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小,但并非根本无弹性,当价格高到超出其他产业利润之上时,在市场机制和经 济利益的驱动下,生产要素必然会向物流业流动,物流供给呈现量的扩张。反之亦 然 2、物流能力资源要素的供给状况和价格。物流是资本密集性行业,固定资本 占用比重很大。生产要素如土地、燃料、机具等都属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受宏观控制的力度较大,这些要素的供求状况和价格的变化,势必影响到物流能力 供给总量的变化。 3、国家政策。国家是否重视,是否采取扩大政府投资,或鼓励地方、民间投 资以及减免税收等其他鼓励支持发展物流的方针政策是影响物流供给变化很重要的 因素之一。 4、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即管理的形式和方法,国家对物流活动的管理是集中 还是分散,是用计划的方法还是用市场的方法,是鼓励竞争还是采取垄断,是实行 行业管理还是部门管理等不同的方法都会极大地影响物流供给能力总量和结构的变 化 5、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物流的效率、 成本的高低及服务质量的好坏。技术和管理水平高,一是能通过实现物流合理化而 提高物流供给结构质的提髙。二是由于技术的现代化和管理的科学化可以降低物流 成本,提高利润率,刺激对物流生产的投资,从而影响物流供给能力量的扩张。 6、自然环境。物流活动的时空范围很大,在气象条件恶劣、地形地貌复杂的 时期和地区,会使物流的供给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 7、物流秩序。物流服务的绝大部分业务都是流动性的,所经之处,是否安全 有序也关系到物流供给能力的大小。如前一个时期,个别地方车匪路霸横行,造成 有路不敢行车,仓库不敢存货,严重影响了物流的正常运行 四、影响物流需求的因素 1、国民经济的规模和结构。国民经济的规模是物流需求总量増长的决定性因 素。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快、规模大,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数量多,必然增加在生产过 程中产生的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国民经济结构是社会总产值增长对货运量、货物
较小,但并非根本无弹性,当价格高到超出其他产业利润之上时,在市场机制和经 济利益的驱动下,生产要素必然会向物流业流动,物流供给呈现量的扩张。反之亦 然。 2、物流能力资源要素的供给状况和价格。物流是资本密集性行业,固定资本 占用比重很大。生产要素如土地、燃料、机具等都属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受宏观控制的力度较大,这些要素的供求状况和价格的变化,势必影响到物流能力 供给总量的变化。 3、国家政策。国家是否重视,是否采取扩大政府投资,或鼓励地方、民间投 资以及减免税收等其他鼓励支持发展物流的方针政策是影响物流供给变化很重要的 因素之一。 4、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即管理的形式和方法,国家对物流活动的管理是集中 还是分散,是用计划的方法还是用市场的方法,是鼓励竞争还是采取垄断,是实行 行业管理还是部门管理等不同的方法都会极大地影响物流供给能力总量和结构的变 化。 5、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物流的效率、 成本的高低及服务质量的好坏。技术和管理水平高,一是能通过实现物流合理化而 提高物流供给结构质的提高。二是由于技术的现代化和管理的科学化可以降低物流 成本,提高利润率,刺激对物流生产的投资,从而影响物流供给能力量的扩张。 6、自然环境。物流活动的时空范围很大,在气象条件恶劣、地形地貌复杂的 时期和地区,会使物流的供给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 7、物流秩序。物流服务的绝大部分业务都是流动性的,所经之处,是否安全 有序也关系到物流供给能力的大小。如前一个时期,个别地方车匪路霸横行,造成 有路不敢行车,仓库不敢存货,严重影响了物流的正常运行。 四、影响物流需求的因素 1、国民经济的规模和结构。国民经济的规模是物流需求总量增长的决定性因 素。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快、规模大,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数量多,必然增加在生产过 程中产生的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国民经济结构是社会总产值增长对货运量、货物
