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Website:www.icsoffice.org 49.Walsh PC,Retik AB,Vaughan C,etal.Campbell's urology.Philadephia,WB Saunders 2002,P900-930 三。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导致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神经系统病变的诊断:如病变的性质、部位、程度、范围、病程 等,应通过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明确,必要 时请神经科 生协助诊断 2.下尿路功能障碍和泌尿系并发症的诊断:如下尿路功能障碍的类型、程度,是否合并泌尿 系感染、结石、肿瘤,是否合并肾积水、输尿管积水、膀胱输尿管返流等。应从相应的病史、 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尿动力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筋胱尿道镜加以明确。 3其它相关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的诊断:如是否合并性功能障碍、盆腔脏器脱垂、便秘或大 便失禁等,应通过病史 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加以明确 (一)病史(高度推2 详尽的病史采集对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十分重要,在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病理生理及 分类中较为详细地总结了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除此之外还应询问患者的生活方式、生活质 品笔内突 1,遗传性及先天性疾病史:如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等发有异常疾病, 2.代谢性疾病史:如糖尿病史,注意询问血糖治疗及控制情况,是否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3.神经系统疾病史:如带状疱疹、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老年性痴呆、帕金森 病、脑血管意外、领内肿瘤、脊柱脊髓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史。 4,外伤史:应详细询问受伤(尤其是脊髓损伤)的时间、部位、方式,伤后排尿情况及处理 方式等 5.既往治疗史:特别是用药史、相关手术史,如神经系统手术史、泌尿系统手术史、盆腔及 盆底手术史、抗尿失禁手术史等。 6.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调查:了解吸烟、饮酒、药物成瘾等情况,评估下尿路功能障碍对 生活质量的干扰程度等。 7.尿路感染史:应询问感染发生的频率、治疗方法及疗效 8女性还应询问月经及婚有史 (二)症状)(高度推荐) 1,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下尿路症状:包括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和排尿后症状。储尿期症状含尿急、尿频、 夜尿、尿失禁、遗尿等:排尿期症状含排尿困难、筋胱排空不全、尿潴留、尿痛等:排尿后 症状含尿后滴沥等 土述症状推荐以排尿日记形式加以记录 (2)膀胱感觉异常:如有无异常的膀胱充盈感及尿意等。 (3)泌尿系管理方式的调查:如腹压排尿、扣击排尿、挤压排尿、自行漏尿、间歇导尿、长 期留置尿管、留置膀胱造瘘管等。 (④)性功能障碍症状:男性注意是否存在勃起功能障碍、性高潮异常、射精异常等,女性注 意是否存在性欲减退、 性交困难等 (⑤)其它:如腰痛、盆底疼痛、血尿、脓尿等。 2.肠道症状:肛门直肠症状如直肠感觉异常、里急后重感等:排便症状如便秘、大便失禁等。 3.神经系统症状:包括神经系统原发病起始期、进展期及治疗后的症状,注意肢体感觉运动
