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3:了解国内外体育理念的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体育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运动体育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反思体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运用体育理论解决相关实践问题的能力。(毕业要求8.2)(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2.1【理论扎实】掌握体育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课程目标1学科知识融汇体育学科知识体系,掌握支撑体育学科的教育学、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3.2【能力创新】掌握基本的反思方法和技能,能够发现武术课程目标2创新能力与民族传统体育行业存在的问题,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解决相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8.2【文化交流】能够结合时代需求与从业要求,制定自我学课程目标3国际视野习计划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具有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并形成新知识的能力。四、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课程内容支撑的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学时安排讲授2引论课程目标1第一章体育概念课程目标1、2讲授4第二章体育功能课程目标1、22+2讲授、讨论第三章体育目的课程目标1、32+2讲授、讨论第四章体育过程课程目标1、22讲授第五章体育手段课程目标1、22讲授第六章体育科学课程目标1、3讲授4第七章体育文化课程目标1、2讲授、讨论2+2第八章体育体制课程目标1、3讲授、讨论2+2第九章体育发展趋势课程目标1、3讲授231
31 课程目标 3:了解国内外体育理念的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 求,进行体育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运动体育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 反思体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运用体育理论解决相关实践问题的能力。(毕业要 求 8.2)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学科知识 2.1【理论扎实】掌握体育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 融汇体育学科知识体系,掌握支撑体育学科的教育学、解剖学、 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课程目标 2 创新能力 3.2【能力创新】掌握基本的反思方法和技能,能够发现武术 与民族传统体育行业存在的问题,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解决 相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课程目标 3 国际视野 8.2【文化交流】能够结合时代需求与从业要求,制定自我学 习计划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具有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 展并形成新知识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支撑的课程目标 教学方法 学时安排 引 论 课程目标 1 讲授 2 第一章 体育概念 课程目标 1、2 讲授 4 第二章 体育功能 课程目标 1、2 讲授、讨论 2+2 第三章 体育目的 课程目标 1、3 讲授、讨论 2+2 第四章 体育过程 课程目标 1、2 讲授 2 第五章 体育手段 课程目标 1、2 讲授 2 第六章 体育科学 课程目标 1、3 讲授 4 第七章 体育文化 课程目标 1、2 讲授、讨论 2+2 第八章 体育体制 课程目标 1、3 讲授、讨论 2+2 第九章 体育发展趋势 课程目标 1、3 讲授 2
合计32(二)课程内容引论【学习目标】1.了解体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中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掌握体育概论的历史发展概况。2.明确学习体育概论的目的与意义。3.能够将本课程学习的理论运用到未来的专业学习中。【课程内容】1.体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与范畴;2.学习体育概论课程的目的与意义;3.体育概论的内容体系和学习方法。【重点、难点】1.重点:体育学发展概况、研究对象、范畴与学科定位。2.难点: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与范畴。【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教学法3.提问与讨论【学习要求】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2.认真听讲,做好笔记。3.思考问题,积极提问。【复习与思考】1.什么是体育学,其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2.学习体育概论的目的与意义有哪些?3.思考学习体育概论的要求与方法。【学习资源】1.曹湘君.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5.2.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I.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https://www.icourses.cn/home/32
32 合计 32 (二)课程内容 引论 【学习目标】 1.了解体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中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掌握体育概论的历 史发展概况。 2.明确学习体育概论的目的与意义。 3.能够将本课程学习的理论运用到未来的专业学习中。 【课程内容】 1.体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与范畴; 2. 学习体育概论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3. 体育概论的内容体系和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体育学发展概况、研究对象、范畴与学科定位。 2.难点: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与范畴。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案例教学法 3.提问与讨论 【学习要求】 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2.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思考问题,积极提问。 【复习与思考】 1.什么是体育学,其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2.学习体育概论的目的与意义有哪些? 3.思考学习体育概论的要求与方法。 【学习资源】 1.曹湘君.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5. 2.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https://www.icourses.cn/home/
第一章体育概念【学习目标】1.了解体育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掌握体育概念的定义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2.掌握体育的分类,理解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健身休闲三种重要体育类别。3.能够运用体育概念的相关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课程内容】1.体育概念的定义;体育概念的历史演变;2.国外体育概念的界定;3.体育(PhysicalEducation)与运动(sports)概念的辨析;体育的分类;体育的相关概念。【重点、难点】1.重点:明确体育的概念、从体育属性角度分析体育概念的分类、体育的相关概念。2.难点:体育(PhysicalEducation)与运动(sports)概念的辨析。【教学方法】1.讲授法2.分析判断法3.提问与讨论【学习要求】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2.认真听讲,做好笔记。3.分析判断,积极回答。【复习与思考】1.如何运用逻辑学给体育概念下定义?2.电子竞技是否属于体育?为什么?3.如何分析和评价我国现有的关于体育概念的各种界定?【学习资源】1.二十八画生.体育之研究[J].新青年,1917,3(2):2.任海.当代体育发展与体育概念的界定[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45(5):4-7.第二章体育功能【学习目标】1.了解体育功能与体育本质属性的关系,掌握体育功能的概念。33
