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物流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第一节物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物流技术创新原理 技术创新己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首脑、企业家或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课题, 人们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深切感受到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近 200年来的经济发展史有力地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总是随着 技术创新的中心而转移。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可以因技术创新的活跃而发达繁 荣,反之一个原来富饶的国家也可以因技术创新活动的沉寂而落后。国内外的无数 事实得出了一个结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经济的持续增长来源于技术 创新的持续活跃。 “创新”理论的提出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他在他的成名作《经济 发展理论》中一开始就宣称: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不是均衡而是结构性变化。他认为 创新是现代经济学的精髓,它是“创造性的破坏”,它使已有的固定设备和资本投 资陈腐过时,创新促使资源从旧的过时的产业转向新的更富有生产性的产业。 熊彼得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函数中诸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等) 进行了新的组合,换句话说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完全新的生产要素 组合引入现存的生产过程,使生产的技术体系发生变革。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获 取潜在的超额利润。 熊彼得把创新概括为以下五种形式 △生产新的产品 △引入新的生产方法、新的工艺过程。 △开辟新的市场。 △开拓并利用新的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供给来源。 △采用新的组织方法 关于物流技术创新应强调几点:
第二章 物流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第一节 物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一、物流技术创新原理 技术创新已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首脑、企业家或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课题, 人们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深切感受到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近 200 年来的经济发展史有力地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总是随着 技术创新的中心而转移。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可以因技术创新的活跃而发达繁 荣,反之一个原来富饶的国家也可以因技术创新活动的沉寂而落后。国内外的无数 事实得出了一个结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经济的持续增长来源于技术 创新的持续活跃。 “创新”理论的提出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他在他的成名作《经济 发展理论》中一开始就宣称: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不是均衡而是结构性变化。他认为 创新是现代经济学的精髓,它是“创造性的破坏”,它使已有的固定设备和资本投 资陈腐过时,创新促使资源从旧的过时的产业转向新的更富有生产性的产业。 熊彼得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函数中诸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等) 进行了新的组合,换句话说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完全新的生产要素 组合引入现存的生产过程,使生产的技术体系发生变革。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获 取潜在的超额利润。 熊彼得把创新概括为以下五种形式: △生产新的产品。 △引入新的生产方法、新的工艺过程。 △开辟新的市场。 △开拓并利用新的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供给来源。 △采用新的组织方法。 关于物流技术创新应强调几点:
