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音乐理论基础》课程大纲,.1《专业导论》课程大纲16《视唱练耳》课程大纲.26《中国民族音乐》课程大纲.35.45《形体》课程大纲《合唱与指挥》课程大纲,.54《和声学基础》课程大纲1.65《中国音乐史》课程大纲..86《西方音乐史》课程大纲...98《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大纲,..122《复调基础》课程大纲...140++**《音乐名作赏析》课程大纲..150《钢琴》课程大纲,162《器乐(手风琴)》课程大纲..186《钢琴伴奏(正谱)》教学大纲.200《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大纲..215《声乐》课程大纲,223《钢琴基础》课程大纲..240《朗诵与台词》课程大纲..248《声乐表演训练》课程大纲...261《器乐(竹笛)》课程大纲..273《器乐(笙)》课程大纲.287《器乐(唢呐)》课程大纲..300《器乐(扬琴)》课程大纲.313《器乐(琵琶)》课程大纲..325《器乐(古筝)》课程大纲.339《器乐(二胡)》课程大纲.353《器乐(小提琴)》课程大纲..368《器乐(中提琴)》课程大纲..388《器乐(大提琴)》课程大纲..402《器乐(长笛)》课程大纲.417《器乐(双簧管)》课程大纲.431《器乐(单簧管)》课程大纲..446《器乐(萨克斯)》课程大纲..460《器乐(圆号)》课程大纲.476《器乐(长号)》课程大纲..490《器乐(大号》课程大纲..503《器乐(打击乐)》课程大纲...516.《外国民族音乐》课程大纲...526《音乐美学基础》课程大纲..538《山西民间音乐概论》课程大纲..551《太谷秧歌演唱与赏析》课程大纲561
目 录 《音乐理论基础》课程大纲.1 《专业导论》课程大纲.16 《视唱练耳》课程大纲.26 《中国民族音乐》课程大纲.35 《形体》课程大纲. 45 《合唱与指挥》课程大纲.54 《和声学基础》课程大纲.65 《中国音乐史》课程大纲.86 《西方音乐史》课程大纲.98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大纲.122 《复调基础》课程大纲.140 《音乐名作赏析》课程大纲.150 《钢琴》课程大纲.162 《器乐(手风琴)》课程大纲.186 《钢琴伴奏(正谱)》教学大纲.200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大纲.215 《声乐》课程大纲.223 《钢琴基础》课程大纲.240 《朗诵与台词》课程大纲.248 《声乐表演训练》课程大纲.261 《器乐(竹笛)》课程大纲.273 《器乐(笙)》课程大纲.287 《器乐(唢呐)》课程大纲.300 《器乐(扬琴)》课程大纲.313 《器乐(琵琶)》课程大纲.325 《器乐(古筝)》课程大纲.339 《器乐(二胡)》课程大纲.353 《器乐(小提琴)》课程大纲.368 《器乐(中提琴)》课程大纲.388 《器乐(大提琴)》课程大纲.402 《器乐(长笛)》课程大纲.417 《器乐(双簧管)》课程大纲.431 《器乐(单簧管)》课程大纲.446 《器乐(萨克斯)》课程大纲.460 《器乐(圆号)》课程大纲.476 《器乐(长号)》课程大纲.490 《器乐(大号)》课程大纲.503 《器乐(打击乐)》课程大纲.516 《外国民族音乐》课程大纲.526 《音乐美学基础》课程大纲.538 《山西民间音乐概论》课程大纲.551 《太谷秧歌演唱与赏析》课程大纲.561
《左权民间音乐演唱(奏)与赏析》课程大纲.571《艺术概论》课程大纲..589《音乐课件与乐谱制作》课程大纲.605《音乐心理学》课程大纲..615《音乐表演文献导读》课程大纲...625《群众合唱训练与指导》课程大纲.637《音乐教育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大纲...647《奥尔夫教学法》课程大纲..656《歌曲写作与小型乐队编配》课程大纲..663《演艺策划》课程大纲.674《音乐商业与管理》课程大纲..688《专业实习》课程大纲,.700《毕业实习》课程大纲...704《毕业音乐会》课程大纲,..709《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715《合唱实践》课程大纲...720《合唱(奏)实践(钢琴重奏)》课程大纲..727《合唱(奏)实践(手风琴重奏)》课程大纲...734《合唱(奏)实践(管乐排练)》课程大纲.741《合唱(奏)实践(弦乐排练)》课程大纲....749《合唱(奏)实践(管弦排练)》课程大纲...758《合唱(奏)实践(民乐合奏)》课程大纲,...765《声乐经典作品排演实践》课程大纲..773《综合实践》教学大纲.788《声乐/钢琴/管弦乐器助课实践》课程大纲...793《民间音乐采风》课程大纲..798《舞台实践》课程大纲.804
