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工大附中第二次适应性训练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 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 卡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维的“名大家” 明清诗论中对王维“名大家”的特殊定位不仅是介乎“大家”和“名家”之间 的调和性观点,更是王维诗歌的独特成就在传统诗学批评标准之下的特殊境遇之 写照。 中国历代诗学在评定一流大诗人的具体标准上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但基本要求 致,即人格高尚、才大力雄、超越时代、泽被后世。其中,道德标准是成为伟 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伟大”不仅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本身 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和磊 落。杜甫得到“诗圣”的桂冠和普遍的尊奉主要就出于这种观念,所谓“论诗者 观其大节而已”。同样,王维被主流诗学排除在“大家”之外的首要原因也就是 其气节人格不够符合儒家正统思想。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所谓“耽禅 味而忘诗教,此《三百篇》之罪人矣”。“陷贼”事件又于大节有亏,宋人对王 维的指摘就是典型论调。而王维的拥护者为了提升王维的地位,首先做的就是强 化王维诗歌的伦理道德色彩。如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的赵殿成在《王右丞诗笺注 序》中努力为王维“陷贼”事件辩诬,强调王维的立身大节以及其诗中有得于 古者诗教之旨”和“温柔敦厚”的一面,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诗歌 地位 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这从宋人 以杜甫的“集大成”作为“入圣”的重要条件亦可见出,明代诗学的“格调派” 也是以此推尊李、杜为“大家”。王维之所以“大家不足”,主要是其诗歌表现 出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学养和骨力之间的差距。由于重学力格调,轻自 然情韵的思想在诗学传统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代表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山水短 章向来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偏”,以至于清初王士祯为了抬高王维的地 位,也要强调王维诗歌中的“沉着痛快” 清中叶以后,以翁方纲“肌理说”为代表的崇尚学力的“宗宋派”更是逐渐占据 上风,对唐诗质实的一面的重视远胜于对其情韵的关注。在这种诗学背景下,王 维显然是难以位列“大家”的,即使有王士祯倡导“神韵说”而独尊王维,仍无 力颠覆诗学传统中的“大家”观念。在这里,王士祯明确指出以杜甫、苏轼为代 表的“长江大河”是“大家”之境,以谢朓、何逊、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为代 表的“澄泽灵沼”之境是“名家”之境。然而,论者也普遍感到,与诸“名家” 相比,王维有不少接近于“大家”标准的地方,因此,仅以“名家”目之似不太 切当:一方面“唐人诸体诗都臻工妙者,惟王摩诘一人”;另一方面,王维在“学 问”“才力”方面都超出侪辈。(有删改) 1、下列对“大家”这一概念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家”必须符合传统诗学批评的标准,这些标准的基本要求历代没有变化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工大附中第二次适应性训练 语 文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 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 卡交回。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王维的“名大家” 明清诗论中对王维“名大家”的特殊定位不仅是介乎“大家”和“名家”之间 的调和性观点,更是王维诗歌的独特成就在传统诗学批评标准之下的特殊境遇之 写照。 中国历代诗学在评定一流大诗人的具体标准上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但基本要求 一致,即人格高尚、才大力雄、超越时代、泽被后世。其中,道德标准是成为伟 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伟大”不仅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本身 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和磊 落。杜甫得到“诗圣”的桂冠和普遍的尊奉主要就出于这种观念,所谓“论诗者 观其大节而已”。同样,王维被主流诗学排除在“大家”之外的首要原因也就是 其气节人格不够符合儒家正统思想。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所谓“耽禅 味而忘诗教,此《三百篇》之罪人矣”。“陷贼”事件又于大节有亏,宋人对王 维的指摘就是典型论调。而王维的拥护者为了提升王维的地位,首先做的就是强 化王维诗歌的伦理道德色彩。如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的赵殿成在《王右丞诗笺注 ﹒序》中努力为王维“陷贼”事件辩诬,强调王维的立身大节以及其诗中有得于 古者诗教之旨”和“温柔敦厚”的一面,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诗歌 地位。 