11 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Website: www.icsoffice.org. 49. Walsh PC,Retik AB,Vaughan C,et al. Campbell’s urology.Philadephia,WB Saunders , 2002,P900-930 三.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 1.导致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神经系统病变的诊断:如病变的性质、部位、程度、范围、病程 等,应通过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明确,必要 时请神经科医生协助诊断。 2.下尿路功能障碍和泌尿系并发症的诊断:如下尿路功能障碍的类型、程度,是否合并泌尿 系感染、结石、肿瘤,是否合并肾积水、输尿管积水、膀胱输尿管返流等。应从相应的病史、 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尿动力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膀胱尿道镜加以明确。 3.其它相关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的诊断:如是否合并性功能障碍、盆腔脏器脱垂、便秘或大 便失禁等,应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加以明确。 (一)病史[2] (高度推荐) 详尽的病史采集对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十分重要,在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病理生理及 分类中较为详细地总结了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除此之外还应询问患者的生活方式、生活质 量等内容。 1.遗传性及先天性疾病史:如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等发育异常疾病。 2.代谢性疾病史:如糖尿病史,注意询问血糖治疗及控制情况,是否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3.神经系统疾病史:如带状疱疹、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老年性痴呆、帕金森 病、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脊柱脊髓肿瘤、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史。 4.外伤史:应详细询问受伤(尤其是脊髓损伤)的时间、部位、方式,伤后排尿情况及处理 方式等。 5.既往治疗史:特别是用药史、相关手术史,如神经系统手术史、泌尿系统手术史、盆腔及 盆底手术史、抗尿失禁手术史等。 6.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调查:了解吸烟、饮酒、药物成瘾等情况,评估下尿路功能障碍对 生活质量的干扰程度等。 7.尿路感染史:应询问感染发生的频率、治疗方法及疗效。 8.女性还应询问月经及婚育史。 (二)症状[2,3] (高度推荐) 1.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1)下尿路症状:包括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和排尿后症状。储尿期症状含尿急、尿频、 夜尿、尿失禁、遗尿等;排尿期症状含排尿困难、膀胱排空不全、尿潴留、尿痛等;排尿后 症状含尿后滴沥等。上述症状推荐以排尿日记形式加以记录。 (2)膀胱感觉异常:如有无异常的膀胱充盈感及尿意等。 (3)泌尿系管理方式的调查:如腹压排尿、扣击排尿、挤压排尿、自行漏尿、间歇导尿、长 期留置尿管、留置膀胱造瘘管等。 (4)性功能障碍症状:男性注意是否存在勃起功能障碍、性高潮异常、射精异常等,女性注 意是否存在性欲减退、性交困难等。 (5)其它:如腰痛、盆底疼痛、血尿、脓尿等。 2.肠道症状:肛门直肠症状如直肠感觉异常、里急后重感等;排便症状如便秘、大便失禁等。 3.神经系统症状:包括神经系统原发病起始期、进展期及治疗后的症状,注意肢体感觉运动
障碍、肢体痉李、自主神经反射亢进等症状。 (高度推荐) 般体格检查:注意患者精神状态、意识、认知、步态、生命体征等。 2,泌尿及生殖系统检查:注意腰腹部情况,男性应常规进行肛门直肠指诊,女性要注意是否 合并盆腔器官脱垂等。 3神经系转检查 ()感觉和运动功能检查:脊髓损伤患者应检查躯体感觉平面、运动平面、脊髓损伤平面, 以及上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和上下肢关键肌的肌力、肌张力。感觉平面是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 感觉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感觉检查的必查部分是检查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节的关键点。 运动平面的概念与此相似,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脊髓损伤平面通 时如下神经学检查来确定:①检查身体两侧各自28个皮节的关糖感觉点。②检查身体两侧 各自10个肌节的关键肌。应特别重视会阴及鞍区感觉的检查。脊髓节段的感觉关键点体表分 布见图1、图2 图1脊随节段的感觉关键点体表分布
