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难点】1.重点:明确体育教育过程、竞技运动过程和健身休闲过程的区别和联系。2.难点:体育过程的要素。【教学方法】1.讲授法2.启发式教学3.问题讨论法【学习要求】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2.认真听讲,做好笔记。3.认真思考,总结收获。【复习与思考】1.构成体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有哪些?2.分析不同类型体育过程中体育参与者、体育指导者及体育媒介的异同。3.思考如何在体育过程中实现健身育人或竞技育人的目标?【学习资源】1.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杨贵仁,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五章体育手段【学习目标】1.了解体育手段的定义,明确体育手段的基本特征。2.清楚体育手段与身体运动、运动技术的关系。明确体育运动技术的基本概念、结果、特征和评定方法。3.理解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形成与种类,能够选择适宜自己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方法。【课程内容】1.体育手段的概念:体育手段的特征:2.身体运动:身体运动的分类: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体育运动技术的概念以及体育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体育运动技术动作质量和效果的评定:3.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起源、分类;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与意义。36
36 【重点、难点】 1.重点:明确体育教育过程、竞技运动过程和健身休闲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2.难点:体育过程的要素。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启发式教学 3.问题讨论法 【学习要求】 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2.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认真思考,总结收获。 【复习与思考】 1.构成体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2.分析不同类型体育过程中体育参与者、体育指导者及体育媒介的异同。 3.思考如何在体育过程中实现健身育人或竞技育人的目标? 【学习资源】 1.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 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2018. 2.杨贵仁.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第五章 体育手段 【学习目标】 1.了解体育手段的定义,明确体育手段的基本特征。 2.清楚体育手段与身体运动、运动技术的关系。明确体育运动技术的基本概 念、结果、特征和评定方法。 3.理解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形成与种类,能够选择适宜自己的运动项目和 运动方法。 【课程内容】 1.体育手段的概念;体育手段的特征; 2.身体运动;身体运动的分类;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体育运动技术的概念 以及体育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体育运动技术动作质量和效果的评定; 3.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起源、分类;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与意义
【重点、难点】1.重点:明确体育教育过程、竞技运动过程和健身休闲过程的区别和联系。2.难点:体育过程的要素。【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法3.问题讨论法【学习要求】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2.认真听讲,做好笔记。3.活动体验,加深理解。【复习与思考】1.怎样理解体育手段、途径和过程与体育目的的关系?2.分析身体运动的内涵和外延。3.如何理解运动技术含义和运动技术结构?【学习资源】1.李宗浩,苏连勇,叶家宝.关于体育手段的讨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9-11.2.张志勇.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第六章体育科学【学习目标】1.把握体育科学和体育科学体系的内涵,理解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2.了解体育科学与体育的区别,掌握体育科学的学科分类3.养成“科学”的思维品质,形成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体育科学发展观。【课程内容】1.体育科学的概念;近代体育科学的形成;现代体育科学的发展;2.新中国体育科学发展概况。3.现代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体育科学体系概述、学科分类和学科属性。【重点、难点】1.重点:体育科学发展的特征:掌握体育科学的学科分类2.难点:体育科学的发展态势。【教学方法】1.讲授法37
37 【重点、难点】 1.重点:明确体育教育过程、竞技运动过程和健身休闲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2.难点:体育过程的要素。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案例法 3.问题讨论法 【学习要求】 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2.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活动体验,加深理解。 【复习与思考】 1.怎样理解体育手段、途径和过程与体育目的的关系? 2.分析身体运动的内涵和外延。 3.如何理解运动技术含义和运动技术结构? 【学习资源】 1.李宗浩,苏连勇,叶家宝.关于体育手段的讨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5(2):9-11. 2.张志勇.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六章 体育科学 【学习目标】 1.把握体育科学和体育科学体系的内涵,理解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 2.了解体育科学与体育的区别,掌握体育科学的学科分类。 3.养成“科学”的思维品质,形成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体育科学发展观。 【课程内容】 1. 体育科学的概念;近代体育科学的形成;现代体育科学的发展; 2.新中国体育科学发展概况。 3.现代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体育科学体系概述、学科分类和学科属性。 【重点、难点】 1.重点:体育科学发展的特征;掌握体育科学的学科分类。 2.难点:体育科学的发展态势。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案例法3.问题讨论法【学习要求】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2.认真听讲,做好笔记。3.运用知识,分析所在学科体系。【复习与思考】1.什么是体育科学?现代体育科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简述体育科学的生物学视角、社会学视角和人文学视角。3.什么是体育科学体系?为什么说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科学?【学习资源】1.鲁长芬.体育学科体系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黄汉升.国际体育科学研究新进展与我国体育科学的理论创新[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5第七章体育文化【学习目标】1.掌握体育文化的含义、结构与分类,建立关于体育文化的整体性认识。2.把握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特征,掌握比较不同体育文化的方法。3.培养弘扬和传播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觉意识和实践能力。【课程内容】1.体育文化的概念与含义;体育文化的分类;2.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和比较: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奥林匹克组织文化;3.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重点、难点】1.重点:体育文化的含义、分类;奥林匹克组织文化。2.难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和比较。【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法3.调查法【学习要求】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38