《左权民间音乐演唱(奏)与赏析》课程大纲.571 《艺术概论》课程大纲.589 《音乐课件与乐谱制作》课程大纲.605 《音乐心理学》课程大纲.615 《音乐表演文献导读》课程大纲.625 《群众合唱训练与指导》课程大纲.637 《音乐教育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大纲.647 《奥尔夫教学法》课程大纲.656 《歌曲写作与小型乐队编配》课程大纲.663 《演艺策划》课程大纲.674 《音乐商业与管理》课程大纲.688 《专业实习》课程大纲.700 《毕业实习》课程大纲.704 《毕业音乐会》课程大纲.709 《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715 《合唱实践》课程大纲.720 《合唱(奏)实践(钢琴重奏)》课程大纲.727 《合唱(奏)实践(手风琴重奏)》课程大纲.734 《合唱(奏)实践(管乐排练)》课程大纲.741 《合唱(奏)实践(弦乐排练)》课程大纲.749 《合唱(奏)实践(管弦排练)》课程大纲.758 《合唱(奏)实践(民乐合奏)》课程大纲.765 《声乐经典作品排演实践》课程大纲.773 《综合实践》教学大纲.788 《声乐/钢琴/管弦乐器助课实践》课程大纲.793 《民间音乐采风》课程大纲.798 《舞台实践》课程大纲.804
《音乐理论基础》课程大纲一、课程信息(中文)音乐理论基础课程名称(英文)Fundamentals ofMusicTheory230510201B课程编码适用专业音乐表演230510202B无1-2先修课程修读学期团必修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口选修3. 5课程学分考核方式口考试口考查课程学时58学时(理论学时36,实践学时22)张晟执笔人王洪涛审核人二、课程简介《音乐理论基础》课程是音乐入门课,也是我国音乐表演专业大学一年级普遍开设的第一门系统讲授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课程。课程对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职业素养,以及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西方乐理基本知识,还要熟知中国传统乐理的重要内容,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同中西音乐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音乐理论基础的分析与应用能力,最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演奏、演唱和作品分析中。在提高音乐分析能力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母语音乐教育,把中国传统乐理的知识传承下去,培养出具有文化自信、爱国情操、较高音乐素养的大学生队伍。三、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不同音乐体系的逻辑基础与简单律学现象,比较中西方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对十二平均律体系下的单声与多声音乐进行精确的记谱与移调处理。2.能力目标:建立多声部思维,能归纳与运用西方音乐中的音程、和弦知识,正确解决调式中的不稳定音、音程、和弦。分析中西方音乐中的不同调式现象及转调问题建立音乐的分析与应用能力、随机视唱的能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演奏、演唱和作品分析中。3.素质目标:培养自律意识。能客观分析中西音乐文化的差异,分辨中国不同地方音乐风格色彩区的音响、谱例,建构我国不同地方音乐文化的辨识与综合分析能力,树立文化自信,积累对传统音乐文化及地方音乐文化的认知与传承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1
1 《音乐理论基础》课程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音乐理论基础 (英文)Fundamentals of Music Theory 课程编码 230510201B 230510202B 适用专业 音乐表演 先修课程 无 修读学期 1-2 课程类别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课程学分 3.5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学时 58 学时(理论学时 36,实践学时 22) 执笔人 王洪涛 审核人 张晟 二、课程简介 《音乐理论基础》课程是音乐入门课,也是我国音乐表演专业大学一年级普遍开设 的第一门系统讲授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课程。