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十二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选修课程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全体本科生先修课程322总学时学分线上13线下19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形意拳是我国四大名拳之一,她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山西的地方拳种,有着完整的传承体系,具有明显的技击性、健身性、表演性,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特色课程。(二)课程任务通过形意拳教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全面发展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健身和防身的目的。结合形意拳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和作风,把教书育人贯彻始终。在教学中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勤学苦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二、教学活动目标(一)课程目标通过形意拳教学,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课程目标1:了解形意拳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形意拳基本技术与技法。课程目标2:使学生达到能讲解、会示范、能教学,具备开展中小学形意拳运动的能力。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积极为地方传统拳种作出应有的贡献。(二)思政目标通过形意拳教学,使学生:思政目标1:具备较高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法制观念、文化素养:具有实践创新精神和良好的
形意十二型教学大纲
团结合作意识。思政目标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思政目标3: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了解人类文明史和科学发展史,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基本的文学、艺术和人文修养。三、学习内容、学时分配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学时分配支撑支撑的毕业章序内容线上线下小计课程目标要求指标点走进形意04第一章4课程目标11-3拳形意拳基246第二章课程目标11-3本功形意拳第三章十二形71522课程目标22-1、2-2动作学习内容:1.第一章走进形意拳使学生了解形意拳的概述、价值意义,形意拳的产生背景及其继承脉络,形意拳产生如何产生、该拳种产生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地域环境的关系以及发展的形式与内容。重点:该拳种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对现代形意拳发展的影响难点:形意拳的产生的时间、地点、传承人的具体定位。2.第二章形意拳的基本功学习以下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步法、手法、步型、手型重点:动作姿态正确难点:动作姿态正确3.第三章形意拳十二形的基本技术学习1、形意拳十二形龙形、虎形技术。2、形意拳十二形猴形、马形技术。3、形意拳十二形蛇形、鸡形技术。1对应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能力矩阵”:知识1-1,1-2,,素质2-1,2-2,,能力3-1,3-2,--
4、形意拳十二形燕形、鹞形技术。5、形意拳十二形麗形、形技术。6、形意拳十二形熊形、鹰形技术。重点:动作技术正确。难点:体会形意拳的“内三合”与“外三合”。五、达成教学活动目标的途径和措施1.把握主线,教师认真领会教学大纲的精神与内容,注重知识的更新与补充,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其学习能力。2.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六、考核方式(一)考核方式考查课程成绩采取“N+2”的评定模式,“N”指平时成绩,包括考勤(20分)、课堂表现(20分)、平时作业(30分)、实践(实验、实习、见习、社会调查等,20分)、其它(10分),占比30%;“2”指卷面成绩与课堂笔记,分别占比50%、20%,其中卷面成绩不低于50分,低于50分者,总成绩视为不及格。(二)成绩评定标准1.课堂教学情况评价方法与标准本课程综合成绩=线上成绩(占50%)+线下成绩(占50%)。平时成绩:①考勤及课堂纪律表现占40%,迟到一次扣1分,请假一次扣2分,旷课一次扣3分,累计缺课达1/3取消考试资格。②参与课堂教学情况占40%,③作业占20%。2.线下课评价方法与标准分值评分标准优秀完成套路动作质量好:动作稳定流畅:劲力顺达,手眼配合非常好。90100良好完成套路动作质量较好:动作比较稳定流畅:发力比较顺达、自然连贯:身体配80-89合比较协调,手眼配合好中等能够完成动作:动作基本准确:发力基本顺达、自然;手眼配合比较一般7079及格能够完成动作;动作不够准确;发力不够顺达、不够连贯:手眼配合比较勉强,6069有遗忘现象,但能独立完成
不及格不能够完成动作:动作不准确:发力不顺达、不连贯:身体配合不协调,遗忘现60分以象严重。下七、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一)推荐教材[1]王文清编.《形意拳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年,(二)主要参考书[1]毛明春编.《形意拳四象五行精义》.山西:山西科技出版社,2014年[2]郭书民、翟相卫编.《中国形(心)意拳发展知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执笔教师:闫慧审核人:李伟2021年2月19日
形意拳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编号1212024B适用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先修课程专业导论342总学时学分讲授4实践30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形意拳是我国四大名拳之一,她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山西的地方拳种,有着完整的传承体系,具有明显的技击性、健身性、表演性,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特色课程。(二)课程任务通过形意拳教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全面发展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健身和防身的目的。结合形意拳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和作风,把教书育人贯彻始终。在教学中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勤学苦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二、教学活动目标(一)课程目标通过形意拳教学,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课程目标1:了解形意拳基本理论知识并初步掌握形意拳基本技术与技法。课程目标2:使学生达到能讲解、会示范、能教学,具备开展中小学形意拳运动的能力。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积极为地方传统拳种作出应有的贡献。(二)思政目标通过形意拳教学,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思政目标1:具备较高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法制观念、文化素养;具有实践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团结合作意识。思政目标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形意拳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形意拳是我国四大名拳之一,她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山西的地方拳种,有着完整的 传承体系,具有明显的技击性、健身性、表演性,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特色课程。 (二)课程任务 通过形意拳教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全面发展 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健身和防身的目的。结合形意拳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加强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培 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和作风,把教书育人贯彻始终。在教学中发挥教师 应有的作用,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勤学苦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断总结经 验,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活动目标 (一)课程目标 通过形意拳教学,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课程目标 1:了解形意拳基本理论知识并初步掌握形意拳基本技术与技法。 课程目标 2:使学生达到能讲解、会示范、能教学,具备开展中小学形意拳运动的能力。 课程目标 3:培养学生积极为地方传统拳种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思政目标 通过形意拳教学,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思政目标 1:具备较高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强烈的社 会责任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法制观念、文化素养;具有实践创新精神和良好的 团结合作意识。 思政目标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 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