12 障碍、肢体痉挛、自主神经反射亢进等症状。 4.其它症状:如发热等。 (三)体格检查[2,4,5] (高度推荐) 1.一般体格检查:注意患者精神状态、意识、认知、步态、生命体征等。 2.泌尿及生殖系统检查:注意腰腹部情况,男性应常规进行肛门直肠指诊,女性要注意是否 合并盆腔器官脱垂等。 3.神经系统检查 (1)感觉和运动功能检查:脊髓损伤患者应检查躯体感觉平面、运动平面、脊髓损伤平面, 以及上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和上下肢关键肌的肌力、肌张力。感觉平面是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 感觉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感觉检查的必查部分是检查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节的关键点。 运动平面的概念与此相似,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脊髓损伤平面通 过如下神经学检查来确定:① 检查身体两侧各自28个皮节的关键感觉点。② 检查身体两侧 各自10个肌节的关键肌。应特别重视会阴及鞍区感觉的检查。脊髓节段的感觉关键点体表分 布见图1、图2。 图1 脊髓节段的感觉关键点体表分布
图2脊髓节段的感觉关键点体表分布(会阴、鞍区和下肢) (2)神经反射检查:包括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提睾肌反射、肛门反射、球海绵体肌反射 各种病理反射(Hoffmann征和Babinski征)等,常用反射所对应的脊髓节段见图3。 L1 提皇肌反射 L L3 LE 跟反射 球海绵体肌反射 肛门反射 S. 图3常用神经反射所对应的脊髓节段 (3)会阴部/鞍区及肛诊检查:为高度推荐的检查,以明确双侧S,-S,节段神经支配的完整性 会阴部/鞍区感觉检查范围从肛门皮肤粘膜交界处至两侧坐骨结节之间、包括肛门粘膜皮肤 交界处的感觉,通过肛门指诊检查直肠深感觉。运动功能检查是通过肛门指诊发现肛门括约 肌张力、有无自主收缩,也可进行球海绵体反射检查。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指在神经损伤平面 以下、句括品低位的班段保留部分成觉或运动功能,反之,加果最低位的概段成觉和云动功 能完全消失则确定为完全性脊髓损伤, (四)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高度推荐):可了解尿比重、尿中红细胞、白细胞、蛋白水平,是否存在泌尿系感 染等,并间接反映肾功能状况
13 图 2 脊髓节段的感觉关键点体表分布(会阴、鞍区和下肢) (2)神经反射检查:包括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提睾肌反射、肛门反射、球海绵体肌反射、 各种病理反射(Hoffmann 征和 Babinski 征)等,常用反射所对应的脊髓节段见图 3。 图 3 常用神经反射所对应的脊髓节段 (3)会阴部/鞍区及肛诊检查:为高度推荐的检查,以明确双侧S2-S5节段神经支配的完整性。 会阴部/鞍区感觉检查范围从肛门皮肤粘膜交界处至两侧坐骨结节之间、包括肛门粘膜皮肤 交界处的感觉,通过肛门指诊检查直肠深感觉。运动功能检查是通过肛门指诊发现肛门括约 肌张力、有无自主收缩,也可进行球海绵体反射检查。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指在神经损伤平面 以下、包括最低位的骶段保留部分感觉或运动功能;反之,如果最低位的骶段感觉和运动功 能完全消失则确定为完全性脊髓损伤。 (四)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高度推荐):可了解尿比重、尿中红细胞、白细胞、蛋白水平,是否存在泌尿系感 染等,并间接反映肾功能状况
2.肾功能检查(高度推荐:通过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反映总肾功能状况,为进一步拟定治疗 方案和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提供依据。肾功能异常时患者用药应相应调整药物剂量。 3尿细菌学检查(富度推左:存在泌尿系感染时高度推荐,通过检查明确病原菌种类,并根 据药物敏感试验结 果选择敏感药物。 (五)影像学检查 1.泌尿系超声(高度推):此检查无创、简便易行,通过检查重点了解肾、输尿管、膀胱形 态及武金尿最周 2.泌尿系平片高度推:可了解有无隐性脊柱裂等腰氤骨发有异常、是否合并泌尿系结石 3.静脉尿路造影(推荐):可了解肾、输尿管、膀胱形态以及分侧肾功能,但肾功能异常时应 慎重使用造影剂。 3.泌尿系CT(回选):较静脉肾盂造影能更清楚显示上尿路及膀胱形态,了解泌尿系统临近 器官情况,但肾功能异常时应慎重选择增强扫描, 4,泌尿系R水成像(推:该检查无需使用造影剂即可了解肾盂输尿管积水情况,不受 功能影响,当患者体内有心脏起搏器等金属植入物时禁用。 