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 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论述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论美的欣赏的普遍性 对于是否存在美的欣赏的普遍性的问题,回答是肯定的。所有人都喜欢美的 事物,不同文化中的人们有一些共同的审美偏爱。美的欣赏的普遍性可以列举出 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与风景和人体有关。所有人都喜欢草原景观,这种景观偏 好的一致性,超越了文化差异和特定的阶层差异。就人体来说,身材匀称、面容 姣好通常会被认为是美的。 第二种类型是对整体自相似形式的欣赏,如葵花杍的排列,海螺壳的构造。 在黄金分割比中我们能发现典型的整体自相似性。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关系, 对于我们对美的欣赏是决定性的,因此所有人都喜欢具有黄金分割比的形式 第三种类型是对惊人的美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这种欣赏的普遍性与非凡的艺 术作品有关。泰姬陵、《蒙娜丽莎》或者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让不管具有何 种文化背景的人们都为之着迷 当我们将风景或者人体作为美来感受的时候,这种感知依赖某种神经模式的 高度局部化的激活;当我们将整体自相似形式作为美来感受的时候,相邻皮质区 的共振产生更加深远的皮质并行激活;对那些伟大的、惊人的美的艺术作品的经 验,依赖我们整个美的欣赏和认识构造的整体激活。这三种类型都意味着审美实 际上就是大脑愉快但神经刺激的范围有所不同而经验的质量也有显著的差异。 在局部刺激中,我们经验到吸引力;在并行刺激中,我们经验到意味深长的愉快 在整全刺激中,我们经验到惊人的美 对风景和人体的偏好之所以是普遍的,因为它们都起源于选择效应,这种效 应对智人的基因组产生影响,它们先于任何文化区分,这就是它们一直传到我们 这里,在今天仍然保持普遍性的原因。这种类型的美是在人类原始文化时期确立 起来的,是人类特有的,它明显朝生殖和生态方向发展,因此,在美学范围中, 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善的体现。 对于整体自相似形式的审美偏爱,也是在系统发生过程中发展和选择出来 的。它在今天的普遍性,来源于相应基因结构的永久性。这种类型的美是在动物 的认识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有一个比人类更早的来源。这种类型的美的作用 存在于认识领域。在美学领域中,我们可以说它是真的体现
陕西师大附中 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 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论述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论美的欣赏的普遍性 对于是否存在美的欣赏的普遍性的问题,回答是肯定的。所有人都喜欢美的 事物,不同文化中的人们有一些共同的审美偏爱。美的欣赏的普遍性可以列举出 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与风景和人体有关。所有人都喜欢草原景观,这种景观偏 好的一致性,超越了文化差异和特定的阶层差异。就人体来说,身材匀称、面容 姣好通常会被认为是美的。 第二种类型是对整体自相似形式的欣赏,如葵花籽的排列,海螺壳的构造。 在黄金分割比中,我们能发现典型的整体自相似性。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关系, 对于我们对美的欣赏是决定性的,因此所有人都喜欢具有黄金分割比的形式。 第三种类型是对惊人的美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这种欣赏的普遍性与非凡的艺 术作品有关。