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适用于知识的教学。如语言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就是一例。 陶冶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把教育意向和教育内容寓于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环境与活动之中, 教育过程中把情感与认知高度统一起来,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想象能力等等。陶 冶法的短处是它不能在短时间内传授明确和大量的知识信息,产生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所以, 陶冶法必须与其他教育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功效。 运用陶冶法的基本要求: (1)要精心选择与创建具有教育意义的教育环境。运用陶冶法首先要为学生创造“真实”的 教育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活动和感受。如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编排教学短剧,以及组织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等。(2)要引导学生自觉地 从情境中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将学生引入到教育情境中之后,要充分利用形象和情节,激发学 生的情感,提高学习效率。如外语教学中,运用情境进行句型、会语训练,语文教学中,将“文” 与“道”的训练统一在情境之中,以促使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同时应尽可能 使教育情境在每个学生身上都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3)要引导学生参与教育情境 的创建。学生创建教育情境的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它能使言、行、情、景融为一体,能更有 效地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感化他们的心灵。如让学生编演道德剧,布置教室环境等。这不仅能 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品德,还能训练学生的智能和意志。 2.榜样法 榜样法,也叫榜样示范法,是指在学生面前呈现一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或行为范例,使 学生得以模仿或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的一种教育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具有激励、调节、 矫正等功能。榜样一般具有具体、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易 于为学生所领会和模仿。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希望能找到具体的值得尊敬的榜样人物,去 学习,去模仿 般常选用的榜样有以下几种:一是伟人和英雄模范人物。对社会贡献较大的伟人和英雄模 范人物的崇高思想、革命胆略和道德品质是人生学习与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历史上政治家、 科学家、艺术家,现实社会中的模范人物以及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二 是教师、家长及其周围的其他年长者。家长和师长的言行、思想作风是学生最经常和最直接的学 习和模仿的对象,教育作用直接而深刻,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自觉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学生的表率。 三是学生同辈群体中的好人好事。由于这种榜样是从本校、本班同学中产生的,和学生的年龄、 生活经历相接近,所表现出来的好品德、好思想、好行为,学生比较熟悉,容易接受和仿效,所 以有较高的教育价值。不少学校开展“校园明星”的评选活动等就是这一类型榜样教育的较好方
11 也适用于知识的教学。如语言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就是一例。 陶冶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把教育意向和教育内容寓于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环境与活动之中, 教育过程中把情感与认知高度统一起来,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想象能力等等。陶 冶法的短处是它不能在短时间内传授明确和大量的知识信息,产生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所以, 陶冶法必须与其他教育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功效。 运用陶冶法的基本要求: (1)要精心选择与创建具有教育意义的教育环境。运用陶冶法首先要为学生创造“真实”的 教育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活动和感受。如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编排教学短剧,以及组织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等。(2)要引导学生自觉地 从情境中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将学生引入到教育情境中之后,要充分利用形象和情节,激发学 生的情感,提高学习效率。如外语教学中,运用情境进行句型、会语训练,语文教学中,将“文” 与“道”的训练统一在情境之中,以促使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同时应尽可能 使教育情境在每个学生身上都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3)要引导学生参与教育情境 的创建。学生创建教育情境的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它能使言、行、情、景融为一体,能更有 效地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感化他们的心灵。如让学生编演道德剧,布置教室环境等。这不仅能 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品德,还能训练学生的智能和意志。 2.榜样法 榜样法,也叫榜样示范法,是指在学生面前呈现一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或行为范例,使 学生得以模仿或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的一种教育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具有激励、调节、 矫正等功能。榜样一般具有具体、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易 于为学生所领会和模仿。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希望能找到具体的值得尊敬的榜样人物,去 学习,去模仿。 一般常选用的榜样有以下几种:一是伟人和英雄模范人物。对社会贡献较大的伟人和英雄模 范人物的崇高思想、革命胆略和道德品质是人生学习与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历史上政治家、 科学家、艺术家,现实社会中的模范人物以及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二 是教师、家长及其周围的其他年长者。家长和师长的言行、思想作风是学生最经常和最直接的学 习和模仿的对象,教育作用直接而深刻,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自觉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学生的表率。 三是学生同辈群体中的好人好事。由于这种榜样是从本校、本班同学中产生的,和学生的年龄、 生活经历相接近,所表现出来的好品德、好思想、好行为,学生比较熟悉,容易接受和仿效,所 以有较高的教育价值。不少学校开展“校园明星”的评选活动等就是这一类型榜样教育的较好方