5.核素检查(推荐):包括肾图、利尿肾图或肾动态检查,可反映分侧肾功能情况,利尿肾图 可以鉴别上尿路梗阻性质是机械性或动力性梗阻。 6.膀胱尿道造影(高度推):可以了解胱尿道形态,是否存在膀胱输尿管返流、逼尿肌 括约肌协同失调等情况: 尿动力学检查时可同期行此项检查,即为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大)膀胱尿道镜检查(可选) 此检查对明确膀胱尿道的解剖性异常具有诊断价值,长期留置导尿管或膀胱造痿管的患 者推荐定期行此项检查以除外膀胱肿瘤。 (七)尿动力学检查及相关电生理检查 尿动力学检查能对下尿路功能状态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估,患者病史、症状及体检结果是 选择检查项目的主要依据,鉴于大部分尿动力学检查项目为有创性检查,因此应当先行排厅 日记、自由尿流率、残余尿测定等无创检查项目,然后再进行充盈期膀胱测压、排尿期压力 流率测定、肌电图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有创检查项目。 在尿动力学检杏时程中,认识和排除由受检者、检杏者和仪器设各等因素产生的干扰 对正确分析和解释检查结果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检查前48小时停用可能影响下尿路功能 的药物,检查前拔除或关闭尿管、膀胱造瘘管,否则在解释所获 得的数据时要考虑到这些 素的影响。对于高位脊髓损伤的患者,检查过程可能诱发自主神经反射亢进,建议在尿动力 学检查中监测血压。 尿动力学检查是由一系列检查项目构成,常用尿动力学检查项目有: 1.排尿日记(高度推荐:是一项半客观的检查项目,建议记录2-3天以上以得到可靠的结果。 此项检查具有无创性和可重复性切 2自由尿流率(高度推:可客观反映下尿路的排尿状态,对排尿功能进行初步评估,但不 能反映出病因和病变部位。建议在进行有创尿动力学检查前进行,必要时可重复测定2-3 次以得到更加可靠的结果。 3,残余尿测定(高度推荐):建议排尿后即刻通过超声或导尿法进行残余尿测量。 4.充盈期膀胱压力容积测定(高度推荐:可以评估充盈期膀胱感觉、 膀胱压力容积关系 适尿肌稳定性、膀胱顺应性 ,最大膀胱测压容积等指标,同时要记录膀胱充盈过程中是否件 随尿急、疼痛、漏尿、自主神经反射亢进等异常现象。 5.漏尿点压测定: (1)逼尿肌漏尿点压(DLPP)测定(高度推荐):指在无逼尿肌自主收缩及腹压增高的前提
14 2.肾功能检查(高度推荐):通过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反映总肾功能状况,为进一步拟定治疗 方案和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提供依据。肾功能异常时患者用药应相应调整药物剂量。 3.尿细菌学检查(高度推荐):存在泌尿系感染时高度推荐,通过检查明确病原菌种类,并根 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 (五)影像学检查 1.泌尿系超声(高度推荐):此检查无创、简便易行,通过检查重点了解肾、输尿管、膀胱形 态及残余尿量[5]。 2.泌尿系平片(高度推荐):可了解有无隐性脊柱裂等腰骶骨发育异常、是否合并泌尿系结石 等。 3.静脉尿路造影(推荐):可了解肾、输尿管、膀胱形态以及分侧肾功能,但肾功能异常时应 慎重使用造影剂。 3.泌尿系 CT(可选):较静脉肾盂造影能更清楚显示上尿路及膀胱形态,了解泌尿系统临近 器官情况,但肾功能异常时应慎重选择增强扫描。 4.泌尿系 MR 水成像(推荐):该检查无需使用造影剂即可了解肾盂输尿管积水情况,不受肾 功能影响,当患者体内有心脏起搏器等金属植入物时禁用。 5.核素检查(推荐):包括肾图、利尿肾图或肾动态检查,可反映分侧肾功能情况,利尿肾图 可以鉴别上尿路梗阻性质是机械性或动力性梗阻。 6.膀胱尿道造影(高度推荐):可以了解膀胱尿道形态,是否存在膀胱输尿管返流、逼尿肌- 括约肌协同失调等情况;尿动力学检查时可同期行此项检查,即为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六)膀胱尿道镜检查(可选) 此检查对明确膀胱尿道的解剖性异常具有诊断价值,长期留置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管的患 者推荐定期行此项检查以除外膀胱肿瘤。 (七)尿动力学检查及相关电生理检查 尿动力学检查能对下尿路功能状态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估,患者病史、症状及体检结果是 选择检查项目的主要依据,鉴于大部分尿动力学检查项目为有创性检查,因此应当先行排尿 日记、自由尿流率、残余尿测定等无创检查项目,然后再进行充盈期膀胱测压、排尿期压力 流率测定、肌电图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有创检查项目[6]。 