38 2.案例法 3.问题讨论法 【学习要求】 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2.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运用知识,分析所在学科体系。 【复习与思考】 1.什么是体育科学?现代体育科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简述体育科学的生物学视角、社会学视角和人文学视角。 3.什么是体育科学体系?为什么说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科学? 【学习资源】 1.鲁长芬.体育学科体系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黄汉升.国际体育科学研究新进展与我国体育科学的理论创新[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15. 第七章 体育文化 【学习目标】 1.掌握体育文化的含义、结构与分类,建立关于体育文化的整体性认识。 2.把握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特征,掌握比较不同体育文化的方法。 3.培养弘扬和传播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觉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内容】 1. 体育文化的概念与含义;体育文化的分类; 2.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和比较;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奥林匹 克组织文化; 3.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重点、难点】 1.重点:体育文化的含义、分类;奥林匹克组织文化。 2.难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和比较。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案例法 3.调查法 【学习要求】 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2.认真听讲,做好笔记。3.认真调查,写好报告。【复习与思考】1.如何理解体育文化及其构成之间的关系?2.分析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3.谈谈你对奥林匹克文化的认识及其时代价值的体现。【学习资源】1.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第八章体育体制【学习目标】1.掌握体育体制的概念及其构成,了解体育体制的特点和作用。2.了解国外体育体制的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3.理解体育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课程内容】1.体育体制的概念、构成、特点和作用;2.中外体育体制及比较;3.我国的体育体制以及改革趋势。【重点、难点】1.重点:体育体制的概念、构成、特点和作用;中外体育体制及比较。2.难点:举国体制的历史意义及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趋势。【教学方法】(此处详细说明如何组织教学)1.讲授法2.案例法3.比较法【学习要求】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2.认真听讲,做好笔记。3.文件学习,了解政策。【复习与思考】1.什么是体育体制?其由哪几个部分构成?2.我国的体育体制与英、美等国相比有何不同?3.谈谈你对“举国体制”的认识。39
39 2.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认真调查,写好报告。 【复习与思考】 1.如何理解体育文化及其构成之间的关系? 2.分析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3.谈谈你对奥林匹克文化的认识及其时代价值的体现。 【学习资源】 1.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第八章 体育体制 【学习目标】 1.掌握体育体制的概念及其构成,了解体育体制的特点和作用。 2.了解国外体育体制的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3.理解体育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课程内容】 1. 体育体制的概念、构成、特点和作用; 2.中外体育体制及比较; 3.我国的体育体制以及改革趋势。 【重点、难点】 1.重点:体育体制的概念、构成、特点和作用;中外体育体制及比较。 2.难点:举国体制的历史意义及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趋势。 【教学方法】(此处详细说明如何组织教学) 1.讲授法 2.案例法 3.比较法 【学习要求】 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2.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文件学习,了解政策。 【复习与思考】 1.什么是体育体制?其由哪几个部分构成? 2.我国的体育体制与英、美等国相比有何不同? 3.谈谈你对“举国体制”的认识
【学习资源】1.马德浩.英国、美国、俄罗斯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演进趋势及其启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8,33(6):516-5212.任海,张佃波,单涛等.体育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顶层设计研究[J.体育学研究,2018,1(1):1-12第九章体育发展趋势【学习目标】1.了解体育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2.理解终身体育的内涵,并能概括出终身体育的发展趋势。3.掌握体育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课程内容】1.从人发展的角度看体育趋势;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体育趋势;3.从体育全球化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重点、难点】1.重点:体育促进人的现代化;体育产业的发展。2.难点:全球化中的体育发展。【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法3.讨论法【学习要求】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2.认真听讲,做好笔记。3.贯彻理念,树立意识。【复习与思考】1.你认为未来体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怎样理解体育与人的现代化两者之间的关系?3.如何理解体育全球化这一现象?【学习资源】1.郑元男.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有影响吗?一-关于中国老年休闲体育参与者的实证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19,55(10):32-40.2.葛庆英,董跃春.以“观赏型体育”促进全民健身发展的研究[.体育学40
40 【学习资源】 1.马德浩.英国、美国、俄罗斯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演进趋势及其启示[J].天 津体育学院学报,2018,33(6):516-521. 2.任海,张佃波,单涛等.体育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顶层设计研究[J].体育学 研究,2018,1(1):1-12. 第九章 体育发展趋势 【学习目标】 1.了解体育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2.理解终身体育的内涵,并能概括出终身体育的发展趋势。 3.掌握体育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课程内容】 1. 从人发展的角度看体育趋势; 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体育趋势; 3.从体育全球化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 【重点、难点】 1.重点:体育促进人的现代化;体育产业的发展。 2.难点:全球化中的体育发展。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案例法 3.讨论法 【学习要求】 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2.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贯彻理念,树立意识。 【复习与思考】 1.你认为未来体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怎样理解体育与人的现代化两者之间的关系? 3.如何理解体育全球化这一现象? 【学习资源】 1.郑元男.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有影响吗?-关于中国老年休闲体 育参与者的实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9,55(10):32-40. 2.葛庆英,董跃春.以“观赏型体育”促进全民健身发展的研究[J].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