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这从宋人 以杜甫的“集大成”作为“入圣”的重要条件亦可见出,明代诗学的“格调派” 也是以此推尊李、杜为“大家”。王维之所以“大家不足”,主要是其诗歌表现 出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学养和骨力之间的差距。由于重学力格调,轻自 然情韵的思想在诗学传统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代表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山水短 章向来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偏”,以至于清初王士祯为了抬高王维的地 位,也要强调王维诗歌中的“沉着痛快”。 清中叶以后,以翁方纲“肌理说”为代表的崇尚学力的“宗宋派”更是逐渐占据 上风,对唐诗质实的一面的重视远胜于对其情韵的关注。在这种诗学背景下,王 维显然是难以位列“大家”的,即使有王士祯倡导“神韵说”而独尊王维,仍无 力颠覆诗学传统中的“大家”观念。在这里,王士祯明确指出以杜甫、苏轼为代 表的“长江大河”是“大家”之境,以谢朓、何逊、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为代 表的“澄泽灵沼”之境是“名家”之境。然而,论者也普遍感到,与诸“名家” 相比,王维有不少接近于“大家”标准的地方,因此,仅以“名家”目之似不太 切当:一方面“唐人诸体诗都臻工妙者,惟王摩诘一人”;另一方面,王维在“学 问”“才力”方面都超出侪辈。(有删改) 1、下列对“大家”这一概念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大家”必须符合传统诗学批评的标准,这些标准的基本要求历代没有变化
B、成为“大家”,不仅要在为人行事方面崇高和磊落,更主要的还是要有优秀 的文学作品。 C、成为“大家”的首要条件是道德标准要高,即人格的高尚。 D、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 2、下列对王维被排除在“大家”之外的原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维因为“陷贼”事件在大节上有亏,被后人排斥于“大家”之外。 B、王维在气节、人格上不符合儒家的正统思想。 C、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耽禅味而忘诗教”。 D、代表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是山水诗,而这些诗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 偏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维被认为“大家不足”,除了道德的标准外,主要原因是其诗歌表现的自 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内容有区别 B、赵殿成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并说王维诗“温柔敦厚”,都是为了确立王维 流“大家”的诗歌地位 C、王维被明清诗学批评家称为“名大家”,是因为王维的文学才华介于”大家” 和“名家”之间。 D、客观地说,王维在很多方面是接近于“大家”标准的,比如其“学问”“才 力”等都超过了当时的许多诗人。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娄师德,字宗仁,郑州原武人。第进士,调江都尉。扬州长史卢承业异之,曰: “子,台辅器也,当以子孙相诿,讵论僚吏哉? 上元初,为监察御史。会吐蕃盗边,刘审礼战没,师德奉使收败亡于洮河, 因使吐蕃。其首领论赞婆等自赤岭操牛酒迎劳,师德喻国威信,开陈利害,虏为 畏悦。后募猛士讨吐蕃,乃自奋,戴红抹额来应诏,髙宗假朝散大夫,使从军。 有功,迁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并知营田事。与虏战白水涧,八遇八克。 天授初,为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衣皮誇,率士屯田,积谷数百万 兵以饶给,无转饷和籴之费。武后降书劳之。长寿元年,召授夏官侍郎,判尚书 事,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尝谓师德:“师在边,必待营田,公不可以劬劳惮 也。”乃复以为河源、积石、怀远军及河、兰、鄯、廓州检校营田大使。入迁秋 官尚书、原武县男,改左肃政御史大夫,并知政事。证圣中,与王孝杰拒吐蕃于 洮州,战素罗汗山,败绩,贬原州员外司马。万岁通天二年,入为凤阁侍郎、同 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与武懿宗、狄仁杰分道抚定河北,进纳言,更封谯县子、陇 右诸军大使,复领营田 圣历三年,突厥入寇,诏检校并州长史、天兵军大总管。九月,卒于会州, 年七十。赠幽州都督,谥曰贞,葬给往还仪仗。 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 尝与李昭德偕行,师德素丰硕,不能遽步,昭德迟之,恚曰:“为田舍子所留。” 师德笑曰:“吾不田舍,复在何人?”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 “人有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在夏官注选,选者就按阅簿。师德曰:“容我择之可乎?”选者不去,乃洒笔曰:
