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微积分的基础和研究对象 ■§1.1微积分的基础一集合、实数 ■§1.2微积分的研究对象一函数 ■§1.3数学模型简介
◼ §1.1 微积分的基础——集合、实数 ◼ §1.2 微积分的研究对象——函数 ◼ §1.3 数学模型简介 第1章 微积分的基础和研究对象
§1.1微积分的基础—集合、实数 、从牛顿的流数法和第二次数学危机谈起 17世纪,科技发展给数学提出的四类问题 ●瞬时速度问题; 曲线的切线; 函数极值问题; 求积问题(曲线长度、图形面积等)。 数学危机:在一定数学理论系统内无法解决的重大数学矛盾
§1.1微积分的基础——集合、实数 一、从牛顿的流数法和第二次数学危机谈起 瞬时速度问题; 曲线的切线; 函数极值问题; 求积问题(曲线长度、图形面积等)。 数学危机:在一定数学理论系统内无法解决的重大数学矛盾 17世纪,科技发展给数学提出的四类问题
从牛顿的流数法和第二次数学危机淡起 ■牛顿的流数术 以求函数y=x3的导数为例 (x+o)3-x3=3x20+3x02+03 求比值 x+oP-x=3x2+3x0+02 舍弃含0的项,得到 y=x的流数为3x2 问题:流量的微小改变量“0”是不是零?
一、从牛顿的流数法和第二次数学危机谈起 ◼ 牛顿的流数术 3 3 2 2 3 3 3 2 2 ( ) 3 3 ( ) 3 3 x o x x o xo o x o x x xo o o + − = + + + − 求比值 = + + 舍弃含o 的项,得到 3 以求函数y x = 的导数为例 3 2 y x x = 的流数为3 问题:流量的微小改变量“o”是不是零?
、 从牛顿的流数法和第二次数学危机谈起 牛顿对它曾作过三种不 同解释:1669年说它是 一种常量;1671年又说 它是一个趋于零的变量; 1676年它被“两个正在 消逝的量的最终比”所 代替.但是,他始终无 法解决上述矛盾。 艾萨克牛顿(1642-1727) 问题:流量的微小改变量“0”是不是零?
➢ 牛顿对它曾作过三种不 同解释:1669年说它是 一种常量;1671年又说 它是一个趋于零的变量; 1676年它被“两个正在 消逝的量的最终比”所 代替. 但是,他始终无 法解决上述矛盾. 一、从牛顿的流数法和第二次数学危机谈起 问题:流量的微小改变量“o”是不是零? 艾萨克·牛顿(1642-1727)
从牛顿的流数法和第二次数学危机淡起 莱布尼茨曾试图用和无穷小量成比例 的有限量的差分来代替无穷小量, 但是他也没有找到从有限量过渡到无 穷小量的桥梁. 英国大主教贝克莱于1734年写文章, 攻击流数(导数)“是消失了的量的 鬼魂”,亟力反对蕴含运动变化这一 新潮思想的微积分。 莱布尼茨(1646-1716) 围绕微积分的逻辑基础问题展开的激烈争论,被数学 史界称为第二次数学危机
英国大主教贝克莱于1734年写文章, 攻击流数(导数) “是消失了的量的 鬼魂”,亟力反对蕴含运动变化这一 新潮思想的微积分。 围绕微积分的逻辑基础问题展开的激烈争论,被数学 史界称为第二次数学危机。 莱布尼茨曾试图用和无穷小量成比例 的有限量的差分来代替无穷小量, 但是他也没有找到从有限量过渡到无 穷小量的桥梁. 一、从牛顿的流数法和第二次数学危机谈起 莱布尼茨(1646-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