军张安世居高位而无补朝政之事。 B.宽饶任司马一职时,善待士卒,年终按例交接更换士卒时,数千人叩头自请, 愿意留下再服役一年。宽饶受到宣帝嘉奖,升任为太中大夫,巡察各地风俗。 C.宽饶为司隶后,刺举无所回避,与公卿贵戚结怨甚多;又好借事批评朝政, 冒犯皇上意旨,因此他的职位不升反降,被同列及后进超越,对此他很是失意不 快。 D.当时皇上正用刑法治国,重用宦官,宽饶却不识时务,仍对此上疏奏事,触 怒皇上,虽有郑昌为其求情,也无济于事,最终宽饶引刀自刭。 7.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然深刻喜陷害人,在位及贵戚人与为怨,又好言事刺讥,奸犯上意。 译 文:
(2)谏大夫郑昌愍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 宽饶。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寄黄几度 黄庭坚①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 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 不蕲三折肱③。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 哭瘴④溪藤。 [注]①黄庭坚:宋代诗人。王安石变法之后形成的新党、旧党的斗争延续多年, 黄庭坚受牵连两次被贬。写此诗时黄庭坚在北方德州做官。黄几度:黄庭坚的朋 友。曾在南方四会县做官,为官清廉却未得重用。②《史记》中说大文豪司马相 如很穷,“家居徒四壁立”。③出自《左传》,意思是折断三回胳膊,积累了治 病经验就可当好医生了。④瘴:瘴气,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的湿热空气。 8.颔联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5分) 答 9.这首诗意蕴丰富,汇聚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答
(2)谏大夫郑昌愍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 宽饶。 译 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寄黄几度 黄庭坚①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 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 不蕲三折肱③。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 哭瘴④溪藤。 [注]①黄庭坚:宋代诗人。王安石变法之后形成的新党、旧党的斗争延续多年, 黄庭坚受牵连两次被贬。写此诗时黄庭坚在北方德州做官。黄几度:黄庭坚的朋 友。曾在南方四会县做官,为官清廉却未得重用。②《史记》中说大文豪司马相 如很穷,“家居徒四壁立”。③出自《左传》,意思是折断三回胳膊,积累了治 病经验就可当好医生了。④瘴:瘴气,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的湿热空气。 8.颔联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5 分) 答: 9.这首诗意蕴丰富,汇聚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答:
四、名句默写 10、名句默写(每小题1分,共6分) ① ,举世非之而不 加沮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③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 郭④ ,渺沧海之一粟。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⑥间关莺语花底 滑 乙选考题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兽国黄昏 【美】艾伯特·马尔兹 十三岁的査理掌心里掂着一枚手榴弹。等汽车离开,他就把那枚致命的飞弹髙高 地投到空中。飞弹正落在汽车顶上,爆炸开来。査理满意地笑了,又抓起雪去做 第二枚手榴弹。他是个矮小结实的孩子,面色苍白。他一心盼望能买些糖吃。他 有个法儿能把一块奶油糖吃上半个钟头,那就是把糖放在舌头上去舔。他还想要 不是星期天就好了,因为星期天工厂都关了门,他家周围冷静得像一片墓地 他一口气跑到家里。“妈,给我三分钱,行不行?”话里含着命令的口气,“有 人掉了钱在地下道通风孔里。要是我有几块橡皮糖就能把它粘上来。”法仑太太 给了他仅有的两分钱,说:“这两分钱你也得还我。”“没错。”他已经忙着找 绳子去了。 “唉,真是,”他妈妈说,带着他听惯了的久经患难的哀叹声,“从前,你向爸 爸或我要一分钱,我们就会给你五分钱,你要五分钱就会得到一毛钱。可现在你 爸爸残废了。赚钱虽少,他已经感激不尽了。” 在公共汽车停车牌旁边,他伏在冰冷的铁格子上。水门汀的沟底上布满 了垃圾、雪和一小滩一小滩的水。他开始把贴在铁格子上面的身子一寸一寸地挪 动,心兴奋得乱跳,而面包房橱窗的影子也在他脑中闪动。 他看到了那枚银币。他紧闭着的嘴唇上带着微笑,他把绳头儿绕了好几道,打了 个结,于是把嚼得又软又湿的橡皮糖的橡皮胶缠在结上,又把底面弄得宽宽的 平平的。然后再把橡胶放进嘴里最后湿了一下,才小心翼翼地放到沟底去 他在聚精会神地工作。有人从他背后走过来,生得瘦小,衣服破烂,约四十五岁 査理还没看见他就听见他的声音了,那人呼吸很吃力,仿佛在沉重负担下挣扎似 的。査理匆匆望他一眼,又集中力量去做最困难的工作。那人默默观望了一会儿
四、名句默写 10、名句默写(每小题 1 分,共 6 分) ① ,举世非之而不 加沮。 ②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③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 郭; , 。 ④ ,渺沧海之一粟。 ⑤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⑥间关莺语花底 滑, 。 乙 选考题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兽国黄昏 【美】艾伯特•马尔兹 十三岁的查理掌心里掂着一枚手榴弹。等汽车离开,他就把那枚致命的飞弹高高 地投到空中。飞弹正落在汽车顶上,爆炸开来。查理满意地笑了,又抓起雪去做 第二枚手榴弹。他是个矮小结实的孩子,面色苍白。他一心盼望能买些糖吃。他 有个法儿能把一块奶油糖吃上半个钟头,那就是把糖放在舌头上去舔。他还想要 不是星期天就好了,因为星期天工厂都关了门,他家周围冷静得像一片墓地。 他一口气跑到家里。“妈,给我三分钱,行不行?”话里含着命令的口气,“有 人掉了钱在地下道通风孔里。要是我有几块橡皮糖就能把它粘上来。”法仑太太 给了他仅有的两分钱,说:“这两分钱你也得还我。”“没错。”他已经忙着找 绳子去了。 “唉,真是,”他妈妈说,带着他听惯了的久经患难的哀叹声,“从前,你向爸 爸或我要一分钱,我们就会给你五分钱,你要五分钱就会得到一毛钱。可现在你 爸爸残废了。赚钱虽少,他已经感激不尽了。” 在公共汽车停车牌旁边,他伏在冰冷的铁格子上。水门汀的沟底上布满 了垃圾、雪和一小滩一小滩的水。他开始把贴在铁格子上面的身子一寸一寸地挪 动,心兴奋得乱跳,而面包房橱窗的影子也在他脑中闪动。 他看到了那枚银币。他紧闭着的嘴唇上带着微笑,他把绳头儿绕了好几道,打了 个结,于是把嚼得又软又湿的橡皮糖的橡皮胶缠在结上,又把底面弄得宽宽的、 平平的。然后再把橡胶放进嘴里最后湿了一下,才小心翼翼地放到沟底去。 他在聚精会神地工作。有人从他背后走过来,生得痩小,衣服破烂,约四十五岁。 查理还没看见他就听见他的声音了,那人呼吸很吃力,仿佛在沉重负担下挣扎似 的。查理匆匆望他一眼,又集中力量去做最困难的工作。那人默默观望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