周转量增长影响程度强弱的因素。合理的经济结构会减缓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的増 长速度。 2、物流价格。虽然物流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但当物流价格高于价值之上, 用户的预期经济利益得不到保证时,用户物流需要的满足途径,就会由市场转向自 己,使市场需求量相应减少。反之,当物流价格保持在集约化生产才能达到社会平 均利润水平时,自给性小生产式物流服务得不偿失,原来自我满足的物流需要就会 转向市场,从而扩大了物流需求量 3、社会化大生产分工的深度。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使每一个生产部门和企业 只提供某个系列、某种类别甚至某种局部性产品。然而与这种生产单一化相反的 是,需求的多样化却日益增强。一个生产部门为了某种产品的生产,必须从越来越 多的其他部门、企业获取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和中间产品。例如在美国销售的棒球 手套,95%都是在日本生产的,而生产手套所用皮革是美国产的牛皮,再由巴西进 行加工处理成皮革,而后才由日本生产出成品;法国生产的空中客车所需的10万 多种零部件分别来自10多个国家的1000多家企业。社会化大生产这种生产单一化 与需求多样化矛盾的加剧,最直接的结果是,社会生产的各部门、企业之间的联系 更加紧密,商品交换的范围、地域扩大,物流的种类、数量增加。据有关报道,当 前美国的直接劳动成本已不到全部成本的10%,全部生产过程中只有5%的时间直接 用于加工制造,其余95%的时间都用在搬运、储存等物流过程。社会分工使生产部 之间的联系紧密,交往加深,物流的范围扩大、次数增加,物流量的增长就会成为 一种必然的趋势。 4、对外经济关系。商品进出口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主要内容。积极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然要扩大进出口数量,带动国际物流需求的增加。据海关统 计,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1979~1994年平均年增长16.5%。据预测,我国恢复世 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地位后10年内,出口可增加40%左右,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 必定会带动物流量的增长 、企业管理水平,特别是库存管理技术的高低。物资储存是为了保证生产和 流通的正常运行不得不付出的一种损失和代价。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必 然寻找既能保证生产和流通的需要又能减少这种损失的合理界限,现代库存技术的
周转量增长影响程度强弱的因素。合理的经济结构会减缓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的增 长速度。 2、物流价格。虽然物流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但当物流价格高于价值之上, 用户的预期经济利益得不到保证时,用户物流需要的满足途径,就会由市场转向自 己,使市场需求量相应减少。反之,当物流价格保持在集约化生产才能达到社会平 均利润水平时,自给性小生产式物流服务得不偿失,原来自我满足的物流需要就会 转向市场,从而扩大了物流需求量。 3、社会化大生产分工的深度。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使每一个生产部门和企业 只提供某个系列、某种类别甚至某种局部性产品。然而与这种生产单一化相反的 是,需求的多样化却日益增强。一个生产部门为了某种产品的生产,必须从越来越 多的其他部门、企业获取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和中间产品。例如在美国销售的棒球 手套,95%都是在日本生产的,而生产手套所用皮革是美国产的牛皮,再由巴西进 行加工处理成皮革,而后才由日本生产出成品;法国生产的空中客车所需的 10 万 多种零部件分别来自 10 多个国家的 1000 多家企业。社会化大生产这种生产单一化 与需求多样化矛盾的加剧,最直接的结果是,社会生产的各部门、企业之间的联系 更加紧密,商品交换的范围、地域扩大,物流的种类、数量增加。据有关报道,当 前美国的直接劳动成本已不到全部成本的 10%,全部生产过程中只有 5%的时间直接 用于加工制造,其余 95%的时间都用在搬运、储存等物流过程。社会分工使生产部 之间的联系紧密,交往加深,物流的范围扩大、次数增加,物流量的增长就会成为 一种必然的趋势。 4、对外经济关系。商品进出口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主要内容。积极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然要扩大进出口数量,带动国际物流需求的增加。据海关统 计,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 1979~l994 年平均年增长 16.5%。据预测,我国恢复世 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地位后 10 年内,出口可增加 40%左右,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 必定会带动物流量的增长。 5、企业管理水平,特别是库存管理技术的高低。物资储存是为了保证生产和 流通的正常运行不得不付出的一种损失和代价。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必 然寻找既能保证生产和流通的需要又能减少这种损失的合理界限,现代库存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