运用榜样法的基本要求: (1)所选择和树立的榜样必须具有先进性、典型性和示范性。(2)要向学生提出学习榜样 的目的和要求。教师应注意,人无完人,榜样人物也会有缺点,不能把榜样人物神圣化,但应尽 可能充分展示榜样人物高尚的一面,要让学生明确该学习模范人物什么品质等。(3)要引导学生 把学习典型人物的实际行动落实到自己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学习榜样不能停留在思想和口头 上,必须落实到行动上 3.评价法 评价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与结果给予肯定或否定,以促进学生发 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取得进步的一种教育方法。评价法主要有两种方式:表扬与奖励、批评 与惩罚。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都一帆风顺,有成功,有失败。成功了,能获得表 扬或奖励,会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进一步强化学习动力;失败了,得到批评或惩罚,会使学生 产生消极的情感,也能从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及时而正确的评价,不断地增强其 积极因素,抑制其消极因素,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运用评价法的基本要求: (1)评价要公平合理,符合实际,并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评价。(2)要发扬民主,并以肯 定性评价为主。只有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集体的评价相符合,并得到学生集体舆论支持时, 才会产生既教育个人,又教育集体的教育力量,所以,教师评价学生要尽可能地发扬民主,获得 学生集体的支持。对学生的评价还应以鼓励为主,尽量少用惩罚,但也不能滥用奖励。特别是 些比较重要的奖励和严重的惩罚,教师一定要慎重。(3)评价要及时,注意时效性。只有评价及 时,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作用 (四)以实际操作训练为主的教育方法 1.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或其他手段,控制一定的条件,作用于一 定的对象,以引起事物或现象的某种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和具体数据中直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 种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教学中,实验法是一种常用的重要方法。实验法可以使 学生在理论指导下通过独立操作仪器而直接获得感性知识,使理论知识与实际事物、现象联系起 来,这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激发求知的欲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和一丝 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运用实验法的基本要求:
12 式。 运用榜样法的基本要求: (1)所选择和树立的榜样必须具有先进性、典型性和示范性。(2)要向学生提出学习榜样 的目的和要求。教师应注意,人无完人,榜样人物也会有缺点,不能把榜样人物神圣化,但应尽 可能充分展示榜样人物高尚的一面,要让学生明确该学习模范人物什么品质等。(3)要引导学生 把学习典型人物的实际行动落实到自己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学习榜样不能停留在思想和口头 上,必须落实到行动上。 3.评价法 评价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与结果给予肯定或否定,以促进学生发 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取得进步的一种教育方法。评价法主要有两种方式:表扬与奖励、批评 与惩罚。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都一帆风顺,有成功,有失败。成功了,能获得表 扬或奖励,会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进一步强化学习动力;失败了,得到批评或惩罚,会使学生 产生消极的情感,也能从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及时而正确的评价,不断地增强其 积极因素,抑制其消极因素,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运用评价法的基本要求: (1)评价要公平合理,符合实际,并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评价。(2)要发扬民主,并以肯 定性评价为主。只有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集体的评价相符合,并得到学生集体舆论支持时, 才会产生既教育个人,又教育集体的教育力量,所以,教师评价学生要尽可能地发扬民主,获得 学生集体的支持。对学生的评价还应以鼓励为主,尽量少用惩罚,但也不能滥用奖励。特别是一 些比较重要的奖励和严重的惩罚,教师一定要慎重。(3)评价要及时,注意时效性。只有评价及 时,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作用。 (四)以实际操作训练为主的教育方法 1.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或其他手段,控制一定的条件,作用于一 定的对象,以引起事物或现象的某种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和具体数据中直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 一种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教学中,实验法是一种常用的重要方法。实验法可以使 学生在理论指导下通过独立操作仪器而直接获得感性知识,使理论知识与实际事物、现象联系起 来,这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激发求知的欲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和一丝 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运用实验法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