泰姬陵、《蒙娜丽莎》或者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让不管具有何 种文化背景的人们都为之着迷。 当我们将风景或者人体作为美来感受的时候,这种感知依赖某种神经模式的 高度局部化的激活;当我们将整体自相似形式作为美来感受的时候,相邻皮质区 的共振产生更加深远的皮质并行激活;对那些伟大的、惊人的美的艺术作品的经 验,依赖我们整个美的欣赏和认识构造的整体激活。这三种类型都意味着审美实 际上就是大脑愉快,但神经刺激的范围有所不同,而经验的质量也有显著的差异。 在局部刺激中,我们经验到吸引力;在并行刺激中,我们经验到意味深长的愉快; 在整全刺激中,我们经验到惊人的美。 对风景和人体的偏好之所以是普遍的,因为它们都起源于选择效应,这种效 应对智人的基因组产生影响,它们先于任何文化区分,这就是它们一直传到我们 这里,在今天仍然保持普遍性的原因。这种类型的美是在人类原始文化时期确立 起来的,是人类特有的,它明显朝生殖和生态方向发展,因此,在美学范围中, 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善的体现。 对于整体自相似形式的审美偏爱,也是在系统发生过程中发展和选择出来 的。它在今天的普遍性,来源于相应基因结构的永久性。这种类型的美是在动物 的认识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有一个比人类更早的来源。这种类型的美的作用 存在于认识领域。在美学领域中,我们可以说它是真的体现
最后,我们在对伟大的美的着迷上体现出来的普遍性,很可能扎根于皮质的 构造之中。由于这种构造在所有人中都是完全一样的,不管我们具有怎样的文化 背景我们都具备感知这种美的能力因此这种类型的美的欣赏感知也是普遍的。 这种类型极有可能是在人类文化时期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也就是在最近4万年中 发展起来的,它在这三种类型中最为晚近。这种伟大的美,独立于任何生物的或 者认识的利益,释放出无目的的神经烟火。就这种意义上来说,只有在这种类型 的美中,我们才真正地进入了纯粹的美的领域,这是一个为美而美的领域。因此 在美学领域中,这种美是美本身的体现 (选自《光明日报》2011.3.22,有删改) 1.对“美的欣赏的普遍性”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它是不同文化中的人们超越了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一些共同的审美偏爱。 B.它表现为所有的人都喜欢草原景观、美的人体、整体自相似形式和艺术作品。 C.它的每一种类型都能使人经验到吸引力、意味深长的愉快以及惊人的美。 D.它独立于任何生物的或者认识的利益,是为美而美。 2.对美的欣赏普遍性三种类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神经刺激范围和经验质量方面,三种类型是渐次增大和加强的,但实际上 都是大脑愉快。 B.在产生时间方面,“整体自相似形式”类型最早,“风景和人体”类型次之, “非凡艺术作品”类型最晚 C.在起源方面,审美普遍性的三种类型都起源于选择效应对基因的影响,而扎 根于人体皮质的构造之中。 D.在美学领域中,三种类型分别是善、真、美的体现,而只有在“非凡艺术作 品”类型中的美才能令人进人纯粹的美的领域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共同的审美偏爱证明了存在美的欣赏的普遍性,即所有人都喜欢相同的美的 事物。 B.三种类型的审美偏爱都是在认识发展过程中确立的,都有赖于神经刺激 C.不管我们具有怎样的文化背景,都能感知非凡艺术作品的美,所以皮质构造 在所有人中都是完全一样的 D.在美学领域中,伟大的艺术作品的美是美本身的体现,而其它两种美的普遍 类型都不是真正的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4~7题。 何并字子廉,祖父以吏二干石自平舆徙平陵。并为郡吏,至大司空掾,事何