在尿动力学检查过程中,认识和排除由受检者、检查者和仪器设备等因素产生的干扰, 对正确分析和解释检查结果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检查前 48 小时停用可能影响下尿路功能 的药物,检查前拔除或关闭尿管、膀胱造瘘管,否则在解释所获得的数据时要考虑到这些因 素的影响。对于高位脊髓损伤的患者,检查过程可能诱发自主神经反射亢进,建议在尿动力 学检查中监测血压[6]。 尿动力学检查是由一系列检查项目构成,常用尿动力学检查项目有: 1.排尿日记(高度推荐):是一项半客观的检查项目,建议记录 2-3 天以上以得到可靠的结果。 此项检查具有无创性和可重复性 [7]。 2.自由尿流率(高度推荐):可客观反映下尿路的排尿状态,对排尿功能进行初步评估,但不 能反映出病因和病变部位。建议在进行有创尿动力学检查前进行,必要时可重复测定 2-3 次以得到更加可靠的结果。 3.残余尿测定(高度推荐):建议排尿后即刻通过超声或导尿法进行残余尿测量。 4.充盈期膀胱压力容积测定(高度推荐):可以评估充盈期膀胱感觉、膀胱压力-容积关系、 逼尿肌稳定性、膀胱顺应性、最大膀胱测压容积等指标,同时要记录膀胱充盈过程中是否伴 随尿急、疼痛、漏尿、自主神经反射亢进等异常现象。 5.漏尿点压测定: (1)逼尿肌漏尿点压(DLPP)测定(高度推荐):指在无逼尿肌自主收缩及腹压增高的前提
下,别量脑胱奈盈过程中出视漏尿时的最小语尿肌压力,可预测上尿路损害危哈。当Dp ≥40cm0时上尿路发生继发性损害的风险显著增加。在无通尿肌自主收缩及腹压改变的前 ,灌注过程中逼尿肌压达到40 0时的膀 光容量称为相对安 的膀 输尿管返流可缓冲膀胱压力:若返流出现在逼尿肌压力达到40c0之前,则相对安全膀胱 容量为开始出现返流时的膀胱容量。 (2)腹压起尿点压(ALPp)测定(可洗):指增加腹压、测量发生漏尿时的膀胱腔内压力, 主要反映尿消括约肌对抗腹压增加的能力,该指标在神经源性筋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有限 6.压力-流率测定(选:为目前唯一能准确判断是否存在膀胱出口梗阻的检查项目,其更 适合于评估机减性或解副性因素所致尿道梗阻的程度,而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所起 的大部分梗阻类型为逼尿肌一括约肌协同失调、尿道外括约肌或膀胱颈松弛障碍导致的功能 性梗阻,所以此项检查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有限)。 7,肌电图(MG)检查(高度推荐:用以记录尿道外括约肌、尿道旁横纹肌 肛门括约肌或 盆底横纹肌的肌电活动,间接 估上述肌肉日 能状 。尿动力学检查中的 般采用 集电位肌电图,通常使用肛门括约肌贴片电极记录EMG,反映整块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状态 检查时同步进行充盈期膀胱测压或压力一流率测定,可反映逼尿肌压力变化与尿道外括约肌 活动的关系、排尿明逼尿肌收缩与外括约肌活动的协调性,同心圆针电极肌电图仅在特殊情 况使用。更精细的肌电图检查如运动单位肌电图、单纤维肌电图等,更多应用于神经生理方 面的研究 8.尿道压力描记(推:主要用以测定储尿期尿道控制尿液的能力,在反应膀胱出口阻力中 也具有一定价值。但影响尿道测压的因素较多,结果变异较大。 9.影像尿动力学检查(高度推):该项目将充盈期膀胱测压及压力-流率测定同X线或B超 等影像学检查同步结合起米,显示膀胱尿道形态及膀胱输尿管返流存在与否,是目前尿动 力学检查中评估神经源性膀胱最为准确的方法。 10.膀胱诱发实验(回选:为确定有无逼尿肌过度活 、以及鉴别神经损伤平面位于上位神 经元还是下位神经元,可在充盈明膀胱测压过程中行诱发试验。通常可以通过增加腹压、改 变体位、快速灌注刺激性介质等方式来诱发通尿肌过度活动。 (1)冰水实验(WT):IWT指充盈期膀胱测压过程中应用冰盐水快速灌注膀胱,IWT在鉴别 神经损伤位于上位神经元还是下位神经元方面有 定价值。逼尿肌反射完整的上位神经元括 伤志者T可以诱发出逼尿肌收缩,但结果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应结合其它检查 目对结果进行解释“ (2)氯贝胆碱超敏实验(BsT):有关氯贝胆碱(Bethanechol)对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有不 一致结果,一些学者认为BST阳性结果通常提示神经源性通尿肌无反射。BST可用来鉴别 神经源性和非神经源性逼尿肌无反射,但此实验具有局限性,结果应综合其它检查结果进行 解释1 1.神经电生理检查(推荐粒):下尿路及盆底神经电生理检查项目有尿道括约肌或肛门括约肌 肌电图、阴部神经传导速率、球海绵体反射潜伏期、阴部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等。常见检查项 目有: (1)球海绵体反射(CR)潜伏期:主要用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患者S2-S,阴部神经反射弧 完整性的评估。目前国内外健康人群BCR潜伏期尚无统 标准 一般所测BCR潜伏期超过均 值±2.5 3倍标准差 或波形未引出 判断为异常。BCR潜伏期在正常范围并不能排除骶髓 射弧轴突存在损伤的可能性。脊随栓系缘合征和武髓上脊髓损伤患者的CR潜伏明经常可细 知。 (2)阴部神经体感诱发电位:阴部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可以检测脉冲刺激通过阴茎背神经、 15