(1)物流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供应链上的企业家。按照熊彼得的论述,企业的 厂长、经理不等于企业家,只有当他实际上对生产要素“实现新组合时”才是一个 企业家。他认为“企业家的职能是通过利用一种新发明,或更一般地利用一种生产 新商品或用新方法生产老商品的没有使用过的技术可能性,通过开辟原材料的新来 源或产品的新销路,通过重组产业等等来改革生产模式或使它革命化。这种职能主 要不在于发明某些东西,或创造出得以开发利用的某些条件,而在于把事情付诸于 实行。”所以企业家是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并进行创新的独立的商品经营者和生产 者。当然我们所说的物流供应链上的企业家在现代企业中更多地表现为群体,是由 供应链上各类企业上层的若干领导人组成的群体。 为了实现物流技术创新,企业家必须了解物流科技,熟悉物流科技,密切掌握 物流行业的科技发展动态和趋势,从而对物流创新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 (2)物流技术创新的核心是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应用在生产中,应用在供应 链的物流环节中,所以它是一个经济上的概念。它与物流技术研究开发是不同的概 念,研究开发是物流技术创新的一个环节,其主体是从事物流领域技术开发的科技 人员,目标是选择和实现有特定目的的物流技术,其成果水平的判据是技术指标 检验方式是鉴定会。而物流创新有其明确的经济目标,创新成功与否要通过市场来 检验,成功的标志是物流效率的提高、物流总成本的降低以及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与 超额利润的实现。物流创新特别是重大创新必须要从研究开发开始,但是物流技术 开发的成功并非意味着物流创新的实现。 (3)科技人员在物流技术创新中具有关键作用。创新特别是重大技术创新必 定建立在重大科技突破上,建立在研究与开发工作上。要使研究与开发成果真正转 化为生产力,具有产业化价值,要求科技人员既要有科技意识也要有经济意识,从 选题开始就要有明确的商业化目的,就要明确实验室成果是研究开发的初步成果, 最终目的是要产业化。 (4)物流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超额潜在利润。没有物流技术创新的企 业最多只能获取行业的平均利润,而物流技术创新成功的企业,它的物流总体规 划、物流新技术、新理念在别人没有模仿、技术没有扩散前,往往可以通过产品的 竞争力形式垄断市场,在价格上采取高价策略,利润自然可以较大地超过平均利
(1)物流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供应链上的企业家。按照熊彼得的论述,企业的 厂长、经理不等于企业家,只有当他实际上对生产要素“实现新组合时”才是一个 企业家。他认为“企业家的职能是通过利用一种新发明,或更一般地利用一种生产 新商品或用新方法生产老商品的没有使用过的技术可能性,通过开辟原材料的新来 源或产品的新销路,通过重组产业等等来改革生产模式或使它革命化。这种职能主 要不在于发明某些东西,或创造出得以开发利用的某些条件,而在于把事情付诸于 实行。”所以企业家是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并进行创新的独立的商品经营者和生产 者。当然我们所说的物流供应链上的企业家在现代企业中更多地表现为群体,是由 供应链上各类企业上层的若干领导人组成的群体。 为了实现物流技术创新,企业家必须了解物流科技,熟悉物流科技,密切掌握 物流行业的科技发展动态和趋势,从而对物流创新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 (2)物流技术创新的核心是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应用在生产中,应用在供应 链的物流环节中,所以它是一个经济上的概念。它与物流技术研究开发是不同的概 念,研究开发是物流技术创新的一个环节,其主体是从事物流领域技术开发的科技 人员,目标是选择和实现有特定目的的物流技术,其成果水平的判据是技术指标, 检验方式是鉴定会。而物流创新有其明确的经济目标,创新成功与否要通过市场来 检验,成功的标志是物流效率的提高、物流总成本的降低以及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与 超额利润的实现。物流创新特别是重大创新必须要从研究开发开始,但是物流技术 开发的成功并非意味着物流创新的实现。 (3)科技人员在物流技术创新中具有关键作用。创新特别是重大技术创新必 定建立在重大科技突破上,建立在研究与开发工作上。要使研究与开发成果真正转 化为生产力,具有产业化价值,要求科技人员既要有科技意识也要有经济意识,从 选题开始就要有明确的商业化目的,就要明确实验室成果是研究开发的初步成果, 最终目的是要产业化。 (4)物流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超额潜在利润。没有物流技术创新的企 业最多只能获取行业的平均利润,而物流技术创新成功的企业,它的物流总体规 划、物流新技术、新理念在别人没有模仿、技术没有扩散前,往往可以通过产品的 竞争力形式垄断市场,在价格上采取高价策略,利润自然可以较大地超过平均利
润。物流技术创新之所以能获取超额利润,在于它建立了一种新的物流技术构成, 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资金报酬原理 资金报酬原理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1、货币时间价值观念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的拥有者因放弃对货币的使用而根据其时间的长短所 获得的报酬。例如,企业将所拥有的货币存入银行、购买债券、出借给其他单位而 获得的利息,在假设没有通货膨胀和风险的情况下,就是企业因放弃对这笔货币的 使用而根据时间长短所获得的时间价值 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货币所有权与货币使用权相分离后,货币使用者向货币所 有者支付的一种报酬或代价,因而借贷关系的存在是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前提。西 方财务理论认为,货币时间价值是对出让货币使用权而对货币拥有方的一种补偿, 它是天然的,是货币拥有者推迟现时消费而取得的一种价值补偿 货币时间价值原理,正确地揭示了在不同时间点上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在 定时空条件下运动中的货币具有增值的规律性。为了便于研究问题,计算中, 般用利息额和利率或折现率分别代表货币时间价值的绝对量和相对量 2、投资回报率 如果资金用于物流项目投资,则可用投资利润率来衡量对该物流项目的回报 率。当然,同其它投资项目一样,物流项目的投资效益可以用不同的指标来度量, 投资利润率仅是考察项目单位投资盈利能力的一种静态指标。计算公式为 物流项目投资利润率=物流项目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x100% 项目总投资 其中,年利润总额=该项目年营运收入-年应纳税金及附加-年总营运成本费用 物流项目的投资利润率也可称为该项目的投资效果系数,此时,年利润总额表 示该项目年纯营运收入。关于资金报酬原理的相关知识,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还会 具体阐述