最后,我们在对伟大的美的着迷上体现出来的普遍性,很可能扎根于皮质的 构造之中。由于这种构造在所有人中都是完全一样的,不管我们具有怎样的文化 背景,我们都具备感知这种美的能力,因此这种类型的美的欣赏感知也是普遍的。 这种类型极有可能是在人类文化时期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也就是在最近 4 万年中 发展起来的,它在这三种类型中最为晚近。这种伟大的美,独立于任何生物的或 者认识的利益,释放出无目的的神经烟火。就这种意义上来说,只有在这种类型 的美中,我们才真正地进入了纯粹的美的领域,这是一个为美而美的领域。因此, 在美学领域中,这种美是美本身的体现。 (选自《光明日报》2011.3.22,有删改) 1.对“美的欣赏的普遍性”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它是不同文化中的人们超越了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一些共同的审美偏爱。 B.它表现为所有的人都喜欢草原景观、美的人体、整体自相似形式和艺术作品。 C.它的每一种类型都能使人经验到吸引力、意味深长的愉快以及惊人的美。 D.它独立于任何生物的或者认识的利益,是为美而美。 2.对美的欣赏普遍性三种类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在神经刺激范围和经验质量方面,三种类型是渐次增大和加强的,但实际上 都是大脑愉快。 B.在产生时间方面,“整体自相似形式”类型最早,“风景和人体”类型次之, “非凡艺术作品”类型最晚。 C.在起源方面,审美普遍性的三种类型都起源于选择效应对基因的影响,而扎 根于人体皮质的构造之中。 D.在美学领域中,三种类型分别是善、真、美的体现,而只有在“非凡艺术作 品”类型中的美才能令人进人纯粹的美的领域。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共同的审美偏爱证明了存在美的欣赏的普遍性,即所有人都喜欢相同的美的 事物。 B.三种类型的审美偏爱都是在认识发展过程中确立的,都有赖于神经刺激。 C.不管我们具有怎样的文化背景,都能感知非凡艺术作品的美,所以皮质构造 在所有人中都是完全一样的。 D.在美学领域中,伟大的艺术作品的美是美本身的体现,而其它两种美的普遍 类型都不是真正的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 4~7 题。 何并字子廉,祖父以吏二千石自平舆徙平陵。并为郡吏,至大司空掾,事何
武。武高其志节,举能治剧①,为长陵令,道不拾遗。 徙颍川太守,代陵阳严诩。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吏为师友,有过辄闭阁自 责,终不大言。郡中乱,王莽遣使征诩,官属数百人为设祖道,诩据地哭。掾史 曰:“明府吉征,不宜若此。”诩曰:“吾哀颖川,身岂有忧哉!我以柔弱征 必选刚猛代。代到,将有僵仆者,故相吊耳。” 是时颍川钟元为尚书令,领廷尉,用事有权。弟威为郡掾,赃干金。并为太 守,过辞钟廷尉,廷尉免冠为弟请减死罪一等,愿蚤就髡钳②。并曰:“罪在弟 身与君,律不在太守。”元惧,驰道遣人呼弟。阳翟轻侠③赵季、李款多蓄宾客, 以气力渔食闾里,至奸人妇女,持吏长短,从横郡中,闻并且至,皆亡去 并下车求勇猛晓文法吏且十人,使文吏治三人狱,武吏往捕之,各有所部。 敕曰:“三人非负太守,乃负王法,不得不治。钟威所犯多在赦前,驱使入函谷 关,勿令污民间;不入关,乃收之。赵、李桀恶,虽远去,当得其头,以谢百姓。” 钟威负其兄,止洛阳,吏格杀之。亦得赵、李他郡,持头还,并皆县头及其具狱 ④于市。 (节选自《汉书》) 【注释】①剧:复杂混乱的地方。②髡钳:刑罚名,剃去头发。这里泛指刑罚。 ③轻侠:不怕死的强盜。④具狱:罪状。 4.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官属数百人为设祖道 祖:饯送 B.有过辄闭阁自责 辄:就 C.并为太守,过辞钟廷尉过:路过 D.将有僵仆者,故相吊耳 吊:哀悼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何并有才干的一组是()(3分) ①举能治剧,为长陵令,道不拾遗 ②代到,将有僵仆者,故相吊耳 ③罪在弟身与君,律不在太守 ④使文吏治三人狱,武吏往捕之,各有所部 ⑤钟威负其兄,止洛阳,吏格杀之