B、成为“大家”,不仅要在为人行事方面崇高和磊落,更主要的还是要有优秀 的文学作品。 C、成为“大家”的首要条件是道德标准要高,即人格的高尚。 D、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 2、下列对王维被排除在“大家”之外的原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王维因为“陷贼”事件在大节上有亏,被后人排斥于“大家”之外。 B、王维在气节、人格上不符合儒家的正统思想。 C、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耽禅味而忘诗教”。 D、代表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是山水诗,而这些诗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 偏”。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王维被认为“大家不足”,除了道德的标准外,主要原因是其诗歌表现的自 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内容有区别。 B、赵殿成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并说王维诗“温柔敦厚”,都是为了确立王维 一流“大家”的诗歌地位。 C、王维被明清诗学批评家称为“名大家”,是因为王维的文学才华介于”大家” 和“名家”之间。 D、客观地说,王维在很多方面是接近于“大家”标准的,比如其“学问”“才 力”等都超过了当时的许多诗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娄师德,字宗仁,郑州原武人。第进士,调江都尉。扬州长史卢承业异之,曰: “子,台辅器也,当以子孙相诿,讵论僚吏哉?” 上元初,为监察御史。会吐蕃盗边,刘审礼战没,师德奉使收败亡于洮河, 因使吐蕃。其首领论赞婆等自赤岭操牛酒迎劳,师德喻国威信,开陈利害,虏为 畏悦。后募猛士讨吐蕃,乃自奋,戴红抹额来应诏,高宗假朝散大夫,使从军。 有功,迁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并知营田事。与虏战白水涧,八遇八克。 天授初,为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衣皮袴,率士屯田,积谷数百万, 兵以饶给,无转饷和籴之费。武后降书劳之。长寿元年,召授夏官侍郎,判尚书 事,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尝谓师德:“师在边,必待营田,公不可以劬劳惮 也。”乃复以为河源、积石、怀远军及河、兰、鄯、廓州检校营田大使。入迁秋 官尚书、原武县男,改左肃政御史大夫,并知政事。证圣中,与王孝杰拒吐蕃于 洮州,战素罗汗山,败绩,贬原州员外司马。万岁通天二年,入为凤阁侍郎、同 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与武懿宗、狄仁杰分道抚定河北,进纳言,更封谯县子、陇 右诸军大使,复领营田。 圣历三年,突厥入寇,诏检校并州长史、天兵军大总管。九月,卒于会州, 年七十。赠幽州都督,谥曰贞,葬给往还仪仗。 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 尝与李昭德偕行,师德素丰硕,不能遽步,昭德迟之,恚曰:“为田舍子所留。” 师德笑曰:“吾不田舍,复在何人?”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 “人有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在夏官注选,选者就按阅簿。师德曰:“容我择之可乎?”选者不去,乃洒笔曰:
“墨污尔!” 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及同列,数挤令外使。武后觉,问仁杰曰:“师 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又问:“知人乎?”对曰:“臣 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 仁杰惭,已而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总边要、为 将相者三十年,恭勤朴忠,心无适莫,方酷吏残鸷,人多不免,独能以功名始终, 与郝处俊相亚,世之言长者,称娄、郝。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总边要、为将相者三十年 总:总结。 B、高宗假朝散大夫,使从军 假:借助,利用 C、武后降书劳之 降:委屈 D、师德喻国威信 喻:表达, 说明 5、以下各组句子中,不能表明娄师德深沉有度量的一组是( )(3分) ①吾不田舍,复在何人? ②当以子孙相诿,讵论僚吏哉? ③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④师德喻国威信,开陈利害,虏为畏悦。 ⑤出其奏,仁杰惭 ⑥选者不去,乃洒笔曰:“墨 污尔!”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娄师德出使吐蕃能使敌人畏服,后来又招募勇士,奋勇杀敌,显示了有勇有 谋的特点。 B、娄师德担任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时身先士卒,带领士兵屯田,积蓄粮 谷数百万,使军队供给充足,为稳定边疆做出了贡献。 C、娄师德要求弟弟“唾面自干”,说明他怯懦、窝囊,这也是武则天一直重用 他的根本原因 D、本文虽为娄师德的传记,却也能反映出武则天善于用人。武则天能够选择恰 当时机慰劳并勉励在边疆驻防的娄师德,也能在恰当时刻提醒心有偏见的狄仁 杰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 (2)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墨污尔!” 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及同列,数挤令外使。武后觉,问仁杰曰:“师 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又问:“知人乎?”