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的行为。比如,某个证券由于非理性投资者的相关交易而被高估, 此时,套利者就会出售或卖空该高估资产,同时购买其他“本质上非 常相似的证券”来实现盈利。 如果套利机制非常有效和便捷,由于套利者互相竞争,最终会使 得资产价格非常接近其真实价值(处于真实价值加减套利交易成本区 间之内)。因此,正是由于套利行为和市场竞争,金融市场才会有效。 存在相似证券的供给机制是套利的前提,比如目前我国权证市场 就存在着认购(认沽)权证和对应正股这两种密切相关的资产,从而 为套利行为提供基础。 2.卖空机制。在存在卖空机制时,如果资产价格被高估,投资 者者可以直接卖空高估资产,从而压低价格,促使价格向真实价值回 归。卖空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提高定价效率的手段。 3.做市商机制。做市商对由其做市的证券提供双边报价,承担 组织市场交易和维护市场稳定的义务。做市商通过调整报价和存货数 量,确保其所做市证券定价的合理性。 三、创设机制兼具套利、卖空双重功能,是权证合理 定价的重要手段 权证市场内在定价机制有效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当权证价格被严 重高估(或低估)时,可以自由地增加(或减少)权证的供给,即市 场流通量是动态变化的,从而促使价格向均衡价格回归。 从这一角度看,国际权证市场内在定价(平衡供需)机制主要有 两种:持续发售机制和自由发行机制。持续发行机制是指原发行人对 5
5 券”的行为。比如,某个证券由于非理性投资者的相关交易而被高估, 此时,套利者就会出售或卖空该高估资产,同时购买其他“本质上非 常相似的证券”来实现盈利。 如果套利机制非常有效和便捷,由于套利者互相竞争,最终会使 得资产价格非常接近其真实价值(处于真实价值加减套利交易成本区 间之内)。因此,正是由于套利行为和市场竞争,金融市场才会有效。 存在相似证券的供给机制是套利的前提,比如目前我国权证市场 就存在着认购(认沽)权证和对应正股这两种密切相关的资产,从而 为套利行为提供基础。 2. 卖空机制。在存在卖空机制时,如果资产价格被高估,投资 者者可以直接卖空高估资产,从而压低价格,促使价格向真实价值回 归。卖空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提高定价效率的手段。 3. 做市商机制。做市商对由其做市的证券提供双边报价,承担 组织市场交易和维护市场稳定的义务。做市商通过调整报价和存货数 量,确保其所做市证券定价的合理性。 三、创设机制兼具套利、卖空双重功能,是权证合理 定价的重要手段 权证市场内在定价机制有效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当权证价格被严 重高估(或低估)时,可以自由地增加(或减少)权证的供给,即市 场流通量是动态变化的,从而促使价格向均衡价格回归。 从这一角度看,国际..权证市场内在定价 ........(.平衡供需 ....).机制..主要..有. 两种..:.持续..发售..机制..和自由发行机制 .......。持续发行机制是指原发行人对
其已发行的权证进行持续发售,持续发售的权证与已发行的权证各项 条款不变。自由发行机制是指一个或多个发行者可就同一个基础证券 发行多种不同的权证。持续发行和自由发行是香港、欧美市场广泛采 用的制度,对平衡市场供需、权证合理定价有重要意义。 我国推出股改权证交易初期,没有引入配套的平衡供需机制,从 而导致市场供需一度严重失衡。宝钢权证上市交易三个月内,最高日 换手率达到618.28%,实际成交均价与理论价格的偏离值最高达到 5000%,日内价格波动最高达46.95%,平均为11.56%,这说明宝钢权 证的定价机制存在不少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为提高权证定价效率, 上证所提出了权证创设机制,并于2005年11月28日起正式实施。 创设是指投资者(如券商)针对某一上市交易权证创造条款、代 码完全相同且可上市交易的权证的机制。为控制风险,上证所对创设 者提出了非常严格的担保要求,如上市公司发行认沽权证只须提供 5-10%的现金担保物,而创设者则必须提供100%的担保。 创设机制与持续发售、自由发行机制一样,具有套利、卖空机制 双重功能,对提高权证定价效率有重要意义。比如,当权证价格低估 时,投资者买入权证,持有到期(或者行权)即可获利;当权证价格 高估时,可通过创设机制增加供应量,自动平抑价格。进行权证创设 的机构,在价格高估时创设权证并卖出,在权证价格下跌时再买入权 证进行注销,从而可起到类似“卖空”的作用。 创设机制、持续发售机制和自由发行机制是权证内在定价机制发 挥作用的主要手段。外在机制主要是做市商机制。在纯报价交易模式 下,做市商是交易价格的确定者,以其报价、资金和存货实现市场供 需平衡。 6
6 其已发行的权证进行持续发售,持续发售的权证与已发行的权证各项 条款不变。自由发行机制是指一个或多个发行者可就同一个基础证券 发行多种不同的权证。持续发行和自由发行是香港、欧美市场广泛采 用的制度,对平衡市场供需、权证合理定价有重要意义。 我国推出股改权证交易初期,没有引入配套的平衡供需机制,从 而导致市场供需一度严重失衡。宝钢权证上市交易三个月内,最高日 换手率达到 618.28%,实际成交均价与理论价格的偏离值最高达到 5000%,日内价格波动最高达 46.95%,平均为 11.56%,这说明宝钢权 证的定价机制存在不少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为提高权证定价效率, 上证所提出了权证创设机制,并于 2005 年 11 月 28 日起正式实施。 创设是指投资者(如券商)针对某一上市交易权证创造条款、代 码完全相同且可上市交易的权证的机制。为控制风险,上证所对创设 者提出了非常严格的担保要求,如上市公司发行认沽权证只须提供 5-10%的现金担保物,而创设者则必须提供 100%的担保。 创设机制与持续发售、自由发行机制一样,具有套利、卖空机制 双重功能,对提高权证定价效率有重要意义。比如,当权证价格低估 时,投资者买入权证,持有到期(或者行权)即可获利;当权证价格 高估时,可通过创设机制增加供应量,自动平抑价格。进行权证创设 的机构,在价格高估时创设权证并卖出,在权证价格下跌时再买入权 证进行注销,从而可起到类似“卖空”的作用。 创设机制、持续发售机制和自由发行机制是权证内在定价机制发 挥作用的主要手段。外在机制主要是做市商机制。在纯报价交易模式 下,做市商是交易价格的确定者,以其报价、资金和存货实现市场供 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