武。武高其志节,举能治剧①,为长陵令,道不拾遗。 徙颍川太守,代陵阳严诩。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吏为师友,有过辄.闭阁自 责,终不大言。郡中乱,王莽遣使征诩,官属数百人为设祖.道,诩据地哭。掾史 曰:“明府吉征,不宜若此。”诩曰:“吾哀颖川士,身岂有忧哉!我以柔弱征, 必选刚猛代。代到,将有僵仆者,故相吊.耳。” 是时颍川钟元为尚书令,领廷尉,用事有权。弟威为郡掾,赃千金。并为太 守,过.辞钟廷尉,廷尉免冠为弟请减死罪一等,愿蚤就髡钳②。并曰:“罪在弟 身与君,律不在太守。”元惧,驰道遣人呼弟。阳翟轻侠③赵季、李款多蓄宾客, 以气力渔食闾里,至奸人妇女,持吏长短,从横郡中,闻并且至,皆亡去。 并下车求勇猛晓文法吏且十人,使文吏治三人狱,武吏往捕之,各有所部。 敕曰:“三人非负太守,乃负王法,不得不治。钟威所犯多在赦前,驱使入函谷 关,勿令污民间;不入关,乃收之。赵、李桀恶,虽远去,当得其头,以谢百姓。” 钟威负其兄,止洛阳,吏格杀之。亦得赵、李他郡,持头还,并皆县头及其具狱 ④于市。 (节选自《汉书》) 【注释】①剧:复杂混乱的地方。②髡钳:刑罚名,剃去头发。这里泛指刑罚。 ③轻侠:不怕死的强盗。④具狱:罪状。 4.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官属数百人为设祖.道 祖:饯送 B.有过辄.闭阁自责 辄:就 C.并为太守,过.辞钟廷尉 过:路过 D.将有僵仆者,故相吊.耳 吊:哀悼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何并有才干的一组是( )(3 分) ①举能治剧,为长陵令,道不拾遗 ②代到,将有僵仆者,故相吊耳 ③罪在弟身与君,律不在太守 ④使文吏治三人狱,武吏往捕之,各有所部 ⑤钟威负其兄,止洛阳,吏格杀之
⑥亦得赵、李他郡,持头还,并皆县头及其具狱于市 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并,字子廉,祖籍平舆。祖父和父亲都从郡吏起家,后来都凭借郡守的身 份从平舆迁移到平陵 B.严诩本来用孝行治理颍川,认为掾史是师友。掾史一有过错,他就闭门自责 知道接任他的是何并,忧心忡忡 C.颍川人钟元担任尚书令兼廷尉,出面为弟弟说情,请求何并将其弟弟钟威由 死刑减一个等次,从轻处理,遭到了何并的严词拒绝。 D.阳翟对赵季、李款蓄养宾客不以为然,抱以轻视态度,却仗恃权势鱼肉乡里, 无恶不作 7.把上述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哀颖川士,身岂有忧哉!我以柔弱征,必选刚猛代。(5分) (2)以气力渔食闾里,至奸人妇女,持吏长短,从横郡中,闻并且至,皆亡去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南柯子·忆旧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8.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5分) 9.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3)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4)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5)师者, (韩愈《师说》) (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1)~(4)题。(25分)