33 第一章 体育概念 【学习目标】 1.了解体育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掌握体育概念的定义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 2.掌握体育的分类,理解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健身休闲三种重要体育类别。 3.能够运用体育概念的相关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课程内容】 1. 体育概念的定义;体育概念的历史演变; 2.国外体育概念的界定; 3.体育(Physical Education)与运动(sports)概念的辨析;体育的分类; 体育的相关概念。 【重点、难点】 1.重点:明确体育的概念、从体育属性角度分析体育概念的分类、体育的相 关概念。 2.难点:体育(Physical Education)与运动(sports)概念的辨析。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2.分析判断法 3.提问与讨论 【学习要求】 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2.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分析判断,积极回答。 【复习与思考】 1.如何运用逻辑学给体育概念下定义? 2.电子竞技是否属于体育?为什么? 3.如何分析和评价我国现有的关于体育概念的各种界定? 【学习资源】 1.二十八画生.体育之研究[J].新青年,1917,3(2). 2.任海.当代体育发展与体育概念的界定[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45 (5):4-7. 第二章 体育功能 【学习目标】 1.了解体育功能与体育本质属性的关系,掌握体育功能的概念
2.了解体育功能的类型,理解体育本质功能的内涵和作用,明确“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重大意义。3.理解体育的扩展功能及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价值。【课程内容】1.体育功能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2.体育功能的层次性;3.体育的本质功能和体育的延伸功能。【重点、难点】1.重点:体育功能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体育的本质功能和体育的延伸功能2.难点:体育的健身功能、体育的教育功能、体育的经济功能。【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调查法3.问题讨论法【学习要求】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2.认真听讲,做好笔记。3.社会调查,写好报告。【复习与思考】1.体育的健身功能、教育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2.怎样理解体育的娱乐功能?3.体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学习资源】1.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谭华,刘春燕.体育史[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第三章体育目的【学习目标】1.了解确定我国体育目的的依据,理解这些依据与我国体育目的之间的关系。2.明确体育目的和体育目标的基本概念,分析其在不同体育领域的要求。3.区分实现体育目的与目标的不同途径,掌握实现我国体育目的和目标的基本要求。【课程内容】1.确立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依据;34
34 2.了解体育功能的类型,理解体育本质功能的内涵和作用,明确“健康中国” 和“体育强国”的重大意义。 3.理解体育的扩展功能及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价值。 【课程内容】 1. 体育功能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2.体育功能的层次性; 3.体育的本质功能和体育的延伸功能。 【重点、难点】 1.重点:体育功能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体育的本质功能和体育的延伸功能。 2.难点:体育的健身功能、体育的教育功能、体育的经济功能。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调查法 3.问题讨论法 【学习要求】 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2.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社会调查,写好报告。 【复习与思考】 1.体育的健身功能、教育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2. 怎样理解体育的娱乐功能? 3.体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习资源】 1.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谭华,刘春燕.体育史[M].2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第三章 体育目的 【学习目标】 1.了解确定我国体育目的的依据,理解这些依据与我国体育目的之间的关系。 2.明确体育目的和体育目标的基本概念,分析其在不同体育领域的要求。 3.区分实现体育目的与目标的不同途径,掌握实现我国体育目的和目标的基 本要求。 【课程内容】 1. 确立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依据;
2.我国的体育目的、体育目标的内容:3.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各体育领域的方针、政策。【重点、难点】1.重点:我国体育的目的、目标;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途径。2.难点:体育目的、目标的内在逻辑。【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调查法3.问题讨论法【学习要求】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2.认真听讲,做好笔记。3.社会调查,写好报告。【复习与思考】1.确立我国体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2.分析不同时期我国体育目的发生变化的原因。3.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途径和要求包括哪些方面?【学习资源】1.于善旭,李先燕.论修改《体育法》的目的、原则与取向[J].体育学刊,2017,24(5):1-92.郭海霞,何志杰,潘凌云.投资身体资本:一种新的学校体育目的观[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4):121-126+138.第四章体育过程【学习目标】1.工解体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及其基本特征。2.了解体育过程的主要类型,掌握不同类型体育过程的内涵、特点和内容。3.理解体育过程的原则,熟悉体育过程控制的要求,能分析体育专业健身育人竞技育人强身育人的价值和方法。【课程内容】1.体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及基本特征;2.体育教育过程、竞技运动过程和健身休闲过程的基本内容、特点;3.体育过程的控制原则、方法和途径。35
35 2.我国的体育目的、体育目标的内容; 3.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各体育领域的方针、政策。 【重点、难点】 1.重点:我国体育的目的、目标;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途径。 2.难点:体育目的、目标的内在逻辑。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调查法 3.问题讨论法 【学习要求】 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2.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社会调查,写好报告。 【复习与思考】 1.确立我国体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 2.分析不同时期我国体育目的发生变化的原因。 3.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途径和要求包括哪些方面? 【学习资源】 1.于善旭,李先燕.论修改《体育法》的目的、原则与取向[J].体育学刊, 2017,24(5):1-9. 2.郭海霞,何志杰,潘凌云.投资身体资本:一种新的学校体育目的观[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4):121-126+138. 第四章 体育过程 【学习目标】 1.了解体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及其基本特征。 2.了解体育过程的主要类型,掌握不同类型体育过程的内涵、特点和内容。 3.理解体育过程的原则,熟悉体育过程控制的要求,能分析体育专业健身育 人竞技育人强身育人的价值和方法。 【课程内容】 1.体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及基本特征; 2.体育教育过程、竞技运动过程和健身休闲过程的基本内容、特点; 3. 体育过程的控制原则、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