对曰:“臣 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 仁杰惭,已而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总边要、为 将相者三十年,恭勤朴忠,心无适莫,方酷吏残鸷,人多不免,独能以功名始终, 与郝处俊相亚,世之言长者,称娄、郝。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总边要、为将相者三十年 总:总结。 B、高宗假朝散大夫,使从军 假:借助,利用。 C、武后降书劳之 降:委屈。 D、师德喻国威信 喻:表达, 说明。 5、以下各组句子中,不能表明娄师德深沉有度量的一组是( )(3 分) ①吾不田舍,复在何人? ②当以子孙相诿,讵论僚吏哉? ③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④师德喻国威信,开陈利害,虏为畏悦。 ⑤出其奏,仁杰惭 ⑥选者不去,乃洒笔曰:“墨 污尔!” A、 ①③⑤ B、①④⑥ C、 ②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娄师德出使吐蕃能使敌人畏服,后来又招募勇士,奋勇杀敌,显示了有勇有 谋的特点。 B、娄师德担任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时身先士卒,带领士兵屯田,积蓄粮 谷数百万,使军队供给充足,为稳定边疆做出了贡献。 C、娄师德要求弟弟“唾面自干”,说明他怯懦、窝囊,这也是武则天一直重用 他的根本原因。 D、本文虽为娄师德的传记,却也能反映出武则天善于用人。武则天能够选择恰 当时机慰劳并勉励在边疆驻防的娄师德,也能在恰当时刻提醒心有偏见的狄仁 杰。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 。 (2)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8、“清风无力屠得热”的“屠”为什么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全诗表达了作 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 9、作者通过哪些手法来写暑热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背负青天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 遥游》) (2) ,芳菲菲其弥章。(屈原《离骚》 ,亦崎岖而经丘。(陶渊明《归去来兮 辞》) (4) ,得天人之旧馆。(王 勃《滕王阁序》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下面两篇文章中选定其中一篇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 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 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悲惨命运 [英]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很难的事。时间 分接一分地过去了,到拜访者觉得自己真的该走了的时候,他站起来吞吞吐吐 地说:“呃,我想我…”紧接着主人就说:“噢,你这就要走吗?时间真的还 早呢!”于是拜访者拿不定主意的尴尬就接踵而至了。 在我所知的这类事情中,最悲惨的例子要数我可怜的朋友动三先生了。他简直不 知道该如何从所拜访的人家里脱身。他是那么忠厚,又是那么规矩,从不愿失礼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8、“清风无力屠得热”的“屠”为什么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全诗表达了作 者什么样的感情。 (5 分) 。 9、作者通过哪些手法来写暑热的,请简要分析。(6 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背负青天,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 遥游》) (2) ,芳菲菲其弥章。(屈原《离骚》 (3) ,亦崎岖而经丘。(陶渊明《归去来兮 辞》) (4) , , ,得天人之旧馆。(王 勃《滕王阁序》)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下面两篇文章中选定其中一篇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 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 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悲惨命运 [英]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很难的事。时间 一分接一分地过去了,到拜访者觉得自己真的该走了的时候,他站起来吞吞吐吐 地说:“呃,我想我……”紧接着主人就说:“噢,你这就要走吗?时间真的还 早呢!”于是拜访者拿不定主意的尴尬就接踵而至了。 在我所知的这类事情中,最悲惨的例子要数我可怜的朋友动三先生了。他简直不 知道该如何从所拜访的人家里脱身。他是那么忠厚,又是那么规矩,从不愿失礼