⑥亦得赵、李他郡,持头还,并皆县头及其具狱于市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何并,字子廉,祖籍平舆。祖父和父亲都从郡吏起家,后来都凭借郡守的身 份从平舆迁移到平陵。 B.严诩本来用孝行治理颍川,认为掾史是师友。掾史一有过错,他就闭门自责。 知道接任他的是何并,忧心忡忡。 C.颍川人钟元担任尚书令兼廷尉,出面为弟弟说情,请求何并将其弟弟钟威由 死刑减一个等次,从轻处理,遭到了何并的严词拒绝。 D.阳翟对赵季、李款蓄养宾客不以为然,抱以轻视态度,却仗恃权势鱼肉乡里, 无恶不作。 7.把上述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吾哀颖川士,身岂有忧哉!我以柔弱征,必选刚猛代。(5 分) (2)以气力渔食闾里,至奸人妇女,持吏长短,从横郡中,闻并且至,皆亡去。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南柯子·忆旧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8.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5 分) 9.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3)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_ 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5)师者, 。(韩愈《师说》) (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1)~(4)题。(25 分)
三贝先生家训 沈从文 年高有德的三贝先生不幸于今年正月初四日“遽返道山”了!这在C城是 种惊人的骚动,重大的损失。当三声落气炮响过后不到五分钟,全县城人便都在 纷纷议论他的“平生大节”了。大凡贤者身后,总有一部分不能了解他伟大人格 的人,常常立于反对方面加以攻讦诋毁。三贝先生自然也不是例外。也许是他太 好—不然,便是C县的舆论太不公允了:你无论走到什么地方,见了一个卖 豆腐或卖落花生的小贩,问他“三贝先生如何?”他答复了你所问以外,必定还 附带的加一句奚落三贝的话,如“那个啬刻鬼”或“那老怪物”一类言辞。 据说三贝是无疾而终的。还正是一般“积德厚福”人应有的事。不过,从田 大伯妈处得来的消息则又明明是因问他做校长的那个儿子索退抚育费不得而气 死的。田大伯妈是与三贝有瓜葛的人。她女婿曾拜寄过三贝隔房堂弟做干崽,大 概这话总不是全无把柄! 总之,三贝先生是今年正月初四日午时死去了。是“无疾而终”还是“气伤 肚肠”而死的,我们不是应措意的事,很可以不必再过问。倘若是真有那种好揽 闲事的人寻根究底,只指示讣文给看就得了;讣文明明载着“享年七十有八 无疾而终" 贝是有钱有势的人,丧事自然是非常之热闹。他第五儿子是现在县署第ˉ 科的科员,第六儿子——就是有气死老子嫌疑的那个——又是中学的校长,儿 孙又多,因之出殡那一天竟有许多人执绋。有用松柏枝扎成的香亭,有用白布缠 就的灵轿,有十来个敲法器的大师傅,有各种无字的脚牌,有朱红绫子的铭旌, 有写上“典型犹存”或“里失贤者”的挽联和祭幛,有两堂锣鼓及一队细乐,有
三贝先生家训 沈从文 年高有德的三贝先生不幸于今年正月初四日“遽返道山”了!这在C城是一 种惊人的骚动,重大的损失。当三声落气炮响过后不到五分钟,全县城人便都在 纷纷议论他的“平生大节”了。大凡贤者身后,总有一部分不能了解他伟大人格 的人,常常立于反对方面加以攻讦诋毁。三贝先生自然也不是例外。也许是他太 好——不然,便是C县的舆论太不公允了:你无论走到什么地方,见了一个卖 豆腐或卖落花生的小贩,问他“三贝先生如何?”他答复了你所问以外,必定还 附带的加一句奚落三贝的话,如“那个啬刻鬼”或“那老怪物”一类言辞。 据说三贝是无疾而终的。还正是一般“积德厚福”人应有的事。不过,从田 大伯妈处得来的消息,则又明明是因问他做校长的那个儿子索退抚育费不得而气 死的。田大伯妈是与三贝有瓜葛的人。她女婿曾拜寄过三贝隔房堂弟做干崽,大 概这话总不是全无把柄! 总之,三贝先生是今年正月初四日午时死去了。是“无疾而终”还是“气伤 肚肠”而死的,我们不是应措意的事,很可以不必再过问。倘若是真有那种好揽 闲事的人寻根究底,只指示讣文给看就得了;讣文明明载着“享年七十有八…… 无疾而终”。 三贝是有钱有势的人,丧事自然是非常之热闹。他第五儿子是现在县署第二 科的科员,第六儿子——就是有气死老子嫌疑的那个——又是中学的校长,儿 孙又多,因之出殡那一天竟有许多人执绋。有用松柏枝扎成的香亭,有用白布缠 就的灵轿,有十来个敲法器的大师傅,有各种无字的脚牌,有朱红绫子的铭旌, 有写上“典型犹存”或“里失贤者”的挽联和祭幛,有两堂锣鼓及一队细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