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难点:1.感觉的概念2.心理物理规律知识框架图:感觉的含义【学生】【科学精神】框架学习整体把握感觉感觉编码整体把握本这一章所包含感觉的概述感觉的分类章内容的内容,理性认知感受性与感觉阅限心理物理规律视觉的适宜刺激视觉的生理机制视觉现象视觉颜色混合及其规律色觉缺陷色觉理论听觉的适宜刺激听觉听觉的生理机制音高理论嗅觉味觉肤觉其他感觉运动觉与平衡觉机体觉25
25 重点难点: 1. 感觉的概念 2. 心理物理规律 知识框架图: 【学生】 框架学习 整 体 把 握 本 章内容 【科学精神】 整体把握感觉 这一章所包含 的内容,理性 认知
【知识学习〗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教师】【科学精神】一、什么是感觉?情境式教学把马克思主义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通过呈现多立场观点方法·感觉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种类型的感的教育与科学·对客观事物属性的反映具有直接性,是认识世界的开端觉图片,引导精神的培养结·是人脑的机能学生思考什合起来,理论·只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么是感觉结合实际,理二、感觉编码解感觉的概念1.感觉编码的定义【学生】·神经系统不能直接传输和加工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需要感归纳感觉的觉器官将外界的各种能量转换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冲动概念三、感觉的分类1.根据客观刺激来自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分为:外部感觉、内部感觉2.根据感觉产生的通道分为:视觉、昕觉、味觉、膜觉、肤觉3.根据根据刺激与感官之间是否有距离分为:距离性感觉、非距离性感觉四、感受性与感觉阀限1.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即感觉的灵敏程度。感受性的高低用感觉阈限来测量一绝对感受性:觉察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差别感受性: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的感觉能力2.感觉阅限·能引起感觉的并使其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与感受性相对应,分为绝对感觉阅限和差别感觉阈限一绝对感觉阈限: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部分感觉的绝对感觉阅限视觉在晴朗的黑夜里一个烛光可见到的距离为48千米听觉安静房间内6米以外的手表滴答声味觉一茶匙白糖溶于7.7升水中嗅觉弥散于约35平方米的房间中的一滴香水触觉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到脸上26
26 〖知识学习〗 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感觉? 1.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 •对客观事物属性的反映具有直接性,是认识世界的开端 •是人脑的机能 •只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编码 1. 感觉编码的定义 •神经系统不能直接传输和加工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需要感 觉器官将外界的各种能量转换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冲动 三、感觉的分类 1.根据客观刺激来自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分为: 外部感觉、内部感觉 2.根据感觉产生的通道分为: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 3.根据根据刺激与感官之间是否有距离分为: 距离性感觉、非距离性感觉 四、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 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即感觉的灵敏程度。感受 性的高低用感觉阈限来测量 -绝对感受性:觉察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差别感受性: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的感觉能 力 2. 感觉阈限 •能引起感觉的并使其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与感受性相对 应,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部分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 视觉 在晴朗的黑夜里一个烛光可见到的距离为48千米 听觉 安静房间内6米以外的手表滴答声 味觉 一茶匙白糖溶于7.7升水中 嗅觉 弥散于约35平方米的房间中的一滴香水 触觉 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到脸上 【教师】 情境式教学 通 过 呈 现 多 种 类 型 的 感 觉图片,引导 学 生 思 考 什 么是感觉 【学生】 归 纳 感 觉 的 概念 【科学精神】 把马克思主义 立场观点方法 的教育与科学 精神的培养结 合起来,理论 结合实际,理 解感觉的概念
【教师】【科学精神】-差别感觉限:能够引起两个同类刺激之间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别量或最小可觉差情境式教学向学生讲授心理物理规律,五、心理物理规律让学生动手1.韦伯定律测量阈限,使培养学生探索学生感受自2.对数定律未知、追求真3.幂定律已的感觉阅理、勇攀科学限高峰的责任感第二节视觉和使命感【学生】一、视觉刺激1.视觉特性思考心理现色调、明度、饱和度的变化象与物理现象之间的关系Eot4【教师】·色调:各种不同波长的光波在视觉上的特性,由光波的波长情境式教学决定通过呈现含·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由光波的物理强度决定有不同视觉·饱和度:构成颜色的纯杂程度,取决于光波成分的纯杂性特性的图片,二、视觉的生理机制使学生理解1.眼睛的结构视觉特性的含义【教师】【科学精神】2.视觉的神经通路讲授法学习眼睛的生·视网膜的感光细胞接受刺激细致讲解眼理结构,理性·将冲动传全双极细胞睛的生理结思考,完善个构·传至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人知识结构·上行至外侧膝状体·枕叶的距状裂两侧的视皮层27