在他放暑假的第一天下午,天空一片浅蓝,颜色很浅。他到一个朋友家里拜访。 他在那儿聊了一会儿天,喝了两杯茶,然后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呃,我想 我 可是女主人说:“噢,别急!动三先生,你真不能再多待一会儿吗?” 动三从来都是说实话的。“噢,我能。”他说,“当然,我一一呃一一可以再待 会儿。”他留了下来,喝了十一杯茶。夜幕开始降临了,他再一次站起来 呃,现在,我想我真的 “你非要走吗?”女主人客气地说,“我还以为你可以留下来吃饭呢 “呃,是可以的。”动三说,“假如…” “那就留下来吧。我肯定我的丈夫会很高兴的。” “好吧,那就留下来吧。”他颓然回到椅子上,灌了一肚子的茶水,怪难受的。 男主人回来了,他们开始吃饭。动三从头到尾都在盘算着要在八点三十分告辞。 主人一家都在纳闷,不知动三到底是因呆笨而显得闷闷不乐呢,还是仅仅只是呆 头呆脑的 吃完饭后,女主人想打开他的话匣子,于是拿出照片给他看。她把家里珍藏的所 有的照片都拿了出来。到八点三十分的时候,动三已经看了七十一张,大约还有 六十张没看完。动三站起来:“现在告辞了。”他以恳求的口吻说 “告辞?”他们说,“才八点三十分,你有什么事要去办吗? “没什么事。”他承认,然后苦笑了一下,接着又闷声闷气地坐下来。 就在这时候,大家发现主人的宝贝儿子一一那个可爱的小调皮鬼把动三的帽子给 藏起来了,因此,男主人说,动三先生非留下来不可了,于是就请动三一起抽烟 聊天。动三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果断地离去,可是办不到。后来男主人开始厌烦他 了,就用反话挖苦他说:“动三先生最好留下来过夜,我们可以给你临时搭一个 铺。”动三误解了他的意思,竟然连连道谢。于是男主人便为他安排了一个空房 间,内心却狠狠地诅咒他。 第二天,吃完早饭后,男主人进城上班了,留下动三和家里的宝贝儿子玩。动 一天一直在琢磨着回去,可他又左右为难。男主人傍晚下班回来了,他发现动三 还在家里,大感吃惊和恼火。他想开个玩笑把动三支走,于是说:“我认为该向 动三先生收房租和伙食费了!”那个不幸的小伙子目瞪口呆一阵,然后紧紧握住 男主人的手,向他预付了一个月的食宿费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日子里,他神情忧郁,最后他垮了。他发烧得厉害,神志不 清。后来病情进一步恶化,怪可怕的。有时候他从床上惊坐起来,尖叫着:“呃, 我想……”紧接着又倒在枕头上,同时发出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笑。再一会儿, 他又跳起来,大叫着:“再来一杯茶,再拿照片来!哈! 在动三假期的最后一天,大雨“哗哗哗”地下个不停,仿佛天上有个巨大的喷壶, 在往地上倒水。经过一个月的痛苦折磨,动三去世了。人们说在他临终之际,他 在床上说:“噢!天使们在召唤我,我想我真的该走了。再见!” (选自《小说选刊》2011年第12 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本文描写人物时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方法,如动作描写“有 时候他从床上惊坐起来,尖叫着,再一会儿,他又跳起来,大叫着”,语言描 写“呃,我想我…”,都刻画了动三的主要性格特点
在他放暑假的第一天下午,天空一片浅蓝,颜色很浅。他到一个朋友家里拜访。 他在那儿聊了一会儿天,喝了两杯茶,然后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呃,我想 我……” 可是女主人说:“噢,别急!动三先生,你真不能再多待一会儿吗?” 动三从来都是说实话的。“噢,我能。”他说,“当然,我——呃——可以再待 一会儿。”他留了下来,喝了十一杯茶。夜幕开始降临了,他再一次站起来。 “呃,现在,我想我真的……” “你非要走吗?”女主人客气地说,“我还以为你可以留下来吃饭呢……” “呃,是可以的。”动三说,“假如……” “那就留下来吧。我肯定我的丈夫会很高兴的。” “好吧,那就留下来吧。”他颓然回到椅子上,灌了一肚子的茶水,怪难受的。 男主人回来了,他们开始吃饭。动三从头到尾都在盘算着要在八点三十分告辞。 主人一家都在纳闷,不知动三到底是因呆笨而显得闷闷不乐呢,还是仅仅只是呆 头呆脑的。 吃完饭后,女主人想打开他的话匣子,于是拿出照片给他看。她把家里珍藏的所 有的照片都拿了出来。到八点三十分的时候,动三已经看了七十一张,大约还有 六十张没看完。动三站起来:“现在告辞了。”他以恳求的口吻说。 “告辞?”他们说,“才八点三十分,你有什么事要去办吗?” “没什么事。”他承认,然后苦笑了一下,接着又闷声闷气地坐下来。 就在这时候,大家发现主人的宝贝儿子——那个可爱的小调皮鬼把动三的帽子给 藏起来了,因此,男主人说,动三先生非留下来不可了,于是就请动三一起抽烟 聊天。动三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果断地离去,可是办不到。后来男主人开始厌烦他 了,就用反话挖苦他说:“动三先生最好留下来过夜,我们可以给你临时搭一个 铺。”动三误解了他的意思,竟然连连道谢。于是男主人便为他安排了一个空房 间,内心却狠狠地诅咒他。 第二天,吃完早饭后,男主人进城上班了,留下动三和家里的宝贝儿子玩。动三 一天一直在琢磨着回去,可他又左右为难。男主人傍晚下班回来了,他发现动三 还在家里,大感吃惊和恼火。他想开个玩笑把动三支走,于是说:“我认为该向 动三先生收房租和伙食费了!”那个不幸的小伙子目瞪口呆一阵,然后紧紧握住 男主人的手,向他预付了一个月的食宿费。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日子里,他神情忧郁,最后他垮了。他发烧得厉害,神志不 清。后来病情进一步恶化,怪可怕的。有时候他从床上惊坐起来,尖叫着:“呃, 我想……”紧接着又倒在枕头上,同时发出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笑。再一会儿, 他又跳起来,大叫着:“再来一杯茶,再拿照片来!哈!” 在动三假期的最后一天,大雨“哗哗哗”地下个不停,仿佛天上有个巨大的喷壶, 在往地上倒水。经过一个月的痛苦折磨,动三去世了。人们说在他临终之际,他 在床上说:“噢!天使们在召唤我,我想我真的该走了。再见!” (选自《小说选刊》2011 年第 12 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本文描写人物时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方法,如动作描写 “有 时候他从床上惊坐起来,尖叫着,再一会儿,他又跳起来,大叫着”, 语言描 写“呃,我想我……”,都刻画了动三的主要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