15 下,测量膀胱充盈过程中出现漏尿时的最小逼尿肌压力,可预测上尿路损害危险。当 DLPP ≥40cmH2O 时上尿路发生继发性损害的风险显著增加。在无逼尿肌自主收缩及腹压改变的前 提下,灌注过程中逼尿肌压达到 40cmH2O 时的膀胱容量称为相对安全膀胱容量,严重的膀胱 输尿管返流可缓冲膀胱压力;若返流出现在逼尿肌压力达到 40cmH2O 之前,则相对安全膀胱 容量为开始出现返流时的膀胱容量。 (2)腹压漏尿点压(ALPP)测定(可选):指增加腹压、测量发生漏尿时的膀胱腔内压力, 主要反映尿道括约肌对抗腹压增加的能力,该指标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有限 [10][11]。 6.压力-流率测定(可选):为目前唯一能准确判断是否存在膀胱出口梗阻的检查项目,其更 适合于评估机械性或解剖性因素所致尿道梗阻的程度,而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所引起 的大部分梗阻类型为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尿道外括约肌或膀胱颈松弛障碍导致的功能 性梗阻,所以此项检查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有限[12][13]。 7.肌电图(EMG)检查(高度推荐):用以记录尿道外括约肌、尿道旁横纹肌、肛门括约肌或 盆底横纹肌的肌电活动,间接评估上述肌肉的功能状态。尿动力学检查中的 EMG 一般采用募 集电位肌电图,通常使用肛门括约肌贴片电极记录 EMG,反映整块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状态。 检查时同步进行充盈期膀胱测压或压力-流率测定,可反映逼尿肌压力变化与尿道外括约肌 活动的关系、排尿期逼尿肌收缩与外括约肌活动的协调性,同心圆针电极肌电图仅在特殊情 况使用。更精细的肌电图检查如运动单位肌电图、单纤维肌电图等,更多应用于神经生理方 面的研究。 8.尿道压力描记(推荐):主要用以测定储尿期尿道控制尿液的能力,在反应膀胱出口阻力中 也具有一定价值。但影响尿道测压的因素较多,结果变异较大[14]。 9.影像尿动力学检查(高度推荐):该项目将充盈期膀胱测压及压力-流率测定同 X 线或 B 超 等影像学检查同步结合起来,显示膀胱尿道形态及膀胱-输尿管返流存在与否,是目前尿动 力学检查中评估神经源性膀胱最为准确的方法 [15]。 10.膀胱诱发实验(可选):为确定有无逼尿肌过度活动、以及鉴别神经损伤平面位于上位神 经元还是下位神经元,可在充盈期膀胱测压过程中行诱发试验。通常可以通过增加腹压、改 变体位、快速灌注刺激性介质等方式来诱发逼尿肌过度活动。 (1)冰水实验(IWT):IWT 指充盈期膀胱测压过程中应用冰盐水快速灌注膀胱,IWT 在鉴别 神经损伤位于上位神经元还是下位神经元方面有一定价值。逼尿肌反射完整的上位神经元损 伤患者 IWT 可以诱发出逼尿肌收缩,但结果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应结合其它检查项 目对结果进行解释[16]。 (2)氯贝胆碱超敏实验(BST):有关氯贝胆碱(Bethanechol)对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有不 一致结果,一些学者认为 BST 阳性结果通常提示神经源性逼尿肌无反射。BST 可用来鉴别 神经源性和非神经源性逼尿肌无反射,但此实验具有局限性,结果应综合其它检查结果进行 解释 [17]。 11.神经电生理检查(推荐): 下尿路及盆底神经电生理检查项目有尿道括约肌或肛门括约肌 肌电图、阴部神经传导速率、球海绵体反射潜伏期、阴部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等。常见检查项 目有: (1)球海绵体反射(BCR)潜伏期:主要用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患者 S2-S4 阴部神经反射弧 完整性的评估。目前国内外健康人群 BCR 潜伏期尚无统一标准,一般所测 BCR 潜伏期超过均 值±2.5~3 倍标准差或波形未引出可判断为异常。BCR 潜伏期在正常范围并不能排除骶髓反 射弧轴突存在损伤的可能性。脊髓栓系综合征和骶髓上脊髓损伤患者的 BCR 潜伏期经常可缩 短。 (2)阴部神经体感诱发电位:阴部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可以检测脉冲刺激通过阴茎背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