课程对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职业素 养,以及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西方乐理基本知识,还要熟知中国传统乐理 的重要内容,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同中西音乐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音乐理论基础的分 析与应用能力,最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演奏、演唱和作品分析中。在提高音乐分 析能力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母语音乐教育,把中国传统乐理的知 识传承下去,培养出具有文化自信、爱国情操、较高音乐素养的大学生队伍。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不同音乐体系的逻辑基础与简单律学现象,比较中西方音乐基本 理论知识。对十二平均律体系下的单声与多声音乐进行精确的记谱与移调处理。 2.能力目标:建立多声部思维,能归纳与运用西方音乐中的音程、和弦知识,正确 解决调式中的不稳定音、音程、和弦。分析中西方音乐中的不同调式现象及转调问题, 建立音乐的分析与应用能力、随机视唱的能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演奏、演唱和 作品分析中。 3.素质目标:培养自律意识。能客观分析中西音乐文化的差异,分辨中国不同地方 音乐风格色彩区的音响、谱例,建构我国不同地方音乐文化的辨识与综合分析能力,树 立文化自信,积累对传统音乐文化及地方音乐文化的认知与传承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及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贡献力量。(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支撑的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毕业要求2.1系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包括乐理、和声和作品分析等,了解音乐课程目标1学科知识艺术构成要素与规律;熟悉中西方音乐史及不同音乐风格的演变历程,包括民族音乐流派及其代表作品2.2熟悉山西民间音乐文化,了解地方音乐特色和传统,掌握基层音乐课程目标2学科知识普及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相关理论知识,促进地方文化传承和发展。4.2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感知、分析、表达不同风格音乐作课程目标3应用能力品,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具备积极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四、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学时分配教学支撑课周章序内容讲讨论小方法程目标计授习题201第一章音、音高、音符2课程目标1222第二章谱表、节拍、节奏0课程目标1/23202各种记号、术语(一)课程目标1/2第三章420各种记号、术语(二)2课程目标1/2512第四章音程1课程目标1/26和弦112第五章课程目标1/2讲授法7调关系(一)大小调式112课程目标1/2分析法第六章调关系(二)平行大小调8112课程目标1/2与同名大小调9202第七章调式中的音程与和弦课程目标1/2102第八章11调式中音程的解决课程目标1/2211第九章11调式中和弦的解决(一)课程目标1/212112第九章调式中和弦的解决(二)课程目标1/2213第九章11调式中和弦的解决(三)课程目标1/2112第十章中古(教会)调式1课程目标1/2讲授法2第十一章移调、调式变音与半音阶112课程目标1/2分析法123第十二章1重属和弦、副属和弦(一)课程目标1/22
2 复兴及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贡献力量。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的 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学科知识 2.1 系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包括乐理、和声和作品分析等,了解音乐 艺术构成要素与规律;熟悉中西方音乐史及不同音乐风格的演变历程, 包括民族音乐流派及其代表作品。 课程目标 2 学科知识 2.2 熟悉山西民间音乐文化,了解地方音乐特色和传统,掌握基层音乐 普及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相关理论知识,促进地方文化传承和发展。 