润。物流技术创新之所以能获取超额利润,在于它建立了一种新的物流技术构成, 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二、资金报酬原理 资金报酬原理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1、货币时间价值观念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的拥有者因放弃对货币的使用而根据其时间的长短所 获得的报酬。例如,企业将所拥有的货币存入银行、购买债券、出借给其他单位而 获得的利息,在假设没有通货膨胀和风险的情况下,就是企业因放弃对这笔货币的 使用而根据时间长短所获得的时间价值。 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货币所有权与货币使用权相分离后,货币使用者向货币所 有者支付的一种报酬或代价,因而借贷关系的存在是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前提。西 方财务理论认为,货币时间价值是对出让货币使用权而对货币拥有方的一种补偿, 它是天然的,是货币拥有者推迟现时消费而取得的一种价值补偿。 货币时间价值原理,正确地揭示了在不同时间点上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在 一定时空条件下运动中的货币具有增值的规律性。为了便于研究问题,计算中,一 般用利息额和利率或折现率分别代表货币时间价值的绝对量和相对量。 2、投资回报率 如果资金用于物流项目投资,则可用投资利润率来衡量对该物流项目的回报 率。当然,同其它投资项目一样,物流项目的投资效益可以用不同的指标来度量, 投资利润率仅是考察项目单位投资盈利能力的一种静态指标。计算公式为: 物流项目投资利润率= ×100% 项目总投资 物流项目年利润总额或 年平均利润总额 其中,年利润总额=该项目年营运收入-年应纳税金及附加-年总营运成本费用 物流项目的投资利润率也可称为该项目的投资效果系数,此时,年利润总额表 示该项目年纯营运收入。关于资金报酬原理的相关知识,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还会 具体阐述
三、供应链系统整体最优化原理 整个供应链系统达到最优的目标就是供应链整体最优化。在物流经济管理学上 整体最优化的概念就是在一定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条件下,使供应链整体经济效 果(如产值、利润等)达到最大,并使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达到最小的系统科学方 供应链系统是包含物流系统、制造系统、销售系统等子系统的复杂大系统。物 流系统是指物流活动中包装、运输、存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褚要素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结合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既 有其特定的功能,又协调于系统整体中,在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开展各要素及其相互 之间的流动,从而形成系统整体的有机活动,共同产生新的总功能。物流系统具有 七种功能,即商品的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服 务。单个环节上最优的仓储方案、最优的运输方案、最优的配送方案不等于整体的 最优。物流系统的整体功能也不是这几种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系统要素间 的协调和配合,例如综合仓储方案、运输方案、配送方案,必须考虑在整个网络的 基础上进行物流运作方案的整体设计,选择最优的整体方案,产生出新的功能来达 到系统整体最优化,即以物流系统总成本最低来实现一定的物流服务。 第二节物流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在对一个物流系统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首先要有物流系统的项目方案, 这是物流技术经济分析的具体对象。在此基础上,来考虑物流项目的投入和产出 并加以比较,以评价其经济效果的高低。一般地,物流项目投资、物流成本属于项 目的投入的内容,而物流项目的净收益则是产出的主要内容。 物流投资 l、物流投资的概念和构成 投资一词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特定的经济活动,即为了将来获得收益或避免 风险而进行的资金投放活动。物流投资活动按其对象分类,可分为物流产业投资和 物流证券投资两大类。物流产业投资是指经营某项物流事业或使真实物流资产存量