27 -差别感觉阈限:能够引起两个同类刺激之间差别感觉的最小 差别量或最小可觉差 五、心理物理规律 1. 韦伯定律 2. 对数定律 3. 幂定律 第二节 视觉 一、视觉刺激 1. 视觉特性 色调、明度、饱和度的变化 •色调:各种不同波长的光波在视觉上的特性,由光波的波长 决定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由光波的物理强度决定 •饱和度:构成颜色的纯杂程度,取决于光波成分的纯杂性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 1. 眼睛的结构 2. 视觉的神经通路 •视网膜的感光细胞接受刺激 •将冲动传至双极细胞 •传至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 •上行至外侧膝状体 •枕叶的距状裂两侧的视皮层 【教师】 情境式教学 让 学 生 动 手 测量阈限,使 学 生 感 受 自 己 的 感 觉 阈 限 【学生】 思 考 心 理 现 象 与 物 理 现 象 之 间 的 关 系 【教师】 情境式教学 通 过 呈 现 含 有 不 同 视 觉 特性的图片, 使 学 生 理 解 视 觉 特 性 的 含义 【教师】 讲授法 细 致 讲 解 眼 睛 的 生 理 结 构 【科学精神】 向学生讲授心 理物理规律, 培养学生探索 未知、追求真 理、勇攀科学 高峰的责任感 和使命感 【科学精神】 学习眼睛的生 理结构,理性 思考,完善个 人知识结构
三、视觉的基本现象1.视觉适应·当光波刺激持续作用于视觉系统时,个体对光波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教师】【勤学普用】-明适应讲授法结合明适应、一暗适应暗适应等视觉细致讲解视2.视觉对比觉适应等视现象,使学生·由光刺激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分布不同所引起的视觉经验觉现象领会科学知识-空间:明暗对比、颜色对比的含义,培养四个中间的灰色区域亮度一样吗?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一时间:同时性对比、继时性对比3.视觉后像双眼町着女孩儿鼻子处的红绿蓝三个小点,保持30秒,然后迅速移动目光到一面白墙或天花板,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小组讨论为什么会出现后像·刺激物对感受起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像一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四、颜色混合及其规律1.颜色混合【教师】【勤学善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光波落在视网膜的同一区域,从而引探究式教学向学生展示奇起他们的联合效应想象不同颜妙的色光混一色光混合规律色的色光、颜合、颜料混合-颜料混合料混合之后,现象,培养学五、色觉缺陷会呈现出什生对心理学知么颜色识的浓厚兴趣28
28 三、视觉的基本现象 1. 视觉适应 •当光波刺激持续作用于视觉系统时,个体对光波的感受性发 生变化的现象 -明适应 -暗适应 2. 视觉对比 •由光刺激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分布不同所引起的视觉经验 -空间:明暗对比、颜色对比 四个中间的灰色区域亮度一样吗? -时间:同时性对比、继时性对比 3. 视觉后像 双眼盯着女孩儿鼻子处的红绿蓝三个小点,保持30秒, 然后迅速移动目光到一面白墙或天花板,你看到了什么? •刺激物对感受起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 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像 -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 -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 四、颜色混合及其规律 1. 颜色混合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光波落在视网膜的同一区域,从而引 起他们的联合效应 -色光混合规律 -颜料混合 五、色觉缺陷 【教师】 讲授法 细 致 讲 解 视 觉 适 应 等 视 觉现象 【教师】 小组讨论 为 什 么 会 出 现后像 【教师】 探究式教学 想 象 不 同 颜 色的色光、颜 料混合之后, 会 呈 现 出 什 么颜色 【勤学善用】 结合明适应、 暗适应等视觉 现象,使学生 领会科学知识 的含义,培养 学生对科学知 识的好奇心 【勤学善用】 向学生展示奇 妙 的 色 光 混 合、颜料混合 现象,培养学 生对心理学知 识的浓厚兴趣
色觉检测图【教师】【科学精神】小组讨论了解色盲的类讨论色觉缺型及表现,完陷给个体生善知识结构活带来的影响1.色弱·主要表现为对光谱的红色区和绿色区的颜色分辨能力较差2.色盲·丧失颜色感觉的现象,分为部分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和全色盲六、色觉理论1.三原色理论(杨-霍尔姆霍兹理论)·视网膜上存在蓝、红、绿三种基本的视觉感受器,分别对光谱的每一种波长都有其特有的兴奋水平,其兴奋都能引起一种原色感觉。当光刺激同时引起三种视觉感受器不同程度的兴奋时,便按相应的比率产生各种色觉2.拮抗理论(对立过程理论、四色说)·视觉通路中存在三种视素:白-黑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三种视素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额顽过程:同化作用和异【教师】化作用【爱国敬业】情境式教学《春江花月第三节听觉播放古筝名夜》为中国传古筝名曲《春江花月夜》曲《春江花月统琵琶曲,借夜》,感受中此名曲引导学国传统文化生传承中华文的魅力脉,增强学习者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一、听觉刺激1.听觉刺激·适宜刺激:16-20000赫兹29
29 色觉检测图 1. 色弱 •主要表现为对光谱的红色区和绿色区的颜色分辨能力较差 2. 色盲 •丧失颜色感觉的现象,分为部分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 盲)和全色盲 六、色觉理论 1.三原色理论(杨-霍尔姆霍兹理论) •视网膜上存在蓝、红、绿三种基本的视觉感受器,分别对光 谱的每一种波长都有其特有的兴奋水平,其兴奋都能引起一种原 色感觉。当光刺激同时引起三种视觉感受器不同程度的兴奋时, 便按相应的比率产生各种色觉 2.拮抗理论(对立过程理论、四色说) •视觉通路中存在三种视素:白-黑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 素 •三种视素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颉颃过程:同化作用和异 化作用 第三节 听觉 古筝名曲《春江花月夜》 一、听觉刺激 1. 听觉刺激 •适宜刺激:16-20000赫兹 【教师】 小组讨论 讨 论 色 觉 缺 陷 给 个 体 生 活 带 来 的 影 响 【教师】 情境式教学 播 放 古 筝 名 曲《春江花月 夜》,感受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魅力 【科学精神】 了解色盲的类 型及表现,完 善知识结构 【爱国敬业】 《 春 江 花 月 夜》为中国传 统琵琶曲,借 此名曲引导学 生传承中华文 脉,增强学习 者的民族自豪 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