课程目标 3 应用能力 4.2 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感知、分析、表达不同风格音乐作 品,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具备积极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 力。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周 章序 内容 教学 方法 学时分配 支撑课 讲 程目标 授 讨论 习题 小 计 1 第一章 音、音高、音符 讲授法 分析法 2 0 2 课程目标 1 2 第二章 谱表、节拍、节奏 2 0 2 课程目标 1/2 3 第三章 各种记号、术语(一) 2 0 2 课程目标 1/2 4 各种记号、术语(二) 2 0 2 课程目标 1/2 5 第四章 音程 1 1 2 课程目标 1/2 6 第五章 和弦 1 1 2 课程目标 1/2 7 第六章 调关系(一)大小调式 1 1 2 课程目标 1/2 8 调关系(二)平行大小调 与同名大小调 1 1 2 课程目标 1/2 9 第七章 调式中的音程与和弦 2 0 2 课程目标 1/2 10 第八章 调式中音程的解决 1 1 2 课程目标 1/2 11 第九章 调式中和弦的解决(一) 1 1 2 课程目标 1/2 12 第九章 调式中和弦的解决(二) 1 1 2 课程目标 1/2 13 第九章 调式中和弦的解决(三) 1 1 2 课程目标 1/2 1 第十章 中古(教会)调式 讲授法 分析法 1 1 2 课程目标 1/2 2 第十一章 移调、调式变音与半音阶 1 1 2 课程目标 1/2 3 第十二章 重属和弦、副属和弦(一) 1 1 2 课程目标 1/2
学时分配教学支撑课周内容章序讲讨论小方法程目标授计习题第十二章1124重属和弦、副属和弦(二)课程目标1/25112调性变换(一)近远关系调课程目标1/2调性变换(二)离调、转调、61第十三章12课程目标1/2调式交替72调性变换(三)课堂练习11课程目标1/28第十四章10传统乐理:乐、律1课程目标1/380第十五章11宫调体系(一)五声调式课程目标1/2/39第十五章11宫调体系(二)七声调式2课程目标1/2/31012民族调式的转调(一)1课程目标1/2/311022五一假期(运动会)课程目标1/2/3第十六章1222民族调式的转调(二)0课程目标1/2/3民族调式的转调(二)课堂13121课程目标1/2/3练习14曲调结构(一)12课程目标1/2/31第十七章15112曲调结构(二)课程目标1/2/3讲授法2016第十八章传统记谱法2课程目标1/2/3合计362258(二)课程内容第一章音、音高、音符【学习目标】能够了解音产生的原理、乐音的特性、明确声音与乐音的区别,明确音名、唱名、音级区别,辨别比较各音组及全音、半音、谐音列各音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各种时值的音符与休止符的书写格式。【课程内容】近代《乐理》课程开设的背景。音;音高:音符。【重点、难点】重点:音名与唱名、基本音级与变化音级、音组、十二平均律、全音、半音、等音、(附点)音符与休止符的时值。3
3 周 章序 内容 教学 方法 学时分配 支撑课 讲 程目标 授 讨论 习题 小 计 4 第十二章 重属和弦、副属和弦(二) 1 1 2 课程目标 1/2 5 第十三章 调性变换(一)近远关系调 1 1 2 课程目标 1/2 6 调性变换(二)离调、转调、 调式交替 1 1 2 课程目标 1/2 7 调性变换(三)课堂练习 1 1 2 课程目标 1/2 8 第十四章 传统乐理:乐、律 1 0 1 课程目标 1/3 8 第十五章 宫调体系(一)五声调式 1 0 1 课程目标 1/2/3 9 第十五章 宫调体系(二)七声调式 1 1 2 课程目标 1/2/3 10 第十六章 民族调式的转调(一) 1 1 2 课程目标 1/2/3 11 五一假期(运动会) 0 2 2 课程目标 1/2/3 12 民族调式的转调(二) 2 0 2 课程目标 1/2/3 13 民族调式的转调(二)课堂 练习 1 1 2 课程目标 1/2/3 14 第十七章 曲调结构(一) 1 1 2 课程目标 1/2/3 15 曲调结构(二) 1 1 2 课程目标 1/2/3 16 第十八章 传统记谱法 讲授法 2 0 2 课程目标 1/2/3 合计 36 22 58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 音、音高、音符 【学习目标】 能够了解音产生的原理、乐音的特性、明确声音与乐音的区别,明确音名、唱名、 音级区别,辨别比较各音组及全音、半音、谐音列各音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各种时值 的音符与休止符的书写格式。 【课程内容】 近代《乐理》课程开设的背景。音;音高;音符。 【重点、难点】 重点:音名与唱名、基本音级与变化音级、音组、十二平均律、全音、半音、等音、 (附点)音符与休止符的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