三、供应链系统整体最优化原理 整个供应链系统达到最优的目标就是供应链整体最优化。在物流经济管理学上 整体最优化的概念就是在一定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条件下,使供应链整体经济效 果(如产值、利润等)达到最大,并使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达到最小的系统科学方 法。 供应链系统是包含物流系统、制造系统、销售系统等子系统的复杂大系统。物 流系统是指物流活动中包装、运输、存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褚要素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结合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既 有其特定的功能,又协调于系统整体中,在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开展各要素及其相互 之间的流动,从而形成系统整体的有机活动,共同产生新的总功能。物流系统具有 七种功能,即商品的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服 务。单个环节上最优的仓储方案、最优的运输方案、最优的配送方案不等于整体的 最优。 物流系统的整体功能也不是这几种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系统要素间 的协调和配合,例如综合仓储方案、运输方案、配送方案,必须考虑在整个网络的 基础上进行物流运作方案的整体设计,选择最优的整体方案,产生出新的功能来达 到系统整体最优化,即以物流系统总成本最低来实现一定的物流服务。 第二节 物流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在对一个物流系统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首先要有物流系统的项目方案, 这是物流技术经济分析的具体对象。在此基础上,来考虑物流项目的投入和产出, 并加以比较,以评价其经济效果的高低。一般地,物流项目投资、物流成本属于项 目的投入的内容,而物流项目的净收益则是产出的主要内容。 一、物流投资 1、物流投资的概念和构成 投资一词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特定的经济活动,即为了将来获得收益或避免 风险而进行的资金投放活动。物流投资活动按其对象分类,可分为物流产业投资和 物流证券投资两大类。物流产业投资是指经营某项物流事业或使真实物流资产存量
增加的投资;物流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用积累起来的货币购买与物流相关的股票、 债券等有价证券,借以获得效益的行为。二是指投放的资金,对于物流投资而言即 是为了保证物流项目投产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而投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价 值的总和,主要由物流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两部分构成。在实际经济生活中, 投资的这两种含义都被人们广泛地应用着。本节着重于后一概念的阐述 物流固定资产投资是指用于建设或购置物流固定资产所投入的资金。物流固定 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物流 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物流固定资产投资由工程费用、其他费用、 预备费用等组成 物流流动资产投资是指物流项目在投产前预先垫付、在投产后营运过程中周转 使用的资金。物流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运周期内变现或 者耗用的资产。它由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现金等项组成 物流建设项目总投资是指物流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产投资的总和,其 内容构成如图2—1所示 建筑工程费用 安装工程费用 设备及工程器具购置费用 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其他费用 建设期利息 不可预见费 物流项目总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应收及预付款 物流流动资产投资存货 现金 图2-1物流项目总投资(一)
增加的投资;物流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用积累起来的货币购买与物流相关的股票、 债券等有价证券,借以获得效益的行为。二是指投放的资金,对于物流投资而言即 是为了保证物流项目投产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而投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价 值的总和,主要由物流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两部分构成。在实际经济生活中, 投资的这两种含义都被人们广泛地应用着。本节着重于后一概念的阐述。 物流固定资产投资是指用于建设或购置物流固定资产所投入的资金。物流固定 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物流 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物流固定资产投资由工程费用、其他费用、 预备费用等组成。 物流流动资产投资是指物流项目在投产前预先垫付、在投产后营运过程中周转 使用的资金。物流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运周期内变现或 者耗用的资产。它由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现金等项组成。 物流建设项目总投资是指物流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产投资的总和,其 内容构成如图 2—1 所示。 建筑工程费用 安装工程费用 设备及工程器具购置费用 物流 固定资产投资 其他费用 建设期利息 不可预见费 物流项目总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应收及预付款 物流流动资产投资 存货 现金 图 2—1 物流项目总投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